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呼吸训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训练器。
背景技术:2.人在正常吸气时,横膈膜收缩和外肋间肌收缩,当用力吸气时,还需吸气辅助肌,如斜方肌、斜角肌的协助,这些肌肉收缩的结果使得胸阔上举,胸腔空间扩大到极限,因此需要对吸气肌进行锻炼。呼吸训练器是采用阻抗训练基础原理,使用者透过吸气训练器吸气时需费力去抵抗训练器设定的阻抗,以增加吸气肌力,借此增加呼吸肌强度与耐受度。
3.呼吸训练器在儿童肺炎患者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肺炎患者常常伴随着咳嗽、多痰的症状,孩童有时无法很好的将痰咳出,这就导致有痰吐不出来在嗓子内部呼噜呼噜的响,而在呼吸训练时由于需要大力的吐、吸动作,导致咳痰的现象加剧,影响呼吸训练效率。
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训练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呼吸训练器。
6.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呼吸训练器,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的顶部安装有罩体,且罩体的两侧均安装有可拆卸的透明封板,所述罩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呼吸通气管,且呼吸通气管的一端设置有补气电磁阀,呼吸通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呼吸管快接插头,所述罩体的顶部安装有触摸屏操作控制器,所述呼吸通气管的底部螺接有多个呼吸筒,所述座体的顶部还安装有负压罐,且负压罐的侧面设置有负压风机,所述座体的顶部与负压罐之间设置有导电插座,所述负压罐的顶部插接有密封盖,且密封盖的底端设置有废液罐,所述密封盖的中央插接有延伸至废液罐底端的管体;所述罩体的侧面转动安装有波纹定型支撑管,且波纹定型支撑管的另一端安装有托架,所述托架的顶部设置有呼吸管卡座,且托架的底部设置有吸痰管卡座,所述托架的侧面还设置有软管推进机构,所述管体的顶端插接有吸痰软管,且吸痰软管卡接于吸痰管卡座与软管推进机构之间,所述呼吸管快接插头的顶部插接有呼吸软管,且呼吸软管卡接于呼吸管卡座的内部,所述呼吸软管的端部设置有呼吸训练罩,且呼吸训练罩的底部设置有与吸痰软管相适配的导向滑环,所述负压风机的开关设置于软管推进机构的侧面。
7.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呼吸筒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呼吸训练球,且呼吸筒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承载网架,所述呼吸筒的顶部设置有距离感应器。
8.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软管推进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托架上的软管限位辊和活动连杆,所述活动连杆的一端安装有l型结构的推进板,且推进板的一侧安装有具有弹性的夹持辊,所述推进板的顶部安装有扭簧转轴,且扭簧转轴的另一端与托架的侧面之间铰接有伸缩弹簧杆。
9.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软管推进机构还包括转动安装于托架上的软管输送辊,所
述推进板的中部设置有条形槽,条形槽的一侧内壁设置有联动齿条,软管输送辊的一端设置有与联动齿条相啮合的齿轮端。
10.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废液罐包括与密封盖相连接的网罩,和螺接于密封盖底端的过渡短管,所述过渡短管的下端设置有圆台状结构的废液腔。
11.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废液罐的内部设置有离心机构,且离心机构包括螺接于管体底端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外侧设置有多个l型结构的分离软管,且旋转座的底端安装有磁转子,离心机构还包括安装于导电插座顶部的磁感应线圈。
12.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废液罐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机构,且隔离机构包括卡接于过渡短管上端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安装有环箍,环箍的外部转动安装有多个v型结构的隔离块。
