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容器显示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xiaoxiao9月前  67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跨容器显示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跨容器显示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应用服务和应用生态的发展,卡片在终端设备上的入口不断增多(如负一屏,桌面等),意味着卡片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卡片占用内存过大和产生功耗过大的问题尤为突出,会进一步导致移动设备出现应用卡顿,耗电过多过快的问题,尤其是在卡片的跨容器显示过程中上述问题尤为突出,从而极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跨容器显示的方法和装置,通过该方法,只需向容器外传递卡片对应的描述符,就能实现容器内外共享卡片的绘制数据,从而能够实现卡片在容器内外的正常显示,并且,该方法不需要在容器内外之间传递大量的绘制数据,能够明显降低功耗开销。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跨容器显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一卡片信息创建第一缓存数据和第一描述符,该第一缓存数据和该第一描述符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一缓存数据为该第一卡片对应的图形缓存数据;向容器外发送该第一描述符,该第一描述符用于该容器外获取该第一缓存数据。

3、可选地,该第一描述符用于该容器外获取该第一缓存数据,并进一步用于容器外根据该第一缓存数据显示该第一卡片。

4、可选地,该第一卡片信息包括该第一卡片的包路径、该第一卡片的资源文件、该第一卡片的可执行文件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5、可选地,该第一描述符用于指示该第一缓存数据的存储地址。

6、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跨进程轻量级的卡片显示方法,该方法在容器内获取与容器内的卡片对应的文件描述符(文件描述符与卡片的gpu图形缓存数据对应),只需给位于容器外的宿主应用跨进程传递该文件描述符,就能使得容器外的宿主应用获得该卡片的绘制数据(上述gpu图形缓存数据),该方法不需要在容器内生成绘制指令,也不需要再进一步将该生成的绘制指令跨进程传输,从而能够在避免带来极大的传输性能开销的同时,实现容器内卡片高效显示在容器外;另外,该方法中绘制数据对应的文件描述符被容器内外共享,不论在容器外还是容器内,所使用的都是标准的内存地址,在跨进程传输时不需要进行转换(例如格式转换),能够进一步降低功耗开销。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卡片信息创建第一缓存数据和第一描述符,包括:根据该第一卡片信息获取第一渲染数据,该第一渲染数据为该第一卡片对应的离屏渲染数据;基于该第一渲染数据创建该第一缓存数据和该第一描述符。

8、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容器内部,能够根据容器内的卡片获取该卡片的渲染数据,然后将该卡片的渲染数据转换为gpu缓存数据,以及能够表示该gpu缓存数据的存储地址的描述符,以便于容器内外通过该描述符进行绘制数据的共享,不需要在容器内生成绘制指令,也不需要再进一步将该生成的绘制指令跨进程传输,从而能够在避免带来极大的传输性能开销的同时,实现容器内卡片高效显示在容器外。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该第一卡片信息获取该第一渲染数据,包括:根据该第一卡片信息确定组件的第一数据,其中,该组件与该第一卡片具有对应关系;通过将该组件的第一数据与该组件进行绑定,得到第一组件;创建与该第一组件对应的第一元素节点和第一渲染节点;基于该第一渲染节点获取该第一渲染数据。

10、应理解:上述组件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

11、其中,该组件与该第一卡片具有对应关系,是指:该组件为组成该第一卡片的一个或多个组件。

12、可选地,组件的第一数据是指:第一卡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分别对应的第一数据。

13、可选地,该组件的第一数据包括用于指示该组件的样式的数据。

14、可选地,该组件的第一数据还包括用于指示该组件的事件的数据。

15、其中,组件的事件与组件具有绑定关系,组件的样式与组件具有绑定关系,当组件的事件发生更新时,会对组件的样式进行相应的更新。

16、其中,第一元素节点是第一组件和第一渲染节点之间的桥梁,具体地,第一元素节点用于在组件的第一数据发生变化时对第一组件的局部更新。

17、其中,可以理解:第一组件由一个或多个第一组件组成。

18、其中,第一渲染节点用于保存第一组件的显示信息,并且,该第一渲染节点还用于维护渲染第一组件需要用到的信息。

19、本技术实施例中,基于卡片的一个或多个组件,获取与该一个或多个组件对应的渲染节点和元素节点,为获取卡片的渲染数据提供基础,并且还能够为卡片显示的局部更新过程提供基础。

