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结构消能减振控制,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屈服-摩擦混合阻尼器。
背景技术:
1、安装于建筑结构中的阻尼器可有效耗散地震能量,从而减弱地震对结构的损坏,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结构减震领域。根据耗能机构的类型,阻尼器可分为以下几种:金属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摩擦阻尼器和粘性阻尼器。其中金属阻尼器和摩擦阻尼器均凭借构造简单且耗能能力稳定的优点而被设计者优先选用,然而两种阻尼器仍旧存在着一些缺陷。
2、摩擦阻尼器因其摩擦界面的不稳定性时常表现出耗散力突降或骤升的现象,其摩擦界面性能仍需改进。金属阻尼器一旦出现屈服后,其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会急剧下降。因此,为解决金属阻尼器和摩擦阻尼器单一使用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研究了一种金属屈服-摩擦混合阻尼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金属屈服-摩擦混合阻尼器。
2、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屈服-摩擦混合阻尼器,包括滑动钢板、固定钢板、一对盖板、蝶形弹簧、第一高强度螺栓、第二高强度螺栓,一对盖板相对面一侧对应设有制动衬片,另一侧对应设有若干金属狭缝,滑动钢板滑动夹设在一对制动衬片相对面之间并通过若干第一高强度螺栓紧固,固定钢板固定夹设在一对盖板相对面远离制动衬片一侧并通过若干第二高强度螺栓固定,第一高强度螺栓的螺母和垫片之间、第二高强度螺栓的螺母和垫片之间分别安装有蝶形弹簧,滑动钢板和固定钢板相背离一侧伸出盖板并分别与外部结构连接。
3、特别的,滑动钢板中部设有一对滑动槽,盖板上设有与滑动槽对应的第一螺栓孔,第一高强度螺栓穿过滑动槽和第一螺栓孔,滑动钢板沿滑动槽长度方向滑动并与制动衬片摩擦。
4、特别的,滑动钢板厚度小于固定钢板。
5、特别的,固定钢板上设有一对第二螺栓孔,盖板上设有与第二螺栓孔对应的第三螺栓孔,第二高强度螺栓穿过第二螺栓孔和第三螺栓孔。
6、特别的,金属狭缝位于第一螺栓孔和第三螺栓孔之间。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1、本实用新型中制动衬片与盖板的金属变形均起到耗能作用,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
9、2、本实用新型中阻尼器的各部件都是通过高强度螺栓相连,各部位在受到损坏后均可替换,增加了阻尼器的耐用性;
10、3、本实用新型中制动衬片与滑动钢板之间的摩擦滑动界面具有自润滑性,可有效减弱摩擦滑移现象,可获得与加载速率无关的恒定摩擦系数;
11、4、本实用新型中,即使制动衬片的耗能作用减弱或失效,盖板上金属狭缝之间的金属变形仍能提供一些能量耗散和刚度;
12、5、本实用新型中蝶形弹簧有助于在滑动过程中保持摩擦界面上的恒定法向力水平,并防止在大循环位移下失去阻尼器法向力;
13、6、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结构当中,结构形式简单,耗能效果良好,安装方便,可广泛推广。
1.一种金属屈服-摩擦混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钢板(1)、固定钢板(2)、一对盖板(3)、蝶形弹簧(4)、第一高强度螺栓(5)、第二高强度螺栓(6),一对盖板(3)相对面一侧对应设有制动衬片(302),另一侧对应设有若干金属狭缝(304),滑动钢板(1)滑动夹设在一对制动衬片(302)相对面之间并通过若干第一高强度螺栓(5)紧固,固定钢板(2)固定夹设在一对盖板(3)相对面远离制动衬片(302)一侧并通过若干第二高强度螺栓(6)固定,第一高强度螺栓(5)的螺母和垫片之间、第二高强度螺栓(6)的螺母和垫片之间分别安装有蝶形弹簧(4),滑动钢板(1)和固定钢板(2)相背离一侧伸出盖板(3)并分别与外部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屈服-摩擦混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滑动钢板(1)中部设有一对滑动槽(101),盖板(3)上设有与滑动槽(101)对应的第一螺栓孔(301),第一高强度螺栓(5)穿过滑动槽(101)和第一螺栓孔(301),滑动钢板(1)沿滑动槽(101)长度方向滑动并与制动衬片(302)摩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屈服-摩擦混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滑动钢板(1)厚度小于固定钢板(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屈服-摩擦混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固定钢板(2)上设有一对第二螺栓孔(201),盖板(3)上设有与第二螺栓孔(201)对应的第三螺栓孔(303),第二高强度螺栓(6)穿过第二螺栓孔(201)和第三螺栓孔(3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屈服-摩擦混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金属狭缝(304)位于第一螺栓孔(301)和第三螺栓孔(303)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