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池管理,尤其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具体涉及一种soc确定方法、装置、车辆、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1、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是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保障电池正常使用,往往需要准确地计算电池的soc。
2、然而,相关技术通常采用安时积分的方式计算电池的soc,这种方式在电池未充满的情况下,计算的结果会有误差,并且当电池多次未充满时,产生的误差会进行累积,从而导致较大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soc确定方法、装置、车辆、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计算的soc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2、根据本技术涉及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soc确定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目标电池当前时刻的电压;根据目标规则和当前时刻的电压,确定目标电池当前时刻的电池容量;目标规则与目标极坐标系的极径和极角相关;目标极坐标系为基于目标曲线建立的;目标曲线用于表征目标电池的样本电压与目标电池的样本电池容量之间的映射关系;极径用于表征目标极坐标的极点与目标曲线上的坐标点之间的距离;极角用于表征目标极坐标的极轴和极径之间的夹角;根据当前时刻的电池容量和预设额定容量,确定目标电池的soc。
3、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能够构建目标规则,以根据目标规则和获取到的当前时刻的电压,高效且准确地确定目标电池的电池容量,从而根据电池容量,确定电池当前的soc。避免相关技术采用安时积分计算电池的soc容易导致的误差较大的问题。因此,本技术能够准确地确定电池的soc。
4、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目标规则包括第一预设关系、第二预设关系和第三预设关系;第一预设关系包括第一函数关系和第一对应关系;第一函数关系用于表征极径和极角之间的函数关系;第一对应关系包括多个极径各自对应的极角;第二预设关系用于表征极径、极角、当前时刻的电压和截止电压之间的关系;第三预设关系用于表征极径、极角、电池容量之间的关系。
5、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二预设关系满足第一公式,第一公式为:
6、v1=v2+rsinθ
7、其中,r用于表示极径,θ用于表示极角,v1用于表示当前时刻的电压,v2用于表示截止电压;第二预设关系满足第二公式,第二公式为:
8、q=rcosθ
9、其中,r用于表示极径,θ用于表示极角,q用于表示电池容量。
10、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根据目标规则和当前时刻的电压,确定目标电池当前时刻的电池容量,包括:根据第一函数关系、第一公式和当前时刻的电压,确定目标极径和目标极角;根据目标极径、目标极角和第二公式,确定当前时刻的电池容量。
11、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能够根据目标电池对应的放电曲线或者充电曲线,构建极坐标极角和极径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根据该函数关系,高效且准确地确定目标电池的soc。
12、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根据目标规则和当前时刻的电压,确定目标电池当前时刻的电池容量,包括: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第一公式和当前时刻的电压,确定目标极径和目标极角;目标极径、目标极角和当前时刻的电压满足第一公式;根据目标极径、目标极角和第二公式,确定当前时刻的电池容量。
13、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能够根据大量数据建立第一映射关系,从而可以在确定目标电池的soc时,高效且准确地确定极径极角,以使得能够高效且准确地确定目标电池的soc。
14、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目标电池在充电时对应的截止电压为目标电池完全放电时的电压,目标电池在放电时对应的截止电压为目标电池充满电时的电压。
15、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能够考虑电池不同的工况,构建不同工况各自对应的极坐标,保障极坐标的准确性,从而能够准确地确定电池的soc。
16、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和目标电池的当前电流;从多个预设规则中确定与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电流对应的目标规则;预设规则与预设电流和预设环境温度下的极径和极角相关。
17、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能够考虑不同电流和环境温度下,目标电池的电压和目标电池的电池容量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能够支持后续准确地确定目标电池的soc。
1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soc确定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确定单元。
19、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车辆的目标电池当前时刻的电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规则和当前时刻的电压,确定目标电池当前时刻的电池容量;目标规则与目标极坐标系的极径和极角相关;目标极坐标系为基于目标曲线建立的;目标曲线用于表征目标电池的样本电压与目标电池的样本电池容量之间的映射关系;极径用于表征目标极坐标的极点与目标曲线上的坐标点之间的距离;极角用于表征目标极坐标的极轴和极径之间的夹角;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当前时刻的电池容量和预设额定容量,确定目标电池的soc。
20、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函数关系、第一公式和当前时刻的电压,确定目标极径和目标极角;根据目标极径、目标极角和第二公式,确定当前时刻的电池容量。
21、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第一公式和当前时刻的电压,确定目标极径和目标极角;目标极径、目标极角和当前时刻的电压满足第一公式;根据目标极径、目标极角和第二公式,确定当前时刻的电池容量。
22、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和目标电池的当前电流;确定单元,还用于从多个预设规则中确定与当前环境温度和当前电流对应的目标规则;预设规则与预设电流和预设环境温度下的极径和极角相关。
2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2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车辆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车辆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2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车辆上运行时,使得车辆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26、由此,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特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1)能够构建目标规则,以根据目标规则和获取到的当前时刻的电压,高效且准确地确定目标电池的电池容量,从而根据电池容量,确定电池当前的soc。避免相关技术采用安时积分计算电池的soc容易导致的误差较大的问题。因此,本技术能够准确地确定电池的soc。
28、(2)能够根据目标电池对应的放电曲线或者充电曲线,构建极坐标极角和极径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根据该函数关系,高效且准确地确定目标电池的soc。
29、(3)能够根据大量数据建立第一映射关系,从而可以在确定目标电池的soc时,高效且准确地确定极径极角,以使得能够高效且准确地确定目标电池的soc。
30、(4)能够考虑电池不同的工况,构建不同工况各自对应的极坐标,保障极坐标的准确性,从而能够准确地确定电池的soc。
31、(5)能够考虑不同电流和环境温度下,目标电池的电压和目标电池的电池容量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能够支持后续准确地确定目标电池的soc。
32、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对应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3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1.一种soc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规则包括第一预设关系、第二预设关系和第三预设关系;所述第一预设关系包括第一函数关系和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函数关系用于表征极径和极角之间的函数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多个极径各自对应的极角;所述第二预设关系用于表征所述极径、所述极角、所述当前时刻的电压和截止电压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三预设关系用于表征所述极径、所述极角、所述电池容量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关系满足第一公式,所述第一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规则和所述当前时刻的电压,确定所述目标电池当前时刻的电池容量,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规则和所述当前时刻的电压,确定所述目标电池当前时刻的电池容量,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一种soc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确定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由车辆的处理器执行时,所述车辆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被计算机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