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送风柱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0月前  71



1.本申请涉及座椅送风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送风柱。


背景技术:

2.随着全国范围内大型会场、剧场和影院等人口密度大的空间内,由于空气自身的特性,冷热空气的比重差异,容易出现在垂直高度上产生较大的温差现象。为了营造出一个舒适的观看环境,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剧场基本都采用置换通风的方式,具体实现方式为,在每个座椅底下设置一个通风口,与之相连接的是剧场底部的静压箱。新鲜空气经过过滤、制冷或加热等一系列处理后通过静压箱送入座椅底部。座椅脚即为送风口,具有室内空气品质好,节能效果明显,噪音低的特点。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目前的座椅送风柱从桌椅角吹出后,会直接从送风口射出,直吹脚踝等部位导致人员使用舒适性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座椅送风柱,其具有将座椅送出的风流分散后吹出提高人员使用舒适性的优点。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座椅送风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罩设有均风组件;
7.所述均风组件包括设置在包括罩设在若干出风口上的内筒,内筒外侧罩设有外筒,内筒上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出风孔,所述外筒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出风孔,所述外筒上螺接有用于固定内筒的封闭盖板。
8.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从出风口吹出的冷风进入内筒被内筒遮挡后,均匀的从第一出风孔内吹出,进入内筒和外筒之间,然后再经外筒遮挡后,从第二出风孔均匀的吹出时被进一步的打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送风柱出风的均匀性。
9.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筒内壁上抵接有蜂窝孔板。
10.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风流能够被蜂窝孔板充分分隔,进而进一步保证第二出风孔吹出风流的均匀性;同时能够会蜂窝孔板能够防止外部灰尘进入内筒中封堵出风口情况的出现。
11.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远离均风组件一侧转动设置有用于封闭出风口的阀片。
12.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即通过转动阀片从而遮挡出风口,进而达到调整出风量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人员使用的舒适性。
1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封闭盖板顶部转动连接有用于遮挡第二出风孔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上设置有若干与第二出风口对应设置的孔洞。
14.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当孔洞与第二出风孔交错时,封堵对应的第二出风孔,从而达
到部分角度无出风的效果,从而提高人员舒适性。
1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出风孔的直径比第一出风孔的直径小。
16.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以使得风流逐级打散,从而保证出风的稳定性。
1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8.1.从出风口吹出的冷风进入内筒被内筒遮挡后,均匀的从第一出风孔内吹出,进入内筒和外筒之间,然后再经外筒遮挡后,从第二出风孔均匀的吹出时被进一步的打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送风柱出风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座椅送风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座椅送风柱的爆炸图。
22.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座椅送风柱的局部剖视图。
23.附图标记:1、底板;2、出风口;3、均风组件;31、内筒;311、第一出风孔;312、抵接台;32、外筒;321、第二出风孔;322、连接环;33、封闭盖板;34、蜂窝孔板;4、阀片;5、遮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座椅送风柱。参照图1,座椅送风柱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口2,底板1上设置有罩设在若干出风口2上的均风组件3。底板1远离均风组件3一侧转动设置有用于封闭出风口2的阀片4,即通过转动阀片4从而遮挡出风口2,进而达到调整出风量的效果。
26.均风组件3包括罩设在若干出风口2上的内筒31,内筒31外侧罩设有外筒32,内筒31上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出风孔311,使得从出风口2吹出的冷风进入内筒31被内筒31遮挡后,均匀的从第一出风孔311内吹出,进入内筒31和外筒32之间。同时为了保证内筒31与底板1连接的稳定性,内筒31与底板1接触一端设置有外折的抵接台312,进而增加内筒31与底板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保证其稳定性。外筒32与底板1接触一端设置有内折的连接环322,连接环322通过螺钉与底板1螺接,进而保证了底板1外筒32与底板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外筒32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出风孔321,进而使得从第一出风孔311吹出的风流后能够被外筒32遮挡后,更加均匀的吹出,从而保证人员的舒适性。外筒32顶端螺接有封闭盖板33,以防止内筒31掉落。第二出风孔321比第一出风孔311的直径小,以使得风流逐级打散,从而保证出风的稳定性。
27.外筒32内壁上抵接有蜂窝孔板34,进而使得第一出风孔311想要从第二出风孔321吹出,能够保证风流能够被蜂窝孔板34充分分隔,进而进一步保证第二出风孔321吹出风流的均匀性。同时能够会蜂窝孔板34能够防止外部灰尘进入内筒31中封堵出风口2情况的出现。
28.同时为了满足部分敏感人群无法吹扫冷风的情况,封闭盖板33上转动设置有遮挡板5,遮挡板5上设置有与第二出风孔321相对的孔洞,当孔洞与第二出风孔321交错时,封堵对应的第二出风孔321,从而达到部分角度无出风的效果,从而提高人员舒适性。
29.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座椅送风柱的实施原理为:首先通过阀片4控制进风量,然后从出风口2吹出的冷风进入内筒31被内筒31遮挡后,均匀的从第一出风孔311内吹出,进入内筒31和外筒32之间,然后再经蜂窝孔板34和外筒32遮挡后,从第二出风孔321均匀的吹出时被进一步的打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送风柱出风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人员使用舒适性。
30.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座椅送风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口(2),所述出风口(2)上罩设有均风组件(3);所述均风组件(3)包括设置在包括罩设在若干出风口(2)上的内筒(31),内筒(31)外侧罩设有外筒(32),内筒(31)上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出风孔(311),所述外筒(32)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出风孔(321),所述外筒(32)上螺接有用于固定内筒(31)的封闭盖板(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送风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32)内壁上抵接有蜂窝孔板(3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送风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远离均风组件(3)一侧转动设置有用于封闭出风口(2)的阀片(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送风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盖板(33)顶部转动连接有用于遮挡第二出风孔(321)的遮挡板(5),所述遮挡板(5)上设置有若干与第二出风口(2)对应设置的孔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送风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孔(321)的直径比第一出风孔(311)的直径小。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座椅送风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送风柱,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罩设有均风组件;所述均风组件包括设置在包括罩设在若干出风口上的内筒,内筒外侧罩设有外筒,内筒上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出风孔,所述外筒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出风孔,所述外筒上螺接有用于固定内筒的封闭盖板。本申请具有将座椅送出的风流分散后吹出提高人员使用舒适性的效果。流分散后吹出提高人员使用舒适性的效果。流分散后吹出提高人员使用舒适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严翼飞 马雨轩 陈乐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妥思空调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7
技术公布日:2023/1/6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