2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当该第一卡片发生更新时,接收该第一卡片的更新信息;根据该第一卡片的更新信息创建第二缓存数据和第二描述符,该第二缓存数据和该第二描述符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二缓存数据为更新后的该第一卡片对应的图形缓存数据;向容器外发送该第二描述符,该第二描述符用于该容器外获取该第二缓存数据。

21、可选地,该第二描述符用于指示该第二缓存数据的存储地址。

22、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跨容器(或跨进程/跨系统)的显示更新方法,该方法能够将容器外的数据高效更新到容器内对应的组件上,通过实现数据的实时刷新,进而实现显示界面的自适应刷新,同时也能够明显提高显示更新的效率,还能够使得更新过程产生的功耗开销大大降低。

2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该第一卡片的更新信息创建第二缓存数据和第二描述符,包括:根据该第一卡片的更新信息确定该组件的更新数据;根据该组件的更新数据对该第一组件进行更新,得到第二组件;创建与该第二组件对应的第二渲染节点;基于该第二渲染节点获取第二渲染数据,该第二渲染数据是指更新后的该第一卡片对应的离屏渲染数据;根据该第二渲染数据创建该第二缓存数据和该第二描述符。

24、可选地,组件的更新数据包括用于指示该组件的更新样式的数据。

25、可选地,组件的更新数据还包括用于指示该组件的更新事件的数据。

26、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发生更新事件时,通过获取更新数据,并基于该更新数据对组件进行局部更新,不需要在显示发生变化时进行全局更新,能够实现显示数据的最小化更新,不仅能够实现显示界面的自适应刷新,同时也能够明显提高显示更新的效率,并且使得更新过程产生的功耗开销进一步降低。

2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该组件的更新数据对该第一组件进行更新,包括:将该组件的更新数据绑定到该第一组件。

28、具体地,将该组件的更新数据绑定到该第一组件上,可以理解为:将第一组件上的发生数据更新的节点的数据,更新为对应的上述更新数据。

29、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发生更新事件时,能够基于该更新数据对组件进行局部更新,不需要在显示发生变化时进行全局更新,能够实现显示数据的最小化更新,不仅能够实现显示界面的自适应刷新,同时也能够明显提高显示更新的效率,并且使得更新过程产生的功耗开销进一步降低。

3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创建与该第二组件对应的第二渲染节点,包括:基于该第一元素节点,创建与该第二组件对应的该第二渲染节点。

31、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元素节点是第一组件和第一渲染节点之间的桥梁,用于在组件的第一数据发生变化时对第一组件的局部更新,该方法利用第一元素节点的特性,能够实现渲染数据的局部更新。

3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第一卡片信息创建第一缓存数据和第一描述符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该第一卡片信息。

33、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容器内获取卡片信息,进而能够根据该卡片信息创建gpu缓存数据和与之对应的描述符。

34、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跨容器显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容器内发送的第一描述符;根据该第一描述符获取第一缓存数据,该第一缓存数据和该第一描述符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一缓存数据为第一卡片对应的图形缓存数据;通过将该第一缓存数据与纹理进行绑定,得到该第一卡片的纹理数据;基于该第一卡片的纹理数据,显示该第一卡片。

35、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跨进程轻量级的卡片显示方法,该方法在容器内获取与容器内的卡片对应的文件描述符(文件描述符与卡片的gpu图形缓存数据对应),只需给位于容器外的宿主应用跨进程传递该文件描述符,就能使得容器外的宿主应用获得该卡片的绘制数据(上述gpu图形缓存数据),该方法不需要在容器内生成绘制指令,也不需要再进一步将该生成的绘制指令跨进程传输,从而能够在避免带来极大的传输性能开销的同时,实现容器内卡片高效显示在容器外;另外,该方法中绘制数据对应的文件描述符被容器内外共享,不论在容器外还是容器内,所使用的都是标准的内存地址,在跨进程传输时不需要进行转换(例如格式转换),能够进一步降低功耗开销。

