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臂内嵌式伸缩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xiaoxiao8月前  50


本技术涉及置物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臂内嵌式伸缩置物架。


背景技术:

1、置物架种类繁多,一般的置物架为刚性结构,无法或者难以收纳;随着产品的不断更新研发,市面上开始有了伸缩置物架,其原理在贴墙底座的卷筒上面绕卷柔性置物片,并在卷筒的轴部位置设置扭簧(发条弹簧),通过蓄力为柔性置物片提供收卷扭力,而柔性置物片的展开端则固定于抽拉板上,抽拉板与贴墙底座之间通过折叠臂铰接,使抽拉板能相对于贴墙底座沿水平方向移动,同时将柔性置物片拉出,由于柔性置物片始终存在收卷扭力,因此现有的折叠臂需要在展开至180度后通过折叠臂中段位置的铰接头对顶的方式产生死点来阻止柔性置物片的回缩,也就导致折叠臂在折叠状态下其整体体积是两段折叠臂尺寸的叠加,致使其结构不够紧凑。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小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折叠状态下尺寸体积,同时保证其具有死点锁死功能的支臂内嵌式伸缩置物架。

2、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臂内嵌式伸缩置物架,包括贴墙支架,所述贴墙支架设有轴线与贴墙支架背面及水平面呈平行布置的卷筒,所述卷筒设有卷轴,所述卷筒表面缠绕有柔性置物片,所述贴墙支架背向墙面的一面设有与柔性置物片展开端相连的抽拉构件,所述卷轴与卷筒之间通过扭簧蓄力为柔性置物片提供收缩拉力,所述抽拉构件与贴墙支架之间通过两组镜像或对称布置的折叠支臂相连,所述折叠支臂位于柔性置物片下方,所述折叠支臂包括其中一端彼此铰接的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另一端与贴墙支架铰接,所述第二支臂另一端与抽拉构件铰接;所述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在折叠状态下两者在水平投影面上彼此重合或部分重合,所述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朝水平方向展开至极限位置时形成死点阻止抽拉构件收回;所述折叠支臂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偶数组数。

3、上述结构中,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在折叠状态下两者在水平投影面上彼此重合或部分重合,可保证抽拉构件在回收至与贴墙支架相抵状态时能够更加接近贴墙支架背面,减少空间占用,使其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折叠支臂优选为两组,在需要收回柔性置物片时只需反向折叠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使其脱离死点位置即可。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同为偶数组的两组折叠支臂在折叠时两者的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的铰接点彼此靠近。

5、上述结构中,折叠时两者的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的铰接点彼此靠近能使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的铰接点在折叠后靠近贴墙支架的中段位置,保证折叠后的整体体积;同时在展开状态下能尽可能使两组折叠支臂远离,为抽拉构件提供更强的支撑刚性,如两组折叠支臂展开状态靠的过近会导致抽拉构件的抗扭性能大打折扣。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收纳状态下第一支臂面向抽拉构件的一面内凹形成置容槽,所述第二支臂收纳于置容槽内。

7、上述结构中,第一支臂利用置容槽来容纳折叠状态下的第二支臂,以达到减少折叠体积的目的。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铰接位置处开始往第一支臂远离贴墙支架方向的一端的置容槽槽底为死点接触面,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朝水平方向展开至极限位置时第二支臂与死点接触面接触形成死点。

9、上述结构中,第二支臂与死点接触面接触时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80度。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臂或/及第二支臂设有悬挂部。

11、上述结构中,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展开时悬挂部可用于悬挂其它物品。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悬挂部为悬挂孔或挂钩或挂耳或挂槽。

13、上述结构中,悬挂部优选为开设于置容槽槽底位置处的悬挂孔。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均为型材。

15、上述结构中,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优选铝合金型材,具有强度高、重量轻,便于加工的优点。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贴墙支架下方的两侧均铰接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的翻转轴线与水平面垂直,两折叠杆收纳时末端指向彼此。

17、上述结构中,折叠杆收纳时末端指向贴墙支架长度方向的中分面上。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臂两端均设有铰接堵头,所述第二支臂通过铰接堵头与第一支臂及抽拉构件铰接。

19、上述结构中,铰接堵头与第二支臂为过盈配合插接或胶接固定。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拉构件设有挂杆。

21、上述结构中,挂杆可用于悬挂毛巾等物品。

2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杆位于抽拉构件背向贴墙支架的一面设有。

23、上述结构中,挂杆还可设置于抽拉构件的下方。

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在折叠状态下两者在水平投影面上彼此重合或部分重合,可保证抽拉构件在回收至与贴墙支架相抵状态时能够更加接近贴墙支架背面,减少空间占用,使其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折叠支臂优选为两组,在需要收回柔性置物片时只需反向折叠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使其脱离死点位置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支臂内嵌式伸缩置物架,包括贴墙支架,所述贴墙支架设有轴线与贴墙支架背面及水平面呈平行布置的卷筒,所述卷筒设有卷轴,所述卷筒表面缠绕有柔性置物片,所述贴墙支架背向墙面的一面设有与柔性置物片展开端相连的抽拉构件,所述卷轴与卷筒之间通过扭簧蓄力为柔性置物片提供收缩拉力,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构件与贴墙支架之间通过两组镜像或对称布置的折叠支臂相连,所述折叠支臂位于柔性置物片下方,所述折叠支臂包括其中一端彼此铰接的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另一端与贴墙支架铰接,所述第二支臂另一端与抽拉构件铰接;所述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在折叠状态下两者在水平投影面上彼此重合或部分重合,所述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朝水平方向展开至极限位置时形成死点阻止抽拉构件收回;所述折叠支臂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偶数组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臂内嵌式伸缩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同为偶数组的两组折叠支臂在折叠时两者的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的铰接点彼此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臂内嵌式伸缩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收纳状态下第一支臂面向抽拉构件的一面内凹形成置容槽,所述第二支臂收纳于置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支臂内嵌式伸缩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铰接位置处开始往第一支臂远离贴墙支架方向的一端的置容槽槽底为死点接触面,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朝水平方向展开至极限位置时第二支臂与死点接触面接触形成死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臂内嵌式伸缩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或/及第二支臂设有悬挂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支臂内嵌式伸缩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部为悬挂孔或挂钩或挂耳或挂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臂内嵌式伸缩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墙支架下方的两侧均铰接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的翻转轴线与水平面垂直,两折叠杆收纳时末端指向彼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臂内嵌式伸缩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臂两端均设有铰接堵头,所述第二支臂通过铰接堵头与第一支臂及抽拉构件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臂内嵌式伸缩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构件设有挂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支臂内嵌式伸缩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杆位于抽拉构件背向贴墙支架的一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支臂内嵌式伸缩置物架,包括贴墙支架,所述贴墙支架设有轴线与贴墙支架背面及水平面呈平行布置的卷筒,所述卷筒设有卷轴,所述卷筒表面缠绕有柔性置物片,所述贴墙支架背向墙面的一面设有与柔性置物片展开端相连的抽拉构件,所述卷轴与卷筒之间通过扭簧蓄力为柔性置物片提供收缩拉力,所述抽拉构件与贴墙支架之间通过两组镜像或对称布置的折叠支臂相连,所述折叠支臂位于柔性置物片下方,所述折叠支臂包括其中一端彼此铰接的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另一端与贴墙支架铰接,所述第二支臂另一端与抽拉构件铰接;所述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在折叠状态下两者在水平投影面上彼此重合或部分重合,所述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朝水平方向展开至极限位置时形成死点阻止抽拉构件收回;所述折叠支臂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偶数组数。

技术研发人员:陆丽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丽丰卫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31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