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炮孔装药施工,尤其涉及一种乳化炸药输药胶管。
背景技术:
1、目前爆破工程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装药主要是将输药胶管放入炮孔,泵送乳化炸药,采用流量计计量装药速度,通过人工设置参数控制拉提输药胶管速度来匹配装药速度,为保证装药质量,一般应使输药胶管口埋入现场混装乳化炸药0.4~0.6m范围内,由于炮孔为盲孔,无法通过视觉直接观测输药胶管口埋入炮孔的深度;若匀速提拉输药胶管,当炮孔孔壁存在破碎、裂隙和溶洞等情况,炮孔内的装药位置不会匀速上升,致使炮孔内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装药面上升速度实际值与计算值不一致,难以保证输药胶管在装药过程中保持一个较为合适、精确的埋入深度,导致装药过程中出现断药、装药高度控制不当及填塞长度不够等不良情况,导致致孔口大块过多,及盲炮、飞石失控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进乳化炸药输药胶管的结构,使得输药胶管在用于炮孔装药施工时,能够感知装药药面的实际高度,从而保证输药胶管管口始终埋入装药面特定的深度。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乳化炸药输药胶管,所述输药胶管靠近出药口处的外圆周面沿出药方向依次布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4、进一步,上述乳化炸药输药胶管结构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为圆环形,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嵌设于输药胶管的外壁。
5、进一步,上述乳化炸药输药胶管结构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为圆环形,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嵌设于输药胶管的外壁。
6、进一步,上述乳化炸药输药胶管结构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间距为30cm。
7、进一步,上述乳化炸药输药胶管结构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距离输药胶管的出药口端40cm。
8、进一步,上述乳化炸药输药胶管结构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输药胶管之间设有环形的隔热材料层。
9、进一步,上述乳化炸药输药胶管结构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输药胶管之间设有环形的隔热材料层。
10、进一步,上述乳化炸药输药胶管结构中,输药胶管外径为50mm,内径为38mm。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输药胶管靠近出药口处的外圆周面沿出药方向依次布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当输药胶管伸入炮孔底部进行输药时,药面会依次没过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当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差减小至设定的阈值时,说明药面没过了第一温度传感器,以此作为提升输药胶管的触发信号,这样可以克服无法通过视觉直接观测输药胶管口埋入炮孔的深度的问题,使输药胶管的出药口端始终埋入药面适宜的深度范围,确保装药质量。由于炮孔深度、炮孔孔径和装药速度恒定,可以通过炮孔深度、炮孔孔径和装药速度推算预计装药的高度,孔径减小,将导致实际药面高度高于预计药面高度,而实际装药时输药胶管的提升高度可推算出装药的实际高度,通过计算实际高度和预计装药的高度差,能够作为判断炮孔是否出现异常的依据。
1.一种乳化炸药输药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药胶管靠近出药口处的外圆周面沿出药方向依次布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炸药输药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为圆环形,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嵌设于输药胶管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炸药输药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为圆环形,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嵌设于输药胶管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炸药输药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间距为3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炸药输药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距离输药胶管的出药口端4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炸药输药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输药胶管之间设有环形的隔热材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炸药输药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输药胶管之间设有环形的隔热材料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炸药输药胶管,其特征在于,输药胶管外径为50mm,内径为3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