36、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当该第一卡片发生更新时,接收容器内发送的第二描述符;根据该第二描述符获取第二缓存数据,该第二缓存数据和该第二描述符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二缓存数据为更新后的第一卡片对应的图形缓存数据;通过将该第二缓存数据与纹理进行绑定,得到该更新后的第一卡片的纹理数据;基于该更新后的第一卡片的纹理数据,显示该更新后的第一卡片。

37、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跨容器(或跨进程/跨系统)的显示更新方法,该方法能够将容器外的数据高效更新到容器内对应的组件上,通过实现数据的实时刷新,进而实现容器内外显示界面的自适应刷新,同时也能够明显提高显示更新的效率,还能够使得更新过程产生的功耗开销大大降低。

38、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当该第一卡片发生更新时,通过高效序列化方式,向该容器内发送该第一卡片的更新通知。

39、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发生更新事件时,通过高效序列化方式,向容器内发送该更新通知,能够进一步提高更新效率,并且能够进一步节省开销。

40、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跨容器显示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渲染分离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卡片信息创建第一缓存数据和第一描述符,该第一缓存数据和该第一描述符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一缓存数据为该第一卡片对应的图形缓存数据;交互模块,用于向容器外发送该第一描述符,该第一描述符用于该容器外获取该第一缓存数据。

41、可选地,该第一描述符用于该容器外获取该第一缓存数据,并进一步用于容器外根据该第一缓存数据显示该第一卡片。

42、可选地,该第一卡片信息包括该第一卡片的包路径、该第一卡片的资源文件、该第一卡片的可执行文件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43、可选地,该第一描述符用于指示该第一缓存数据的存储地址。

44、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跨进程轻量级的卡片显示装置,该装置在容器内获取与容器内的卡片对应的文件描述符(文件描述符与卡片的gpu图形缓存数据对应),只需给位于容器外的宿主应用跨进程传递该文件描述符,就能使得容器外的宿主应用获得该卡片的绘制数据(上述gpu图形缓存数据),该装置不需要在容器内生成绘制指令,也不需要再进一步将该生成的绘制指令跨进程传输,从而能够在避免带来极大的传输性能开销的同时,实现容器内卡片高效显示在容器外;另外,该装置中,绘制数据对应的文件描述符被容器内外共享,不论在容器外还是容器内,所使用的都是标准的内存地址,在跨进程传输时不需要进行转换(例如格式转换),能够进一步降低功耗开销。

45、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渲染分离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一卡片信息获取第一渲染数据,该第一渲染数据为该第一卡片对应的离屏渲染数据;基于该第一渲染数据创建该第一缓存数据和该第一描述符。

46、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容器内部,能够根据容器内的卡片获取该卡片的渲染数据,然后将该卡片的渲染数据转换为gpu缓存数据,以及能够表示该gpu缓存数据的存储地址的描述符,以便于容器内外通过该描述符进行绘制数据的共享,不需要在容器内生成绘制指令,也不需要再进一步将该生成的绘制指令跨进程传输,从而能够在避免带来极大的传输性能开销的同时,实现容器内卡片高效显示在容器外。

47、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绑定模块,该绑定模块用于:根据该第一卡片信息确定组件的第一数据,其中,该组件与该第一卡片具有对应关系;通过将该组件的第一数据与该组件进行绑定,得到第一组件;创建与该第一组件对应的第一元素节点和第一渲染节点;该渲染分离模块还具体用于:基于该第一渲染节点获取该第一渲染数据。

48、应理解:上述组件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

49、其中,该组件与该第一卡片具有对应关系,是指:该组件为组成该第一卡片的一个或多个组件。

50、可选地,组件的第一数据是指:第一卡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分别对应的第一数据。