13.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隔离块的下端设置有矩形风槽,且隔离块的上部为柔性材料构成,隔离块的上部设置有斜向开设的槽孔。
14.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吸痰软管的外端插接有托板,且托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u型分布的鼻腔管,鼻腔管与吸痰软管连通。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吸训练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在本发明中,设置有可随意转动和调节的托架,托架上设置有吸痰软管和呼吸软管,正常使用时,利用密封塞将导向滑环封堵起来,通过控制补气电磁阀的开度,调节呼吸通气管中的呼、吸阻尼,患者依靠呼吸训练罩、呼吸软管向呼吸筒中吸气,达到呼吸训练的效果,当患者存在多痰症状时,将吸痰软管沿着吸痰管卡座与软管推进机构侧面塞入,且将吸痰软管的一端插入导向滑环中,正常训练时吸痰软管的端头隐藏在呼吸训练罩内部,训练过程中有痰出现时,推动软管推进机构的底端,将吸痰软管的一端向呼吸训练罩内部推动,此时,患者张嘴将吸痰软管的端头含在嘴中,持续的推动软管推进机构将吸痰软管的端头向喉咙部位推动,此时,软管推进机构接触负压风机的开关,在负压罐中形成负压,进而在吸痰软管的端头部位形成吸力,将痰液吸取到废液罐中,达到清痰的目的,痰液吸取完成后放开软管推进机构,吸痰软管被拉回,继续进行呼吸训练,提高患者呼吸训练的效率,同时,本技术中,吸痰软管、管体、废液罐和密封盖等吸痰相关结构,均为可拆卸结构,便于清洗消毒,使用更加卫生。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呼吸训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呼吸训练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呼吸训练器的软管推进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呼吸训练器的软管推进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呼吸训练器的废液罐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呼吸训练器的离心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出的一种呼吸训练器的隔离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出的一种呼吸训练器的隔离块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出的一种呼吸训练器的鼻腔管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座体、2波纹定型支撑管、3负压风机、4负压罐、5密封盖、6呼吸管卡座、7托
架、8软管推进机构、801推进板、802联动齿条、803夹持辊、804软管输送辊、805软管限位辊、806活动连杆、807扭簧转轴、808伸缩弹簧杆、9吸痰管卡座、10管体、11呼吸管快接插头、12触摸屏操作控制器、13呼吸通气管、14补气电磁阀、15罩体、16透明封板、17吸痰软管、1701托板、1702鼻腔管、18呼吸软管、19导向滑环、20呼吸训练罩、21呼吸筒、22呼吸训练球、23承载网架、24距离感应器、25导电插座、26废液罐、2601过渡短管、2602废液腔、2603网罩、27离心机构、2701旋转座、2702分离软管、2703磁转子、2704磁感应线圈、28隔离机构、2801固定环、2802环箍、2803隔离块、2804矩形风槽、2805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19.实施例1:参照图1-5,一种呼吸训练器,包括座体1,座体1的顶部安装有罩体15,且罩体15的两侧均安装有可拆卸的透明封板16,罩体15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呼吸通气管13,且呼吸通气管13的一端设置有补气电磁阀14,呼吸通气管13的另一端设置有呼吸管快接插头11,罩体15的顶部安装有触摸屏操作控制器12,呼吸通气管13的底部螺接有多个呼吸筒21,座体1的顶部还安装有负压罐4,且负压罐4的侧面设置有负压风机3,座体1的顶部与负压罐4之间设置有导电插座25,负压罐4的顶部插接有密封盖5,且密封盖5的底端设置有废液罐26,密封盖5的中央插接有延伸至废液罐26底端的管体10;罩体15的侧面转动安装有波纹定型支撑管2,且波纹定型支撑管2的另一端安装有托架7,托架7的顶部设置有呼吸管卡座6,且托架7的底部设置有吸痰管卡座9,托架7的侧面还设置有软管推进机构8,管体10的顶端插接有吸痰软管17,且吸痰软管17卡接于吸痰管卡座9与软管推进机构8之间,呼吸管快接插头11的顶部插接有呼吸软管18,且呼吸软管18卡接于呼吸管卡座6的内部,呼吸软管18的端部设置有呼吸训练罩20,且呼吸训练罩20的底部设置有与吸痰软管17相适配的导向滑环19,负压风机3的开关设置于软管推进机构8的侧面。
