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铆压冲压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铆压送料冲压加工装置以及产品。
背景技术:2.一般的冲压加工装置,送料料带是一次性的,送料料带在冲压加工完成后剩余的材料即为废料。由于送料料带是一次性的,加工产生的废料较多且废料占用的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加工产生的废料较少且废料占用的空间较小的铆压上料装置以及产品冲压设备。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铆压上料装置,包括:
6.铆压机构;
7.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收卷轮、放卷轮、传输带及铆压送料料带,所述铆压送料料带设于所述传输带,所述收卷轮用于收卷所述传输带,所述放卷轮用于放卷所述传输带,所述铆压送料料带开设有若干沿所述传输带运动方向间隔设置的卡接孔;
8.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用于对压铸件进行上料,所述进料机构的输出端延伸至与所述铆压机构的作用端对应的位置,所述铆压机构用于将每一所述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所述卡接孔内。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铆压送料料带还开设有若干定位孔,若干所述定位孔间隔设置。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铆压机构包括基座、驱动组件及铆压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基座,所述铆压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铆压组件用于将每一所述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所述卡接孔内。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铆压机构还包括固定定位组件,所述固定定位组件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铆压组件包括铆压柱,所述铆压柱安装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固定定位组件用于对所述铆压送料料带的每一定位孔进行定位,所述铆压柱用于将每一所述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所述卡接孔内。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卡接孔间隔分布。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铆压送料料带粘接于所述传输带。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机构为振动盘机构。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机架,所述收卷轮及所述放卷轮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机架,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轴与所述收卷轮连接。
17.一种产品冲压设备,包括冲压装置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铆压上料装置,所述冲压装置用于对所述铆压上料装置的所述卡接孔内的所述压铸件进行冲压。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9.1、本实用新型的铆压上料装置,铆压送料料带开设有若干沿传输带运动方向间隔设置的卡接孔,铆压机构用于将每一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卡接孔内,即铆压送料料带通过卡接孔与压铸件铆接,使铆压送料料带为压铸件提供固定定位作用,从而确保了后续压铸件的加工精度,实现批量铆压定位,且能够方便后续的冲压装置对若干压铸件进行批量冲压操作,以提高每一压铸件的冲压效率。
20.2、由于每一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卡接孔内,使冲压装置仅对卡接孔内的压铸件进行冲压,不会损坏铆压送料料带,使铆压送料料带可重复利用,且冲压装置对每一压铸件冲压产生的废料较少,减少了铆压送料料带的废料产生,从而降低了清理铆压送料料带废料的频率,从而提高了生产便利性,且使得铆压送料料带的废料占用的空间较小,且降低了铆压送料料带的物料成本。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铆压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铆压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1所示的铆压上料装置的局部视图;
25.图4为图1所示的铆压上料装置的局部视图;
26.图5为图2所示的铆压上料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0.本技术提供一种铆压上料装置。上述的铆压上料装置包括铆压机构、送料机构和
进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收卷轮、放卷轮、传输带及铆压送料料带,铆压送料料带设于传输带,收卷轮用于收卷传输带,放卷轮用于放卷传输带,铆压送料料带开设有若干沿传输带运动方向间隔设置的卡接孔。进料机构用于对压铸件进行上料,进料机构的输出端延伸至与铆压机构的作用端对应的位置,铆压机构用于将每一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卡接孔内。
31.上述的铆压上料装置,铆压送料料带开设有若干沿传输带运动方向间隔设置的卡接孔,铆压机构用于将每一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卡接孔内,即铆压送料料带通过卡接孔与压铸件铆接,使铆压送料料带为压铸件提供固定定位作用,从而确保了后续压铸件的加工精度,实现批量铆压定位,且能够方便后续的冲压装置对若干压铸件进行批量冲压操作,以提高每一压铸件的冲压效率。由于每一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卡接孔内,使冲压装置仅对卡接孔内的压铸件进行冲压,不会损坏铆压送料料带,使铆压送料料带可重复利用,且冲压装置对每一压铸件冲压产生的废料较少,减少了铆压送料料带的废料产生,从而降低了清理铆压送料料带废料的频率,从而提高了生产便利性,且使得铆压送料料带的废料占用的空间较小,且降低了铆压送料料带的物料成本。
