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刹车结构以及应用其的两轮车的制作方法

xiaoxiao9月前  52


本技术涉及一种刹车结构以及应用其的两轮车,属于刹车。


背景技术:

1、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6332552u)公开了一种双驱动滑板车刹车,其用于刹车的来令片收容在安装座内,用于刹车的碟片部分地收容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安装座的主体结构为一体件,主体结构上设置可转动的刹车驱动臂,所述驱动臂被刹车拉线l驱动。刹车拉线l固定在刹车拉线l导引机构上,刹车拉线导引机构上设置用于调整刹车力的调节螺母。所述刹车拉线l拉动时驱使所述驱动臂转动。刹车臂整体为倒u型结构,倒u型结构的顶部设置刹车拉线固定螺母,通过该固定螺母将刹车拉线l固定在所述驱动臂的顶端,用户驱动刹车时所述驱动臂被拉动沿着其旋转的轴线转动,并将刹车力传递到刹车组件的内部。

2、上述方案,通过固定螺母将刹车拉线l压紧在所述驱动臂的顶端,但由于刹车拉线在进行调节时,崩得非常紧,需要极大的力气才能拉动;并且在拉动的同时,还需要用户通过螺丝刀拧动固定螺母,进行压紧操作,整个调节过程,费时费力,很难操作。

3、进一步,由于刹车拉线的拉动,纯靠手工,实际操作时,很难控制拉动的长短,不利于刹车松紧状态的准确调节。

4、本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信息仅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背景,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或上述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两个螺纹件相互配合,带动摆臂转动,使得刹车线收紧,从而实现两个令片之间的间隙变小,进而实现刹车状态的松紧调节,结构简单,实用的刹车结构。

2、针对上述问题或上述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两个螺纹件相互配合,带动刹车线收紧,从而可以使得两个令片之间的间隙变小的刹车结构。

3、针对上述问题或上述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三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螺纹件之间的旋进移动,来调节刹车线的松紧,不需要用户用手拉动刹车线,也不需要用户通过螺丝刀拧动紧固螺母,用户只需要拧动螺纹件就可以调节刹车线的松紧,省时省力,操作简单,并且可实现刹车线松紧的准确调节,方案切实可行的刹车结构以及应用其的两轮车。

4、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

5、一种刹车结构,包括能够直接或间接调节两个令片之间距离的摆臂、能够拉动摆臂摆动的刹车线;所述刹车线相邻摆臂的一段固接一第一螺纹件;

6、所述摆臂固定装配或活动装配一第二螺纹件;

7、所述第二螺纹件能在第一螺纹件上旋进,能使得刹车线收紧,并能带动摆臂转动,从而实现两个令片之间的间隙变小。

8、本实用新型经过不断探索以及试验,通过两个螺纹件相互配合,形成螺纹调节组件,带动摆臂转动,使得刹车线收紧,从而实现两个令片之间的间隙变小,进而实现刹车状态的松紧调节,结构简单,实用,构思巧妙,打破现有技术通过紧固螺母压紧刹车线的技术偏见。

9、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可利用螺纹件之间的旋进移动,来调节刹车线的松紧,不需要用户用手拉动刹车线,也不需要用户通过螺丝刀拧动紧固螺母,用户只需要拧动螺纹件就可以调节刹车线的松紧,省时省力,操作简单,并且可实现刹车线松紧的准确调节,方案切实可行。

10、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11、所述摆臂设有用于穿接刹车线的孔洞;

12、所述孔洞设有内螺纹,形成第二螺纹件;

13、所述第一螺纹件为柱状结构一,其外壁面开设螺纹,其全部或局部能从孔洞中旋进或旋出;

14、所述柱状结构一在孔洞内旋进,能够带动刹车线向摆臂外侧移动,实现刹车线收紧;

15、所述柱状结构一在孔洞内旋出,能够带动刹车线向摆臂内侧移动,实现刹车线放松;

16、直接通过摆臂构造第二螺纹件,可简化结构,在一定情况下,降低制造成本。

17、或:

18、所述摆臂设有用于穿接第一螺纹件的孔洞;

