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变形成机器人的车形玩具的制作方法

xiaoxiao9月前  69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变形成机器人的车形玩具。


背景技术:

2.目前,车形玩具深受儿童的喜爱,市面上出现有将车形玩具拆解之后重新组装成机器人的玩具,其娱乐性好,但通过拆解方式进行变形,其操作复杂,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组装较为困难,并且组装后的结构也较松动,不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另,现有能够变形成机器人的车形玩具,其机器人形态下的胸部为车形形态下的车头部,其车头部为整体部分,车头部自身没有变形功能,不便于提高机器人形态下的胸部造型,不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3.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变形成机器人的车形玩具。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能够变形成机器人的车形玩具,包括有用于在机器人形态时作为机器人躯干主体的车头主体1,所述车头主体1设有第一前后向通道2,所述车头主体1的前上端连接有能够绕左右方向的轴摆动的车头上壳体3、前下端连接有能够绕左右方向的轴摆动的车头下壳体4,所述车头上壳体3向上摆动到位时能够供所述第一前后向通道2的前端口上半部显现、向下摆动到位时能够遮挡住所述第一前后向通道2的前端口上半部,所述车头下壳体4向下摆动到位时能够供所述第一前后向通道2 的前端口下半部显现、向上摆动到位时能够遮挡住所述第一前后向通道2的前端口下半部,所述车头主体1的左右侧安装有车前轮5或车头下壳体4的左右侧安装有车前轮5,所述车头主体1的左后侧连接有能够绕上下方向的轴摆动用于在车形形态时向后摆动到位而作为车厢左上部件的机器人左手部件6、右后侧连接有能够绕上下方向的轴摆动用于在车形形态时向后摆动到位而作为车厢右上部件的机器人右手部件7,所述车头主体1的后下端连接有能够绕左右方向的轴摆动用于在车形形态时向后上方摆动到位而作为车体底端部件的机器人胯部件8,所述机器人胯部件8的左侧连接有用于在车形形态时向后延伸而作为车厢左下底部件的机器人左腿部件9、右侧连接有在车形形态时向后延伸而作为车厢右下底部件的机器人右腿部件10,所述机器人左腿部件9上安装有左侧车后轮11,所述机器人右腿部件10上安装有右侧车后轮12,所述机器人左腿部件9连接有用于在车形形态时能够绕前后方向的轴摆动以便于向上摆动到位时作为车厢左侧壁体的左侧板13,所述机器人右腿部件10连接有在车形形态时能够绕前后方向的轴摆动以便于向上摆动到位时作为车厢右侧壁体的右侧板14,所述车头主体1的上端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中连接有能够绕左右方向的轴摆动用于向下摆动到位时隐蔽起来和向上摆动到位时作为机器人头部的机器人头部件16。
6.优选的,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6包括有连接在所述车头主体1左侧能够绕上下方向的轴摆动的机器人左肩部61和活动连接在所述机器人左肩部61上的机器人左臂62,所述机
器人右手部件7包括有连接在所述车头主体1右侧能够绕上下方向的轴摆动的机器人右肩部71、活动连接在所述机器人右肩部71上的机器人右臂72。
7.优选的,所述左侧板13上设有与左侧板13一起运动用于在机器人形态时起支撑作用的机器人左脚掌部17,所述右侧板14上设有与右侧板14一起运动用于在机器人形态时起支撑作用的机器人右脚掌部18。
8.优选的,在车形形态时所述机器人左腿部件9能够绕上下方向的第一轴摆动、所述机器人右腿部件10能够绕上下方向的第二轴摆动,在机器人形态时所述机器人左腿部件9能够绕前后方向的第一轴摆动、所述机器人右腿部件10能够绕前后方向的第二轴摆动。
9.优选的,所述机器人左腿部件9包括有连接在所述机器人胯部件 8上并能绕第一轴摆动的左腿91、连接在所述左腿91上能够绕左腿 91长度方向的轴摆动的左摆动座92,所述左侧车后轮11、左侧板13 分别连接在所述左摆动座92上,所述机器人右腿部件10包括有连接在所述机器人胯部件8上并能绕第二轴摆动的右腿101、连接在所述右腿101上能够绕右腿101长度方向的轴摆动的右摆动座102,所述右侧车后轮12、右侧板14分别连接在所述右摆动座102上。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前后向通道2中安装有能够向前伸向后缩的机器人武器件19,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6、机器人右手部件7、机器人胯部件8、车头上壳体3、车头下壳体4之间设有联动结构以便于玩具由车形形态变形成机器人形态时带动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向前伸和以便于玩具由机器人形态变形成车形形态时带动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 向后缩。
