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冲压成型装置以及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本申请基于2022年2月10日向日本提交的特愿2022-019563号并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背景技术:
1、以往,存在如下的冲压成型装置:通过以高强度夹持了薄壁的原材料的端部的状态、夹在冲模与冲头之间进行冲压的拉深成型,来形成所希望的形状的成型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5604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然而,在以往的冲压成型装置进行的拉深成型中,在成型品的弯曲部附近有可能产生褶皱、破裂等不良情况。
3、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点而进行的,其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在成型品的弯曲部产生的不良情况的冲压成型装置以及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提出以下的手段。
6、(1)本发明的方案1为一种冲压成型装置,具备冲头、冲模、以及坯料保持件,所述冲头具有顶面、侧面、以及配置在所述顶面与所述侧面之间的冲头肩,所述冲头肩具备以曲率半径为500mm以上延伸的冲头肩笔直部、以及以曲率半径小于500mm延伸的冲头肩弯曲部,所述顶面的与所述冲头肩弯曲部邻接的部位朝向所述顶面的外侧呈凸状伸出,在所述顶面上存在向冲压方向突出的凸部,所述凸部沿着所述冲头肩笔直部所延伸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冲模的冲模孔的底面为与所述顶面对应的形状,所述坯料保持件与所述冲模的板按压面对置地配置。
7、(2)本发明的方案2为,在(1)所述的冲压成型装置中也可以为,从所述冲压方向观察,所述凸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前端与所述冲头肩笔直部的中心之间的所述延伸方向的间隔,为所述冲头肩笔直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长度的40%以上。
8、(3)本发明的方案3为,在(1)或者(2)所述的冲压成型装置中也可以为,从所述冲压方向观察,所述凸部的所述前端部处于在所述冲头肩笔直部与所述冲头肩弯曲部之间通过并与所述延伸方向垂直的第一直线、和通过所述冲头肩弯曲部的中央部并与所述第一直线平行的第二直线之间。
9、(4)本发明的方案4为,在(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成型装置中也可以为,在通过所述凸部并与所述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中,所述凸部的表面的长度大于与所述冲压方向垂直的所述凸部的宽度的1.2倍。
10、(5)本发明的方案5为,在(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成型装置中也可以为,在通过所述凸部并分别沿着所述冲压方向以及所述延伸方向的截面中,所述凸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前端部的表面与所述冲压方向所成的角为30°以上。
11、(6)本发明的方案6为,在(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成型装置中也可以为,从所述冲压方向观察,所述顶面的图心处于所述凸部的所述冲压方向的高度的20%以上的顶部的内侧。
12、(7)本发明的方案7为,在(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成型装置中也可以为,处于所述冲头肩弯曲部的两侧的两个所述冲头肩笔直部所成的角为锐角。
13、(8)本发明的方案8为一种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使用(1)~(7)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成型装置,其中,通过所述冲模与所述坯料保持件夹着金属板,通过所述冲压成型装置对所述金属板进行拉深成型,所述金属板的抗拉强度为980mpa以上。
14、(9)本发明的方案9为,在(8)所述的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为,将通过所述凸部在所述金属板上成型的部分去除。
15、发明的效果
16、根据本发明的冲压成型装置以及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在成型品的弯曲部产生的不良情况。
1.一种冲压成型装置,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成型装置,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成型装置,其中,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成型装置,其中,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成型装置,其中,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成型装置,其中,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成型装置,其中,
8.一种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成型装置,其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