20.在本发明中,设置有可随意转动和调节的托架7,托架7上设置有吸痰软管17和呼吸软管18,正常使用时,利用密封塞将导向滑环19封堵起来,通过控制补气电磁阀14的开度,调节呼吸通气管13中的呼、吸阻尼,患者依靠呼吸训练罩20、呼吸软管18向呼吸筒21中吸气,达到呼吸训练的效果,当患者存在多痰症状时,将吸痰软管17沿着吸痰管卡座9与软管推进机构8侧面塞入,且将吸痰软管17的一端插入导向滑环19中,正常训练时吸痰软管17的端头隐藏在呼吸训练罩20内部,训练过程中有痰出现时,推动软管推进机构8的底端,将吸痰软管17的一端向呼吸训练罩20内部推动,此时,患者张嘴将吸痰软管17的端头含在嘴中,持续的推动软管推进机构8将吸痰软管17的端头向喉咙部位推动,此时,软管推进机构8接触负压风机3的开关,在负压罐4中形成负压,进而在吸痰软管17的端头部位形成吸力,将痰液吸取到废液罐26中,达到清痰的目的,痰液吸取完成后放开软管推进机构8,吸痰软管17被拉回,继续进行呼吸训练,提高患者呼吸训练的效率,同时,本技术中,吸痰软管17、管体10、废液罐26和密封盖5等吸痰相关结构,均为可拆卸结构,便于清洗消毒,使用更加卫
生。
21.作为本发明中再进一步的方案,呼吸筒2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呼吸训练球22,且呼吸筒2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承载网架23,呼吸筒21的顶部设置有距离感应器24,在呼吸训练时,训练人员不仅仅可以通过呼吸训练球22的起伏,观察训练的呼、吸强度,通过距离感应器24检测呼吸训练球22的起伏距离和次数,将信息反馈至触摸屏操作控制器12,可以有效的记录呼吸训练信息,为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22.作为本发明中再进一步的方案,软管推进机构8包括转动安装于托架7上的软管限位辊805和活动连杆806,活动连杆806的一端安装有l型结构的推进板801,且推进板801的一侧安装有具有弹性的夹持辊803,推进板801的顶部安装有扭簧转轴807,且扭簧转轴807的另一端与托架7的侧面之间铰接有伸缩弹簧杆808,吸痰软管17在安装时,其中部夹持于夹持辊803与推进板801的水平段之间,而推进板801的侧面和端部分别受到活动连杆806和扭簧转轴807、伸缩弹簧杆808的束缚,在没有外力下,推进板801保持与托架7底端之间呈现倾斜夹角,将吸痰软管17靠近废液罐26的一端弯曲,当推进板801底端存在外力推动下,在活动连杆806和伸缩弹簧杆808的束缚下,推进板801底端向上做弧形运动的同时向内收缩,进而将夹持的吸痰软管17向呼吸训练罩20内部推进,直到插入患者的喉咙内部,痰液吸完后,在伸缩弹簧杆808、扭簧转轴807作用下复位,将吸痰软管17拉出,操作简单方便,且不影响呼吸训练过程。
23.作为本发明中再进一步的方案,软管推进机构8还包括转动安装于托架7上的软管输送辊804,推进板801的中部设置有条形槽,条形槽的一侧内壁设置有联动齿条802,软管输送辊804的一端设置有与联动齿条802相啮合的齿轮端,吸痰软管17安装时还夹持在软管输送辊804和软管限位辊805之间,当推进板801在活动连杆806和伸缩弹簧杆808的束缚下,推进板801底端向上做弧形运动的同时向内收缩运动时,通过联动齿条802与齿轮端的传动,带动软管输送辊804作顺时针旋转运动,将夹持于软管输送辊804和软管限位辊805之间的吸痰软管17,稳定的向呼吸训练罩20内部推进,在复位时,软管输送辊804反向旋转,将吸痰软管17拉出,有效避免吸痰软管17停留的现象发生,提高呼吸训练过程中的稳定性。
24.作为本发明中再进一步的方案,废液罐26包括与密封盖5相连接的网罩2603,和螺接于密封盖5底端的过渡短管2601,过渡短管2601的下端设置有圆台状结构的废液腔2602,将废液罐26分为可拆装的两段结构,在应用时,管体10底端延伸至废液腔2602的内部,痰液脱离管体10后,被截留在废液腔2602中,便于收集和清洗,提高呼吸训练器清洗的便捷性。
25.实施例2:参照图1-6,一种呼吸训练器,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废液罐26的内部设置有离心机构27,且离心机构27包括螺接于管体10底端的旋转座2701,旋转座2701的外侧设置有多个l型结构的分离软管2702,且旋转座2701的底端安装有磁转子2703,离心机构27还包括安装于导电插座25顶部的磁感应线圈2704,在本实施例中,将离心机构27安装于管体10底端,插入废液罐26中,通过磁感应线圈2704和磁转子2703作用,带动旋转座2701底部与分离软管2702做旋转运动,当痰液进入到管体10底端后,被快速向斜下方甩出,与废液腔2602表面接触,减少飞沫被空气带出,达到飞沫隔离的效果。