11.优选的,所述联动结构包括有一端绕上下方向的轴与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左后端铰接连接的第一联动连接杆201、一端绕上下方向的轴与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右后端铰接连接的第二联动连接杆202、一端绕左右方向的轴与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后下端铰接连接的第三联动连接杆203,所述第一联动连接杆201的另一端绕上下方向的轴与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6铰接连接以便于在车形形态时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向后缩及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6相对所述车头主体1向后摆、在机器人形态时机器人武器件19向前伸及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6相对所述车头主体1向外侧摆,所述第二联动连接杆202的另一端绕上下方向的轴与所述机器人右手部件7铰接连接以便于在车形形态时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向后缩及所述机器人右手部件7相对所述车头主体1向后摆、在机器人形态时机器人武器件19向前伸及所述机器人右手部件 7相对所述车头主体1向外侧摆,所述第三联动连接杆203的另一端绕前后方向的轴与所述机器人胯部件8铰接连接以便于在车形形态时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向后缩及所述机器人胯部件8相对所述车头主体 1向后上方摆、在机器人形态时机器人武器件19向前伸及所述机器人胯部件8相对所述车头主体1向下方摆。
12.优选的,所述车头主体1中设有与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连接并一起前后运动的第一活动件104,所述第一活动件104与所述车头上壳体3之间活动连接有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104向前运动时使所述车头上壳体3向上摆及所述第一活动件104向后运动时使所述车头上壳体 3向下摆的第二活动件105,所述第一活动件104与所述车头下壳体4 之间活动连接有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104向前运动时使所述车头下壳体4向下摆及所述第一活动件104向后运动时使所述车头下壳体4向上摆的第三活动件103。
13.优选的,所述车头主体1的后侧开设有与所述凹槽15相通的第二前后向通道21,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上设有能够在所述第二前后向通道21中前后运动用于在机器人武器件
19向前伸时推动所述机器人头部件16向上摆、机器人武器件19向后缩时不阻碍所述机器人头部件16向下摆的凸起部191。
14.优选的,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左腿部件9和所述机器人右腿部件10之间设有用于在车形形态时进行两者位置固定的第一插接结构,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有设置在机器人左腿部件9右侧的第一插块301、设置在机器人右腿部件10上用于在车形形态时与所示第一插块301配合插接的第一插槽302。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案结构简单易实现,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机器人右手部件、机器人胯部件、机器人左腿部件、机器人右腿部件、左侧板以及右侧板可作为机器人形态和车形形态的共同部件无需拆装,降低组装难度以便于年龄较小的儿童也能玩耍,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在车形形态时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机器人右手部件、机器人左腿部件、机器人右腿部件、左侧板以及右侧板组合成位于所述车头主体后方的车厢,其造型好,其分别可摆动的设置,便于后续向机器人形态变形,另,所述左侧板活动连接机器人左腿部件的设置、所述右侧板活动连接机器人右腿部件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左右腿部的可玩性、灵活性、造型;所述车前轮、左侧车后轮、右侧车后轮的设置,可提高机器人形态下的造型;所述车头主体上端的凹槽设置,便于绕左右方向的轴摆动连接机器人头部件,如此,在车形形态时可通过摆动所述机器人头部件而向下隐蔽在凹槽中而不向上凸,提高车形形态下的车头外观整洁性,在机器人形态时可通过摆动所述机器人头部件而将其从所述凹槽中翻转起来,可玩性好。
17.2、本案所述机器人武器件能够在所述前后向通道中前后运动的设置和所述联动结构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在车形形态时能够通过所述联动结构而使所述机器人武器件自动向后缩而隐蔽在所述前后向通道中,有利于提高车形形态下车头主体的整洁性,另一方面便于在机器人形态时通过所述联动结构而使所述机器人武器件自动从所述前后向通道向前伸出,有利于提高机器人形态时的造型,增加可玩性和趣味性,实用性好,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18.3、本案所述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第三活动件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在所述机器人武器件向后缩的时候,所述车头上壳体与车头下壳体能够自动合拢,有利于在车形形态时将所述前后向通道隐蔽起来,另一方面便于在所述机器人武器件向前伸的时候,所述车头上壳体与车头下壳体能够自动张开而不对所述机器人武器件向前伸形成阻碍,其联动性好,可提高变形速度,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案的车形形态立体图。
20.图2是本案的车形形态仰视图。
21.图3是本案的隐去机器人头部件后的车形形态部分结构示图。
22.图4是本案的机器人形态立体图之一。
23.图5是本案的机器人形态立体图之二。