51、可选地,该组件的第一数据包括用于指示该组件的样式的数据。

52、可选地,该组件的第一数据还包括用于指示该组件的事件的数据。

53、其中,组件的事件与组件具有绑定关系,组件的样式与组件具有绑定关系,当组件的事件发生更新时,会对组件的样式进行相应的更新。

54、其中,第一元素节点是第一组件和第一渲染节点之间的桥梁,具体地,第一元素节点用于在组件的第一数据发生变化时对第一组件的局部更新。

55、其中,可以理解:第一组件由一个或多个第一组件组成。

56、其中,第一渲染节点用于保存第一组件的显示信息,并且,该第一渲染节点还用于维护渲染第一组件需要用到的信息。

57、本技术实施例中,基于卡片的一个或多个组件,获取与该一个或多个组件对应的渲染节点和元素节点,为获取卡片的渲染数据提供基础,并且还能够为卡片显示的局部更新过程提供基础。

58、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交互模块还用于:当该第一卡片发生更新时,接收该第一卡片的更新信息;该渲染分离模块还用于:根据该第一卡片的更新信息创建第二缓存数据和第二描述符,该第二缓存数据和该第二描述符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二缓存数据为更新后的该第一卡片对应的图形缓存数据;该交互模块还用于:向容器外发送该第二描述符,该第二描述符用于该容器外获取该第二缓存数据。

59、可选地,该第二描述符用于指示该第二缓存数据的存储地址。

60、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跨容器(或跨进程/跨系统)的显示更新方法,该方法能够将容器外的数据高效更新到容器内对应的组件上,通过实现数据的实时刷新,进而实现显示界面的自适应刷新,同时也能够明显提高显示更新的效率,还能够使得更新过程产生的功耗开销大大降低。

61、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绑定模块还用于:根据该第一卡片的更新信息确定该组件的更新数据;根据该组件的更新数据对该第一组件进行更新,得到第二组件;创建与该第二组件对应的第二渲染节点;该渲染分离模块具体用于:基于该第二渲染节点获取第二渲染数据,该第二渲染数据是指更新后的该第一卡片对应的离屏渲染数据;根据该第二渲染数据创建该第二缓存数据和该第二描述符。

62、可选地,组件的更新数据包括用于指示该组件的更新样式的数据。

63、可选地,组件的更新数据还包括用于指示该组件的更新事件的数据。

64、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发生更新事件时,通过获取更新数据,并基于该更新数据对组件进行局部更新,不需要在显示发生变化时进行全局更新,能够实现显示数据的最小化更新,不仅能够实现显示界面的自适应刷新,同时也能够明显提高显示更新的效率,并且使得更新过程产生的功耗开销进一步降低。

65、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绑定模块具体用于:将该组件的更新数据绑定到该第一组件。

66、具体地,该绑定模块将该组件的更新数据绑定到该第一组件上,可以理解为:该绑定模块将第一组件上的发生数据更新的节点的数据,更新为对应的上述更新数据。

67、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发生更新事件时,能够基于该更新数据对组件进行局部更新,不需要在显示发生变化时进行全局更新,能够实现显示数据的最小化更新,不仅能够实现显示界面的自适应刷新,同时也能够明显提高显示更新的效率,并且使得更新过程产生的功耗开销进一步降低。

68、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绑定模块还具体用于:基于该第一元素节点,创建与该第二组件对应的该第二渲染节点。

69、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元素节点是第一组件和第一渲染节点之间的桥梁,用于在组件的第一数据发生变化时对第一组件的局部更新,该装置利用第一元素节点的特性,能够实现渲染数据的局部更新。