19、第一螺纹件为柱状结构一,其外壁面开设螺纹,其能从摆臂内侧穿过孔洞;

20、第二螺纹件为螺母结构一,其内壁面开设螺纹,其外径尺寸大于孔洞的直径尺寸,其能在摆臂的外侧与第一螺纹件螺接;

21、所述螺母结构一在柱状结构一上旋进,能够带动刹车线向摆臂外侧移动,实现刹车线收紧;

22、所述螺母结构一在柱状结构一上旋出,能够带动刹车线向摆臂内侧移动,实现刹车线放松;

23、在摆臂设置孔洞的同时,增设螺母结构一,能够有效增加螺纹连接的强度,同时便于第一螺纹件和刹车线的固定。

24、或:所述摆臂设有用于穿接第二螺纹件的孔洞;

25、第二螺纹件一端为柱状构造一,另一端为凸起构造一;

26、所述柱状构造一的外壁面开设螺纹;

27、所述凸起构造一的横向投影与孔洞的外壁相重合,使得凸起构造一能够与孔洞的外壁抵接;

28、第一螺纹件为螺母构造一,其内壁面开设螺纹;

29、所述螺母构造一在柱状构造一上旋进,能够带动刹车线朝向摆臂外侧移动,实现刹车线收紧;

30、所述螺母构造一在柱状构造一上旋出,能够带动刹车线向摆臂内侧移动,实现刹车线放松。

31、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32、所述螺母结构一设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凸出于螺母结构本体,并设有防止打滑的棱边;

33、或/和,所述摆臂开设用于装配令片的凹腔;

34、或/和,所述孔洞为圆形孔或方形孔或三角形孔或变径孔;

35、或/和,所述刹车线通过一固接结构与第一螺纹件固定在一起;

36、固接结构为夹持结构或焊接结构或铆接结构或可周向转动结构。

37、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38、所述摆臂一端为u型结构或v型结构或n型结构,其穿接一销接件;

39、所述销接件为柱状结构或三角形结构或方形结构,其开设所述孔洞。

40、设置销接件,能够降低摆臂的结构复杂度,便于摆臂的生产制造。

41、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42、所述摆臂通过一固定支架与车体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与摆臂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两者之间的间隙形成刹车调节距离;

43、所述固定支架开设一用于限位刹车线的通孔,所述通孔和孔洞位于同一侧,以便于刹车线走线布置,避免刹车线缠绕。

44、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45、所述刹车线相邻通孔装配第三螺纹件、第四螺纹件;

46、所述第三螺纹件与刹车线固接,其至少部分结构能穿过通孔;

47、所述第四螺纹件至少部分结构能够与通孔的外壁相抵接;

48、所述第四螺纹件能在第三螺纹件上旋进旋出,使得刹车线移动,实现刹车线长度调节。

49、第三螺纹件、第四螺纹件和第一螺纹件、第二螺纹件共同使用,可形成双螺纹调节组件,使得刹车线的调节范围更广。

50、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51、第三螺纹件为柱状结构二,其外壁面开设螺纹,其从固定支架和摆臂之间的空隙中穿过通孔;

52、第四螺纹件为螺母结构二,其内壁面开设螺纹,其外径尺寸大于通孔的直径尺寸,其位于固定支架外侧;

53、所述螺母结构二在柱状结构二上旋进,能够带动刹车线向远离摆臂的方向移动,实现刹车线收紧;

54、所述螺母结构二在柱状结构二上旋出,能够带动刹车线向靠近摆臂的方向移动,实现刹车线放松;

55、或:

56、第三螺纹件一端为柱状构造二,另一端为凸起构造二,其从固定支架的外侧穿过通孔;

57、所述柱状构造二的外壁面开设螺纹;

58、所述凸起构造二的横向投影与通孔的外壁相重合,使得凸起构造二能够与通孔的外壁抵接;

59、第四螺纹件为螺母构造二,其内壁面开设螺纹,其位于固定支架和摆臂之间的空隙中,此场景中,第三螺纹件和第四螺纹件主要用于固定刹车线以及调节刹车线位于固定支架与摆臂之间的线段长度。

60、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为:

