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0月前  82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后下部防护装置,其属于商用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商用车设计中,后下部防护装置安装在车辆后端,通常是由横向构件和连接结构件组成,并且固定在底盘部件上或车辆其他结构件上,后下部防护装置应对平行车辆纵轴的作用力具有足够的阻挡力,也要满足一些尺寸要求。根据gb11567-2017规定,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横向构件截面高度,对n2、o3类车辆不小于100mm,对n3、o4类车辆不小于120mm。后下部防护装置在车辆后部可以被设计成具有不同的安装位置,此时应具有可靠的方法以保证其安装后在安装位置上不会随意移动,当调整其安装位置时需要施加的力不超过400n。后下部防护装置下边缘的离地间隙应不大于500mm(空载状态下),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后部与车辆最后端(包括尾板)的纵向水平距离与在碰撞加载后的变形量之和不超过400mm,由于不同车型车架的离地高度不一致以及后下部防护装置与车辆的最后端距离不一致,导致后下部防护装置安装点离地高度以及距离车辆最后端距离不一致,在满足离地高度要求及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水平距离车辆最后端要求的情况下,会使得安装点位置相同的不同车型之间后下部防护装置不能通用,且更换不方便。
3.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后下部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不同平台不同车型间后下部防护装置不同而带来的不通用及不易更换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可调节式后下部防护装置,包括后下防护连接板、连接支架、后下防护横梁以及连接卡钳,所述后下防护连接板包含车架连接孔及连接支架安装调整孔,所述连接支架位于后下防护连接板下方,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与连接支架安装调整孔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连接支架安装调整孔和安装孔中旋入有螺栓以将后下防护连接板与连接支架相连接,所述连接卡钳固定于连接支架上远离后下防护连接板的末端,所述后下防护横梁焊接于连接卡钳上远离连接支架的末端,所述后下防护横梁通过连接卡钳与连接支架固定在一起。
6.进一步地,所述后下防护连接板上设有等间距及不同高度的多排连接支架安装调整孔。
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为方形矩形管,所述连接支架上具有和连接支架安装调整孔同间距的安装孔。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外表面嵌套在连接卡钳上,所述连接卡钳为方形矩形管,连接卡钳上设有多个与安装孔相对应的连接孔。
9.进一步地,所述后下防护连接板设有的连接支架安装调整孔的孔径及孔距与连接
支架的安装孔相同。
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设有的安装孔的孔径及孔距与连接卡钳的连接孔相同。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后下部防护装置,可通过调节连接支架与下防护连接板上下固定位置来调整后下防护横梁高度,也可通过调节连接卡钳与连接支架嵌套的前后位置不同来调节后下防护横梁前后位置,此新型可调节式后下部防护装置可适用不同平台不同车型对后下防护的需求,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更换,实用性能好,通用范围广等特点,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大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后下部防护装置第一种状态下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后下部防护装置第二种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5.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后下部防护装置,包括后下防护连接板1、连接支架2、后下防护横梁3以及连接卡钳4,后下防护连接板1位于车架后端且连接于车架腹面上,后下防护连接板1包含车架连接孔及连接支架安装调整孔10,连接支架2位于后下防护连接板1下方,连接支架2上设有安装孔20,通过在连接支架安装调整孔10和安装孔20中旋入螺栓以将后下防护连接板1与连接支架2相连接。
16.连接卡钳4固定于连接支架2上远离后下防护连接板1的末端,后下防护横梁3焊接于连接卡钳4上远离连接支架2的末端,后下防护横梁3通过连接卡钳4与连接支架2固定在一起。
17.后下防护连接板1上设有等间距及不同高度的多排连接支架安装调整孔10,连接支架2为方形矩形管,连接支架2上具有和连接支架安装调整孔10同间距的安装孔20,后下防护连接板1可与连接支架2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固定连接,即是连接支架2可与后下防护连接板1以不同高度进行上下连接,进而调整后下防护横梁上下位置。
18.连接支架2上设有多个等间距的安装孔20,连接支架20外表面嵌套在连接卡钳4上,连接卡钳4为方形矩形管,连接卡钳4上设有多个与安装孔20相对应的连接孔40,通过前后调整安装孔20与连接孔40的安装固定位置,进而调整后下防护横梁3前后位置。
19.后下防护连接板1设有的连接支架安装调整孔10孔径及孔距与连接支架2的安装孔20相同,并一一对应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支架2设有的安装孔20的孔径及孔距与连接卡钳4的连接孔40相同,连接支架2为方形矩形管,连接卡钳4嵌套于连接支架2的外表面上并通过螺栓连接。
20.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后下部防护装置,可通过调节连接支架2与下防护连接板1上下固定位置来调整后下防护横梁3高度,也可通过调节连接卡钳4与连接支架2嵌套的前后位置不同来调节后下防护横梁前后3位置,此新型可调节式后下部防护装置可适用不同平台不同车型对后下防护的需求。
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式后下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下防护连接板(1)、连接支架(2)、后下防护横梁(3)以及连接卡钳(4),所述后下防护连接板(1)包含车架连接孔及连接支架安装调整孔(10),所述连接支架(2)位于后下防护连接板(1)下方,所述连接支架(2)上设有与连接支架安装调整孔(10)相对应的安装孔(20),所述连接支架安装调整孔(10)和安装孔(20)中旋入有螺栓以将后下防护连接板(1)与连接支架(2)相连接,所述连接卡钳(4)固定于连接支架(2)上远离后下防护连接板(1)的末端,所述后下防护横梁(3)焊接于连接卡钳(4)上远离连接支架(2)的末端,所述后下防护横梁(3)通过连接卡钳(4)与连接支架(2)固定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后下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防护连接板(1)上设有等间距及不同高度的多排连接支架安装调整孔(1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式后下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2)为方形矩形管,所述连接支架(2)上具有和连接支架安装调整孔(10)同间距的安装孔(2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式后下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2)外表面嵌套在连接卡钳(4)上,所述连接卡钳(4)为方形矩形管,所述连接卡钳(4)上设有多个与安装孔(20)相对应的连接孔(4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式后下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防护连接板(1)设有的连接支架安装调整孔(10)的孔径及孔距与连接支架(2)的安装孔(20)相同。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式后下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2)设有的安装孔(20)的孔径及孔距与连接卡钳(4)的连接孔(40)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后下部防护装置,包括后下防护连接板、连接支架、后下防护横梁以及连接卡钳,后下防护连接板包含车架连接孔及连接支架安装调整孔,连接支架位于后下防护连接板下方,连接支架上设有与连接支架安装调整孔相对应的安装孔,连接支架安装调整孔和安装孔中旋入有螺栓以将后下防护连接板与连接支架相连接,连接卡钳固定于连接支架上远离后下防护连接板的末端,后下防护横梁焊接于连接卡钳上远离连接支架的末端,后下防护横梁通过连接卡钳与连接支架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在匹配不同车型不同平台时,可通过调节孔位安装来满足法规及防护要求,可适用不同车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更换,实用性好。实用性好。实用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郭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7
技术公布日:2023/1/6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