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道路工程,特别是一种路面凹槽的冷补料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1、在市政道路或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经常由于铺设管线、自来水或排水管道的修建,需要在路面上挖出沟槽。以往对沟槽的修补通常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修补,这种修补方式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在很多城市每年要花费数百万经费来养护和修补沟槽,修补期间关闭交通时间较长,影响交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面凹槽的冷补料修复结构,要解决传统的修补方式花费费用高和修补期间关闭交通时间较长,影响交通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路面凹槽的冷补料修复结构,用以对路面的坑槽进行修补;所述坑槽为路面破损处开挖成形,并且坑槽的侧壁与路面垂直;在坑槽的四周侧壁上、沿环向通长设置有水平的条形槽;所述冷补料修复结构包括有冷补料和钢丝网片;所述冷补料满填在坑槽内,并且冷补料的顶面高于坑槽周围路面的顶面;所述钢丝网片铺设在冷补料内、对应条形槽的高度位置处;在钢丝网片的四周边缘焊接连接有锚固条;所述锚固条对应嵌在坑槽四周侧壁上的条形槽中;在条形槽内填充的粘结材料;所述冷补料的顶面与坑槽周边路面的接缝上设置有密封层。
4、优选的,所述冷补料的顶面高出坑槽周围路面顶面的厚度为不小于1.5mm,确保冷补料达到最佳压实度。
5、优选的,所述坑槽为矩形,并且坑槽的中轴线与道路的中心线平行或垂直,坑槽的边缘超出路面破损边缘至少2cm。
6、优选的,所述粘结材料采用乳化沥青或者为道路灌缝胶。
7、优选的,所述坑槽的底面和四周侧面为毛面,并且在坑槽的底面和四周侧面上设置有雾封层。
8、优选的,所述冷补料采用沥青混合料或者聚合物改性沥青。
9、优选的,所述条形槽开设在坑槽侧壁的中间位置处,并且坑槽的宽度为1cm~2cm。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的修补结构在施工时无需黏层油,备料可随用随取,并且不需要重型施工机械,可根据路面的不同修补情况采用冲击压实、人工压实或车辆碾压压实即可,并且该修补结构可同时用于修补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表面,甚至在水中也可使用。另外,本实用新型用全天候冷补料修补过的区域在将冷补料倒入坑洞之后,经过简单压实,即可开放交通,然后利用行车辗压使之紧密即可,无需其它施工环节,这种施工可以简称为“即投即走”施工,无需封闭交通,大大缓解因道路修补施工而造成的交通压力。
12、2、本实用新型在坑槽内填充全天候冷补料,天候冷补料适用的环境温度范围宽,可在-30℃~50℃之间适用,防水性能极佳,在雨雪天气和积水坑穴都可施工;并且冷补料具有极强的抗老化和黏结性能,修补后的坑穴不易产生脱落、龟裂等不良现象,不需重复修补,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
13、3、本实用新型的冷补料修复结构可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一般公路、市政公路与设施、机场、桥梁伸缩缝等各种路面的修补与养护。
14、4、本实用新型的冷补料修复结构所采用的使用全天候冷补料施工时,不受天气和坑穴大小、数量的限制,且修补时无需加热或搅拌,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粉尘和黑烟,且成品不溶于水,因而不会污染大气和地下水,有利于环境保护;并且该修复结构中的材料根据实际用量随时取用,剩余材料可在下次修补中继续使用,不会造成材料浪费,修补成本低。
15、5、本实用新型的冷补料修复结构施工方便、高效,为各种环境应用提供了一个经济性好、简单且永久的解决办法,不仅仅是对坑洞、功能性车辙、接缝修补、外缘维修或表面修补(整平过程),甚至对小的罩面也可使用。实用新型的冷补料修复结构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下施工,具备较长的储存寿命,同时还可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
16、6、本实用新型在冷补料内铺设钢丝网片,并且钢丝网片的四边通过锚固条锚固在条形槽内,钢丝网片的设置能够提高修补过程中混凝土填充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避免了修补路面后续发生开裂沉降,提高了修补路面的使用寿命。
1.一种路面凹槽的冷补料修复结构,用以对路面的坑槽(1)进行修补;其特征在于:所述坑槽(1)为路面破损处开挖成形,并且坑槽(1)的侧壁与路面垂直;在坑槽(1)的四周侧壁上、沿环向通长设置有水平的条形槽(2);所述冷补料修复结构包括有冷补料(3)和钢丝网片(4);所述冷补料(3)满填在坑槽(1)内,并且冷补料(3)的顶面高于坑槽(1)周围路面的顶面;所述钢丝网片(4)铺设在冷补料(3)内、对应条形槽(2)的高度位置处;在钢丝网片(4)的四周边缘焊接连接有锚固条(5);所述锚固条(5)对应嵌在坑槽(1)四周侧壁上的条形槽(2)中;在条形槽(2)内填充的粘结材料(7);所述冷补料(3)的顶面与坑槽(1)周边路面的接缝上设置有密封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路面凹槽的冷补料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补料(3)的顶面高出坑槽(1)周围路面顶面的厚度为不小于1.5mm,确保冷补料(3)达到最佳压实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路面凹槽的冷补料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坑槽(1)为矩形,并且坑槽(1)的中轴线与道路的中心线平行或垂直,坑槽(1)的边缘超出路面破损边缘至少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路面凹槽的冷补料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材料(7)采用乳化沥青或者为道路灌缝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路面凹槽的冷补料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坑槽(1)的底面和四周侧面为毛面,并且在坑槽(1)的底面和四周侧面上设置有雾封层(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路面凹槽的冷补料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补料(3)采用沥青混合料或者聚合物改性沥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路面凹槽的冷补料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2)开设在坑槽(1)侧壁的中间位置处,并且坑槽(1)的宽度为1cm~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