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以及基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等技术的平面显示装置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装置中的主流。
2、但目前的oled显示产品的工艺性能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旨在提升显示面板中隔离结构对发光层的隔断效果。
2、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有至少两个显示区域,显示面板包括:基底;隔离结构,设置于基底一侧,隔离结构开设有多个隔离开口,隔离结构包括隔离柱,隔离柱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位于第二端面朝向基底的一侧,第一端面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端面在基底上的正投影内;发光层,包括设置于隔离开口内的发光单元,其中,各显示区域内具有至少一个隔离开口,在厚度方向上,位于至少两个不同显示区域内的第二端面间具有高度差。
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第二端面包括阻隔面以及连接于相邻阻隔面间的连接面,在厚度方向上,位于连接面一侧的显示区域内的阻隔面与位于连接面另一侧的显示区域内的阻隔面间具有高度差。
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连接面位于相邻显示区域之间。
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连接面围绕显示区域设置。
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位于不同显示区域的隔离结构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相同。
7、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隔离结构还开设有透光孔,透光孔位于相邻显示区域之间,在厚度方向上,位于透光孔一侧的显示区域内的第二端面与位于透光孔另一侧的显示区域内的第二端面间具有高度差。
8、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位于不同显示区域的隔离结构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相同。
9、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透光孔环绕至少部分显示区域设置,相邻显示区域的隔离结构通过透光孔相互绝缘设置。
10、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位于至少两个不同显示区域内的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不同。
11、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同。
12、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显示区域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发光单元包括设置于第一区域的第一发光单元、设置于第二区域的第二发光单元以及设置于第三区域的第三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发光单元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和/或,第一发光单元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三发光单元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和/或,第二发光单元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三发光单元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
1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在厚度方向上,第一发光单元背离基底一侧的表面与第二发光单元背离基底一侧的表面之间具有高度差,和/或,第一发光单元背离基底一侧的表面与第三发光单元背离基底一侧的表面之间具有高度差,和/或,第二发光单元背离基底一侧的表面与第三发光单元背离基底一侧的表面之间具有高度差。
1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在厚度方向上,第一发光单元靠近基底一侧的表面与第二发光单元靠近基底一侧的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和/或,第一发光单元靠近基底一侧的表面与第三发光单元靠近基底一侧的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和/或,第二发光单元靠近基底一侧的表面与第三发光单元靠近基底一侧的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1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发光单元用于发红光,第二发光单元用于发绿光,第三发光单元用于发蓝光。
1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位于第一区域内的第二端面与基底背离隔离结构的一侧表面间的距离为第一高度,位于第二区域内的第二端面与基底背离隔离结构的一侧表面间的距离为第二高度,位于第三区域内的第二端面与基底背离隔离结构的一侧表面的距离为第三高度,其中,第一高度大于第二高度,和/或,第一高度大于第三高度,和/或,第二高度大于第三高度。
17、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位于至少两个不同显示区域内的第一端面位于同一高度,位于至少两个不同显示区域内的隔离结构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不相同。
18、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基底朝向隔离结构的一侧具有支撑面,支撑面在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隔离结构在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之内,在厚度方向上,位于至少两个不同显示区域内的支撑面间具有高度差,以使位于至少两个不同显示区域内的第二端面间具有高度差。
19、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基底包括像素定义层以及位于像素定义层背离隔离结构一侧的阵列基板,像素定义层包括像素限定部,隔离结构设置于像素限定部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表面,或像素限定部开设有容纳槽,至少部分隔离结构设置于容纳槽内。
20、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隔离结构设置于像素限定部背离阵列基板的一侧表面,支撑面为像素限定部背离阵列基板一侧的表面,在厚度方向上,位于至少两个不同显示区域内的像素限定部间具有不同的厚度。
21、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像素限定部开设有容纳槽,至少部分隔离结构设置于容纳槽内,在厚度方向上,位于至少两个不同显示区域内的容纳槽的深度不同。
22、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基底包括像素定义层以及位于像素定义层背离隔离结构一侧的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在至少两个不同显示区域的厚度不同。
