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uv/pms工艺,具体为响应曲面法在uv/pms工艺降解卤乙腈和卤代乙酰胺优化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dbps是饮用水消毒过程中常见的一类副产物,绝大多数属于“三致”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威胁。其中,相比卤代甲烷和卤代乙酸等常规dbps,卤乙腈和卤代乙酰胺等n-dbps因具有更高的遗传毒性和细胞毒性近年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由于消毒产物是在饮用水处理的最后阶段——消毒过程及管网二次加氯过程中产生的,常规水处理手段难以将其去除,这给饮用水dbps的控制带来巨大困难,目前缺乏较为有效的去除dbps的手段。
2、在实际水体中,卤乙腈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事实上,经过水厂消毒后,水中氯乙腈、二氯乙腈和三氯乙腈往往会同时存在。此外,由于二氯乙腈和三氯乙腈的水解作用,水体中还会伴随卤代乙酰胺的存在。
3、本申请是针对饮用水中存在的毒性较高的n-dbps(卤乙腈和卤代乙酰胺),采用紫外活化过硫酸氢钾产生自由基对其进行氧化降解,以达到从饮用水中去除的目的。通过确定多种因素(温度、pms投加量、紫外功率等)对降解过程的影响,最后,对uv/pms氧化工艺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出最佳工况条件,为饮用水中dbps的去除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响应曲面法在uv/pms工艺降解卤乙腈和卤代乙酰胺优化中的应用,解决了上述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响应曲面法在uv/pms工艺降解卤乙腈和卤代乙酰胺优化中的应用。
4、优选的,所述响应曲面法为box-behnken模型。
5、优选的,优化步骤在于:采用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降解过程,以pms投加量、紫外功率和停留时间为自变量,5种n-dbps的总降解率为目标函数,总降解率可以表达为:
6、
7、式中:y——响应值(卤乙腈和卤代乙酰胺的总降解率);
8、β0——偏移项(常数);
9、βi——线性系数;
10、βii——二次项系数;
11、βij——交互系数;
12、xi、xj——变量编码值
13、通过design-expert 8.05b软件进行拟合,得到pms投加量、紫外功率和停留时间与总降解率的函数关系,将各变量的水平编码值转化为变量的实际值,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14、y=-64.3+127.2a+19.55b+1.28c-4.15ab-0.23ac-0.05bc-93.06a2-0.9b2-4.13×10-3c2。
15、式中:y——总降解率,%;
16、a——pms投加量,mm;
17、b——紫外功率,w;
18、c——停留时间,min。
19、优选的,5种n-dbps分别为:氯乙腈、二氯乙腈、三氯乙腈、二氯乙酰胺和三氯乙酰胺。
20、优选的,模型的f值为88.23,p值<0.0001,模型的相关系数r2和调整决定系数radj2分别为0.9913和0.9800。
21、优选的,pms投加量为0.41mm,紫外光强度为9.62mw/cm2,停留时间为80min。
22、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反应装置,包括磁力搅拌器,所述磁力搅拌器的上端设置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上分别设置有试剂加注口和取样口,所述内套管内设置有石英套管,所述石英套管的内部设置有紫外线灯。
23、优选的,还包括反应室,其内部填充有水,所述反应室设置在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且反应室处于外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水浴温控层。
24、本发明提供了响应曲面法在uv/pms工艺降解卤乙腈和卤代乙酰胺优化中的应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5、本申请中,通过对uv/pms工艺采用box-behnken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优化后,得到如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y=-64.3+127.2a+19.55b+1.28c-4.15ab-0.23ac-0.05bc-93.06a2-0.9b2-4.13×10-3c2。
26、本申请中,通过对模型的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可知,模型的f值为88.23,p值<0.0001,模型的相关系数r2和调整决定系数radj2分别为0.9913和0.9800,说明模型显著,拟合程度好,能较好模拟实际降解过程。
27、本申请中,三个变量的f值遵循如下顺序:紫外功率>停留时间>pms投加量,说明在本课题的实验条件下,在紫外、停留时间和pms投加量各自的取值范围内,紫外功率对降解率的影响最大,停留时间次之,pms投加量对降解率的影响最小。三个变量中,pms投加量与紫外功率以及紫外功率与停留时间的交互作用均显著,而pms投加量与停留时间的相互作用不显著。
28、本申请中,通过模型优化分析,在本申请实验条件下得到最优工况:pms投加量为0.41mm,紫外光强度为9.62mw/cm2,停留时间为80min。该条件下,卤乙腈和卤代乙酰胺的总降解率达95.1%,该值与实验值仅相差1.9%,说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非常接近,模型结果较有效可靠。
1.响应曲面法在uv/pms工艺降解卤乙腈和卤代乙酰胺优化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曲面法在uv/pms工艺降解卤乙腈和卤代乙酰胺优化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曲面法为box-behnken模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曲面法在uv/pms工艺降解卤乙腈和卤代乙酰胺优化中的应用,其优化步骤在于:采用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降解过程,以pms投加量、紫外功率和停留时间为自变量,5种n-dbps的总降解率为目标函数,总降解率可以表达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响应曲面法在uv/pms工艺降解卤乙腈和卤代乙酰胺优化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5种n-dbps分别为:氯乙腈、二氯乙腈、三氯乙腈、二氯乙酰胺和三氯乙酰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响应曲面法在uv/pms工艺降解卤乙腈和卤代乙酰胺优化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模型的f值为88.23,p值<0.0001,模型的相关系数r2和调整决定系数radj2分别为0.9913和0.98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曲面法在uv/pms工艺降解卤乙腈和卤代乙酰胺优化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pms投加量为0.41mm,紫外光强度为9.62mw/cm2,停留时间为80min。
7.一种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力搅拌器,所述磁力搅拌器的上端设置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上分别设置有试剂加注口和取样口,所述内套管内设置有石英套管,所述石英套管的内部设置有紫外线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应室,其内部填充有水,所述反应室设置在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且反应室处于外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水浴温控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