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线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系留无人机电源线自动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2.无人机广泛应用于空中监控和应急通讯方面,可搭载特制可见光摄像机和红外线热成像仪,也可搭载应急通讯中继设备,在军事、消防、石油、海洋、测绘、交通、科研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无人机的负载能力低,且受电池容量和重量的限制,常规无人机只能在驻空飞行30分钟左右后,就得返回地面更换电池,造成工作繁琐,影响正常的工作。
3.系留无人机是一种通过线缆来传输电力和通讯信号的多旋翼无人机,其供电电源在地面,所述供电电源通过供电电缆连接无人机,系留无人机起飞降落时,系留线缆的收放需要人工参与,所述线缆长期与地面摩擦,存在破损漏电的风险,且操作步骤复杂,工作起来危险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系留无人机电源线自动收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系留无人机电源线自动收放装置,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收线机构、驱动杆、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动力源相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收线机构后与所述主动轮相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所述从动轮相连接,所述收线机构的下方设置有丝杠,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丝杠相连接,所述丝杠上设置有排线机构。
6.所述收线机构包括收线筒、驱动筒、压紧弹簧和螺母,所述驱动筒设置于所述收线筒中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驱动筒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压紧弹簧套设于所述驱动杆上,所述压紧弹簧的一端与螺纹连接于所述驱动杆上的螺母相抵,所述压紧弹簧的另一端经压力轴承与所述驱动筒的一侧相抵,所述驱动筒的另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套设于所述驱动杆上并与其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排线机构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一侧的第一穿线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顶端的第二穿线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另一侧的滑块和设置于所述支架底端的限位组件,电源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线组件和所述第二穿线组件后绕设于所述收线筒上,所述丝杠穿过所述滑块并与其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穿线组件包括两个横向设置的第一导向辊和两个竖向设置的第二导向辊,两个所述第一导向辊和两个所述第二导向辊围成中空的穿线孔,所述电源线穿过所述穿线孔,所述第一导向辊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导向辊的两端均与所述支架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二穿线组件包括两个第三导向辊,两个所述第三导向辊之间留有穿线通道,所述电源线穿过所述穿线通道,所述第三导向辊的两端与所述支架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筒和设置于所述限位筒中的限位杆,所述限位筒与所述支架相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两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收线筒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驱动筒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
12.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系留无人机电源线自动收放装置,使用时动力源带动驱动杆转动,进而驱动筒带动收线筒转动,绕设于收线筒上的电源线开始收卷,直至电源线抻紧使驱动杆与驱动筒脱离,此时驱动杆空转电源线停止收卷,使电源线根据系留无人机的飞行状态时刻处于抻紧状态,避免电源线与地面摩擦,损坏电源线,影响系留无人机的飞行。
1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系留无人机电源线自动收放装置实施例的正视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系留无人机电源线自动收放装置实施例的排线机构的后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系留无人机电源线自动收放装置实施例的排线机构的俯视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系留无人机电源线自动收放装置实施例的驱动筒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系留无人机电源线自动收放装置实施例的收线机构的立体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系留无人机电源线自动收放装置实施例的收线机构的正视图;
20.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系留无人机电源线自动收放装置实施例的收线机构的后视图。
21.其中:1、收线筒;2、底座;3、驱动杆;4、主动轮;5、皮带;6、从动轮;7、限位杆;8、限位筒;9、第一导向辊;10、第二导向辊;11、丝杠;12、第三导向辊;13、限位组件;14、滑块;15支架;16、驱动筒;17、挡板;18、连接孔;19、压力轴承;20、螺母;21、压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23.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系留无人机电源线自动收放装置结构,包括底座2、安装于底座2上的收线机构、驱动杆3、主动轮4和从动轮6,驱动杆3的一端与动力源相连接,驱动杆3的另一端穿过收线机构后与主动轮4相连接,主动轮4通过皮带5与从动轮6相连接,收线机构的下方设置有丝杠11,从动轮6与丝杠11相连接,丝杠11上设置有排线机构,收线机构包括收线筒1、驱动筒16、压紧弹簧21和螺母20,驱动筒16设置于收线筒1中并与其固定连接,驱动杆3的另一端穿过驱动筒16并与其活动连接,压紧弹簧21套设于驱动杆3上,压紧弹簧21的一端与螺纹连接于驱动杆3上的螺母20相抵,压紧弹簧21的另一端经压力轴承19与驱动筒16的一侧相抵,驱动筒16的另一侧设置有挡板17,挡板17套设于驱动杆3上并与其固定连接,驱动筒16靠近挡板17的一侧设置有与挡板17相卡接的凹槽,动力源可以是电机也可以是手摇杆,由于驱动筒16和驱动杆3为活动连接为分体结构,采用压紧弹簧21与挡板17将驱动筒16压紧,使电源线收卷过程中,驱动筒16随着驱动杆3的转动而转动。动力源带动驱动杆3转动,进而驱动筒16带动收线筒1转动,绕设于收线筒1上的电源线开始收卷,收卷到电源线抻紧,此时抻紧的力度和压紧弹簧21与挡片17压紧驱动筒16的力相同,继续收卷电源线,抻紧的力度大于压紧弹簧21与挡片17压紧驱动筒16的力,驱动杆3与驱动筒16脱离,驱动杆3空转,电源线停止收卷,电源线未抻紧时,压紧弹簧21与挡板17将驱动筒16压紧,驱动杆3与驱动筒16未脱离,驱动杆3带动驱动筒16转动,对松弛的电源线进行收卷。电源线也可以是系留无人机用的信号线或者其他电缆。
