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例如电动汽车等的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车辆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及包括该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例如电动汽车等的新能源车辆仍然主要使用中央电机、离合器、变速器和差速器组成的驱动系统,这导致了驱动系统的部件过多且扭矩的传递路径较长,从而使得驱动系统的动力损耗高且效率低,而这严重影响了新能源车辆的行驶距离。因此,技术人员开发出扭矩传递路径较短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来克服上述问题。
2、现有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将电机、变速机构以及车轮的制动机构等集成在一起。但是,在现有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中这些部件的布局并不合理,导致整个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尺寸(尤其是轴向尺寸)过大,因而占用空间过大,进而对包括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车轮的尺寸和车辆的结构布局(例如,悬架系统的布局)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做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其与现有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相比能够减小系统的整体尺寸,尤其缩短轴向尺寸,进而减小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对车轮的尺寸和车辆的结构布局产生的不利影响。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车辆。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如下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其具有轴向、径向和周向,所述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包括:
4、输出轴,其用于固定于车轮的轮毂;
5、电机,其包括定子和转子;
6、行星轮减速机构,其与所述电机在所述轴向上并排布置,所述行星轮减速机构包括太阳轮和行星轮架,所述太阳轮与所述转子传动联接,所述行星轮架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联接;以及
7、湿式制动机构,其与所述电机在所述轴向上并排布置且与所述行星轮减速机构在所述径向上重叠,所述湿式制动机构能够受控地产生摩擦转矩并传递到所述输出轴。
8、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
9、壳体组件,其相对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固定且形成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收纳所述电机,所述第二空间收纳所述行星轮减速机构和所述湿式制动机构;以及
10、冷却套,其固定于所述壳体组件且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中,所述冷却套用于冷却所述定子和所述湿式制动机构。
11、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湿式制动机构包括多个制动盘、多个制动衬和制动活塞,所述多个制动盘和所述多个制动衬在所述轴向上交替布置,通过所述制动活塞能够使得所述多个制动盘和所述多个制动衬彼此压抵在一起产生所述摩擦转矩。
12、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多个制动盘和所述多个制动衬中的一者抗扭地安装于所述冷却套,所述多个制动盘和所述多个制动衬中的另一者抗扭地安装于所述行星轮架。
13、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多个制动盘和所述多个制动衬与所述行星轮减速机构在所述径向上完全重叠。
14、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转向节和车轮轴承,
15、所述输出轴包括彼此固定的第一法兰部和第一轴部,所述第一法兰部位于所述第一轴部的轴向一侧且用于固定于所述轮毂,所述第一轴部从所述第一法兰部朝向轴向另一侧延伸,
16、所述转向节包括彼此固定的第二法兰部和第二轴部,所述第二法兰部位于所述第二轴部的所述轴向另一侧且用于安装到车辆的悬架系统,所述第二轴部从所述第二法兰部朝向所述轴向一侧延伸插入所述第一轴部中,
17、所述车轮轴承位于所述第一轴部和所述第二轴部之间。
18、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行星轮减速机构和所述湿式制动机构位于所述电机的轴向一侧。
19、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行星轮减速机构和所述湿式制动机构位于所述电机的轴向另一侧。
20、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行星轮减速机构包括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和第一行星轮架,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和第二行星轮架,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转子传动联接,所述第一行星轮架与所述第二太阳轮传动联接,所述第二行星轮架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联接。
21、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如下的车辆,包括以上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和包括该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车辆。该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包括组装在一起的输出轴、电机、行星轮减速机构和湿式制动机构。行星轮减速机构与电机在轴向上并排布置并且用于在电机和输出轴之间传递扭矩。湿式制动机构与电机在轴向上并排布置并且用于产生阻止输出轴转动的摩擦转矩,湿式制动机构与行星轮减速机构在径向上重叠。
23、这样,电机与行星轮减速机构和湿式制动机构在轴向上并排布置,行星轮减速机构与湿式制动机构在径向上重叠,因此整个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轴向长度能够通过电机和湿式制动机构确定,也就是说整个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轴向长度基本等于电机和湿式制动机构两者的轴向长度之和。由此,与现有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相比能够减小系统的整体尺寸,尤其缩短轴向尺寸,进而能够降低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轴向长度对车轮的尺寸和车辆的结构布局(例如,悬架系统的布局)产生的不利影响。
1.一种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其具有轴向(a)、径向(r)和周向,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制动机构(4)包括多个制动盘(41)、多个制动衬(42)和制动活塞(43),所述多个制动盘(41)和所述多个制动衬(42)在所述轴向(a)上交替布置,通过所述制动活塞(43)能够使得所述多个制动盘(41)和所述多个制动衬(42)彼此压抵在一起产生所述摩擦转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制动盘(41)和所述多个制动衬(42)中的一者抗扭地安装于所述冷却套(6),所述多个制动盘(41)和所述多个制动衬(42)中的另一者抗扭地安装于所述行星轮架(37)。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制动盘(41)和所述多个制动衬(42)与所述行星轮减速机构(3)在所述径向(r)上完全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节(7)和车轮轴承(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减速机构(3)包括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31)和第一行星轮架(33),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35)和第二行星轮架(37),所述第一太阳轮(31)与所述转子(22)传动联接,所述第一行星轮架(33)与所述第二太阳轮(35)传动联接,所述第二行星轮架(37)与所述输出轴(1)传动联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