26.实施例3:参照图1-5和图7-8,一种呼吸训练器,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废液罐26的
内部设置有隔离机构28,且隔离机构28包括卡接于过渡短管2601上端的固定环2801,固定环2801的内部安装有环箍2802,环箍2802的外部转动安装有多个v型结构的隔离块2803,当负压风机3启动时,过渡短管2601与管体10之间形成上涌的空气,在空气上涌的流动下,将隔离块2803吹起,在过渡短管2601与管体10之间形成两层隔离栅栏,痰液进入到废液罐26的内部后,被形成的隔离栅栏截留,进一步减少飞沫进入到负压罐4中,达到痰液收集、隔离的效果。
27.隔离块2803的下端设置有矩形风槽2804,且隔离块2803的上部为柔性材料构成,隔离块2803的上部设置有斜向开设的槽孔2805,当隔离块2803收到风力抬起时,隔离块2803的下端横跨在过渡短管2601与管体10之间形成隔离栅栏,气流从隔离栅栏的缝隙中流通,通过斜向开设的槽孔2805设置,带动柔性的隔离块2803的上部结构摆动,在上端形成杂乱的捕集结构,将飞沫颗粒拦截捕集,有效提高对飞沫拦截的效率。
28.实施例4:参照图1-9,一种呼吸训练器,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吸痰软管17的外端插接有托板1701,且托板170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u型分布的鼻腔管1702,鼻腔管1702与吸痰软管17连通,当患者出现流鼻涕症状,影响呼吸训练时,选择适配患者年龄、尺寸的鼻腔管1702,将托板1701和鼻腔管1702安装在吸痰软管17的外端,流鼻涕时,推动软管推进机构8的底端,将吸痰软管17的一端向呼吸训练罩20内部推动,鼻腔管1702、托板1701伸出时,患者张嘴将托板1701咬住,利用牙齿的力量带动托板1701外端连接的鼻腔管1702向上运动,将鼻腔管1702插入患者的鼻腔中,软管推进机构8接触负压风机3的开关,在负压罐4中形成负压,进而利用鼻腔管1702将鼻涕吸取到废液罐26中,鼻涕吸取完成后将托板1701吐出,放开软管推进机构8,托板1701和鼻腔管1702被拉回隐藏在呼吸训练罩20中,继续进行呼吸训练,提高患者呼吸训练的效率。
29.在使用时,利用密封塞将导向滑环19封堵起来,通过控制补气电磁阀14的开度,调节呼吸通气管13中的呼、吸阻尼,患者依靠呼吸训练罩20、呼吸软管18向呼吸筒21中吸气,达到呼吸训练的效果,当患者存在多痰症状时,将吸痰软管17沿着吸痰管卡座9与软管推进机构8侧面塞入,且将吸痰软管17的一端插入导向滑环19中,正常训练时吸痰软管17的端头隐藏在呼吸训练罩20内部,训练过程中有痰出现时,推动软管推进机构8的底端,将吸痰软管17的一端向呼吸训练罩20内部推动,此时,患者张嘴将吸痰软管17的端头含在嘴中,持续的推动软管推进机构8将吸痰软管17的端头向喉咙部位推动,此时,软管推进机构8接触负压风机3的开关,在负压罐4中形成负压,进而在吸痰软管17的端头部位形成吸力,将痰液吸取到废液罐26中,达到清痰的目的,痰液吸取完成后放开软管推进机构8,吸痰软管17被拉回,继续进行呼吸训练。
30.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呼吸训练器,包括座体(1),所述座体(1)的顶部安装有罩体(15),且罩体(15)的两侧均安装有可拆卸的透明封板(16),所述罩体(15)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呼吸通气管(13),且呼吸通气管(13)的一端设置有补气电磁阀(14),呼吸通气管(13)的另一端设置有呼吸管快接插头(11),所述罩体(15)的顶部安装有触摸屏操作控制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通气管(13)的底部螺接有多个呼吸筒(21),所述座体(1)的顶部还安装有负压罐(4),且负压罐(4)的侧面设置有负压风机(3),所述座体(1)的顶部与负压罐(4)之间设置有导电插座(25),所述负压罐(4)的顶部插接有密封盖(5),且密封盖(5)的底端设置有废液罐(26),所述密封盖(5)的中央插接有延伸至废液罐(26)底端的管体(10);所述罩体(15)的侧面转动安装有波纹定型支撑管(2),且波纹定型支撑管(2)的另一端安装有托架(7),所述托架(7)的顶部设置有呼吸管卡座(6),且托架(7)的底部设置有吸痰管卡座(9),所述托架(7)的侧面还设置有软管推进机构(8),所述管体(10)的顶端插接有吸痰软管(17),且吸痰软管(17