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放大器芯片、模组、电路、射频前端模组及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xiaoxiao9月前  59


本技术涉及电子,尤其涉及一种功率放大器芯片、模组、电路、射频前端模组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1、功率放大器电路(power amplifier,pa)是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发射通道最后的放大单元,其作用是将小功率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后送往天线发射。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的到来,近几年终端设备对pa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多尔蒂(doherty)技术是提高pa在回退功率下效率的一种电路架构,但采用doherty技术的pa的性能受负载阻抗变化影响较大,限制了doherty技术在终端设备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放大器芯片、模组、电路、射频前端模组及通信设备,用于降低功率放大器电路对负载阻抗变化的敏感度。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功率放大器电路,包括:射频输入端、射频输出端、第一功分器、第一doherty电路、第二doherty电路、阻抗变换器、第一合路点、第二合路点以及第三合路点;第一功分器包括第一功分输入端、第一功分输出端以及第二功分输出端;第一功分输入端与射频输入端耦接;第一doherty电路耦接于第一功分输出端与第一合路点之间;第二doherty电路耦接于第二功分输出端与第二合路点之间;阻抗变换器耦接于第一合路点和第三合路点之间,第二合路点与第三合路点耦接,第三合路点与射频输出端耦接。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放大器电路,由于第一doherty电路所在支路上设置有阻抗变换器,阻抗变换器的阻抗变换功能使得第一doherty电路所在支路和第二doherty电路所在支路可以作为互补的两个支路。在负载阻抗失配的情况下,第一doherty电路在史密斯圆图的左侧恶化严重,第二doherty电路在圆图的右侧性能恶化严重,两者刚好形成互补的结构。并联的第一doherty电路所在支路和第二doherty电路所在支路在第三合路点进行功率合成,基于第一doherty电路和第二doherty电路互补,可以弥补对方性能的损失,从而降低负载阻抗失配导致的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恶化。而且,功率放大器电路中采用两个互补的第一doherty电路和第二doherty电路实现负载去敏,无需引入复杂、大面积或插损高的电路模块,降低电路冗余程度。因此,该方案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匹配电路面积小、插损小、链路效率高,以较小代价改善电路的抗失配能力。再者,功率放大器电路包括第一doherty电路和第二doherty电路,可提高功率放大器电路的效率,扩宽功率放大器电路的工作带宽。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doherty电路包括第二功分器、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第一阻抗匹配网络以及第二阻抗匹配网络;第二功分器,包括第二功分输入端、第三功分输出端以及第四功分输出端;第二功分输入端与第一功分输出端耦接,第三功分输出端与第一放大器耦接,第四功分输出端与第二放大器耦接;第一阻抗匹配网络耦接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合路点之间;第二阻抗匹配网络耦接于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合路点之间。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doherty电路。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doherty电路包括第三功分器、第三放大器、第四放大器、第三阻抗匹配网络以及第四阻抗匹配网络;第三功分器,包括第三功分输入端、第五功分输出端以及第六功分输出端;第三功分输入端与第二功分输出端耦接,第五功分输出端与第三放大器耦接,第六功分输出端与第四放大器耦接;第三阻抗匹配网络耦接于第三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合路点之间;第四阻抗匹配网络耦接于第四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合路点之间。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doherty电路。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功分输出端和第二功分输出端具有相位差。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第一功分器的实现方式。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功分输出端和第四功分输出端具有相位差。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第二功分器的实现方式。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五功分输出端和第六功分输出端具有相位差。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第三功分器的实现方式。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功率放大器电路还包括第五阻抗匹配网络,第五阻抗匹配网络耦接于第三合路点与射频输出端之间。第五阻抗匹配网络用于将负载阻抗匹配到需要的阻抗点,以提高功率放大器电路的效率。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阻抗匹配网络包括第一电感,第二阻抗匹配网络包括第一电容。这样一点,功率放大器电路的结构简单,占用面积小。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感的取值为0.1nh-2nh。