61、一种刹车结构,包括能够直接或间接调节令片间隙的刹车线;

62、所述刹车线一段装配第一螺纹件;

63、所述第一螺纹件与刹车线固接,并与第二螺纹件螺纹连接;

64、所述第二螺纹件与第一螺纹件相连接,能带动刹车线收紧。

65、本实用新型经过不断探索以及试验,通过两个螺纹件相互配合,带动刹车线收紧,从而可以使得两个令片之间的间隙变小,进而实现刹车状态的松紧调节,结构简单,实用,构思巧妙,打破现有技术通过紧固螺母压紧刹车线的技术偏见。

66、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可利用螺纹件之间的旋进移动,来调节刹车线的松紧,不需要用户用手拉动刹车线,也不需要用户通过螺丝刀拧动紧固螺母,用户只需要拧动螺纹件就可以调节刹车线的松紧,省时省力,操作简单,并且可实现刹车线松紧的准确调节,方案切实可行。

67、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技术方案为:

68、一种刹车结构,包括能够直接或间接调节刹车片间隙的摆臂、能够拉动摆臂摆动的刹车线;所述摆臂设有用于穿接刹车线的孔洞;

69、所述刹车线相邻孔洞的一段固定一第一螺纹件;

70、所述第一螺纹件的全部或局部能从孔洞中穿过,并与第二螺纹件螺纹连接;

71、所述第二螺纹件能在第一螺纹件上旋进并与摆臂抵接,使得刹车线移动,实现碟刹松紧调节。

72、本实用新型经过不断探索以及试验,通过两个螺纹件相互配合,带动摆臂转动,使得刹车线收紧,从而实现两个令片之间的间隙变小,进而实现刹车状态的松紧调节,结构简单,实用,构思巧妙,打破现有技术通过紧固螺母压紧刹车线的技术偏见。

73、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可利用螺纹件之间的旋进移动,来调节刹车线的松紧,不需要用户用手拉动刹车线,也不需要用户通过螺丝刀拧动紧固螺母,用户只需要拧动螺纹件就可以调节刹车线的松紧,省时省力,操作简单,并且可实现刹车线松紧的准确调节,方案切实可行。

74、再进一步,在摆臂上设置孔洞,可以对第二螺纹件以及刹车线进行有效限位,同时使得第一螺纹件和刹车线可以直接固定在一起,不需要额外设置防扭结构,结构简单,实用,切实可行。

75、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技术方案为:

76、一种二轮车,所述二轮车为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其应用上述的一种刹车结构。

77、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78、本实用新型经过不断探索以及试验,通过两个螺纹件相互配合,带动刹车线收紧,从而可以使得两个令片之间的间隙变小,进而实现刹车状态的松紧调节,结构简单,实用,构思巧妙,打破现有技术通过紧固螺母压紧刹车线的技术偏见。

79、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可利用螺纹件之间的旋进移动,来调节刹车线的松紧,不需要用户用手拉动刹车线,也不需要用户通过螺丝刀拧动紧固螺母,用户只需要拧动螺纹件就可以调节刹车线的松紧,省时省力,操作简单,并且可实现刹车线松紧的准确调节,方案切实可行。


技术特征:

1.一种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

8.一种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

9.一种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

10.一种两轮车,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刹车结构以及应用其的两轮车,属于刹车技术领域。本技术的一种刹车结构,包括能够直接或间接调节两个令片之间距离的摆臂、能够拉动摆臂摆动的刹车线;所述刹车线相邻摆臂的一段固接一第一螺纹件;所述摆臂固定装配或活动装配一第二螺纹件;所述第二螺纹件能在第一螺纹件上旋进,能使得刹车线收紧,并能带动摆臂转动,从而实现两个令片之间的间隙变小。本技术可利用螺纹件之间的旋进移动,来调节刹车线的松紧,不需要用户用手拉动刹车线,也不需要用户通过螺丝刀拧动紧固螺母,用户只需要拧动螺纹件就可以调节刹车线的松紧,省时省力,操作简单,并且可实现刹车线松紧的准确调节,方案切实可行。

技术研发人员:袁行武,陈申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铭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09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