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声通风窗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0月前  75



1.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隔声通风窗。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声环境越来越差,城市噪音影响较为严重,通过长时间紧闭门窗的方式隔施离外部噪声,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空气质量变差。尤其是临街居住、医院、办公室、写字间、学校、会务中心等场所对通风和隔声两项指标同时有较高要求的地方,大多数采用机械动力强制通风实现,这种方式需要安装风机及布置管线,甚至增加自动控制设备,投入大,能耗高,不能适应更多的场所。鉴于以上,我们提出一种隔声通风窗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实用性强,投入少成本低,有效利用自然条件,集通风、采光、隔声为一体,使窗户无需开启即可完成通风换气的一种隔声通风窗。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隔声通风窗,包括墙体,墙体内设有窗框,窗框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窗框内部中空设有进风道结构,窗框内侧安装玻璃,窗框纵截面呈上窄下宽设计,下侧宽端凸出墙体外侧端面形成外侧进风的收集口;收集口为进风道结构底部的进风口,进风道结构沿窗框形状呈多处弯折状设计,窗框上侧于室内一侧设有室内风口,室内风口与进风道结构相连通,进风道结构内壁贴敷有吸声体。
5.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内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导流板,导流板以窗框的纵向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两侧的导流板分别倾斜向两侧的进风道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玻璃于窗框内侧设有不少于两层,玻璃边缘与窗框密封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玻璃之间充有用于隔声保温的惰性气体。
8.进一步的,所述室内风口可以调节风口开度的进气格栅。
9.进一步的,所述室内风口内部设有用于格挡蚊虫的纱窗格。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隔声通风窗利用空气流动撞击墙面沿墙面上流的特性,设置凸出墙面的进风收集口,从而可以尽量收集更多空气进入室内做到加强通风的效果,在进风道结构内壁设置的吸声体可以起到降低风噪、隔绝外部噪声的功能,从而实现隔声通风的功能,本结构利用自然条件,集通风、采光隔声一体,安装简单,窗户无需开启即可完成通风换气,具有隔声效果好、无能源消耗,并防止高空坠物或人员意外坠楼。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隔声通风窗安装完成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隔声通风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隔声通风窗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隔声通风窗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15.如图所示:1、墙体;2、窗框;3、进风道结构;4、玻璃;5、收集口;6、室内风口;7、吸声体;8、导流板;9、惰性气体;10、进气格栅;11、纱窗格。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18.一种隔声通风窗,如图1所示,包括墙体1,墙体1内设有窗框2,窗框2与墙体1固定连接,所述窗框2内部中空设有进风道结构3,如图2所示,进风道结构3沿窗框2形状呈多处弯折状设计,弯折处位于窗框2拐角部位,弯折为窗框2的自然拐角,从而使进入的气流夹带的噪声在这种s形路径的传递下被大幅减弱,窗框2内侧安装玻璃4,窗框2纵截面呈上窄下宽设计,下侧宽端凸出墙体1外侧端面形成外侧进风的收集口5;收集口5为进风道结构3底部的进风口,实际使用时,大气流动,无论是水平流动还是空气对流流动,终将沿壁面向上运动,因为窗户凸出高于墙面形成导风的收集口5,空气被导入,经导流板8分风进入吸声的风道结构,窗框2上侧于室内一侧设有室内风口6,室内风口6与进风道结构3相连通,进风道结构3内壁贴敷有吸声体7,进入的气流被吸声体7的作用下,噪音被大大降低,从而实现降噪的作用。
19.如图2所示,所述进风口内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导流板8,导流板8以窗框2的纵向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两侧的导流板8分别倾斜向两侧的进风道结构3,收集口5内对称布置导流片,强制空气向两侧框流动进入两侧进风道结构3内的吸声通道中,吸声通道又用作窗户侧框,内壁贴复合吸声材料,空气沿吸声通道上行经风阀到达顶框,该设计有效减少风阻,保障通风的顺畅。
20.进一步的,所述玻璃4于窗框2内侧设有不少于两层,玻璃4边缘与窗框2密封连接;所述玻璃4之间充有用于隔声保温的惰性气体9,多层的玻璃4一则起到隔热的作用,二则可以在两者之间填充惰性气体9起到隔音、隔热的效果。
21.如图4所示,所述室内风口6可以调节风口开度的进气格栅10,通过进气格栅10的调节从而控制通风量的变化。所述室内风口6内部设有用于格挡蚊虫的纱窗格11。
22.工作原理
23.窗户安装在墙面后,大气无论是水平流动还是空气对流流动将沿壁面向上运动,
因为窗户底面高于墙面形成导风口,空气被导入,经导流板8分风进入吸声风道,沿风道通过室内风口6进入到室内,完成通风过程。主要噪声被隔声体阻止,经过风道传递的噪声在s型路径传递过程被大幅衰减,窗户内外层为整体透明无缝隔声体,具有良好的隔声、采光和景观透视性。
24.通风隔声窗利用边框作为进风通道,整体窗户侧视上窄下宽,齐外墙垂直安装后,底部伸出墙体1部分为进风收集口5,收集口5内对称布置导流片,强制空气向两侧框流动进入吸声通道,吸声通道又用作窗户侧框,内壁贴复合吸声材料,空气沿吸声通道上行经风阀到达顶框,风阀为一斜板旋转可调节风道开度至完全关闭,同时导向减小风阻,到达顶框的风由室内风口6进入室内,室内风口6安装在顶框面向室内侧,室内风口6设有纱窗格11阻止蚊虫进入室内。
2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隔声通风窗,包括墙体(1),墙体(1)内设有窗框(2),窗框(2)与墙体(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2)内部中空设有进风道结构(3),窗框(2)内侧安装玻璃(4),窗框(2)纵截面呈上窄下宽设计,下侧宽端凸出墙体(1)外侧端面形成外侧进风的收集口(5);收集口(5)为进风道结构(3)底部的进风口,进风道结构(3)沿窗框(2)形状呈多处弯折状设计,窗框(2)上侧于室内一侧设有室内风口(6),室内风口(6)与进风道结构(3)相连通,进风道结构(3)内壁贴敷有吸声体(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内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导流板(8),导流板(8)以窗框(2)的纵向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两侧的导流板(8)分别倾斜向两侧的进风道结构(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4)于窗框(2)内侧设有不少于两层,玻璃(4)边缘与窗框(2)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4)之间充有用于隔声保温的惰性气体(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风口(6)可以调节风口开度的进气格栅(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风口(6)内部设有用于格挡蚊虫的纱窗格(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声通风窗,包括墙体,墙体内设有窗框,窗框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窗框内部中空设有进风道结构,窗框内侧安装玻璃,窗框纵截面呈上窄下宽设计,下侧宽端凸出墙体外侧端面形成外侧进风的收集口;收集口为进风道结构底部的进风口,进风道结构沿窗框形状呈多处弯折状设计,窗框上侧于室内一侧设有室内风口,室内风口与进风道结构相连通,进风道结构内壁贴敷有吸声体。本装置利用空气流动撞击墙面沿墙面上流的特性,设置凸出墙面的进风收集口,可以收集空气进入室内,本结构利用自然条件,集通风、采光隔声一体,安装简单,窗户无需开启即可完成通风换气,具有隔声效果好、无能源消耗,并防止高空坠物或人员意外坠楼。楼。楼。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东农天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1
技术公布日:2023/1/6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