这样一来,可使第一阻抗匹配网络具有较好的性能。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容的取值为0.2pf-5pf。这样一来,可使第二阻抗匹配网络具有较好的性能。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阻抗匹配网络包括第二电感,第四阻抗匹配网络包括第二电容。这样一点,功率放大器电路的结构简单,占用面积小。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感的取值为0.1nh-2nh。这样一来,可使第三阻抗匹配网络具有较好的性能。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容的取值为0.2pf-5pf。这样一来,可使第四阻抗匹配网络具有较好的性能。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合路点和第三合路点的相位相同。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合路点和第三合路点通过走线耦接,或者,所述第二合路点和所述第三合路点重合。这样一来,第二合路点和第三合路点之间无需设置阻抗变换器,功率放大器电路的结构简单。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合路点和第一合路点的相位差为60°~120°或者-60°~-120°。第三合路点和第一合路点的相位差影响阻抗变换器的阻抗变换能力,从而影响第一doherty电路和第二doherty电路的互补效果,以影响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输出性能。将第三合路点和第一合路点的相位差的取值范围限定在60°~120°或者-60°~-120°,可以使第一doherty电路和第二doherty电路具有较优的互补效果,以保证功率放大器电路的性能。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阻抗变换器包括第三电感、第四电感以及第三电容;第三电感和第四电感串联于第一合路点和第三合路点之间;第三电容一端与参考地电压端耦接,另一端耦接于第三电感和第四电感之间。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1/4波长变换器。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功分器还包括第七功分输出端,第七功分输出端与参考地电压端耦接。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实现方式。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功分器还包括第八功分输出端,第八功分输出端与参考地电压端耦接。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实现方式。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功分器还包括第九功分输出端,第九功分输出端与参考地电压端耦接。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实现方式。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功率放大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阻耦接于第七功分输出端与参考地电压端之间。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实现方式。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功率放大器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二电阻耦接于第八功分输出端与参考地电压端之间。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实现方式。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功率放大器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第三电阻耦接于第九功分输出端与参考地电压端之间。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实现方式。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功率放大器电路还包括第一级联功率放大器,第一级联功率放大器与第一功分器串联耦接。功率放大器电路包括多级级联的功率放大器,可以增大功率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级联功率放大器包括第一子功率放大器和第二子功率放大器,第一子功率放大器耦接于第一功分输出端与第一doherty电路之间,第二子功率放大器耦接于第二功分输出端与第二doherty电路之间。由于第一功分器自身具有插损,所需的功率较高。因此,将第一级联功率放大器放在第一功分器的输出端,可以降低对第一级联功率放大器功率的需求,以提高功率放大器电路的效率。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功率放大器电路还包括第二级联功率放大器,第二级联功率放大器耦接于射频输入端与第一功分输入端之间。功率放大器电路包括多级级联的功率放大器,可以增大功率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29、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功率放大器芯片,包括:射频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以及第四输出端。第一功分器包括第一功分输入端、第一功分输出端以及第二功分输出端。第二功分器包括第二功分输入端、第三功分输出端以及第四功分输出端。第三功分器包括第三功分输入端、第五功分输出端以及第六功分输出端。第一功分输入端与射频输入端耦接,第一功分输出端与第二功分输入端耦接,第二功分输出端与第三功分输入端耦接。第一放大器耦接于第三功分输出端和第一输出端之间,第二放大器耦接于第四功分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第三放大器耦接于第五功分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之间,第四放大器耦接于第六功分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之间。