24.图6是本案机器人形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25.图7是本案机器人形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26.图8是本案机器人形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28.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能够变形成机器人的车形玩具,包括有用于在机器人形态时作为机器人躯干主体的车头主体1,所述车头主体1设有第一前后向通道2,所述车头主体1的前上端连接有能够绕左右方向的轴摆动的车头上壳体3、前下端连接有能够绕左右方向的轴摆动的车头下壳体4,所述车头上壳体3向上摆动到位时能够供所述第一前后向通道2的前端口上半部显现、向下摆动到位时能够遮挡住所述第一前后向通道2的前端口上半部,所述车头下壳体4向下摆动到位时能够供所述第一前后向通道2的前端口下半部显现、向上摆动到位时能够遮挡住所述第一前后向通道2的前端口下半部,所述车头主体1的左右侧安装有车前轮5或车头下壳体4的左右侧安装有车前轮5,所述车头主体1的左后侧连接有能够绕上下方向的轴摆动用于在车形形态时向后摆动到位而作为车厢左上部件的机器人左手部件 6、右后侧连接有能够绕上下方向的轴摆动用于在车形形态时向后摆动到位而作为车厢右上部件的机器人右手部件7,所述车头主体1的后下端连接有能够绕左右方向的轴摆动用于在车形形态时向后上方摆动到位而作为车体底端部件的机器人胯部件8,所述机器人胯部件8的左侧连接有用于在车形形态时向后延伸而作为车厢左下底部件的机器人左腿部件9、右侧连接有在车形形态时向后延伸而作为车厢右下底部件的机器人右腿部件10,所述机器人左腿部件9上安装有左侧车后轮11,所述机器人右腿部件10上安装有右侧车后轮12,所述机器人左腿部件9连接有用于在车形形态时能够绕前后方向的轴摆动以便于向上摆动到位时作为车厢左侧壁体的左侧板13,所述机器人右腿部件 10连接有在车形形态时能够绕前后方向的轴摆动以便于向上摆动到位时作为车厢右侧壁体的右侧板14,所述车头主体1的上端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中连接有能够绕左右方向的轴摆动用于向下摆动到位时隐蔽起来和向上摆动到位时作为机器人头部的机器人头部件16。
29.如上所述,本案结构简单易实现,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6、机器人右手部件7、机器人胯部件8、机器人左腿部件9、机器人右腿部件 10、左侧板13以及右侧板14可作为机器人形态和车形形态的共同部件无需拆装,降低组装难度以便于年龄较小的儿童也能玩耍,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在车形形态时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6、机器人右手部件7、机器人左腿部件9、机器人右腿部件10、左侧板13以及右侧板14组合成位于所述车头主体1后方的车厢,其造型好,其分别可摆动的设置,便于后续向机器人形态变形,另,所述左侧板13活动连接机器人左腿部件9的设置、所述右侧板14活动连接机器人右腿部件 10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左右腿部的可玩性、灵活性、造型;所述车前轮5、左侧车后轮11、右侧车后轮12的设置,可提高机器人形态下的造型;所述车头主体1上端的凹槽15设置,便于绕左右方向的轴摆动连接机器人头部件16,如此,在车形形态时可通过摆动所述机器人头部件16而向下隐蔽在凹槽15中而不向上凸,提高车形形态下的车头外观整洁性,在机器人形态时可通过摆动所述机器人头部件16而将其从所述凹槽15中翻转起来,可玩性好。
30.如图4所示,具体实施时,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6包括有连接在所述车头主体1左侧能够绕上下方向的轴摆动的机器人左肩部61和活动连接在所述机器人左肩部61上的机器人左臂62,所述机器人右手部件7包括有连接在所述车头主体1右侧能够绕上下方向的轴摆动的机器人右肩部71、活动连接在所述机器人右肩部71上的机器人右臂 72,如此,在机器
人形态下,所述左手部件6和右手部件7可以转变成各种造型,提高可玩性。
31.如图4和图5所示,具体实施时,所述左侧板13上设有与左侧板 13一起运动用于在机器人形态时起支撑作用的机器人左脚掌部17,所述右侧板14上设有与右侧板14一起运动用于在机器人形态时起支撑作用的机器人右脚掌部18,如此,在机器人形态下,所述左脚掌部17 和右脚掌部18提高机器人形态时的站立稳定性。
32.如图3和图4所示,在车形形态时所述机器人左腿部件9能够绕上下方向的第一轴摆动、所述机器人右腿部件10能够绕上下方向的第二轴摆动,在机器人形态时所述机器人左腿部件9能够绕前后方向的第一轴摆动、所述机器人右腿部件10能够绕前后方向的第二轴摆动,有利于提高灵活性。
33.如图4所示,具体实施时,所述机器人左腿部件9包括有连接在所述机器人胯部件8上并能绕第一轴摆动的左腿91、连接在所述左腿 91上能够绕左腿91长度方向的轴摆动的左摆动座92,所述左侧车后轮11、左侧板13分别连接在所述左摆动座92上,所述机器人右腿部件10包括有连接在所述机器人胯部件8上并能绕第二轴摆动的右腿 101、连接在所述右腿101上能够绕右腿101长度方向的轴摆动的右摆动座102,所述右侧车后轮12、右侧板14分别连接在所述右摆动座 102上。
34.如上所述,所述左侧车后轮11与左侧板13都通过所述左摆动座 92与所述左腿91连接的设置,如此,所述左侧车后轮11与左侧板13 都能够随所述左摆动座92相对所述左腿91绕第一轴摆动,所述左侧车后轮11与左侧板13也能够相对左摆动座92绕长度方向的轴摆动,其灵活性较好,可玩性较好;所述右侧车后轮12与右侧板14都能够随所述右摆动座102相对所述右腿101绕第二轴摆动,所述右侧车后轮12与右侧板14也能够相对右摆动座102绕长度方向的轴摆动,其灵活性较好,可玩性较好。
