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仿真建模,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托盘式热轧钢卷运输线是一种以托盘为钢卷载体,通过电机驱动辊子旋转进行托盘输送,从而将钢卷从热轧卷取区沿辊道运输到成品库的设备。作为热连轧产线末端输出产品之一的热轧钢卷,在输送到冷轧原料库、热轧成品库、平整原料库等库位之前,需要在钢卷-托盘运输线经历多个工艺操作,包括上线、拍卷、检查、打捆、称重喷号等步骤。每一条钢卷-托盘运输线的搭建都需要满足特定的需求,其中包括轨道布置、托盘参数和逻辑流程设置等。这些要求因不同的厂房布置而异,其影响因素例如轨道长度、上下线轨道数量、重载轨道工序位置和操作时间、托盘数量、托盘小车速度以及托盘小车运行逻辑控制等。保证热轧钢卷-托盘运输线流程的完整性和高效性对于整个热连轧产线而言至关重要。
2、为实现热轧钢卷运输线的高效利用,需要考虑不同厂房布置的差异,并使用物流仿真程序对全流程进行仿真。这个物流仿真程序的目标是:首先,托盘小车在钢卷运输线的全流程运行顺畅无误;其次,上线轨道上的钢卷在接卷处能够及时被托盘小车装载,并顺利进入工序流程。在上述两点能够实现的前提下,以钢卷运输工艺产线使用的运输资源(钢卷运输托盘)利用率最大化为目的,针对于不同的厂房布置,亟需一种高自由度、可编辑性的钢卷-托盘运输线模拟方法对其进行全流程物流模拟仿真。
3、现有技术包括在现有的钢卷-托盘小车运输线的基础上,对现有托盘小车运行进行的物流仿真模拟。而基于现有产线的模拟的缺点在于,其需要在每个新建/改造项目中从头开始构建模型,如重轻载轨道的位置布置,工艺位置的设置,托盘小车的移速,即传统的自编软件仿真程序通常不具备高效性和通用性,这可能导致较低的仿真效率和较长的开发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方法及装置,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方法,包括:
3、获取钢卷托盘小车运输线的初步方案相关参数;所述钢卷托盘小车运输线包括钢卷运输线和/或托盘小车运输线;
4、基于预设运输线物流仿真模型对所述初步方案相关参数进行仿真,得到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结果;
5、其中,所述预设运输线物流仿真模型包括与各工艺流程逻辑分析结果分别对应的虚拟模块,各虚拟模块分别包括内部子逻辑模块,各虚拟模块内部以及各虚拟模块之间包括用于模拟钢卷和/或托盘小车移动的虚拟轨道。
6、其中,建立所述预设运输线物流仿真模型,包括:
7、确定与各工艺流程逻辑分析结果分别对应的虚拟模块;
8、将预先存储在数据表中的、在模型建立阶段中所使用的所述初步方案相关参数作为所述预设运输线物流仿真模型的初始数据;
9、对所述初始数据进行筛选,得到虚拟轨道布置相关数据,根据所述虚拟轨道布置相关数据在各虚拟模块内部以及各虚拟模块之间铺设所述虚拟轨道;
10、确定与各虚拟模块分别对应的内部子逻辑关系,得到与各虚拟模块分别对应的内部子逻辑模块。
11、其中,所述确定与各虚拟模块分别对应的内部子逻辑关系,包括:
12、在模拟托盘小车进入相应的虚拟模块后对第一延迟模块进行初始化,得到托盘小车信息;
13、调用第二延迟模块对托盘小车信息进行移动计算,得到托盘小车位置,根据所述托盘小车位置设定托盘小车移动速度;
14、调用第三延迟模块,并根据所述托盘小车位置和所述托盘小车移动速度对所述托盘小车进行防碰撞停滞处理,若确定轧制产线流程结束,则将所述托盘小车从当前区域移除。
15、其中,所述确定与各虚拟模块分别对应的内部子逻辑关系,还包括:
16、若确定轧制产线流程未结束,则对所述托盘小车进行工序轨道判定;
17、若确定所述托盘小车到达所述工序轨道,则调用第四延迟模块进行工艺处理延时,调用第三延迟模块,并根据所述托盘小车位置和所述托盘小车移动速度对所述托盘小车进行防碰撞停滞处理;
18、在工艺处理延时和/或防碰撞停滞处理完成后继续执行所述调用第二延迟模块对托盘小车信息进行移动计算以及后续步骤。
19、其中,所述确定与各虚拟模块分别对应的内部子逻辑关系,还包括:
20、若确定所述托盘小车未到达所述工序轨道,则继续执行所述调用第二延迟模块对托盘小车信息进行移动计算以及后续步骤。
21、其中,所述预设运输线物流仿真模型集成有托盘小车防碰撞计算事件模块、第一托盘小车防碰撞控制组件和第二托盘小车防碰撞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托盘小车防碰撞控制组件包括所述第三延迟模块和用于在所述第三延迟模块失灵时启用的第一应急控制阀门,所述第二托盘小车防碰撞控制组件包括所述第四延迟模块和用于在所述第四延迟模块失灵时启用的第二应急控制阀门;相应的,所述确定与各虚拟模块分别对应的内部子逻辑关系,还包括:
22、调用所述托盘小车防碰撞计算事件模块向所述第三延迟模块、所述第一应急控制阀门、所述第四延迟模块和所述第二应急控制阀门中的一项或多项发送控制指令。
23、其中,所述预设运输线物流仿真模型集成有与各虚拟模块分别对应的算法;相应的,所述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方法还包括:
24、在执行与各虚拟模块分别对应的工艺流程逻辑时调用相应的算法,在执行与各虚拟模块之间对应的工艺流程逻辑配合时调用相应的算法。
25、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装置,包括:
26、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钢卷托盘小车运输线的初步方案相关参数;所述钢卷托盘小车运输线包括钢卷运输线和/或托盘小车运输线;
27、仿真单元,用于基于预设运输线物流仿真模型对所述初步方案相关参数进行仿真,得到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结果;
28、其中,所述预设运输线物流仿真模型包括与各工艺流程逻辑分析结果分别对应的虚拟模块,各虚拟模块分别包括内部子逻辑模块,各虚拟模块内部以及各虚拟模块之间包括用于模拟钢卷和/或托盘小车移动的虚拟轨道。
29、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其中,
30、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31、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下方法:
32、获取钢卷托盘小车运输线的初步方案相关参数;所述钢卷托盘小车运输线包括钢卷运输线和/或托盘小车运输线;
33、基于预设运输线物流仿真模型对所述初步方案相关参数进行仿真,得到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结果;
34、其中,所述预设运输线物流仿真模型包括与各工艺流程逻辑分析结果分别对应的虚拟模块,各虚拟模块分别包括内部子逻辑模块,各虚拟模块内部以及各虚拟模块之间包括用于模拟钢卷和/或托盘小车移动的虚拟轨道。
3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
36、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下方法:
37、获取钢卷托盘小车运输线的初步方案相关参数;所述钢卷托盘小车运输线包括钢卷运输线和/或托盘小车运输线;
38、基于预设运输线物流仿真模型对所述初步方案相关参数进行仿真,得到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结果;
39、其中,所述预设运输线物流仿真模型包括与各工艺流程逻辑分析结果分别对应的虚拟模块,各虚拟模块分别包括内部子逻辑模块,各虚拟模块内部以及各虚拟模块之间包括用于模拟钢卷和/或托盘小车移动的虚拟轨道。
4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方法及装置,获取钢卷托盘小车运输线的初步方案相关参数;所述钢卷托盘小车运输线包括钢卷运输线和/或托盘小车运输线;基于预设运输线物流仿真模型对所述初步方案相关参数进行仿真,得到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结果;其中,所述预设运输线物流仿真模型包括与各工艺流程逻辑分析结果分别对应的虚拟模块,各虚拟模块分别包括内部子逻辑模块,各虚拟模块内部以及各虚拟模块之间包括用于模拟钢卷和/或托盘小车移动的虚拟轨道,能够提高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效率。
1.一种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预设运输线物流仿真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各虚拟模块分别对应的内部子逻辑关系,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各虚拟模块分别对应的内部子逻辑关系,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各虚拟模块分别对应的内部子逻辑关系,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运输线物流仿真模型集成有托盘小车防碰撞计算事件模块、第一托盘小车防碰撞控制组件和第二托盘小车防碰撞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托盘小车防碰撞控制组件包括所述第三延迟模块和用于在所述第三延迟模块失灵时启用的第一应急控制阀门,所述第二托盘小车防碰撞控制组件包括所述第四延迟模块和用于在所述第四延迟模块失灵时启用的第二应急控制阀门;相应的,所述确定与各虚拟模块分别对应的内部子逻辑关系,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运输线物流仿真模型集成有与各虚拟模块分别对应的算法;相应的,所述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方法还包括:
8.一种基于轧制产线的运输线物流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