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恒温槽,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恒温槽。
背景技术:
1、在核电站等工作场所中存在着就地温度表、温度开关、温度变送器等大量温度仪表,因此在电厂预防性和纠正性维修工作中,需要利用恒温槽作为标准的温度发生器以对大量的温度仪表进行校验,其中,各类温度传感器的校验均需要做示值回差测定、示值重复性测定、接点动作误差以及接点切换差性能试验,而在上述试验过程中,需要同时控制恒温槽在正反行程中各测试点的温度。
2、现有的恒温槽通常依赖自然散热,散热能力较弱,当工作温度控制在200℃以上时,恒温槽在反行程中各测试点的温度控制时间过长,同时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工作人员对恒温槽实时观察监测并记录数据,以及时进行补液等相关操作,控制方式死板且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恒温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恒温槽散热能力弱、控制方式死板以及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恒温槽,包括恒温槽、补液箱、补液控制系统和降温调节控制系统;
3、所述补液箱通过第一连接管路与所述恒温槽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注液泵,所述恒温槽上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所述补液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和所述注液泵连接,所述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恒温槽内的液位高度,当所述恒温槽内的液位高度低于预设液位高度时,所述补液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注液泵工作,以利用所述补液箱内的液体对所述恒温槽进行补液;
4、所述恒温槽内的底面铺设有降温管路,所述补液箱通过第二连接管路与所述降温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降温调节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恒温槽和所述循环泵连接,所述降温调节控制系统用于检测所述恒温槽内的实时温度,当所述恒温槽内的实时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所述降温调节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循环泵工作,以使所述补液箱内的液体在所述降温管路内流动并对所述恒温槽进行降温处理。
5、可选地,所述恒温槽包括相连通的恒温槽体和连通器,所述连通器与所述恒温槽体的液位高度一致;
6、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红外探测器、第二红外探测器和第三红外探测器,所述第一红外探测器设置在所述恒温槽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红外探测器设置在所述连通器的出口处,所述第三红外探测器设置在所述补液箱内的补液基准高度处;
7、所述连通器内放置有浮子,所述浮子用作红外开关以触发所述第二红外探测器。
8、可选地,当所述浮子在所述连通器内随液面浮动触发所述第二红外探测器,且所述第三红外探测器探测到所述补液箱内的液位高度高于所述补液基准高度时,所述补液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注液泵工作,以对所述恒温槽体进行补液;
9、当所述第一红外探测器探测到所述恒温槽体内的液位高度达到所述恒温槽体的上表面时,所述补液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注液泵停止工作,以停止对所述恒温槽体进行补液。
10、可选地,所述浮子包括圆盘和透明尺,所述透明尺垂直连接在所述圆盘的中心,且所述透明尺上的预设长度内做防透光处理;
11、所述浮子的材料为耐高温绝热材料。
12、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管路包括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
13、所述输入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补液箱连接,所述输入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降温管路的入口连接,所述输出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降温管路的出口连接,所述输出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降温管路的出口连接;
14、所述降温管路在所述恒温槽内的底部以s型的方式铺设。
15、可选地,所述降温调节控制系统用于获取所述恒温槽的实时温度,并将所述实时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基于所述比对结果控制所述循环泵的工作状态,以调整所述恒温槽的降温速率。
16、可选地,所述智能恒温槽还包括多通道自动校验控制系统;
17、所述多通道自动校验控制系统与所述恒温槽通信连接,所述多通道自动校验控制系统用于对所述恒温槽进行校验;
18、在对所述恒温槽进行校验前,所述多通道自动校验控制系统基于电厂系统的数据对所述恒温槽进行设置;
19、在对所述恒温槽进行校验时,所述多通道自动校验控制系统获取所述恒温槽的运行数据,并对所述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所述恒温槽的数据报告。
20、可选地,所述补液箱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风冷散热器。
21、可选地,所述智能恒温槽还包括油烟处理装置;
22、所述油烟处理装置与所述恒温槽的一面贴合设置;
23、所述油烟处理装置的顶部高于所述恒温槽的上表面,所述油烟处理装置的顶部开设有油烟入口,所述油烟入口处设置有油烟滤网和止回装置;
24、所述油烟处理装置的底部开设有油烟出口,所述油烟出口处连接有集油盒;
25、所述油烟处理装置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分别与所述油烟入口和所述油烟出口连通。
26、可选地,所述油烟处理装置还包括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油烟处理装置的顶部。
27、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恒温槽,利用补液控制系统和降温调节控制系统对恒温槽的液位高度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将获取到的液位高度和实时温度分别与预设液位高度以及预设温度进行比对,通过控制注液泵和循环泵工作以实现对恒温槽的自动补液以及快速降温,整个过程减少人工监控以及人工干预,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补液箱中的液体直接对恒温槽进行补液,并且将补液箱中的液体引入降温管路中循环流动,实现对恒温槽的快速降温,仅仅设置一个补液箱便可同时实现对恒温槽的补液以及降温操作,简化了智能恒温槽的结构,节省设备的占用空间,降低成本以及维修难度。
28、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2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一种智能恒温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槽、补液箱、补液控制系统和降温调节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槽包括相连通的恒温槽体和连通器,所述连通器与所述恒温槽体的液位高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恒温槽,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包括圆盘和透明尺,所述透明尺垂直连接在所述圆盘的中心,且所述透明尺上的预设长度内做防透光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路包括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恒温槽,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恒温槽还包括多通道自动校验控制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箱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风冷散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恒温槽还包括油烟处理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处理装置还包括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油烟处理装置的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