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车接驳装置及车辆

xiaoxiao9月前  69


本发明涉及上下车辅助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上下车接驳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由疾病、事故等原因导致的残疾人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据全球统计,残疾人总数已达数亿,其中下肢残疾者占据了相当比重,约占总残疾人数的三成,他们面临着许多生活上的挑战。

2、此外,不容忽视的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也在迅速增长。最新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也占据了相当比重。这些老年群体,特别是那些行动不便的高龄人士,以及下肢残疾者,在日常生活和出行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

3、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涌现出了多种辅助出行设备,如手动轮椅、电动轮椅等。然而,如何使这些设备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如何让他们能够更自主、更方便地出行,特别是如何让他们能够独立上下车等,仍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上下车接驳装置及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上下车接驳装置及车辆,上下车接驳装置可安装于车辆上,采用x型剪叉式机构与平行四杆机构组合的新型机构形式,实现动平台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完成上下车接驳过程,使用者乘坐轮椅可独立或在他人辅助下便捷上下车,满足在竖直和水平位移场景下的上下车需求。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下车接驳装置,包括机架及与其连接的至少一个水平设置的剪叉机构,且剪叉机构远离机架的一端连接有抬升机构,该抬升机构远离剪叉机构的一端连接有承载轮椅的动平台,所述抬升机构包括竖直的第五杆件、铰接在第五杆件上的第六杆件和第七杆件以及竖直连接在动平台上的前端辅助杆,第六杆件和第七杆件远离第五杆件的一端均与前端辅助杆铰接,以使抬升机构形成平行四边形的铰链四杆机构;

3、其中,所述抬升机构中至少一组相邻的杆件之间铰接有伸缩驱动件,以使第五杆件和前端辅助杆在保持竖直状态下,该伸缩驱动件伸缩时第六杆件和第七杆件同步角度调整,通过剪叉机构和抬升机构可实现动平台的位移,完成上下车接驳过程。

4、进一步的,所述剪叉机构在水平方向上各自具有一个定铰接点和一个动铰接点,其中剪叉机构位于机架一侧的定铰接点连接于机架下侧,动铰接点滑动连接于机架上;剪叉机构位于抬升机构一侧的定铰接点连接于第五杆件下侧,动铰接点滑动连接于第五杆件上,且机架和/或第五杆件上连接有电动推杆装置,电动推杆装置的输出端与剪叉机构的动铰接点连接,以带动至少一个动铰接点在机架和/或第五杆件上作升降动作,通过双剪叉机构在实现动平台水平位移的同时具有较大的伸缩比。

5、进一步的,所述剪叉机构包括相铰接的第一杆件和第四杆件、相铰接的第二杆件和第三杆件,且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中部交叉铰接,第三杆件和第四杆件的中部交叉铰接,构成双剪叉机构。

6、进一步的,所述剪叉机构和抬升机构均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连接于机架和动平台之间,对称布设提高动平台收展过程中的稳定性。

7、进一步的,所述伸缩驱动件包括电动推杆。

8、进一步的,所述动平台上连接有踏板,且踏板远离抬升机构的一侧设置以衔接动平台表面与地面,便于轮椅上下动平台。

9、进一步的,所述踏板铰接于动平台上,且踏板和动平台之间连接有用以复位偏转收置踏板的拉伸弹簧,且踏板复位时高于动平台,方便收放踏板,且收纳踏板后可对动平台上的物体起到一定程度的限位效果。

10、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底板,所述机架连接在底板上,且剪叉机构和抬升机构收起所述动平台时置放于底板上。

11、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置放于动平台上的轮椅,且动平台上设置有适配该轮椅滚轮的轮椅限位槽,所述动平台上连接有动平台前挡板,且动平台的一侧或两侧连接有扶手。

12、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有车体及安装于车体上的上下车接驳装置,该上下车接驳装置具体是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上下车接驳装置。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发明可安装于车辆上,通过剪叉机构配合抬升机构和动平台,采用x型剪叉式机构与平行四杆机构组合的新型机构形式,通过x型剪叉式机构伸缩功能以及平行四杆机构平移功能,实现动平台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实现从地面到车底的上下移动以及从车尾部平移到车内部的运动,完成上下车接驳过程,使用者乘坐轮椅可独立或在他人辅助下便捷上下车,满足在竖直和水平位移场景下的上下车需求;

