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GaN半桥驱动芯片的高抗噪、低延时电平移位电路

xiaoxiao9月前  68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中电源管理,涉及一种用于gan半桥驱动芯片的高抗噪、低延时电平移位电路。


背景技术:

1、由于半桥拓扑结构的功率管的开通关断输出点电压工作在浮动状态,因此高压侧驱动电路的电源电压也会随之工作在浮动状态。一般而言,往往利用外部自举电容获得高压侧驱动电路的浮动电源。由于高压侧驱动电路的电源是浮动的,因此当浮动电源电压变化时,将产生很高的dv/dt噪声,由于ldmos漏端的寄生电容较大,ldmos漏端的电位不能紧紧跟随浮动电压的变化,会产生一定的压降,一旦压降达到后级电路的阈值电压,很有可能引起驱动电路误触发甚至烧毁电路。gan器件相比于传统的si基器件,其开关频率在mhz级,开通关断时间极快,浮动电源轨产生的dv/dt噪声更大,因此其所需要的电平移位电路需要更高的抗噪能力,更低的延时。

2、为了消除dv/dt噪声,传统的解决思路是在电平移位电路的后一级接窄脉冲滤波电路,如图1所示。当存在较大的dv/dt噪声时,所需的窄脉冲滤波电路延时就会更大,就会造成驱动芯片存在较大的延时。除此之外,许多学者通过分流的方式,在不提升电路延时的情况下,增大了抗噪能力,但抗噪能力还能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dv/dt噪声抑制的gan电平移位电路,本发明在不影响电路正常信号传输的同时,有效阻断了噪声对输出的影响,提升了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gan半桥驱动芯片的高抗噪、低延时电平移位电路,通过额外增加一条浮动电源轨vddh到地的通路,去模拟电平移位电路中浮动电源轨电压突变时,带来的噪声的影响。该方案理论上可以实现非常好的抗噪能力,只增加了六个pmos管(mp9~mp14),一个nldmos(ld3),一个反向器(inv5),结构简单。

4、该电路具体包括第一pmos管mp1~第十四pmos管mp14、第一nmos管mn1~第七nmos管mn7、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nldmos管ld1~第三nldmos管ld3,以及第一反相器inv1~第五反相器inv5。

5、第一nldmos管ld1和第二nldmos管ld2的栅极分别接低压窄脉冲信号,其源极接地,漏极分别接第一pmos管mp1、第七pmos管mp7的漏极;第三nldmos管ld3栅极和源极接地,漏极接第十三pmos管mp13的漏极。

6、第一nmos管mn1的栅极、源极接浮动地vsw,漏极接第一nldmos管ld1的漏极;第二nmos管mn2的源极接浮动地vsw,栅极和漏极接短接,且通过第一电阻r1接浮动地vsw;第三nmos管mn3的栅极接第二nmos管mn2的栅极,源极接浮动地vsw,漏极接第十一pmos管mp11的漏极;第四nmos管mn4的栅极接第五nmos管mn5的栅极,源极接浮动地vsw,漏极接第十pmos管mp10的漏极;第五nmos管mn5的栅极、漏极短接,且通过第二电阻r2接浮动地vsw,源极接浮动地vsw;第六nmos管mn6的栅极、源极接浮动地vsw,漏极接第二nldmos管ld2的漏极;第七nmos管mn7的栅极、源极接浮动地vsw,漏极接第三nldmos管ld3的漏极。

7、第一pmos管mp1的栅极、漏极短接,接第一nldmos管ld1的漏极,其源极接浮动电源轨vddh;第二pmos管mp2的栅极接第一pmos管mp1的栅极,源极接浮动电源轨vddh,漏极接第九pmos管mp9的源极;第三pmos管mp3的栅极接第一pmos管mp1的栅极,源极接浮动电源轨vddh,漏极接第十pmos管mp10的源极;第四pmos管mp4的栅极、源极短接,接浮动电源轨vddh,漏极接第一pmos管mp1的栅极;第五pmos管mp5的源极接浮动电源轨vddh,栅极接第二nldmos管ld2的漏极,漏极接第十一pmos管mp11的源极;第六pmos管mp6的源极接浮动电源轨vddh,栅极接第五pmos管mp5的栅极,漏极接第十二pmos管mp12的源极;第七pmos管mp7的栅极、漏极短接,接第五pmos管mp5的栅极,源极接浮动电源轨vddh;第八pmos管mp8的源极、栅极短接,且接浮动电源轨vddh,漏极接第五pmos管mp5的栅极;第九pmos管mp9的漏极与第二nmos管mn2的漏极连接;第十二pmos管mp12的漏极与第五nmos管mn5的漏极连接;第九pmos管mp9、第十pmos管mp10、第十一pmos管mp11、第十二pmos管mp12的栅极接第五反相器inv5的输出端;第十三pmos管mp13的源极接浮动电源轨vddh,栅极和漏极短接,接第三nldmos管ld3的漏极;第十四pmos管pm14的栅极、源极短接,接浮动电源轨vddh,漏极接第三nldmos管ld3的漏极。