)卡接于吸痰管卡座(9)与软管推进机构(8)之间,所述呼吸管快接插头(11)的顶部插接有呼吸软管(18),且呼吸软管(18)卡接于呼吸管卡座(6)的内部,所述呼吸软管(18)的端部设置有呼吸训练罩(20),且呼吸训练罩(20)的底部设置有与吸痰软管(17)相适配的导向滑环(19),所述负压风机(3)的开关设置于软管推进机构(8)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筒(2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呼吸训练球(22),且呼吸筒(2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承载网架(23),所述呼吸筒(21)的顶部设置有距离感应器(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推进机构(8)包括转动安装于托架(7)上的软管限位辊(805)和活动连杆(806),所述活动连杆(806)的一端安装有l型结构的推进板(801),且推进板(801)的一侧安装有具有弹性的夹持辊(803),所述推进板(801)的顶部安装有扭簧转轴(807),且扭簧转轴(807)的另一端与托架(7)的侧面之间铰接有伸缩弹簧杆(80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推进机构(8)还包括转动安装于托架(7)上的软管输送辊(804),所述推进板(801)的中部设置有条形槽,条形槽的一侧内壁设置有联动齿条(802),软管输送辊(804)的一端设置有与联动齿条(802)相啮合的齿轮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罐(26)包括与密封盖(5)相连接的网罩(2603),和螺接于密封盖(5)底端的过渡短管(2601),所述过渡短管(2601)的下端设置有圆台状结构的废液腔(260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罐(26)的内部设置有离心机构(27),且离心机构(27)包括螺接于管体(10)底端的旋转座(2701),所述旋转座(2701)的外侧设置有多个l型结构的分离软管(2702),且旋转座(2701)的底端安装有磁转子(2703),离心机构(27)还包括安装于导电插座(25)顶部的磁感应线圈(2704)。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罐(26)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机构(28),且隔离机构(28)包括卡接于过渡短管(2601)上端的固定环(2801),所述固定环(2801)的内部安装有环箍(2802),环箍(2802)的外部转动安装有多个v型结构的隔离块(28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块(2803)的下端设置有矩形风槽(2804),且隔离块(2803)的上部为柔性材料构成,隔离块(2803)的上部设置有斜向开设的槽孔(2805)。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软管(17)的外端插接有托板(1701),且托板(170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u型分布的鼻腔管(1702),鼻腔管(1702)与吸痰软管(17)连通。
技术总结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呼吸训练器,涉及呼吸训练器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的顶部安装有罩体,且罩体的两侧均安装有可拆卸的透明封板,所述罩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呼吸通气管,且呼吸通气管的一端设置有补气电磁阀,呼吸通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呼吸管快接插头,所述罩体的顶部安装有触摸屏操作控制器。本发明中在负压罐中形成负压,进而在吸痰软管的端头部位形成吸力,将痰液吸取到废液罐中,达到清痰的目的,痰液吸取完成后放开软管推进机构,吸痰软管被拉回,继续进行呼吸训练,提高患者呼吸训练的效率,同时,本申请中,吸痰软管、管体、废液罐和密封盖等吸痰相关结构,均为可拆卸结构,便于清洗消毒,使用更加卫生。使用更加卫生。使用更加卫生。
技术研发人员:赵丽 程明琨 杨卫红 张林霞 梁晓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0.24
技术公布日:20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