70、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交互模块还用于:获取该第一卡片信息。

71、本技术实施例中,交互模块在容器内获取卡片信息,进而使得渲染分离模块能够根据该卡片信息创建gpu缓存数据和与之对应的描述符。

72、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跨容器显示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交互模块,用于接收容器内发送的第一描述符;渲染模块,用于根据该第一描述符获取第一缓存数据,该第一缓存数据和该第一描述符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一缓存数据为第一卡片对应的图形缓存数据;该渲染模块,还用于通过将该第一缓存数据与纹理进行绑定,得到该第一卡片的纹理数据;该渲染模块,还用于基于该第一卡片的纹理数据,显示该第一卡片。

73、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跨进程轻量级的卡片显示装置,通过该装置,在容器内获取与容器内的卡片对应的文件描述符(文件描述符与卡片的gpu图形缓存数据对应),只需给位于容器外的宿主应用跨进程传递该文件描述符,就能使得容器外的宿主应用获得该卡片的绘制数据(上述gpu图形缓存数据),不需要在容器内生成绘制指令,也不需要再进一步将该生成的绘制指令跨进程传输,从而能够在避免带来极大的传输性能开销的同时,实现容器内卡片高效显示在容器外;另外,通过该装置,绘制数据对应的文件描述符被容器内外共享,不论在容器外还是容器内,所使用的都是标准的内存地址,在跨进程传输时不需要进行转换(例如格式转换),能够进一步降低功耗开销。

74、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交互模块还用于:当该第一卡片发生更新时,接收容器内发送的第二描述符;该渲染模块还用于:根据该第二描述符获取第二缓存数据,该第二缓存数据和该第二描述符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二缓存数据为更新后的第一卡片对应的图形缓存数据;通过将该第二缓存数据与纹理进行绑定,得到该更新后的第一卡片的纹理数据;基于该更新后的第一卡片的纹理数据,显示该更新后的第一卡片。

75、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跨容器(或跨进程/跨系统)的显示更新装置,该装置能够将容器外的数据高效更新到容器内对应的组件上,通过实现数据的实时刷新,进而实现容器内外显示界面的自适应刷新,同时也能够明显提高显示更新的效率,还能够使得更新过程产生的功耗开销大大降低。

76、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交互模块还用于:当该第一卡片发生更新时,通过高效序列化方式,向该容器内发送该第一卡片的更新通知。

77、本技术实施例中,发生更新事件时,交互模块通过高效序列化方式,向容器内发送该更新通知,能够进一步提高更新效率,并且能够进一步节省开销。

78、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79、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其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芯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80、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81、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跨容器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卡片信息创建第一缓存数据和第一描述符,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卡片信息获取所述第一渲染数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卡片的更新信息创建第二缓存数据和第二描述符,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组件的更新数据对所述第一组件进行更新,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与所述第二组件对应的第二渲染节点,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第一卡片信息创建第一缓存数据和第一描述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的第一数据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组件的样式的数据和/或用于指示所述组件的事件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的更新数据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组件的更新样式的数据;所述第一卡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卡片的包路径、所述第一卡片的资源文件、所述第一卡片的可执行文件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描述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缓存数据的存储地址;所述第二描述符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缓存数据的存储地址。

12.一种跨容器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5.一种跨容器显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渲染分离模块具体用于: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绑定模块,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模块还用于: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模块还用于: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模块具体用于: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模块还具体用于:

22.根据权利要求15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模块还用于:

23.一种跨容器显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模块还用于: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模块还用于:

2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容器显示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一卡片信息创建第一缓存数据和第一描述符,其中,该第一缓存数据和该第一描述符具有对应关系,该第一缓存数据为该第一卡片对应的图形缓存数据;然后向容器外发送该第一描述符,该第一描述符用于容器外获取所述第一缓存数据,以及用于容器外基于该第一缓存数据完成第一卡片的显示。该方法提供了一种跨进程轻量级的卡片显示方法,通过该方法,只需向容器外传递卡片对应的描述符,就能实现容器内外共享卡片的绘制数据,从而能够实现卡片在容器内外的正常显示,并且,该方法不需要在容器内外之间传递大量的绘制数据,能够明显降低功耗开销。

技术研发人员:陈本智,孙斐,李世浩,兰守忍,余枝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