35.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前后向通道2中安装有能够向前伸向后缩的机器人武器件19,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6、机器人右手部件7、机器人胯部件8、车头上壳体3、车头下壳体4之间设有联动结构以便于玩具由车形形态变形成机器人形态时带动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向前伸和以便于玩具由机器人形态变形成车形形态时带动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向后缩。
36.如上所述,本案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能够在所述第一前后向通道 2中前后运动的设置和所述联动结构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在车形形态时能够通过所述联动结构而使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自动向后缩而隐蔽在所述第一前后向通道2中,有利于提高车形形态下车头主体1的整洁性,另一方面便于在机器人形态时通过所述联动结构而使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自动从所述第一前后向通道2向前伸出,有利于提高机器人形态时的造型,增加可玩性和趣味性,实用性好,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37.如图5和图7所示,具体实施时,所述联动结构包括有一端绕上下方向的轴与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左后端铰接连接的第一联动连接杆201、一端绕上下方向的轴与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右后端铰接连接的第二联动连接杆202、一端绕左右方向的轴与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 后下端铰接连接的第三联动连接杆203,所述第一联动连接杆201的另一端绕上下方向的轴与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6铰接连接以便于在车形形态时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向后缩及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6相对所述车头主体1向后摆、在机器人形态时机器人武器件19向前伸及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6相对所述车头主体1向外侧摆,所述第二联动连接杆202的另一端绕上下方向的轴与所述机器人右手部件7铰接连接以便于在车形形态时所述机器人武
器件19向后缩及所述机器人右手部件7相对所述车头主体1向后摆、在机器人形态时机器人武器件19向前伸及所述机器人右手部件7相对所述车头主体1向外侧摆,所述第三联动连接杆203的另一端绕前后方向的轴与所述机器人胯部件8铰接连接以便于在车形形态时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向后缩及所述机器人胯部件8相对所述车头主体1向后上方摆、在机器人形态时机器人武器件19向前伸及所述机器人胯部件8相对所述车头主体1向下方摆,如此,可实现多部件同时变形,提高变形速度。
38.如图8所示,具体实施时,所述车头主体1中设有与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连接并一起前后运动的第一活动件104,所述第一活动件104 与所述车头上壳体3之间活动连接有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104向前运动时使所述车头上壳体3向上摆及所述第一活动件104向后运动时使所述车头上壳体3向下摆的第二活动件105,所述第一活动件104与所述车头下壳体4之间活动连接有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104向前运动时使所述车头下壳体4向下摆及所述第一活动件104向后运动时使所述车头下壳体4向上摆的第三活动件103。
39.如上所述,本案所述第一活动件104、第二活动件105、第三活动件103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在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向后缩的时候,所述车头上壳体3与车头下壳体4能够自动合拢,有利于在车形形态时将所述第一前后向通道2隐蔽起来,另一方面便于在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向前伸的时候,所述车头上壳体3与车头下壳体4能够自动张开而不对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向前伸形成阻碍,其联动性好,可提高变形速度,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40.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车头主体1的后侧开设有与所述凹槽15相通的第二前后向通道21,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上设有能够在所述第二前后向通道21中前后运动用于在机器人武器件19向前伸时推动所述机器人头部件16向上摆、机器人武器件19向后缩时不阻碍所述机器人头部件16向下摆的凸起部191,其联动性好。
