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脱色工艺的制作方法

xiaoxiao9月前  46


本技术涉及药物中间体加工,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脱色工艺。


背景技术:

1、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在1990年由瑞士ciba-geigy公司研发,商品名为trileptal,可用于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和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还可用作难治型癫痫的辅助治疗,是一种重要的药品。10-甲氧基亚氨基芪是制备药物奥卡西平的中间体,按照现有的生产工艺,在合成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显色杂质,影响产品品质,因此需要对药片生产过程中得到的含义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待脱色液进行脱色处理。

2、相关技术中有一种10-甲氧基亚氨基芪制备脱色处理工艺,该工艺从10,11-二溴亚氨基二苄出发,在甲苯、甲醇和氢氧化钾共存的条件下制备出含有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待脱色液,并通过添加0.8wt%的脱色剂对待脱色液进行了脱色处理。脱色剂的制备方法为:将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聚乙烯醇缩丁醛加入至乙醇中,然后加入硬脂酸,得到物料a;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溶液中加入风化煤,搅拌,得到物料b;在物料a中加入物料b,混合,加入聚乙烯醇,得到助剂;将活性炭和煤粉混合后加入助剂中,然后过滤,对滤渣进行高温烘干后研磨,制得脱色剂。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按照相关技术中的方法进行实施之后,虽然确实能够使待脱色液的色度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该方法中的脱色剂对制备10-甲氧基亚氨基芪过程中产生的显色杂质吸附效果较为有限,难以充分降低待脱色液的色度。


技术实现思路

1、相关技术中,脱色剂难以充分降低待脱色液的色度,为了改善这一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脱色工艺。

2、本技术提供一种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脱色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脱色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4、(1)按照重量份,将4-6份硬脂酸、4-6份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6-8份聚乙烯醇缩丁醛和15-17份乙醇混合,得到物料a,将12-16份风化煤和2.0-2.4份盐酸溶液混合,加热煮沸后冷却,将沉淀物洗涤至中性,再将沉淀物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在沸水浴中振荡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离心过滤得到滤液,使用盐酸调节滤液ph值为1.7-2.0,静置过滤后收集沉淀物并干燥至恒重,得到物料b,将物料a、物料b和4-6份聚乙烯醇混合,得到助剂;将无烟煤粉浸泡在芳香族有机溶剂中,密封后在50-80℃保温处理8-24h,然后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渣即为溶胀煤粉;

5、(2)按照重量份,将25-35份活性炭、35-45份溶胀煤粉与步骤(1)得到的助剂混合并过滤,等待滤渣自然风干后研磨,得到脱色剂,备用;

6、(3)向含有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待脱色液中加入重量为待脱色液重量0.8-1.2%的脱色剂,保温处理30-35min,然后进行压滤,将滤液和水混合后搅拌静置,去除水层后减压蒸馏除去甲苯,经过降温结晶后即可完成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脱色。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调整了助剂的制备方法,按照酸洗-碱洗-酸洗的顺序对风化煤进行了处理,提取了风化煤中的有效成分——腐殖酸,并对无烟煤粉进行了溶胀处理,得到了溶胀煤粉,然后以活性炭、溶胀煤粉和助剂制备了脱色剂。在制备助剂的过程中,由于本技术实现了对腐殖酸的提取,因而解除了风化煤对腐殖酸的束缚,使得助剂提供的腐殖酸能够充分实现与溶胀煤粉的复配。而经过芳香族有机溶剂的溶胀改性后,无烟煤粉的层间距增大,得到的溶胀煤粉不仅吸附能力得到增强,并且也能够更加充分地与腐殖酸实现复配。由于腐殖酸和溶胀煤粉复配后产生的协同作用能够改善脱色剂对含有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待脱色液的脱色效果,因此采用本技术的工艺能够克服相关技术中的缺陷,有助于充分地降低待脱色液的色度。

8、作为优选,所述待脱色液按照如下方法配制:

