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xiaoxiao8月前  111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源电路等的电感器。


背景技术:

1、近年来,cpu等大规模集成电路在低电压以下进行,元件所需的所需电流达到几十安培,并且要求小型且低背的电源电路。为了应对大电流化,多阶段的电源方式被用作主流。因此,作为与该方式对应的电源方式,使用耦合方式。该耦合方式中使用的电感器由以结合系数0.6左右结合多个线圈而成的电感器驱动。

2、另外,作为与本申请的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57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然而,若进一步要求大电流化,则在以往的耦合方式中存在极限。与此相对,研究了被称为多相电压调节器的方式。在该方式的情况下,需要大幅增大多个线圈间的结合,在耦合方式所使用的电感器中无法得到充分的特性。为了提高结合系数,需要增大多个线圈间的相对面积,难以进行以往的耦合电感器那样的电极取出。另外,在这样的方式中,需要排列配置多个电感器,也产生由将它们连接的布线引起的电特性的劣化。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且能够应对大电流、容易布线、结合系数大的电感器。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具备:长方体状的磁芯,将磁性材料粉与结合剂混合并加压成形而成;以及线圈元件,被埋设于磁芯,磁芯具有底面、与底面相对的顶面、连接底面和顶面的第一端面、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连接底面和顶面的第一侧面、以及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磁芯从顶面观察时的形状为长方形状,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设置在短边侧,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设置在长边侧,线圈元件由两个平板线圈构成,从第一侧面侧朝向第二侧面侧依次将第一线圈元件与第二线圈元件重叠设置,线圈元件的端部分别从底面突出并沿着底面弯折,由此构成外部电极,将与第一线圈元件相连的外部电极作为第一外部电极,将与第二线圈元件相连的外部电极作为第二外部电极,第一线圈元件的端部朝向第一侧面弯折,第二线圈元件的端部朝向第二侧面弯折,第一外部电极分别朝向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延伸,第二外部电极朝向第二侧面延伸。

6、发明效果

7、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供小型且能够应对大电流、容易布线、结合系数大的电感器。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感器,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


技术总结
一种电感器,具备:磁芯(11),将磁性材料粉与结合剂混合并加压成形而成;以及线圈元件(12),被埋设于磁芯(11),线圈元件(12)由两个平板线圈构成,从第一侧面(11c)侧朝向第二侧面(11d)侧依次将第一线圈元件(12a)与第二线圈元件(12b)重叠设置,线圈元件(12)的端部分别从底面(11a)突出并沿着底面(11a)弯折,由此构成外部电极(13),第一外部电极(13a)分别朝向第一端面(11e)、第二端面(11f)延伸,第二外部电极(13b)朝向第二侧面(11d)延伸。

技术研发人员:高木洁,中村祐介,榎本正博,富田浩史,下村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