41.如图5所示,具体实施时,所述机器人左腿部件9和所述机器人右腿部件10之间设有用于在车形形态时进行两者位置固定的第一插接结构,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有设置在机器人左腿部件9右侧的第一插块301、设置在机器人右腿部件10上用于在车形形态时与所示第一插块301配合插接的第一插槽302,如此,有利于增加车形形态的牢固性。
42.如上所述,本案保护的是一种能够变形成机器人的车形玩具,一切与本案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都应示为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能够变形成机器人的车形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在机器人形态时作为机器人躯干主体的车头主体(1),所述车头主体(1)设有第一前后向通道(2),所述车头主体(1)的前上端连接有能够绕左右方向的轴摆动的车头上壳体(3)、前下端连接有能够绕左右方向的轴摆动的车头下壳体(4),所述车头上壳体(3)向上摆动到位时能够供所述第一前后向通道(2)的前端口上半部显现、向下摆动到位时能够遮挡住所述第一前后向通道(2)的前端口上半部,所述车头下壳体(4)向下摆动到位时能够供所述第一前后向通道(2)的前端口下半部显现、向上摆动到位时能够遮挡住所述第一前后向通道(2)的前端口下半部,所述车头主体(1)的左右侧安装有车前轮(5)或车头下壳体(4)的左右侧安装有车前轮(5),所述车头主体(1)的左后侧连接有能够绕上下方向的轴摆动用于在车形形态时向后摆动到位而作为车厢左上部件的机器人左手部件(6)、右后侧连接有能够绕上下方向的轴摆动用于在车形形态时向后摆动到位而作为车厢右上部件的机器人右手部件(7),所述车头主体(1)的后下端连接有能够绕左右方向的轴摆动用于在车形形态时向后上方摆动到位而作为车体底端部件的机器人胯部件(8),所述机器人胯部件(8)的左侧连接有用于在车形形态时向后延伸而作为车厢左下底部件的机器人左腿部件(9)、右侧连接有在车形形态时向后延伸而作为车厢右下底部件的机器人右腿部件(10),所述机器人左腿部件(9)上安装有左侧车后轮(11),所述机器人右腿部件(10)上安装有右侧车后轮(12),所述机器人左腿部件(9)连接有用于在车形形态时能够绕前后方向的轴摆动以便于向上摆动到位时作为车厢左侧壁体的左侧板(13),所述机器人右腿部件(10)连接有在车形形态时能够绕前后方向的轴摆动以便于向上摆动到位时作为车厢右侧壁体的右侧板(14),所述车头主体(1)的上端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中连接有能够绕左右方向的轴摆动用于向下摆动到位时隐蔽起来和向上摆动到位时作为机器人头部的机器人头部件(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变形成机器人的车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6)包括有连接在所述车头主体(1)左侧能够绕上下方向的轴摆动的机器人左肩部(61)和活动连接在所述机器人左肩部(61)上的机器人左臂(62),所述机器人右手部件(7)包括有连接在所述车头主体(1)右侧能够绕上下方向的轴摆动的机器人右肩部(71)和活动连接在所述机器人右肩部(71)上的机器人右臂(7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变形成机器人的车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13)上设有与左侧板(13)一起运动用于在机器人形态时起支撑作用的机器人左脚掌部(17),所述右侧板(14)上设有与右侧板(14)一起运动用于在机器人形态时起支撑作用的机器人右脚掌部(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变形成机器人的车形玩具,其特征在于在车形形态时所述机器人左腿部件(9)能够绕上下方向的第一轴摆动、所述机器人右腿部件(10)能够绕上下方向的第二轴摆动,在机器人形态时所述机器人左腿部件(9)能够绕前后方向的第一轴摆动、所述机器人右腿部件(10)能够绕前后方向的第二轴摆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够变形成机器人的车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左腿部件(9)包括有连接在所述机器人胯部件(8)上并能绕第一轴摆动的左腿(91)、连接在所述左腿(91)上能够绕左腿(91)长度方向的轴摆动的左摆动座(92),所述左侧车后轮(11)、左侧板(13)分别连接在所述左摆动座(92)上,所述机器人右腿部件(10)包括有连接在所述机器人胯部件(8)上并能绕第二轴摆动的右腿(101)、连接在所述右腿(101)上能够
绕右腿(101)长度方向的轴摆动的右摆动座(102),所述右侧车后轮(12)、右侧板(14)分别连接在所述右摆动座(102)上。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能够变形成机器人的车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后向通道(2)中安装有能够向前伸向后缩的机器人武器件(19),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6)、机器人右手部件(7)、机器人胯部件(8)、车头上壳体(3)、车头下壳体(4)之间设有联动结构以便于玩具由车形形态变形成机器人形态时带动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向前伸和以便于玩具由机器人形态变形成车形形态时带动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向后缩。