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将线束铆压至端子内部的铆压工站、包含该铆压工站的半自动线束组装压接机、以及利用其进行线束组装的方法。
背景技术:2.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用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使电流流通,从而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随着人们对于电子元件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电连接器的尺寸也需要得到精准的控制。
3.由于每个电连接器中均会设置多组线束,因此线束安装工艺对于电连接器的整体尺寸影响巨大。目前的现有技术均是直接将线束插接入端子的指定位置,在插接过程中,线束可能出现左右方向的偏移,为了保证线束之间不会触碰,在设计端子时需要针对上述偏移留出足够的余量。因铆压线束后导致产品长度方向整体尺寸偏大(最多可能达到0.5毫米),会导致端子整体尺寸发生较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对于精密电子原件,数厘米乃至数毫米的尺寸差距,对于连接器的整体性能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线束安装工艺精度较差,而提供了一种精度较高且成品端子尺寸较小的铆压工站、包含该铆压工站的半自动线束组装压接机、以及利用其进行线束组装的方法。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铆压工站,用于将待安装线束安装至半成品端子内部,包括机头、铆压块以及放置所述半成品端子的支撑装置,所述铆压块适于在所述机头的带动下沿垂直于所述支撑装置的支撑面方向往复移动,并适于在朝向所述支撑装置移动时将已插入至指定位置的待安装线束铆压至所述半成品端子内部;所述铆压工站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铆压块两侧的夹子,所述夹子的形状和尺寸适于实现对所述待安装线束的夹持;以及,所述铆压工站还包括用于监控所述待安装线束是否插入到指定位置的感应装置。
6.上述铆压工站中,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块,所述感应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头上,且所述感应块的位置适于在所述待安装线束插入至指定位置时触碰所述感应块。
7.上述铆压工站中,还包括与所述铆压块固定连接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位置适于在所述铆压块移动至最接近所述支撑装置的位置时触碰所述支撑装置。
8.一种铆接线束半自动线束组装压接机,包括上述铆压工站、以及将送料轨道运输来的所述半成品端子推送至所述铆压工站的送料工站。
9.上述压接机中,所述送料工站包括气缸、限位机构以及送料调整机构。
10.上述压接机中,还包括用于对已安装线束和成品端子进行检测的检测工站,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工站下游的切铆后盖工站,所述切铆后盖工站包括翻转机构以及切刀。
11.上述压接机中,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铆压工站、所述送料工站、所述检测工站、所
述切铆后盖工站、所述送料轨道的框架、以及固定在所述框架上并包覆所述送料工站、所述检测工站、所述切铆后盖工站的盖板。
12.一种线束组装的方法,利用上述压接机,其中的铆压工站,采用铆压的方式将所述待安装线束安装至所述半成品端子内部,并形成已安装线束及成品端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所述半成品端子移动到指定位置;步骤s2:利用夹持设备对所述半成品端子进行夹持限位;步骤s3:插入所述待安装线束直至感应装置确定所述待安装线束已至指定位置;步骤s4:通过铆压装置将所述待安装线束铆压至所述半成品端子内部。
13.上述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半成品端子在送料工站的作用下移动到指定位置;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夹持设备为所述夹子;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感应装置为感应块;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待安装线束被铆压工站铆压至半成品端子内部。
14.上述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4之后,还依次包括步骤s5、步骤s6和步骤s7;所述步骤s5:利用所述检测工站对已安装线束和成品端子的安装后的状态进行检测,其中成品端子包括主体、后盖以及连接主体与后盖的连接部;所述步骤s6:利用切铆后盖工站对连接部进行切断;所述步骤s7:将所述后盖组装在所述主体的指定位置。
15.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s6具体为:利用所述切刀将所述连接部切断,所述步骤s7具体为:利用所述翻转机构将所述后盖翻转并安装在所述主体的指定位置。
16.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s6和所述步骤s7之间,不对所述主体和所述后盖的位置进行检测,也不对所述主体和所述后盖进行筛选和匹配。
17.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利用本发明所记载的铆压工站及压接机,可以将待安装线束铆压进半成品端子,在此过程中,通过夹子等夹持设备对待安装线束进行限位,可以使待安装线束更不易产生形变和偏移,提升了安装精度。从实际应用出发,这种铆压安装方式,可以防止因铆压线束后导致产品长度方向整体尺寸偏大(最多可能达到0.5毫米),极大地提升了端子乃至电连接器的精度,在设计端子时可以降低线束孔之间的距离,降低端子乃至电连接器的尺寸。
