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装配线上的对位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9月前  70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装配线上的对位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汽车配件加工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
3.目前公告为:cn21079089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装配线上的对位压紧装置,包括操作台,操作台顶面中心开设有限位槽,操作台上方依次设有压块、液压缸和顶台,限位槽内嵌设有对称放置的两个限位块,操作台的顶面四角处均焊接有平台支撑柱,平台支撑柱上端均开设有支撑槽操作台的底面四角处均焊接有上支脚,此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柱上设置多个限位孔,使顶台的高度可调,对不同的压紧件都具有适用性,此实用新型通过在支脚上设置多个限位孔,使脚轮在不使用时可以收纳,在操作台需要转移时方便移动。
4.现有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装配线上的对位压紧装置存在的问题: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加工时,需要对零部件进行加工处理,在进行加工时零件偏移可能会使零件产生损坏,导致最终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装配线上的对位压紧装置,其优点是固定性强,防止零件偏移。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装配线上的对位压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连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固连有支撑板。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夹紧机构,能够使零部件在底板的顶部上时,夹紧机构能够将零部件被固定住,防止零件产生偏移,从而避免使零件的质量出现问题,通过设置升降机构,能够使在对零部件进行加工时可以调节对零件的加工高度,增加便利性。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移动槽、移动板、夹板、气缸和压板,所述移动槽开设于底板的顶部,所述移动板设置于移动槽的内部且与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夹板的两侧壁均与移动板固连,所述气缸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固连,所述压板的底部与气缸的底部固连。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移动槽、移动板、夹板、气缸和压板,能够使零部件被夹板夹住,然后气缸带动压板再对零部件进行进一步的限位,防止零部件产生偏移。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框、支撑柱、方形槽、矩形槽、方形钉和矩形钉,所述支撑框设置于底板的顶部,所述支撑柱滑动连接于支撑框的内部,所述方形槽开设于支撑框的一侧壁上,所述矩形槽开设于支撑框的一侧壁上,所述方形槽和矩
形槽的一端均贯穿支撑柱,所述方形钉和矩形钉分别与方形槽和矩形槽配合使用。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框、支撑柱、方形槽、矩形槽、方形钉和矩形钉,能够使通过将支撑柱在支撑框内上下移动,然后将方形钉和矩形钉分别插入方形槽和矩形槽内,来调节气缸的高度,使该设备能够对不同高度的零部件进行加工,增加适用范围。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底部均匀分布有方便底板移动的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与底板螺纹连接。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万向轮,在使用时,通过万向轮来移动底板,能够使该设备便于转移。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表面上开设有多组排料槽,所述排料槽均匀分布。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排料槽,当在对零部件进行加工时,零部件产生的碎屑将会从排料槽排出,防止碎屑堆积在底板上,从而影响零部件的加工进程。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壁上均固连有便于移动支撑板的把手。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把手,能够在通过上下移动支撑板来调节气缸的高度时更加便捷,防止在移动支撑板时支撑板脱离使用者的手,增加安全性。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通过设置夹紧机构,能够使零部件在底板的顶部上时,夹紧机构能够将零部件被固定住,防止零件产生偏移,从而避免使零件的质量出现问题,通过设置升降机构,能够使在对零部件进行加工时可以调节对零件的加工高度,增加便利性。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视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底板、排料槽和移动槽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底板;2、夹紧机构;3、升降机构;4、支撑板;5、万向轮;6、排料槽;7、把手;21、移动槽;22、移动板;23、夹板;24、气缸;25、压板;31、支撑框;32、支撑柱;33、方形槽;34、矩形槽;35、方形钉;36、矩形钉。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实施例:
28.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装配线上的对位压紧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表面上设置有夹紧机构2,底板1的顶部固连有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的顶部固连有支撑板4,通过设置夹紧机构2,能够使零部件在底板1的顶部上时,夹紧机构2能够将零部件被固定住,防止零件产生偏移,从而避免使零件的质量出现问题,通过设置升降机构3,能够使在对零部件进行加工时可以调节对零件的加工高度,增加便利性。
29.参考图4和图5,夹紧机构2包括移动槽21、移动板22、夹板23、气缸24和压板25,移动槽21开设于底板1的顶部,移动板22设置于移动槽21的内部且与移动槽21滑动连接,夹板23的两侧壁均与移动板22固连,气缸24的顶部与支撑板4的底部固连,压板25的底部与气缸24的底部固连,通过设置移动槽21、移动板22、夹板23、气缸24和压板25,能够使零部件被夹板23夹住,然后气缸24带动压板25再对零部件进行进一步的限位,防止零部件产生偏移。
30.参考图3,升降机构3包括支撑框31、支撑柱32、方形槽33、矩形槽34、方形钉35和矩形钉36,支撑框31设置于底板1的顶部,支撑柱32滑动连接于支撑框31的内部,方形槽33开设于支撑框31的一侧壁上,矩形槽34开设于支撑框31的一侧壁上,方形槽33和矩形槽34的一端均贯穿支撑柱32,方形钉35和矩形钉36分别与方形槽33和矩形槽34配合使用,通过设置支撑框31、支撑柱32、方形槽33、矩形槽34、方形钉35和矩形钉36,能够使通过将支撑柱32在支撑框31内上下移动,然后将方形钉35和矩形钉36分别插入方形槽33和矩形槽34内,来调节气缸24的高度,使该设备能够对不同高度的零部件进行加工,增加适用范围。
31.参考图2,底板1的底部均匀分布有方便底板1移动的万向轮5,万向轮5与底板1螺纹连接,通过设置万向轮5,在使用时,通过万向轮5来移动底板1,能够使该设备便于转移。
32.参考图4,底板1的表面上开设有多组排料槽6,排料槽6均匀分布,通过设置排料槽6,当在对零部件进行加工时,零部件产生的碎屑将会从排料槽6排出,防止碎屑堆积在底板1上,从而影响零部件的加工进程。
33.参考图1,支撑板4的两侧壁上均固连有便于移动支撑板4的把手7,通过设置把手7,能够在通过上下移动支撑板4来调节气缸24的高度时更加便捷,防止在移动支撑板4时支撑板4脱离使用者的手,增加安全性。
34.使用过程简述:在使用时,通过万向轮5将设备移动至需要对地方,然后将零部件置于底板1的顶部,接着通过移动夹板23,因为夹板23与移动板22固连,移动板22处于移动槽21的内部,所以夹板23将不会晃动,此时零部件将不会向四周晃动,接着启动气缸24,气缸24带动压板25下降,使零部件不会上下晃动,当零部件被加工后,零件产生的碎屑将会从排料槽6排出。
3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零部件装配线上的对位压紧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表面上设置有夹紧机构(2),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连有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的顶部固连有支撑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装配线上的对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2)包括移动槽(21)、移动板(22)、夹板(23)、气缸(24)和压板(25),所述移动槽(21)开设于底板(1)的顶部,所述移动板(22)设置于移动槽(21)的内部且与移动槽(21)滑动连接,所述夹板(23)的两侧壁均与移动板(22)固连,所述气缸(24)的顶部与支撑板(4)的底部固连,所述压板(25)的底部与气缸(24)的底部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装配线上的对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支撑框(31)、支撑柱(32)、方形槽(33)、矩形槽(34)、方形钉(35)和矩形钉(36),所述支撑框(31)设置于底板(1)的顶部,所述支撑柱(32)滑动连接于支撑框(31)的内部,所述方形槽(33)开设于支撑框(31)的一侧壁上,所述矩形槽(34)开设于支撑框(31)的一侧壁上,所述方形槽(33)和矩形槽(34)的一端均贯穿支撑柱(32),所述方形钉(35)和矩形钉(36)分别与方形槽(33)和矩形槽(34)配合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装配线上的对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均匀分布有方便底板(1)移动的万向轮(5),所述万向轮(5)与底板(1)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装配线上的对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表面上开设有多组排料槽(6),所述排料槽(6)均匀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装配线上的对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的两侧壁上均固连有便于移动支撑板(4)的把手(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装配线上的对位压紧装置,应用在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连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固连有支撑板,通过设置夹紧机构,能够使零部件在底板的顶部上时,夹紧机构能够将零部件被固定住,防止零件产生偏移,从而避免使零件的质量出现问题,通过设置升降机构,能够使在对零部件进行加工时可以调节对零件的加工高度,增加便利性。增加便利性。增加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良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镐盛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8
技术公布日:2023/1/6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