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功分输出端和第二功分输出端具有相位差。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第一功分器的实现方式。

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功分输出端和第四功分输出端具有相位差。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第二功分器的实现方式。

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五功分输出端和第六功分输出端具有相位差。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第三功分器的实现方式。

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功率放大器芯片还包括第一级联功率放大器,第一级联功率放大器与第一功分器串联耦接。

3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级联功率放大器包括第一子功率放大器和第二子功率放大器,第一子功率放大器耦接于第一功分输出端与第二功分输入端之间,第二子功率放大器耦接于第二功分输出端与第三功分输入端之间。

3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功率放大器芯片还包括第二级联功率放大器,第二级联功率放大器耦接于射频输入端与第一功分输入端之间。

3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合路点和第三合路点的相位相同。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合路点和第三合路点通过走线耦接,或者,所述第二合路点和所述第三合路点重合。这样一来,第二合路点和第三合路点之间无需设置阻抗变换器,功率放大器电路的结构简单。

3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功分输出端和第二功分输出端的相位差为60°~120°或者-60°~-120°。第三合路点和第一合路点的相位差是对互补效果的协调,第一功分输出端和第二功分输出端的相位差,是对第三合路点和第一合路点的相位差的补偿,以使第一doherty电路所在支路和第二doherty电路所在支路在第三合路点有较好的合路效果。

3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功分器还包括第七功分输出端,第七功分输出端与参考地电压端耦接。

3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功分器还包括第八功分输出端,第八功分输出端与参考地电压端耦接。

4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功分器还包括第九功分输出端,第九功分输出端与参考地电压端耦接。

4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功率放大器芯片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阻耦接于第七功分输出端与参考地电压端之间。

4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功率放大器芯片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二电阻耦接于第八功分输出端与参考地电压端之间。

4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功率放大器芯片还包括第三电阻,第三电阻耦接于第九功分输出端与参考地电压端之间。

44、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功率放大器模组,包括功率放大器芯片和基板,功率放大器芯片设置在基板上,功率放大器芯片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的功率放大器芯片。

4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功率放大器模组还包括第一阻抗匹配网络、第二阻抗匹配网络、第三阻抗匹配网络、第四阻抗匹配网络、阻抗变换器、第一合路点、第二合路点、第三合路点以及射频输出端;第一阻抗匹配网络耦接于第一输出端和第一合路点之间;第二阻抗匹配网络耦接于第二输出端和第一合路点之间;第三阻抗匹配网络耦接于第三输出端和第二合路点之间;第四阻抗匹配网络耦接于第四输出端和第二合路点之间;阻抗变换器耦接于第一合路点和第三合路点之间,第二合路点与第三合路点耦接,第三合路点与射频输出端耦接。

4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功率放大器模组还包括第五阻抗匹配网络,第五阻抗匹配网络耦接于第三合路点与射频输出端之间。

4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阻抗匹配网络包括第一电感,第二阻抗匹配网络包括第一电容。

4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感的取值为0.1nh-2nh;和/或,第一电容的取值为0.2pf-5pf。这样一来,可使第一阻抗匹配网络和第二阻抗匹配网络具有较好的性能。

4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阻抗匹配网络包括第二电感,第四阻抗匹配网络包括第二电容。

5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感的取值为0.1nh-2nh;和/或,第二电容的取值为0.2pf-5pf。这样一来,可使第三阻抗匹配网络和第四阻抗匹配网络具有较好的性能。

5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合路点和第一合路点的相位差为60°~120°或者-60°~-120°。

5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阻抗变换器包括第三电感、第四电感以及第三电容;第三电感和第四电感串联于第一合路点和第三合路点之间;第三电容一端与参考地电压端耦接,另一端耦接于第三电感和第四电感之间。

5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功率放大器芯片位于第一区域,第一阻抗匹配网络、第二阻抗匹配网络、第三阻抗匹配网络、第四阻抗匹配网络以及阻抗变换器中的至少一个位于第二区域。这是一种工艺简单的布局方式。

54、本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射频前端模组,包括:滤波器,和与滤波器耦接的如第二方面任一项的功率放大器芯片,或者,如第三方面任一项的功率放大器模组,或者,如第一方面任一项的功率放大器电路。

55、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如第四方面的射频前端模组和天线,天线与射频前端模组耦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功率放大器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器芯片还包括第一级联功率放大器(pa1),所述第一级联功率放大器(pa1)与所述第一功分器(ps1)串联耦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放大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联功率放大器(pa1)包括第一子功率放大器(pa1)和第二子功率放大器(pa2),所述第一子功率放大器(pa1)耦接于所述第一功分输出端(b1)与所述第二功分输入端(a2)之间,所述第二子功率放大器(pa2)耦接于所述第二功分输出端(b2)与所述第三功分输入端(a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功率放大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器芯片还包括第二级联功率放大器(pa2),所述第二级联功率放大器(pa2)耦接于所述射频输入端(rfi)与所述第一功分输入端(a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放大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分输出端(b1)和所述第二功分输出端(b2)的相位差为60°~120°或者-60°~-12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放大器芯片,其特征在于,