2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阵列基板具有支撑部分,支撑部分在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隔离结构在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之内,位于至少两个不同显示区域内的支撑部分间的厚度不同。
2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阵列基板包括平坦化层和位于平坦化层背离像素定义层一侧的驱动电路层,位于至少两个不同显示区域内支撑部分的平坦化层的厚度不同,和/或,位于至少两个不同显示区域内支撑部分的驱动电路层的厚度不同。
2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驱动电路层包括导电层以及绝缘层,位于至少两个不同显示区域内支撑部分的导电层间的厚度不同,和/或,位于至少两个不同显示区域内支撑部分的绝缘层间的厚度不同。
2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导电层包括晶体管、存储电容以及信号走线中的至少一者。
27、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隔离柱包括第一隔离部以及位于第一隔离部背离基底一侧的第二隔离部,第一端面位于第一隔离部,第二端面位于第二隔离部,第一隔离部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隔离部在基底上的正投影内,且至少部分第二隔离部朝向隔离开口凸出于第一隔离部设置。
28、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位于发光单元背离基底一侧的第一电极。
29、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隔离结构的材料包括导电材料,第一电极与隔离结构电连接。
30、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隔离结构还包括位于隔离柱靠近基底一侧的导电部,导电部朝向隔离开口凸出于隔离柱设置,第一电极与导电部电连接。
31、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位于同一显示区域内的第二端面具有同一高度。
32、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
33、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显示面板包括基底、隔离结构以及发光层。隔离结构设置于基底的一侧,隔离结构包括隔离柱,隔离柱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通过设置第一端面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端面在基底上的正投影内,使得在制备显示面板的发光层时,可将发光层的材料进行整面的蒸镀,第二端面能够遮挡至少部分用于制备发光层的材料,以隔断相邻隔离开口间发光层的材料,以便于形成多个间隔设置且至少部分位于隔离开口内的发光单元,从而实现显示面板中子像素的划分。通过设置隔离结构,使得在制备显示面板的发光层时无需设置具有较高精度的掩模板,例如,使得在蒸镀发光层的材料时无需设置高精度金属掩模板(fine metal mask,fmm),从而能够较好的降低显示面板的生产制备成本。
34、其中,显示面板具有至少两个显示区域,通过设置在厚度方向上位于至少两个不同显示区域内的隔离结构的第二端面间具有高度差,从而使得不同显示区域内的隔离结构对发光层能够具有不同的遮挡隔断能力,以便于调控不同显示区域内发光单元与隔离结构间的间距,使得在发光层的蒸镀工艺发生波动时或需要在不同显示区域内蒸镀不同厚度的发光单元时,仍可以较好的调节发光单元与隔离结构间的间距,使得各个显示区域内的隔离结构依然能够较好的对发光层起到较好的隔断作用。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至少两个显示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面包括阻隔面以及连接于相邻所述阻隔面间的连接面,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位于所述连接面一侧的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所述阻隔面与位于所述连接面另一侧的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所述阻隔面间具有高度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结构还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位于相邻所述显示区域之间,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位于所述透光孔一侧的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所述第二端面与位于所述透光孔另一侧的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所述第二端面间具有高度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至少两个不同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朝向所述隔离结构的一侧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隔离结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之内,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位于至少两个不同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所述支撑面间具有高度差,以使位于至少两个不同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所述第二端面间具有高度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像素定义层以及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背离所述隔离结构一侧的阵列基板,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像素限定部,所述隔离结构设置于所述像素限定部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表面,或所述像素限定部开设有容纳槽,至少部分所述隔离结构设置于容纳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像素定义层以及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背离所述隔离结构一侧的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在至少两个不同所述显示区域的厚度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柱包括第一隔离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隔离部背离所述基底一侧的第二隔离部,所述第一端面位于所述第一隔离部,所述第二端面位于所述第二隔离部,所述第一隔离部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隔离部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内,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隔离部朝向所述隔离开口凸出于所述第一隔离部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所述第二端面具有同一高度。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