32.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铆压上料装置,以下对本技术的铆压上料装置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33.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一实施方式的铆压上料装置10包括铆压机构100、送料机构200和进料机构300。送料机构200包括收卷轮210、放卷轮220、传输带230及铆压送料料带240,铆压送料料带240设于传输带230,收卷轮210用于收卷传输带230,放卷轮220用于放卷传输带230,铆压送料料带240开设有若干沿传输带230运动方向间隔设置的卡接孔101。进料机构300用于对压铸件进行上料,进料机构300的输出端延伸至与铆压机构100的作用端对应的位置,铆压机构100用于将每一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卡接孔101内。
34.上述的铆压上料装置10,铆压送料料带240开设有若干沿传输带230运动方向间隔设置的卡接孔101,铆压机构100用于将每一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卡接孔101内,即铆压送料料带240通过卡接孔101与压铸件铆接,使铆压送料料带240为压铸件提供固定定位作用,从而确保了后续压铸件的加工精度,实现批量铆压定位,且能够方便后续的冲压装置对若干压铸件进行批量冲压操作,以提高每一压铸件的冲压效率。由于每一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卡接孔101内,使冲压装置仅对卡接孔101内的压铸件进行冲压,不会损坏铆压送料料带240,使铆压送料料带240可重复利用,且冲压装置对每一压铸件冲压产生的废料较少,减少了铆压送料料带240的废料产生,从而降低了清理铆压送料料带240废料的频率,从而提高了生产便利性,且使得铆压送料料带240的废料占用的空间较小,且降低了铆压送料料带240的物料成本。
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传输线朝a方向运动,进料机构300将压铸件朝b方向输送到与卡接孔101上方相应的位置,此时传输线驻停,铆压机构100的作用端朝c方向对压铸件进行铆压,以将压铸件铆压于卡接孔101内,铆压完成时,铆压机构100的作用端朝c方向的反方向运动直至回到铆压前的位置,同时传输线带动压铸件继续朝a方向继续运动,等待进一步地冲压加工。
36.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铆压送料料带240还开设有若干定位孔102,若干定位孔102间隔设置。可以理解,铆压时固定定位组件111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定位孔102对铆压送料料带240进行定位,使铆压送料料带240相对铆压机构
100静止,从而提高铆压精度,以及减少铆压送料料带240和压铸件的损耗。
37.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和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铆压机构100包括基座110、驱动组件120及铆压组件130,驱动组件120设于基座110,铆压组件130连接于驱动组件120的动力输出轴上,铆压组件130用于将每一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卡接孔101内。可以理解,驱动组件120为铆压柱131提供动力,使得铆压柱131将每一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卡接孔101内,从而完成铆压工序。
38.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和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铆压机构100还包括固定定位组件111,固定定位组件111设于基座110上,铆压组件130包括铆压柱131,铆压柱131安装于驱动组件120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定位组件111用于对铆压送料料带240的每一定位孔102进行定位,铆压柱131用于将每一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卡接孔101内。可以理解,固定定位组件111用于铆压时对铆压送料料带240进行固定定位,从而确保铆压精度,以及减少铆压送料料带240和压铸件的损耗。
39.请参阅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卡接孔101间隔分布。可以理解,每一卡接孔101用于对相应的压铸件进行铆压,若干卡接孔101间隔分布,使相邻的卡接孔101之间留出较充足的空间,避免因相邻的卡接孔101之间的空间较小使相邻的卡接孔101不能同时进行铆压的问题,以便同时对若干卡接孔101进行批量铆压。
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铆压送料料带粘接于传输带。可以理解,铆压送料料带通过粘接的方式与传输带相固定,从而确保铆压精度。
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料机构为振动盘机构。可以理解,振动盘机构通过振动使压铸件到达卡接孔上方,以便后续铆压柱对压铸件进行铆压,且避免了通过人工操作或机械手操作将压铸件放置到卡接孔上方而造成的生产效率较低和生产便利性较差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便利性。
42.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送料机构200还包括机架250,收卷轮210及放卷轮220均转动连接于机架250。可以理解,收卷轮210及放卷轮220均转动连接于机架250,使得收卷轮210转动时放卷轮220也转动,从而确保传输带230运动。
43.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送料机构200还包括驱动电机260,驱动电机260设于机架250,驱动电机260的动力轴与收卷轮210连接。可以理解,驱动电机260的动力轴带动收卷轮210转动,而收卷轮210通过机架250带动放卷轮220转动,从而确保传输带230运动。
4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产品冲压设备,包括冲压装置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铆压上料装置,冲压装置用于对铆压上料装置的卡接孔内的压铸件进行冲压。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铆压上料装置10包括铆压机构100、送料机构200和进料机构300。送料机构200包括收卷轮210、放卷轮220、传输带230及铆压送料料带240,铆压送料料带240设于传输带230,收卷轮210用于收卷传输带230,放卷轮220用于放卷传输带230,铆压送料料带240开设有若干沿传输带230运动方向间隔设置的卡接孔101。进料机构300用于对压铸件进行上料,进料机构300的输出端延伸至与铆压机构100的作用端对应的位置,铆压机构100用于将每一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卡接孔101内。
45.上述的产品冲压设备,铆压上料装置用于对压铸件进行铆压,冲压装置用于对铆压上料装置的卡接孔内的压铸件进行冲压,即在传输带上依次完成铆压工序和冲压工序,
