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层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xiaoxiao8月前  48


本技术涉及定位,具体涉及一种楼层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定位功能的重要性愈发显现,用户的出行等都离不开电子设备提供的定位服务。而楼层定位是电子设备定位功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不同建筑的层高不同,以及一个建筑中不同楼层的层高也可能不同,因此现有的楼层定位技术进行楼层定位时的准确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楼层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提高所确定的当前所在楼层的准确度。

2、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楼层定位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3、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目标建筑;

4、通过运动传感器检测运动数据,并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气压数据;

5、将所述运动数据和气压数据输入移动方式识别模型,通过所述移动方式识别模型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的上下楼状态;所述移动方式识别模型是根据多组目标样本数据训练得到,每组所述目标样本数据包括上下楼状态标签、与所述上下楼状态标签对应的运动样本数据以及气压样本数据;

6、若根据所述上下楼状态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发生楼层变换且到达新的楼层,则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在所述新的楼层采集的气压数据,计算所述新的楼层相对于基准平面的目标高度值;

7、根据所述目标高度值以及所述目标建筑对应的高度拓扑数据,确定所述新的楼层对应的层数;所述目标建筑对应的高度拓扑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建筑中每个楼层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的高度值。

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高度值以及所述目标建筑对应的高度拓扑数据,确定所述新的楼层对应的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9、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目标建筑中的每个楼层中采集的一个或多个高度值,所述高度值为所述电子设备所在位置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的高度差;

10、对所述采集的一个或多个高度值进行聚类,分别确定采集的每个所述高度值与每个簇类的簇中心的距离,以确定每个所述高度值对应的簇类;其中,每个所述簇类对应一个楼层的高度值;

11、根据每个所述簇类包含的高度值,重新确定各个所述簇类的簇中心,并根据重新确定的各个簇中心确定出目标建筑中每个楼层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的高度值。

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目标建筑,包括:

13、通过定位系统采集定位信息,从云端获取所述定位信息对应的建筑轮廓信息,并获取扫描到的无线保真wifi指纹信息;

14、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多个第一建筑,所述第一建筑为与所述定位信息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的建筑;

15、从所述多个第一建筑中,确定与所述wifi指纹信息以及建筑轮廓信息匹配的目标建筑。

1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通过运动传感器检测运动数据,并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气压数据,包括:

17、若所述定位系统对应的定位信号强度低于强度阈值,且能够扫描到所述wifi指纹信息,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进入到所述目标建筑内部;

18、在所述电子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建筑内部的情况下,通过运动传感器检测运动数据,并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气压数据。

1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所述将所述运动数据和气压数据输入移动方式识别模型,通过所述移动方式识别模型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对应的上下楼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20、获取运动样本数据、气压样本数据以及与所述运动样本数据和气压样本数据对应的上下楼状态标签;

21、将所述运动样本数据转化为基于时间的第一序列数据,将所述气压样本数据转化为基于时间的第二序列数据;

22、将所述第一序列数据、所述第二序列数据以及所述对应的上下楼状态标签输入到所述移动方式识别模型中进行训练,以使所述移动方式识别模型学习每个上下楼状态对应的序列数据变化特征,得到训练后的移动方式识别模型。

2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所述将所述运动数据和气压数据输入移动方式识别模型,通过所述移动方式识别模型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对应的上下楼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24、采用中值滤波算法对所述运动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滤波后的运动数据;

25、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所述气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滤波后的气压数据;

26、对所述滤波后的运动数据和所述滤波后的气压数据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运动特征数据和气压特征数据;

27、所述将所述运动数据和气压数据输入移动方式识别模型,通过所述移动方式识别模型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对应的上下楼状态,包括:

28、将所述运动特征数据和气压特征数据输入移动方式识别模型,通过所述移动方式识别模型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对应的上下楼状态。

2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高度值以及所述目标建筑对应的高度拓扑数据,确定所述新的楼层对应的层数之前,还包括:

30、获取初始楼层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的初始高度值,并根据所述初始高度值以及所述目标高度值,确定楼层高度变化值;所述初始楼层为所述电子设备发生所述楼层变换前所在的楼层;

31、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高度值以及所述目标建筑对应的高度拓扑数据,确定所述新的楼层对应的层数,包括:

32、若所述楼层高度变化值与所述上下楼状态匹配,则根据所述目标高度值以及所述目标建筑对应的高度拓扑数据,确定所述新的楼层对应的层数。

33、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楼层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34、位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目标建筑;

35、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通过运动传感器检测运动数据,并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气压数据;

36、移动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运动数据和气压数据输入移动方式识别模型,通过所述移动方式识别模型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对应的上下楼状态;所述移动方式识别模型是根据多组目标样本数据训练得到,每组所述目标样本数据包括上下楼状态标签、与所述上下楼状态标签对应的运动样本数据以及气压样本数据;

37、高度计算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上下楼状态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发生楼层变换且到达新的楼层,则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在所述新的楼层采集的气压数据,计算所述新的楼层相对于基准平面的目标高度值;

38、楼层定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高度值以及所述目标建筑对应的高度拓扑数据,确定所述新的楼层对应的层数;所述目标建筑对应的高度拓扑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建筑中每个楼层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的高度值。

39、本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任意一种楼层定位方法。

40、本技术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任意一种楼层定位方法。

41、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2、确定出电子设备所处的目标建筑,并实时通过运动传感器检测运动数据以及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气压数据,接着将运动数据和气压数据输入到移动方式输入模型,以输出电子设备当前对应的上下楼状态。其中,移动方式识别模型根据多个目标样本数据训练得到,目标样本数据包括上下楼状态标签,以及与上下楼状态标签对应的运动样本数据以及气压样本数据。电子设备在根据上下楼状态判断出电子设备发生了楼层变换,并且电子设备已到达新的楼层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根据在新的楼层采集到的气压数据计算出新的楼层相对于基准平面的目标高度值。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采用移动方式识别模型确定出电子设备的上下楼状态,而移动方式识别模型对这种特征较多的上下楼识别较为明显,有着较好的效果。电子设备根据目标高度值以及目标建筑对应的高度拓扑数据,也就是目标建筑中每个楼层相对于基准平面的高度值,确定出电子设备所在新的楼层的层数,能够根据电子设备到达新的楼层的目标高度值,结合建筑的具体结构数据确定出新的楼层具体为哪一层,提高了最终确定的新的楼层层数的准确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楼层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高度值以及所述目标建筑对应的高度拓扑数据,确定所述新的楼层对应的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目标建筑,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运动传感器检测运动数据,并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气压数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运动数据和气压数据输入移动方式识别模型,通过所述移动方式识别模型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对应的上下楼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运动数据和气压数据输入移动方式识别模型,通过所述移动方式识别模型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对应的上下楼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高度值以及所述目标建筑对应的高度拓扑数据,确定所述新的楼层对应的层数之前,还包括:

8.一种楼层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楼层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电子设备所处的目标建筑;通过运动传感器检测运动数据,并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气压数据;将运动数据和气压数据输入移动方式识别模型,通过移动方式识别模型确定电子设备对应的上下楼状态;若根据上下楼状态确定电子设备发生楼层变换且到达新的楼层,则根据气压传感器在新的楼层采集的气压数据,计算新的楼层相对于基准平面的目标高度值;根据目标高度值以及目标建筑对应的高度拓扑数据,确定新的楼层对应的层数。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所确定的当前所在楼层的准确度。

技术研发人员:谢凡森,梁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