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主机线路整理,具体是一种主机壳体内部线路整理装置。
背景技术:
1、计算机中的主要配件都是放置在主机箱的内部,主机箱内部的空间有限,而计算机配件较多,很多配件都有单独的线路与主板进行连接,因此主机壳体内部会有很多的线路。
2、而较多的线路堆积在主机壳体内部时,会显得比较杂乱,从而容易缠绕打结,不方便后续对主机进行检修,因此主机在安装完成后经常需要对线路进行整理,而现有技术都是通过扎带或魔术贴将所有线路分段捆绑在一起,虽然能够对线路进行基本的整理,使得线路不会缠绕打结,但同时也无法将不同计算机配件的线路分开,给后续的检修作业带来足够的便利,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机壳体内部线路整理装置,具有能够对线路单独隔开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主机壳体内部线路整理装置,包括支撑组件,还包括挡线组件,其滑移装配于支撑组件上用于分隔线路;
3、固定块,其固定安装在支撑组件上;
4、移动机构,其活动安装于支撑组件上用于固定挡线组件;
5、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壳、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
6、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块、运动块、方形杆、插销和圆孔,所述移动块滑移装配于支撑壳上,所述运动块滑移装配于移动块远离支撑壳的一端,所述移动块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方形杆,所述方形杆的一端与运动块固接,所述方形杆的另一端与插销固接,所述圆孔开设于支撑壳的内部,所述插销的底部延伸至圆孔的内部。
7、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活动安装于插销的内部,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与插销固接,所述伸缩弹簧的另一端与移动块固接。
8、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均开设于支撑壳上,所述第一通口的高度小于第二通口的高度。
9、优选地,所述挡线组件包括活动块和分隔块,所述活动块滑移装配在支撑壳的内部,所述活动块的高度与第二通口的高度相同,所述分隔块固接在活动块上,所述分隔块的高度与第一通口的高度相同。
10、优选地,所述固定块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支撑壳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块相适配的空腔。
11、优选地,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槽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槽孔的直径相同。
12、优选地,所述支撑壳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粘接有双面胶带,所述双面胶带上粘接有贴纸。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块和分隔块能够对主机壳体内部的不同线路进行单独的分隔,同时活动块和分隔块整体的数量能够根据线路的多少进行增减,并且通过对移动块的一次固定即可完成对多个活动块和分隔块整体的固定,从而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对主机壳体内部空间的占用,并且方便固定的同时能够将不同计算机配件的线路分开。
1.一种主机壳体内部线路整理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线组件(2),其滑移装配于支撑组件(1)上用于分隔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壳体内部线路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4)还包括伸缩弹簧(405),所述伸缩弹簧(405)活动安装于插销(404)的内部,所述伸缩弹簧(405)的一端与插销(404)固接,所述伸缩弹簧(405)的另一端与移动块(401)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壳体内部线路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口(102)和第二通口(103)均开设于支撑壳(101)上,所述第一通口(102)的高度小于第二通口(103)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壳体内部线路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线组件(2)包括活动块(201)和分隔块(202),所述活动块(201)滑移装配在支撑壳(101)的内部,所述活动块(201)的高度与第二通口(103)的高度相同,所述分隔块(202)固接在活动块(201)上,所述分隔块(202)的高度与第一通口(102)的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壳体内部线路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3)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块(501),所述支撑壳(10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502),所述安装块(502)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块(501)相适配的空腔(5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机壳体内部线路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0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601),所述安装块(502)上开设有槽孔(602),所述通孔(601)的直径与槽孔(602)的直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壳体内部线路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101)上开设有凹槽(701),所述凹槽(701)的内部粘接有双面胶带(702),所述双面胶带(702)上粘接有贴纸(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