18.并且,通过提升线束和端子的安装精度,成品端子即使在切除连接部之后,后盖和主体的相对位置也会比较精确,因此在切除连接部之后,不需要对后盖和主体再次进行筛选和配对,而可以直接利用设备将后盖安装在主体上,极大地增加了端子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19.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压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压接机去除部分盖板和框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图2另一角度视图;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铆压工站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成品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d部分的放大图。
20.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盖板,1a-框架,2-送料轨道,3-铆压工站,31-机头,32-感应块,33-铆压块,34-限位块,35-夹子,36-支撑装置,5-送料工站,51-限位机构,52-送料调整机构,6-检测工站,7-切铆后盖工站,71-翻转机构,72-切刀,8a-半成品端子,8b-成品端子,81-主体,82-后盖,83-连接部,9a-待安装线束,9b-已安装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2.如图1-9所示,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铆接线束半自动线束组装压接机,所述压接机包括铆压工站3、送料工站5、检测工站6、切铆后盖工站7、框架1a以及盖板1。
23.所述铆压工站3用于将待安装线束9a安装至半成品端子8a内部,所述铆压工站3包括机头31、铆压块33、放置所述半成品端子8a的支撑装置36、设置于所述铆压块33两侧的夹子35、用于监控所述待安装线束9a是否插入到指定位置的感应装置、以及与所述铆压块33固定连接的限位块34。
24.所述铆压块33适于在所述机头31的带动下沿垂直于所述支撑装置36的支撑面方向往复移动,并适于在朝向所述支撑装置36移动时将已插入至指定位置的待安装线束9a铆压至所述半成品端子8a内部。所述夹子35的形状和尺寸适于实现对待安装线束9a的夹持。所述限位块34的位置适于在所述铆压块33移动至最接近所述支撑装置36位置时触碰所述支撑装置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铆压块33与所述待安装线束9a接触的位置成形有与所述待安装线束9a形状相适配的凹陷结构。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块32,所述感应块32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头31上,且所述感应块32的位置适于在待安装线束9a插入至指定位置时触碰所述感应块32。
26.所述送料工站5用于将送料轨道2运输来的半成品端子8a推送至所述铆压工站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料工站5包括气缸、限位机构51以及送料调整机构52。其中,所述气缸通过调整限位机构51和送料调整机构52以实现不同pin位产品的推送。
27.所述检测工站6用于对已安装线束9b和成品端子8b进行检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工站6设置在所述铆压工站3的下游。
28.所述切铆后盖工站7设置在检测工站6的下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铆后盖工站7包括翻转机构71以及切刀72。
29.所述框架1a用于支撑所述铆压工站3、送料工站5、检测工站6、切铆后盖工站7以及
送料轨道2,所述盖板1固定在所述框架1a上并包覆所述送料工站5、检测工站6以及切铆后盖工站7。
30.一种线束组装的方法,利用所述压接机,其中的所述铆压工站3采用铆压的方式将所述待安装线束9a安装至所述半成品端子8a内部,并形成已安装线束9b及成品端子8b。
31.具体地,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步骤s2、步骤s3、步骤s4、步骤s5、步骤s6、步骤s7。
32.所述步骤s1为:将半成品端子8a移动到指定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半成品端子8a在送料工站5的作用下移动到指定位置。
33.所述步骤s2为:利用夹持设备对所述半成品端子8a进行夹持限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设备为所述夹子35。
34.所述步骤s3为:插入待安装线束9a直至感应装置确定所述待安装线束9a已至指定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装置为感应块32。进一步地,当待安装线束9a插入并触碰所述感应块32时,触发所述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发出指令,驱动所述夹子35对半成品端子8a进行夹持,并引导铆压装置启动铆压工艺。进一步地,所述待安装线束9a手动插入,直至所述待安装线束9a的头部碰到感应块32。
35.所述步骤s4为:通过铆压装置将待安装线束9a铆压至半成品端子8a内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待安装线束9a被铆压工站3铆压至半成品端子8a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待安装线束9a在铆压工站3的所述铆压块33作用下沿垂直于所述待安装线束9a轴向方向平移,并沿垂直于半成品端子8a中线束孔连线的方向进入端子。进一步地,在所述铆压块33进行铆压时,所述夹子35跟随所述铆压块33共同移动,直至所述限位块34触碰所述支撑装置36,此时所述待安装线束9a已成功安装在所述半成品端子8a内部,形成已安装线束9b及成品端子8b。
36.所述步骤s5为:利用所述检测工站6对已安装线束9b和成品端子8b的安装后的状态进行检测,其中成品端子8b包括主体81、后盖82以及连接主体81与后盖82的连接部83。
37.所述步骤s6为:利用切铆后盖工站7对连接部83进行切断。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所述切刀72将所述连接部83切断。
38.所述步骤s7为:将所述后盖82组装在所述主体81的指定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所述翻转机构71将所述后盖82翻转并安装在所述主体81的指定位置。