15、(2)本发明提供的双剪叉机构在使用时能够迅速实现伸展和折叠,具有较大的伸缩比,满足动平台上下车运动需求且收缩后占用较小的空间;

16、(3)本发明提供的动平台可以承载轮椅并对其一定的限位,同时动平台还具有可复位的踏板,踏板使用后在弹簧的拉力下可自行闭合收置,且踏板抵接轮椅后轮胎挡住,尽量避免轮椅上下车时出现剧烈晃动。



技术特征:

1.一种上下车接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及与其连接的至少一个水平设置的剪叉机构,且剪叉机构远离机架(2)的一端连接有抬升机构,该抬升机构远离剪叉机构的一端连接有承载轮椅(5)的动平台(6),所述抬升机构包括竖直的第五杆件(405)、铰接在第五杆件(405)上的第六杆件(408)和第七杆件(410)以及竖直连接在动平台(6)上的前端辅助杆(601),第六杆件(408)和第七杆件(410)远离第五杆件(405)的一端均与前端辅助杆(601)铰接,以使抬升机构形成平行四边形的铰链四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车接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机构在水平方向上各自具有一个定铰接点和一个动铰接点,其中剪叉机构位于机架(2)一侧的定铰接点连接于机架(2)下侧,动铰接点滑动连接于机架(2)上;剪叉机构位于抬升机构一侧的定铰接点连接于第五杆件(405)下侧,动铰接点滑动连接于第五杆件(405)上,且机架(2)和/或第五杆件(405)上连接有电动推杆装置(3),电动推杆装置(3)的输出端与剪叉机构的动铰接点连接,以带动至少一个动铰接点在机架(2)和/或第五杆件(405)上作升降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车接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机构包括相铰接的第一杆件(401)和第四杆件(404)、相铰接的第二杆件(402)和第三杆件(403),且第一杆件(401)和第二杆件(402)的中部交叉铰接,第三杆件(403)和第四杆件(404)的中部交叉铰接,构成双剪叉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车接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机构和抬升机构均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连接于机架(2)和动平台(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车接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件包括电动推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车接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平台(6)上连接有踏板(607),且踏板(607)远离抬升机构的一侧设置以衔接动平台(6)表面与地面(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车接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607)铰接于动平台(6)上,且踏板(607)和动平台(6)之间连接有用以复位偏转收置踏板(607)的拉伸弹簧(606),且踏板(607)复位时高于动平台(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车接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底板(1),所述机架(2)连接在底板(1)上,且剪叉机构和抬升机构收起所述动平台(6)时置放于底板(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车接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置放于动平台(6)上的轮椅(5),且动平台(6)上设置有适配该轮椅(5)滚轮的轮椅限位槽(603),所述动平台(6)上连接有动平台前挡板(602),且动平台(6)的一侧或两侧连接有扶手(604)。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车体(8)及安装于车体(8)上的上下车接驳装置,该上下车接驳装置具体是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上下车接驳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上下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下车接驳装置及车辆,包括机架及至少一个剪叉机构和抬升机构,抬升机构远离剪叉机构的一端连接有动平台,抬升机构包括竖直的第五杆件、铰接在第五杆件上的第六杆件和第七杆件以及竖直连接在动平台上的前端辅助杆,第六杆件和第七杆件远离第五杆件的一端均与前端辅助杆铰接,使抬升机构形成平行四边形的铰链四杆机构,抬升机构中至少一组相邻的杆件之间铰接有伸缩驱动件,该伸缩驱动件伸缩时第六杆件和第七杆件同步角度调整,本发明实现动平台的水平位移和曲线位移,完成上下车接驳过程,使用者乘坐轮椅可独立或在他人辅助下便捷上下车,满足在竖直和水平位移场景下的上下车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韩飞坡,钱保霖,黄鲁,欧佳乐,郭家伟,朱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鞍山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