8、第一反相器inv1、第二反相器inv2、第三反相器inv3、第四反相器inv4、第五反向器inv5均接在浮动电源轨vddh、浮动地vsw之间;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入接第三nmos管mn3的漏极,输出接第四nmos管mn4的漏极;第二反相器inv2的输入接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出,输出接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入;第三反相器inv3的输入接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入,输出接out+;第四反相器inv4的输入接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出,输出接out-。

9、进一步,当有正dvsw/dt噪声来临时,及时地做出反应并利用第九pmos管mp9、第十pmos管mp10、第十一pmos管mp11和第十二pmos管mp12隔断噪声,保证电路工作的稳定。

10、进一步,当正dvsw/dt来临时,关断第九pmos管mp9、第十pmos管mp10、第十一pmos管mp11和第十二pmos管mp12,使噪声无法传递到输出端,理想情况下消除噪声的能力为无穷大,具体取决于与节点g1、g2、g3连接的器件本身的耐受能力(即第一pmos管mp1、第二pmos管mp2、第三pmos管mp3、第五pmos管pm5、第六pmos管mp6、第七pmos管mp7、第十三pmos管mp13的栅源、源漏击穿电压的大小以及第四pmos管mp4、第八pmos管mp8和第十四pmos管mp14的源漏击穿电压大小),保证了电路工作的稳定;当负dvsw/dt来临时,会关断第二pmos管mp2、第三pmos管mp3、第五pmos管mp5和第六pmos管mp6,不会影响输出。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基本不增加电路延时的情况下,本发明电路能有效的隔断dv/dt噪声对于输出的影响,抗噪能力极强,能有效的应用在gan半桥驱动芯片当中。

12、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gan半桥驱动芯片的高抗噪、低延时电平移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pmos管mp1~第十四pmos管mp14、第一nmos管mn1~第七nmos管mn7、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nldmos管ld1~第三nldmos管ld3,以及第一反相器inv1~第五反相器inv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噪、低延时电平移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有正dvsw/dt噪声来临时,及时地做出反应并利用第九pmos管mp9、第十pmos管mp10、第十一pmos管mp11和第十二pmos管mp12隔断噪声,保证电路工作的稳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抗噪、低延时电平移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正dvsw/dt来临时,关断第九pmos管mp9、第十pmos管mp10、第十一pmos管mp11和第十二pmos管mp12,使噪声无法传递到输出端,理想情况下消除噪声的能力为无穷大,具体取决于第一pmos管mp1、第二pmos管mp2、第三pmos管mp3、第五pmos管pm5、第六pmos管mp6、第七pmos管mp7、第十三pmos管mp13的栅源、源漏击穿电压的大小以及第四pmos管mp4、第八pmos管mp8和第十四pmos管mp14的源漏击穿电压大小,保证了电路工作的稳定;当负dvsw/dt来临时,会关断第二pmos管mp2、第三pmos管mp3、第五pmos管mp5和第六pmos管mp6,不会影响输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GaN半桥驱动芯片的高抗噪、低延时电平移位电路,属于集成电路中电源管理技术领域。该电路通过额外增加一条浮动电源轨VDDH到地的通路,去模拟电平移位电路中浮动电源轨电压突变时,带来的噪声的影响。该方案理论上可以实现非常好的抗噪能力,只增加了六个PMOS管,一个NLDMOS,一个反向器,结构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黄义,易俊杰,余胜奇,罗兴雨,高升,张红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邮电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