39.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1.一种铆压工站(3),用于将待安装线束(9a)安装至半成品端子(8a)内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头(31)、铆压块(33)以及放置所述半成品端子(8a)的支撑装置(36),所述铆压块(33)适于在所述机头(31)的带动下沿垂直于所述支撑装置(36)的支撑面方向往复移动,并适于在朝向所述支撑装置(36)移动时将已插入至指定位置的待安装线束(9a)铆压至所述半成品端子(8a)内部;所述铆压工站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铆压块(33)两侧的夹子(35),所述夹子(35)的形状和尺寸适于实现对所述待安装线束(9a)的夹持;以及,所述铆压工站还包括用于监控所述待安装线束(9a)是否插入到指定位置的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块(32),所述感应块(32)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头(31)上,且所述感应块(32)的位置适于在所述待安装线束(9a)插入至指定位置时触碰所述感应块(32);还包括与所述铆压块(33)固定连接的限位块(34),所述限位块(34)的位置适于在所述铆压块(33)移动至最接近所述支撑装置(36)的位置时触碰所述支撑装置(36)。2.一种铆接线束半自动线束组装压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压工站(3)、以及将送料轨道(2)运输来的所述半成品端子(8a)推送至所述铆压工站(3)的送料工站(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接线束半自动线束组装压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工站(5)包括气缸、限位机构(51)以及送料调整机构(5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铆接线束半自动线束组装压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已安装线束(9b)和成品端子(8b)进行检测的检测工站(6),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工站(6)下游的切铆后盖工站(7),所述切铆后盖工站(7)包括翻转机构(71)以及切刀(7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接线束半自动线束组装压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铆压工站(3)、所述送料工站(5)、所述检测工站(6)、所述切铆后盖工站(7)、所述送料轨道(2)的框架(1a)、以及固定在所述框架(1a)上并包覆所述送料工站(5)、所述检测工站(6)、所述切铆后盖工站(7)的盖板(1)。6.一种线束组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铆接线束半自动线束组装压接机,其中的铆压工站(3)采用铆压的方式将所述待安装线束(9a)安装至所述半成品端子(8a)内部,并形成已安装线束(9b)及成品端子(8b);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所述半成品端子(8a)移动到指定位置;步骤s2:利用夹持设备对所述半成品端子(8a)进行夹持限位;步骤s3:插入所述待安装线束(9a)直至感应装置确定所述待安装线束(9a)已至指定位置;步骤s4:通过铆压装置将所述待安装线束(9a)铆压至所述半成品端子(8a)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组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半成品端子(8a)在送料工站(5)的作用下移动到指定位置;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夹持设备为所述夹子(35);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感应装置为感应块(32);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待安装线束(9a)被铆压工站(3)铆压至半成品端子(8a)内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组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之后,还依次包括步骤s5、步骤s6和步骤s7;所述步骤s5:利用所述检测工站(6)对已安装线束(9b)和成品端子(8b)的安装后的状
态进行检测,其中成品端子(8b)包括主体(81)、后盖(82)以及连接主体(81)与后盖(82)的连接部(83);所述步骤s6:利用切铆后盖工站(7)对连接部(83)进行切断;所述步骤s7:将所述后盖(82)组装在所述主体(81)的指定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组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具体为:利用所述切刀(72)将所述连接部(83)切断;所述步骤s7具体为:利用所述翻转机构(71)将所述后盖(82)翻转并安装在所述主体(81)的指定位置。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一种铆压工站及铆接线束半自动线束组装压接机,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用于将待安装线束安装至半成品端子内部,包括机头、铆压块以及放置端子的支撑装置,铆压块适于在机头的带动下沿垂直于支撑装置的支撑面方向往复移动,并适于在朝向支撑装置移动时将已插入至指定位置的待安装线束铆压至端子内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将线束铆压至端子内部的铆压工站、包含该铆压工站的半自动线束组装压接机、以及利用其进行线束组装的方法,精度较高且成品端子尺寸较小。高且成品端子尺寸较小。高且成品端子尺寸较小。
技术研发人员:朱锋 郑晓龙 梁鸿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鸿儒连接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