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级联双端直流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的接线方法与流程

xiaoxiao9月前  60


本发明属于电力,涉及一种级联双端直流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的接线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负荷中心直流馈入规模的提升以及直流技术的推进,柔直换流技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在采用柔直技术路线的实际工程中,考虑到设备制造能力并减少换流变的投资,换流变往往采用低端y0/δ、高端y0/y或全部采用y0/δ接线组别。

2、为优化直流电力疏散并控制短路电流,越来越多的直流受端采用了级联双端分端接入的形式,即交流母线分为两段,一半高端换流变接入其中一段母线,一半低端换流变接入另一段母线。

3、若级联双端分端接入的柔直工程中换流变全部采用y0/δ接线组别,往往会出现两段交流母线单相短路电流水平均超过三相短路电流水平的情况,大大增加了地区短路电流治理难度。

4、若换流采用低端y0/δ、高端y0/y接线组别,采用传统的换流变分端接入往往导致低端母线(y0/δ换流变接入侧)单相短路水平高于三相短路电流水平,高端母线(y0/y换流变接入侧)单相短路水平远低于三相短路电流水平,两侧单相短路电流水平可相差10ka以上,仍对近区网架构建带来了较大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级联双端直流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的接线方法,解决了交流母线单相短路电流水平越限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级联双端直流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的接线方法,包括直流换流阀组a、换流变压器组b和交流侧母线c,直流换流阀组a包括极1高端换流阀a1、极1低端换流阀a2、极2低端换流阀a3和极2高端换流阀a4;

4、换流变压器组b包括高端换流变压器b1、高端换流变压器b4、低端换流变压器b2和低端换流变压器b3;

5、极1高端换流阀a1连接高端换流变压器b1,极1低端换流阀a2连接低端换流变压器b2,极2低端换流阀a3连接低端换流变压器b3,极2高端换流阀a4连接高端换流变压器b4;

6、交流侧母线c包括交流i段母线c1和交流ii段母线c2,高端换流变压器b1和低端换流变压器b3组合接入交流i段母线c1,低端换流变压器b2和高端换流变压器b4组合接入交流ii段母线c2。

7、优选的,所述高端换流变压器b1为直流换流阀正极高端换流变压器,所述高端换流变压器b3为直流换流阀负极低端换流变压器,所述高端换流变压器b2为直流换流阀正极低端换流变压器,所述高端换流变压器b4为直流换流阀负极高端换流变压器。

8、优选的,所述高端换流变压器b1和所述高端换流变压器b4均采用y0/y接线组别,

9、所述低端换流变压器b2和所述低端换流变压器b3均采用y0/δ接线组别。

10、优选的,所述交流i段母线c1和所述交流ii段母线c2段之间通过分段断路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直流换流阀组a连接双端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的直流侧。

1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级联双端直流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的接线方法,解决了交流母线单相短路电流水平越限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有效地降低了交流母线单相短路电流水平,这有助于减少地区短路电流治理的难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有效地减少管线长度和交叉,降低工程投资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级联双端直流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的接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换流阀组a、换流变压器组b和交流侧母线c,直流换流阀组a包括极1高端换流阀a1、极1低端换流阀a2、极2低端换流阀a3和极2高端换流阀a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联双端直流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的接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端换流变压器b1为直流换流阀正极高端换流变压器,所述高端换流变压器b3为直流换流阀负极低端换流变压器,所述高端换流变压器b2为直流换流阀正极低端换流变压器,所述高端换流变压器b4为直流换流阀负极高端换流变压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联双端直流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的接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端换流变压器b1和所述高端换流变压器b4均采用y0/y接线组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联双端直流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的接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i段母线c1和所述交流ii段母线c2段之间通过分段断路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联双端直流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的接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换流阀组a连接双端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的直流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级联双端直流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的接线方法,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包括将直流换流阀正极高端与负极低端换流变压器组合接入一段交流母线,将直流换流阀正极低端与负极高端换流变压器组合接入另一段交流母线的接线方法,解决了交流母线单相短路电流水平越限的技术问题,有助于减少地区短路电流治理的难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管线长度和交叉,降低工程投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薛季良,杨姝婧,徐逸清,夏凯,史大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