从而完成对压铸件的加工,即确保了产品冲压设备的生产便利性。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产品冲压设备的铆压上料装置10,铆压送料料带240开设有若干沿传输带230运动方向间隔设置的卡接孔101,铆压机构100用于将每一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卡接孔101内,即铆压送料料带240通过卡接孔101与压铸件铆接,使铆压送料料带240为压铸件提供固定定位作用,从而确保了后续压铸件的加工精度,实现批量铆压定位,且能够方便后续的冲压装置对若干压铸件进行批量冲压操作,以提高每一压铸件的冲压效率。由于每一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卡接孔101内,使冲压装置仅对卡接孔101内的压铸件进行冲压,不会损坏铆压送料料带240,使铆压送料料带240可重复利用,且冲压装置对每一压铸件冲压产生的废料较少,减少了铆压送料料带240的废料产生,从而降低了清理铆压送料料带240废料的频率,从而提高了生产便利性,且使得铆压送料料带240的废料占用的空间较小,且降低了铆压送料料带240的物料成本。
46.进一步地,冲压装置设于放卷轮与收卷轮之间,且铆压机构与冲压装置沿传输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铆压机构将每一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卡接孔内之后,冲压装置接着对传输带上的每一压铆件进行冲压加工,提高每一压铸件的冲压加工效率。更进一步地,每一压铆件在冲压装置冲压加工之后形成产品,且产品自动脱离于卡接孔内,实现每一产品自动分离于卡接孔,进而实现每一产品自动下料。
4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48.本实用新型的铆压上料装置10,铆压送料料带240开设有若干沿传输带230运动方向间隔设置的卡接孔101,铆压机构100用于将每一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卡接孔101内,即铆压送料料带240通过卡接孔101与压铸件铆接,使铆压送料料带240为压铸件提供固定定位作用,从而确保了后续压铸件的加工精度,实现批量铆压定位,且能够方便后续的冲压装置对若干压铸件进行批量冲压操作,以提高每一压铸件的冲压效率。由于每一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卡接孔101内,使冲压装置仅对卡接孔101内的压铸件进行冲压,不会损坏铆压送料料带240,使铆压送料料带240可重复利用,且冲压装置对每一压铸件冲压产生的废料较少,减少了铆压送料料带240的废料产生,从而降低了清理铆压送料料带240废料的频率,从而提高了生产便利性,且使得铆压送料料带240的废料占用的空间较小,且降低了铆压送料料带240的物料成本。
4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1.一种铆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铆压机构;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收卷轮、放卷轮、传输带及铆压送料料带,所述铆压送料料带设于所述传输带,所述收卷轮用于收卷所述传输带,所述放卷轮用于放卷所述传输带,所述铆压送料料带开设有若干沿所述传输带运动方向间隔设置的卡接孔;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用于对压铸件进行上料,所述进料机构的输出端延伸至与所述铆压机构的作用端对应的位置,所述铆压机构用于将每一所述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所述卡接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送料料带还开设有若干定位孔,若干所述定位孔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机构包括基座、驱动组件及铆压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基座,所述铆压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铆压组件用于将每一所述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所述卡接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铆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机构还包括固定定位组件,所述固定定位组件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铆压组件包括铆压柱,所述铆压柱安装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固定定位组件用于对所述铆压送料料带的每一定位孔进行定位,所述铆压柱用于将每一所述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所述卡接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卡接孔间隔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送料料带粘接于所述传输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为振动盘机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机架,所述收卷轮及所述放卷轮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铆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机架,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轴与所述收卷轮连接。10.一种产品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装置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铆压上料装置,所述冲压装置用于对所述铆压上料装置的所述卡接孔内的所述压铸件进行冲压。
技术总结本申请提供一种铆压上料装置以及产品冲压设备。上述的铆压上料装置包括铆压机构、送料机构和进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收卷轮、放卷轮、传输带及铆压送料料带,铆压送料料带设于传输带,收卷轮用于收卷传输带,放卷轮用于放卷传输带,铆压送料料带开设有若干沿传输带运动方向间隔设置的卡接孔。进料机构用于对压铸件进行上料,进料机构的输出端延伸至与铆压机构的作用端对应的位置,铆压机构用于将每一压铸件铆压于相应的卡接孔内。上述的铆压上料装置以及产品冲压设备是一种加工产生的废料较少且废料占用的空间较小的铆压上料装置以及产品冲压设备。产品冲压设备。产品冲压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李品森 梁显盛 陆云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鑫盛达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9
技术公布日:20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