7.一种功率放大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放大器芯片和基板,所述功率放大器芯片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功率放大器芯片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放大器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功率放大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器模组还包括第一阻抗匹配网络(w1)、第二阻抗匹配网络(w2)、第三阻抗匹配网络(w3)、第四阻抗匹配网络(w4)、阻抗变换器(u)、第一合路点(q1)、第二合路点(q2)、第三合路点(q3)以及射频输出端(rfo);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功率放大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器模组还包括第五阻抗匹配网络(w5),所述第五阻抗匹配网络(w5)耦接于所述第三合路点(q3)与所述射频输出端(rfo)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功率放大器模组,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功率放大器模组,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放大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合路点(q2)和所述第三合路点(q3)通过走线耦接,或者,所述第二合路点(q2)和所述第三合路点(q3)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放大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合路点(q3)和所述第一合路点(q1)的相位差为60°~120°或者-60°~-120°。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放大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变换器(u)包括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以及第三电容(c3);

15.根据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放大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功率放大器芯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网络(w1)、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网络(w2)、所述第三阻抗匹配网络(w3)、所述第四阻抗匹配网络(w4)以及所述阻抗变换器(u)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第二区域。

16.一种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oherty电路(dt1)包括第二功分器(ps2)、第一放大器(m1)、第二放大器(p1)、第一阻抗匹配网络(w1)以及第二阻抗匹配网络(w2);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doherty电路(dt2)包括第三功分器(ps3)、第三放大器(m2)、第四放大器(p2)、第三阻抗匹配网络(w3)以及第四阻抗匹配网络(w4);

19.根据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器电路还包括第五阻抗匹配网络(w5),所述第五阻抗匹配网络(w5)耦接于所述第三合路点(q3)与所述射频输出端(rfo)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6-19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合路点(q2)和所述第三合路点(q3)通过走线耦接,或者,所述第二合路点(q2)和所述第三合路点(q3)重合。

21.根据权利要求16-20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合路点(q3)和所述第一合路点(q1)的相位差为60°~120°或者-60°~-120°。

22.根据权利要求16-21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变换器(u)包括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以及第三电容(c3);

23.根据权利要求16-22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器电路还包括第一级联功率放大器(pa1),所述第一级联功率放大器(pa1)与所述第一功分器(ps1)串联耦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联功率放大器(pa1)包括第一子功率放大器(pa1)和第二子功率放大器(pa2),所述第一子功率放大器(pa1)耦接于所述第一功分输出端(b1)与所述第一doherty电路(dt1)之间,所述第二子功率放大器(pa2)耦接于所述第二功分输出端(b2)与所述第二doherty电路(dt2)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器电路还包括第二级联功率放大器(pa2),所述第二级联功率放大器(pa2)耦接于所述射频输入端(rfi)与所述第一功分输入端(a1)之间。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27.一种射频前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电路;所述功率放大器电路包括权利要求16-26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放大器电路;

28.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射频前端模组和天线,所述天线与所述射频前端模组耦合。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放大器芯片、模组、电路、射频前端模组及通信设备,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用于降低功率放大器电路对负载阻抗变化的敏感度。功率放大器电路包括射频输入端、射频输出端、第一功分器、第一Doherty电路、第二Doherty电路、阻抗变换器、第一合路点、第二合路点以及第三合路点。第一功分器包括第一功分输入端、第一功分输出端以及第二功分输出端;第一功分输入端与射频输入端耦接。第一Doherty电路耦接于第一功分输出端与第一合路点之间。第二Doherty电路耦接于第二功分输出端与第二合路点之间。阻抗变换器耦接于第一合路点和第三合路点之间,第二合路点与第三合路点耦接,第三合路点与射频输出端耦接。应用于射频前端模组中。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