9、配制氢氧化钾的甲醇溶液,然后升温至回流,再加入甲苯,将物料温度降至35-38℃,继续加入10,11-二溴亚氨基二苄,在85-87℃反应9-11h,然后将物料温度降至60-65℃,加入温度与物料相同的热水和氯化钠,搅拌静置并等待分层,去除水层后得到待脱色液。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按照上述方式得到的待脱色液,采用本技术的脱色工艺能够使待脱色液的色度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

11、作为优选,所述无烟煤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12、将无烟煤颗粒破碎,然后以1200-2400r/min的转速对破碎产物进行1-3h的湿法球磨处理,得到无烟煤粉。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优选了无烟煤粉的制备条件,改善了溶胀煤粉的结构活性和分散性能,增强了脱色剂的脱色效果,有助于充分降低待脱色液的色度。

14、作为优选,所述湿法球磨处理的转速为1800-2400r/min。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优选了无烟煤粉加工过程中的球磨转速,增强了脱色剂的脱色效果,有助于充分降低待脱色液的色度。

16、作为优选,所述湿法球磨处理的时间为2-3h。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优选了无烟煤粉加工过程中的球磨时间,增强了脱色剂的脱色效果,有助于充分降低待脱色液的色度。

18、作为优选,所述芳香族有机溶剂选用苯、甲苯、二甲苯、吡啶中的至少一种。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优选了对无烟煤粉进行溶胀处理的芳香族有机溶剂类型,有助于充分实现对无烟煤粉的溶胀改性,并增强脱色剂的脱色效果,有助于充分降低待脱色液的色度。

20、作为优选,所述芳香族有机溶剂的组分包括吡啶。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选取单一类型的芳香族有机溶剂对无烟煤粉进行溶胀处理时,相较于苯、甲苯和二甲苯,吡啶能够对无烟煤粉产生较好的溶胀效果,因而有助于充分降低待脱色液的色度。

22、作为优选,所述芳香族有机溶剂由吡啶和二甲苯混合而成。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吡啶的基础上添加二甲苯能够进一步改善芳香族有机溶剂对无烟煤粉的溶胀效果,有助于充分降低待脱色液的色度。

24、作为优选,在制备所述溶胀煤粉的方法中,将无烟煤粉浸泡在芳香族有机溶剂中,密封后在65-80℃进行保温处理。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优选了无烟煤粉在保温浸泡过程中的温度条件,能够更加充分地实现对无烟煤粉的溶胀,有助于充分降低待脱色液的色度。

26、作为优选,在制备所述溶胀煤粉的方法中,将无烟煤粉浸泡在芳香族有机溶剂中,密封后保温处理16-24h。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优选了无烟煤粉在保温浸泡过程中的浸泡时间,能够更加充分地实现对无烟煤粉的溶胀,有助于充分降低待脱色液的色度。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9、1、本技术对风化煤中的腐殖酸进行了提取,并对无烟煤粉进行了溶胀处理,在腐殖酸和溶胀煤粉的协同作用改善了脱色剂对含有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待脱色液的脱色效果,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的缺陷,有助于充分地降低待脱色液的色度。

30、2、本技术中优选了芳香族有机溶剂的类型,有助于充分实现对无烟煤粉溶胀处理,并充分降低待脱色液的色度。


技术特征:

1.一种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脱色液按照如下方法配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烟煤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球磨处理的转速为1800-2400r/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球磨处理的时间为2-3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有机溶剂选用苯、甲苯、二甲苯、吡啶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有机溶剂的组分包括吡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有机溶剂由吡啶和二甲苯混合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所述溶胀煤粉的方法中,将无烟煤粉浸泡在芳香族有机溶剂中,密封后在65-80℃进行保温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所述溶胀煤粉的方法中,将无烟煤粉浸泡在芳香族有机溶剂中,密封后保温处理16-24h。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药物中间体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脱色工艺。本申请对风化煤中的腐殖酸进行了提取,并对无烟煤粉进行了溶胀处理,在腐殖酸和溶胀煤粉的协同作用改善了脱色剂对含有10‑甲氧基亚氨基芪的待脱色液的脱色效果,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的缺陷,有助于充分地降低待脱色液的色度。

技术研发人员:何广军,贺再通,柯金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华洋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