25.排线机构包括支架15、设置于支架15一侧的第一穿线组件、设置于支架15顶端的第二穿线组件、设置于支架15另一侧的滑块14和设置于支架15底端的限位组件13,电源线依次穿过第一穿线组件和第二穿线组件后绕设于收线筒1上,丝杠11穿过滑块14并与其螺纹连接,第一穿线组件包括两个横向设置的第一导向辊9和两个竖向设置的第二导向辊10,两个第一导向辊9和两个第二导向辊10围成中空的穿线孔,电源线穿过穿线孔,第一导向辊9的两端和第二导向辊10的两端均与支架16相连接,第二穿线组件13包括两个第三导向辊12,两个第三导向辊12之间留有穿线通道,电源线穿过穿线通道,第三导向辊12的两端与支架15相连接。电源线首先通过穿线孔,然后穿过穿线通道绕在收线筒1上,为了将电源线整齐的排列在收线筒1上,在收线筒1转动收线的过程中,主动轮4通过皮带5带动从动轮6转动,进而丝杠11转动,滑块14在丝杠11上往复运动,穿线孔和穿线通道带动电源线往复整齐的收卷在收线筒1上。第一导向辊9和第二导向辊10主要用于在滑块14往复运动过程中对电源线进行定位,保证电源线从左到右整齐排布,第三导向辊的作用与上述相同。
26.限位组件13包括限位筒8和设置于限位筒8中的限位杆7,限位筒8与支架15相连接,限位杆7的两端与底座2相连接,由于滑块14在往复移动过程中十分不稳定,限位筒8主要用于使滑块沿限位杆7的方向移动,移动稳定,收线稳定,收线筒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驱动筒16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连接孔18,连接孔18通过螺栓与连接板相连接。
27.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加强收放装置的安全性,可以将整个收放装置放置于防雨防尘箱中,并在防雨防尘箱侧壁上安装散热风扇,为了电源线的供电正常,可以在防雨防尘箱中设置电源模块,电源线一端与电源模块相连接,电源线中部绕设在卷筒上,电源线的另一端与无人机相连接。
2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为:动力源带动驱动杆3转动,进而驱动筒16带动收线
筒1转动,绕设于收线筒1上的电源线收卷,收卷到电源线抻紧,继续收卷电源线,驱动杆3与驱动筒16脱离,驱动杆3空转,电源线停止收卷,电源线未抻紧时,动力源将驱动力传送给驱动杆3使其转动,驱动杆3带动驱动筒16转动,驱动筒16带动收线筒1转动,同时主动轮4通过从动轮6带动丝杠11转动,滑块14在丝杠11上往复滑动,将穿过第一穿线机构和第二穿线机构的电源线从收线筒1的一端收卷排列到收线筒1的另一端。
29.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系留无人机电源线自动收放装置,使用时动力源带动驱动杆转动,进而驱动筒带动收线筒转动,绕设于收线筒上的电源线开始收卷,直至电源线抻紧使驱动杆与驱动筒脱离,此时驱动杆空转电源线停止收卷,使电源线根据系留无人机的飞行状态时刻处于抻紧状态,避免电源线与地面摩擦,损坏电源线,影响系留无人机的飞行。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系留无人机电源线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收线机构、驱动杆、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动力源相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收线机构后与所述主动轮相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所述从动轮相连接,所述收线机构的下方设置有丝杠,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丝杠相连接,所述丝杠上设置有排线机构;所述收线机构包括收线筒、驱动筒、压紧弹簧和螺母,所述驱动筒设置于所述收线筒中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驱动筒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压紧弹簧套设于所述驱动杆上,所述压紧弹簧的一端与螺纹连接于所述驱动杆上的螺母相抵,所述压紧弹簧的另一端经压力轴承与所述驱动筒的一侧相抵,所述驱动筒的另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套设于所述驱动杆上并与其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留无人机电源线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机构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一侧的第一穿线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顶端的第二穿线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另一侧的滑块和设置于所述支架底端的限位组件,电源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线组件和所述第二穿线组件后绕设于所述收线筒上,所述丝杠穿过所述滑块并与其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系留无人机电源线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线组件包括两个横向设置的第一导向辊和两个竖向设置的第二导向辊,两个所述第一导向辊和两个所述第二导向辊围成中空的穿线孔,所述电源线穿过所述穿线孔,所述第一导向辊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导向辊的两端均与所述支架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系留无人机电源线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线组件包括两个第三导向辊,两个所述第三导向辊之间留有穿线通道,所述电源线穿过所述穿线通道,所述第三导向辊的两端与所述支架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系留无人机电源线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筒和设置于所述限位筒中的限位杆,所述限位筒与所述支架相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两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留无人机电源线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筒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驱动筒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系留无人机电源线自动收放装置,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收线机构、驱动杆、主动轮和从动轮,收线机构的下方设置有丝杠,从动轮与丝杠相连接,丝杠上设置有排线机构,收线机构包括收线筒、驱动筒、压紧弹簧和螺母,驱动杆的一端穿过驱动筒并与其活动连接,压紧弹簧套设于驱动杆上,压紧弹簧的一端与螺纹连接于驱动杆上的螺母相抵,压紧弹簧的另一端经压力轴承与驱动筒的一侧相抵,驱动筒的另一侧设置有挡板,挡板套设于驱动杆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系留无人机排线器,采用收线机构保证电源线在系留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处于抻紧状态,避免电源线与地面摩擦产生损伤。源线与地面摩擦产生损伤。源线与地面摩擦产生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泊头市云祥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9
技术公布日:20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