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够变形成机器人的车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结构包括有一端绕上下方向的轴与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左后端铰接连接的第一联动连接杆(201)、一端绕上下方向的轴与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右后端铰接连接的第二联动连接杆(202)、一端绕左右方向的轴与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后下端铰接连接的第三联动连接杆(203),所述第一联动连接杆(201)的另一端绕上下方向的轴与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6)铰接连接以便于在车形形态时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向后缩及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6)相对所述车头主体(1)向后摆、在机器人形态时机器人武器件(19)向前伸及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6)相对所述车头主体(1)向外侧摆,所述第二联动连接杆(202)的另一端绕上下方向的轴与所述机器人右手部件(7)铰接连接以便于在车形形态时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向后缩及所述机器人右手部件(7)相对所述车头主体(1)向后摆、在机器人形态时机器人武器件(19)向前伸及所述机器人右手部件(7)相对所述车头主体(1)向外侧摆,所述第三联动连接杆(203)的另一端绕前后方向的轴与所述机器人胯部件(8)铰接连接以便于在车形形态时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向后缩及所述机器人胯部件(8)相对所述车头主体(1)向后上方摆、在机器人形态时机器人武器件(19)向前伸及所述机器人胯部件(8)相对所述车头主体(1)向下方摆。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能够变形成机器人的车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主体(1)中设有与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连接并一起前后运动的第一活动件(104),所述第一活动件(104)与所述车头上壳体(3)之间活动连接有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104)向前运动时使所述车头上壳体(3)向上摆及所述第一活动件(104)向后运动时使所述车头上壳体(3)向下摆的第二活动件(105),所述第一活动件(104)与所述车头下壳体(4)之间活动连接有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104)向前运动时使所述车头下壳体(4)向下摆及所述第一活动件(104)向后运动时使所述车头下壳体(4)向上摆的第三活动件(103)。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能够变形成机器人的车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主体(1)的后侧开设有与所述凹槽(15)相通的第二前后向通道(21),所述机器人武器件(19)上设有能够在所述第二前后向通道(21)中前后运动用于在机器人武器件(19)向前伸时推动所述机器人头部件(16)向上摆、机器人武器件(19)向后缩时不阻碍所述机器人头部件(16)向下摆的凸起部(191)。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变形成机器人的车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左腿部件(9)和所述机器人右腿部件(10)之间设有用于在车形形态时进行两者位置固定的第一插接结构,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有设置在机器人左腿部件(9)右侧的第一插块(301)、设置在机器人右腿部件(10)上用于在车形形态时与所示第一插块(301)配合插接的第一插槽(30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变形成机器人的车形玩具,其结构简单易实现,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机器人右手部件、机器人胯部件、机器人左腿部件、机器人右腿部件、左侧板以及右侧板可作为机器人形态和车形形态的共同部件无需拆装,降低组装难度,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在车形形态时所述机器人左手部件、机器人右手部件、机器人左腿部件、机器人右腿部件、左侧板以及右侧板组合成位于车头主体后方的车厢,其造型好,其分别可摆动的设置,便于后续向机器人形态变形,所述车头主体的凹槽设置,便于绕左右方向的轴摆动连接机器人头部件,如此,在车形形态时可通过摆动机器人头部件而向下隐蔽在凹槽中,提高车形形态下的车头外观整洁性。提高车形形态下的车头外观整洁性。提高车形形态下的车头外观整洁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俊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易腾动漫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8
技术公布日:2023/1/6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