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车辆,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起动机与发电机连接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传统摩托车发动机一般都装有起动机和专门用于为摩托车充电的发电机。将起动机和发电机分别装载在发动机上,在摩托车启动时,由电瓶为起动机供电,起动机带动发动机启动工作。当发动机正常工作以后,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为摩托车电瓶充电。
2、现有技术中,起动机和发电机都独立安装在摩托车的发动机上,占用空间大,增加了发动机重量、外形尺寸和制造成本,且传动噪声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动机与发电机连接结构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起动机和发电机布置不紧凑、占用空间大,以及传动噪声大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起动机与发电机连接结构,包括:
3、电机连接座,与发电机的转动轴连接;
4、叶轮组件,设置在起动机的端部,且与所述起动机的动力轴连接;所述叶轮组件与所述电机连接座同轴设置;以及
5、弹性连接体,连接在所述电机连接座与所述叶轮组件之间,并且分别与所述电机连接座、所述叶轮组件沿周向紧密配合;所述弹性连接体用于吸收所述电机连接座与所述叶轮组件之间的振动能量。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叶轮组件包括:
7、轮盘,设置在所述起动机的端部;
8、环形凸台,连接在所述轮盘的外端面,且与所述动力轴连接;以及
9、多组叶片,沿所述轮盘的周向等间隔分布;所述叶片的一端与所述环形凸台固定连接,所述叶片的另一端沿所述轮盘的径向向外延伸;
10、其中,限定所述弹性连接体具有朝向所述轮盘的第一端面和朝向所述电机连接座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与多个所述叶片一一对应的第一插接槽,所述叶片插接限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接槽内。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机连接座为罩体结构,且罩设在所述叶轮组件的外围;所述电机连接座朝向所述弹性连接体的端面上沿周向等间隔设有连接筋;所述第二端面上设有与多个所述连接筋一一对应的第二插接槽,所述连接筋插接限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插接槽内。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插接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插接槽的数量相等;在所述弹性连接体的周向上,多个所述第一插接槽与多个所述第二插接槽交错分布,且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插接槽的宽度。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叶轮组件的周向上,所述叶片的宽度由与所述轮盘连接的一侧至远离所述轮盘的一侧逐渐减小;
14、在所述电机连接座的周向上,所述连接筋的宽度由与所述电机连接座连接的一侧至远离所述电机连接座的一侧逐渐减小。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所述叶片的外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接槽的槽底壁之间均存在第一窜动间隙;所述轮盘的外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存在第二窜动间隙。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端面上沿周向等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凸起,多个所述第一凸起分别与所述轮盘的外端面抵接;
17、所述第二端面上沿周向等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凸起,多个所述第二凸起分别与所述电机连接座抵接。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端面的外边缘上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二插接槽一一对应的变形缺口。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电机连接座围设的空间内,除多个所述叶片及多个所述连接筋占用的空间外,所述弹性连接体占用剩余空间的70%-90%。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动机与发电机连接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起动机与发电机连接结构,起动机的动力轴连接叶轮组件,发电机的转动轴连接电机连接座,且电机连接座与叶轮组件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体连接,使得发电机与起动机同轴设置,减小占用空间,达到集成的目的,而且能够实现双向扭矩传递;另外,弹性连接体分别与电机连接座、叶轮组件沿周向紧密配合,用于吸收电机连接座与叶轮组件之间的振动能量,可有效降低振动、减少噪声,延长发电机使用寿命。
2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发动机,发动机上集成有起动机,还包括发电机和上述的起动机与发电机连接结构。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由于采用了上述的起动机与发电机连接结构,优化了发动机结构,减小了占用空间,且降低了传递噪声。
1.一种起动机与发电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5)与发电机(4)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组件(2)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动机(5)与发电机(4)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连接座(1)为罩体结构,且罩设在所述叶轮组件(2)的外围;所述电机连接座(1)朝向所述弹性连接体(3)的端面上沿周向等间隔设有连接筋(11);所述第二端面(32)上设有与多个所述连接筋(11)一一对应的第二插接槽(34),所述连接筋(11)插接限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插接槽(34)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动机(5)与发电机(4)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槽(33)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插接槽(34)的数量相等;在所述弹性连接体(3)的周向上,多个所述第一插接槽(33)与多个所述第二插接槽(34)交错分布,且所述第一插接槽(33)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插接槽(34)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动机(5)与发电机(4)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叶轮组件(2)的周向上,所述叶片(23)的宽度由与所述轮盘(21)连接的一侧至远离所述轮盘(21)的一侧逐渐减小;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动机(5)与发电机(4)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叶片(23)的外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接槽(33)的槽底壁之间均存在第一窜动间隙(24);所述轮盘(21)的外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31)之间存在第二窜动间隙(2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动机(5)与发电机(4)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31)上沿周向等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凸起(35),多个所述第一凸起(35)分别与所述轮盘(21)的外端面抵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动机(5)与发电机(4)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31)的外边缘上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二插接槽(34)一一对应的变形缺口(37)。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动机(5)与发电机(4)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机连接座(1)围设的空间内,除多个所述叶片(23)及多个所述连接筋(11)占用的空间外,所述弹性连接体(3)占用剩余空间的70%-90%。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