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车辆控制,具体涉及一种后勤保障车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传统后勤保障车的控制方式通常相对简单,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和基础机械系统,传统车辆中也使用基础的电气系统来控制一些功能,这些电气系统通常由开关或按钮手动控制。总体而言,传统后勤保障车的控制方式更加依赖于人的手动操作和基础的机械系统。这些方式相对简单,适用于较为基础的任务和环境。随着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应用,现代后勤保障车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以提高效率、安全性和任务灵活性,是趋势也是必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勤保障车智能控制系统,采用传感器技术、集成控制技术、可视化管理技术,通过处理数据、做出决策、控制操作和优化系统,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和自主化的功能,提高了系统的效率、便捷性、可靠性和适应能力。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勤保障车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微电脑处理模块、信号检测模块、负载驱动模块、人机界面模块以及通讯模块;
3、文中所述的分系统是指炖灶、炒灶、蒸箱、炒菜机器人、空调等具有独立控制器的设备。
4、电源模块分别与微电脑处理模块、信号检测模块、负载驱动模块、人机界面模块和通讯模块电连接;
5、微电脑处理模块负责接收、处理和分析传感器数据、用户输入或其他外部信号,接收解析各模块、分系统和人机界面的数据,根据其程序、算法和输入数据做出决策,并发送指令显示各模块、分系统的数据及报警信息;
6、信号检测模块包括电压电流检测、大气压力检测、人体感应检测、水温检测、液位检测和门窗状态检测;信号检测模块与微电脑处理模块电连接;
7、负载驱动模块用于控制照明灯、防空灯、消毒灯、油泵、油烟机、换气扇负载工作;负载驱动模块设有独立的处理器,设有通讯模块,与微电脑处理模块相互通讯;
8、人机界面模块与微电脑处理模块电连接,设有触摸屏,触摸屏用于显示车内状态信息、物资消耗量及各模块、分系统的工作数据、运行状态及故障信息,设置各模块、分系统的工作参数,操控各模块、分系统和负载工作;
9、通讯模块包括can总线通讯模块、rs485通讯模块或以太网通讯模块,can总线通讯模块用于各个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递、共享及相互控制;rs485通讯模块用于微电脑处理模块与外部模块进行信息交互,便于功能的扩展;通讯模块与微电脑处理模块电连接。
10、较佳地,电压电流检测是采集系统总电压电流和负载的电压电流信息以传递给微电脑处理模块,微电脑处理模块检测电压电流的数据,从而判断负载设备的工作状态,辅以能源管理控制;
11、大气压力检测是采用大气数字压力传感器采集大气压力数据以传递给微电脑处理模块,来判断系统所处的环境,并传递到分系统上,辅以分系统控制负载;
12、人体感应检测是采用人体感应传感器来采集舱内是否有人员活动的工作信息以传递给微电脑处理模块,微电脑处理模块检测到舱内人员活动,控制消毒灯工作,以防止消毒灯对人的伤害;
13、水温检测是采用温度传感器采集水箱和水管的温度信息以传递给微电脑处理模块,来判断水箱和水管的温度,用于控制加热丝的工作,防止水箱和水管结冰;
14、液位检测是采用液位传感器采集水箱和油箱的液位信息以传递给微电脑处理模块,以便用户了解物资消耗量;
15、门窗状态检测是采用门窗传感器来采集门窗的开合状态信息以传递给微电脑处理模块,在防空模式下,控制防空灯和照明灯的自动切换。
16、较佳地,该系统还包括远程终端触摸屏,远程终端触摸屏与微电脑处理模块相互通讯。
17、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8、1、系统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独立带有通讯接口,可自由组合,输入输出量可变,功能易扩展;
19、2、系统硬件功能齐全,使用范围广,通用性好;
20、3、系统的数据以可视化形式呈现,使操作员和管理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分析信息。这种可视化管理有助于快速了解车辆状态,监测任务进度,甚至做出预测性维护来减少故障发生;
21、4、系统采用集中监控、分散控制的控制方式,允许操作员或管理人员在一个地方监视和控制车辆的各个方面,分散控制意味着车辆上的多个部件和分系统可以自主运行和决策,而不必依赖中央控制,这种控制方式的结合使得后勤保障车在执行任务时更高效、更安全,同时也提供了更灵活的管理和控制手段。
1.一种后勤保障车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1)、微电脑处理模块(2)、信号检测模块(3)、负载驱动模块(4)、人机界面模块(5)以及通讯模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勤保障车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压电流检测是采集系统总电压电流和负载的电压电流信息以传递给微电脑处理模块(2),微电脑处理模块(2)检测电压电流的数据,从而判断负载设备的工作状态,辅以能源管理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勤保障车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远程终端触摸屏,远程终端触摸屏与微电脑处理模块(2)相互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