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相关,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注胶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施工注胶是指在建筑物内部或外部使用特殊材料将两块或多块材料连接在一起的过程,尤其是一些临时的建筑板房,为了保证板材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密封性,通常会在板材的拼接处进行注胶。
2、常用的注胶方式为人工手持注胶器进行注射,由于墙板较高,因此在对高处注胶时,容易出现胶水无法向上输送的情况,导致胶水涂抹不均匀,影响施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注胶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注胶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滑动安装有滑座,所述滑座上设置有转动的注胶器,所述注胶器的一侧设置有蜗轮,所述滑座上转动安装有与蜗轮相啮合的蜗杆,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安装有与注胶器相连通的储液箱,所述安装板的四个拐角处均贯穿安装有外套筒,每个所述外套筒内均转动安装有内套筒,每个所述内套筒内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柱,每个所述调节螺柱的下端均设置有转动的脚轮。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座在滑槽内滑动,滑座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滑槽相触的滚珠。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推把,所述滑座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两个所述储液箱均设置有与注胶器相连通的输送管,且两个输送管的位置呈中心对称。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储液箱上均安装有输出端位于对应储液箱内的微型充气泵,两个所述储液箱上均设置有注胶口。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内套筒和调节螺柱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二轴承的内环上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调节螺柱上均开设有与相邻限位杆对应的限位槽。
10、上述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微型充气泵自带电源。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种建筑施工注胶装置,通过设置滑座、注胶器和两个储液箱,利用滑座在安装板上的滑动能力,可以改变注胶器的位置,而利用注胶器一侧的蜗轮与滑座上蜗杆的啮合关系,能够通过转动蜗杆来改变注胶器喷嘴的位置,同时由于设置有两个注胶器,且两个所述注胶器上的输送管的位置相反,因此在装置在处于水平状态或垂直状态时均能将胶水输送到注胶器,保证注胶工作的正常完成。
13、2.该种建筑施工注胶装置,通过设置外套筒、内套筒和调节螺柱,利用外套筒、内套筒之间的转动关系,以及内套筒和调节螺柱之间的螺纹连接关系,配合上限位杆的限位作用,使得在转动内套筒时,能够带动调节螺柱上下滑动,从而调节脚轮的位置,以此改变安装板的水平高度,方便适用于不同的施工面。
1.一种建筑施工注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上滑动安装有滑座(2),所述滑座(2)上设置有转动的注胶器(3),所述注胶器(3)的一侧设置有蜗轮(4),所述滑座(2)上转动安装有与蜗轮(4)相啮合的蜗杆(5),所述安装板(1)的两侧均安装有与注胶器(3)相连通的储液箱(6),所述安装板(1)的四个拐角处均贯穿安装有外套筒(7),每个所述外套筒(7)内均转动安装有内套筒(8),每个所述内套筒(8)内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柱(9),每个所述调节螺柱(9)的下端均设置有转动的脚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注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座(2)在滑槽(11)内滑动,滑座(2)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滑槽(11)相触的滚珠(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注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设置有推把(13),所述滑座(2)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注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15),两个所述储液箱(6)均设置有与注胶器(3)相连通的输送管(16),且两个输送管(16)的位置呈中心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注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储液箱(6)上均安装有输出端位于对应储液箱(6)内的微型充气泵(17),两个所述储液箱(6)上均设置有注胶口(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注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7)和内套筒(8)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19),所述内套筒(8)和调节螺柱(9)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注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轴承(20)的内环上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1),两个所述调节螺柱(9)上均开设有与相邻限位杆(21)对应的限位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