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装置以及电路板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9月前  61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修复,具体为定位装置以及电路板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1、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开裂等现象,因此需要对电路板裂口进行修复;

2、如专利公告号:cn219248209u公开了一种电路板局部修复装置,包括凸形底座,所述凸形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电路板的固定机构,凸形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t形槽,t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t形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凹形板,凹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搭接软垫,凹形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该电路板局部修复装置,将电路板固定在转盘上,工作人员将胳膊放置在凹形板上的搭接软垫上,此时工作人员的手臂支撑点在凹形板上,可以避免与电路板的接触,同时拉动拉块,将滑动杆从沉孔中拔出,可以移动凹形板的位置,之后松开拉块,在拉簧的拉力下滑动杆插入沉孔中,便于支撑位置的更换;

3、上述专利在使用时仍存在部分问题,对电路板进行修复过程中多需要使用胶水或者绿油,在使用胶水或绿油时可能从电路板上滴落至工作台上,而未凝固的胶水长时间堆积在工作台上可能导致后期不易清理,导致后期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专门清理,从而降低电路板修复的工作效率;因此我们需要提出定位装置以及电路板修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定位装置以及电路板修复装置,通过转动组件带动主动板和传动板转动,传动板在滑动块和滑动槽的作用下带动铲胶板在工作台上表面滑动,且将电路板设置于工作台上方,从而通过铲胶板将电路板修复过程中滴落至工作台上表面的胶水铲入回收盒内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定位装置以及电路板修复装置,包括底板、工作台和电路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杆和两组连接杆,所述工作台与两组支撑杆和工作台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置有两组铲胶板,两组所述连接杆侧面均设置有带动铲胶板在工作台上表面滑动的传动组件,两组所述连接杆对应面设置有带动传动组件转动的转动组件,两组所述铲胶板位于电路板下部,且所述工作台侧面固定安装有与两组铲胶板对应的回收盒。

3、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转动轴,所述主动齿轮转动设置于两组连接杆对应面,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于两组连接杆对应面,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套接于转动轴外弧面。

4、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设置,且所述从动齿轮位于主动齿轮上部,所述主动齿轮外弧面齿牙数量与从动齿轮齿牙数量一致。

5、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板、传动板和连接柱,所述转动轴两端贯穿两组连接杆与对应的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主动板一端与传动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固定安装于传动板顶面。

6、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两组所述传动板对应面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且两组所述固定块均开设有与滑动块对应的滑动槽。

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贯穿连接杆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且所述主动齿轮不与底板接触。

8、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不与工作台底面接触,所述主动板不与固定块接触。

9、优选的,包括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路板修复装置和定位组件,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支撑柱,且若干组所述支撑柱不与铲胶板接触。

10、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框和抵紧板,所述定位框底面与若干组支撑柱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抵紧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抵紧板位于定位框内部,且所述电路板设置于两组抵紧板对应面。

11、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压缩弹簧和支撑条,所述压缩弹簧和支撑条均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压缩弹簧固定设置于两组抵紧板和定位框之间,若干组所述支撑条固定设置于定位框内底面。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组件带动主动板和传动板转动,传动板在滑动块和滑动槽的作用下带动铲胶板在工作台上表面滑动,并且将电路板设置于工作台上方,从而通过铲胶板将电路板修复过程中滴落至工作台上表面的胶水铲入回收盒内部,从而保证在胶水凝固在工作台上表面之前将胶水铲掉,进而避免需要工作人员后期单独清理。

14、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电路板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工作台(4)和电路板(7),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杆(2)和两组连接杆(24),所述工作台(4)与两组支撑杆(2)和工作台(4)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4)上表面设置有两组铲胶板(23),两组所述连接杆(24)侧面均设置有带动铲胶板(23)在工作台(4)上表面滑动的传动组件,两组所述连接杆(24)对应面设置有带动传动组件转动的转动组件(9),两组所述铲胶板(23)位于电路板(7)下部,且所述工作台(4)侧面固定安装有与两组铲胶板(23)对应的回收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9)包括主动齿轮(17)、从动齿轮(21)和转动轴(22),所述主动齿轮(17)转动设置于两组连接杆(24)对应面,所述转动轴(22)转动设置于两组连接杆(24)对应面,所述从动齿轮(21)固定套接于转动轴(22)外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21)与主动齿轮(17)啮合设置,且所述从动齿轮(21)位于主动齿轮(17)上部,所述主动齿轮(17)外弧面齿牙数量与从动齿轮(21)齿牙数量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板(11)、传动板(12)和连接柱(20),所述转动轴(22)两端贯穿两组连接杆(24)与对应的主动板(11)固定连接,所述主动板(11)一端与传动板(1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20)固定安装于传动板(12)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4)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两组所述传动板(12)对应面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18),且两组所述固定块(3)均开设有与滑动块(18)对应的滑动槽(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4)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输出端贯穿连接杆(24)与主动齿轮(17)固定连接,且所述主动齿轮(17)不与底板(1)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板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21)不与工作台(4)底面接触,所述主动板(11)不与固定块(3)接触。

8.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书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路板修复装置和定位组件(6),所述工作台(4)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支撑柱(8),且若干组所述支撑柱(8)不与铲胶板(23)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6)包括定位框(13)和抵紧板(14),所述定位框(13)底面与若干组支撑柱(8)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抵紧板(14)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抵紧板(14)位于定位框(13)内部,且所述电路板(7)设置于两组抵紧板(14)对应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6)还包括压缩弹簧(15)和支撑条(16),所述压缩弹簧(15)和支撑条(16)均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压缩弹簧(15)固定设置于两组抵紧板(14)和定位框(13)之间,若干组所述支撑条(16)固定设置于定位框(13)内底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定位装置以及电路板修复装置,包括底板、工作台和电路板,底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杆和两组连接杆,工作台与两组支撑杆和工作台顶面固定连接,工作台上表面设置有两组铲胶板,两组连接杆侧面均设置有带动铲胶板在工作台上表面滑动的传动组件,两组连接杆对应面设置有带动传动组件转动的转动组件;通过转动组件带动主动板和传动板转动,传动板在滑动块和滑动槽的作用下带动铲胶板在工作台上表面滑动,并且将电路板设置于工作台上方,从而通过铲胶板将电路板修复过程中滴落至工作台上表面的胶水铲入回收盒内部,从而保证在胶水凝固在工作台上表面之前将胶水铲掉,进而避免需要工作人员后期单独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梁心如,柳斌,李选,张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华盛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26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