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肥喷洒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9月前  50


本技术涉及液体肥施肥领域。


背景技术:

1、液体肥为液体状态的肥料。液体肥吸收速度快、利用率高,各种营养成份均以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形式存在,不需经过转化。喷施后24小时即可吸收95%以上。液体肥增产效果明显,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效率,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干物质积累,可使作物增产10-60%。

2、液体肥在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喷洒需要,如小麦幼苗(高度低于5cm),在喷洒时幼苗不怕压,需要直接喷洒在小麦幼苗上方,成长期(高度高于20cm时)在喷洒时幼苗怕压,需要从侧边进行喷洒,葡萄也需要从侧边进行喷洒,并且有时可以从左侧和右侧一起喷洒,有时只能从一侧进行喷洒,有时只能从后侧喷洒等等。不通的作物、地形及种植环境对液体肥的使用提出不同的要求,然而现有的液体肥喷洒装置一般都是从单侧进行喷洒,喷洒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液体肥的喷洒效率。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体肥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处于支架下方的横向喷管2、处于支架左侧的左喷头4、处于支架右侧的右喷头7、处于支架后方的后喷头5、处于支架上方的储液箱6、处于支架上方的水箱14、处于支架上方的混合箱15,所述水箱14和储液箱6分别通过一个不同的水泵连接混合箱15,混合箱15通过高压水泵8和总阀门9后分为四条支路分别连接横向喷管2、左喷头4、右喷头7和后喷头5。

3、所述四条支路中,第一条支路通过第一阀门13连接横向喷管2,第二条支路通过第二阀门10连接左喷头4,第三条支路通过第三阀门11连接右喷头7,第四条支路通过第四阀门12连接后喷头5。

4、所述水箱14通过第五阀门和第一水泵连接混合箱15,所述储液箱6通过第六阀门和第二水泵连接混合箱15。

5、所述横向喷管2朝向地面的方向有多个喷口,且横向喷管2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5-30cm。

6、所述左喷头4的喷口方向与左向即从右向左的方向成30-60度的角,所述左喷头4的喷口方向与后向即从前向后的方向成30-60度的角,所述左喷头4的喷口方向与上向从下向上的方向成30-60度的角;所述右喷头7的喷口方向与右向即从左到右的方向成30-60度的角,所述右喷头7的喷口方向与后向即从前向后的方向成30-60度的角,所述右喷头7的喷口方向与上向从下向上的方向成30-60度的角。

7、所述后喷头5的喷口方向与后向即从前向后的方向成30-60度的角,所述后喷头5的喷口方向与上向从下向上的方向成45-60度的角,所述后喷头5的喷口方向与左向即从右向左的方向成90度的角。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从左侧和右侧进行喷洒液体肥,也能从单侧喷洒液体肥,相比单纯单侧的液体肥喷洒在一些环境下能够提高喷洒效率,同时后侧喷洒和底侧喷洒能够覆盖车架所在范围,满足不同条件下的喷洒要求。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分别控制或者协同控制完成液体肥料在底部、后部、侧部的喷洒要求,提高了喷洒自由度和喷洒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液体肥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处于支架下方的横向喷管(2)、处于支架左侧的左喷头(4)、处于支架右侧的右喷头(7)、处于支架后方的后喷头(5)、处于支架上方的储液箱(6)、处于支架上方的水箱(14)、处于支架上方的混合箱(15),所述水箱(14)和储液箱(6)分别通过一个不同的水泵连接混合箱(15),混合箱(15)通过高压水泵(8)和总阀门(9)后分为四条支路分别连接横向喷管(2)、左喷头(4)、右喷头(7)和后喷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肥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条支路中,第一条支路通过第一阀门(13)连接横向喷管(2),第二条支路通过第二阀门(10)连接左喷头(4),第三条支路通过第三阀门(11)连接右喷头(7),第四条支路通过第四阀门(12)连接后喷头(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肥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4)通过第五阀门和第一水泵连接混合箱(15),所述储液箱(6)通过第六阀门和第二水泵连接混合箱(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肥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喷管(2)朝向地面的方向有多个喷口,且横向喷管(2)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5-3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肥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喷头(4)的喷口方向与左向成30-60度的角,所述左喷头(4)的喷口方向与后向成30-60度的角,所述左喷头(4)的喷口方向与上向成30-60度的角;所述右喷头(7)的喷口方向与右向成30-60度的角,所述右喷头(7)的喷口方向与后向成30-60度的角,所述右喷头(7)的喷口方向与上向成30-60度的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肥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喷头(5)的喷口方向与后向成30-60度的角,所述后喷头(5)的喷口方向与上向成45-60度的角,所述后喷头(5)的喷口方向与左向成90度的角。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液体肥施肥领域。一种液体肥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处于支架下方的横向喷管2、处于支架左侧的左喷头4、处于支架右侧的右喷头7、处于支架后方的后喷头5、处于支架上方的储液箱6、处于支架上方的水箱14、处于支架上方的混合箱15,所述水箱14和储液箱6分别通过一个不同的水泵连接混合箱15,混合箱15通过高压水泵8和总阀门9后分为四条支路分别连接横向喷管2、左喷头4、右喷头7和后喷头5。

技术研发人员:袁伟博,董作善,康永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三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12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