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安全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探针及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2.随着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不断发展和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对单体电池的绝缘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方壳电池厂家会在成品电池壳体做绝缘处理,防止外短路,同时保护壳体。一种绝缘处理方式是壳体表面粘贴绝缘膜,绝缘膜带有背胶,通过多重胶辊和折边机构依次贴合在电池各个面上。另一种绝缘处理方式是壳体表面喷涂一层绝缘涂料,涂料固化成膜。不管是哪种绝缘处理方式,绝缘处理后电池在出厂前均需要进行绝缘耐压检测。
3.锂电池厂家对单体电池进行绝缘耐压检测,通常为将电池放入绝缘测试工装,在壳体与绝缘膜之间施加一定电压,通过漏电流值或者绝缘电阻值来判断电池绝缘性能。对于常见的绝缘失效原因,如明显击穿点,划痕、针孔等缺陷可以通过肉眼可以观察到。对于一些其他绝缘失效现象,绝缘膜表面观察未发现明显异常,绝缘失效位置难以确定,绝缘失效原因更加难以进行分析。
4.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急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探针及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以解决目前检测探针与电池之间因接触不良而导致漏测或误测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探针,用于待检测面的绝缘耐压检测,包括:绝缘柄;导电块,与所述绝缘柄相连,所述导电块设置有探测面,所述探测面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导电溶液的孔。
7.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孔为沿所述探测面贯穿所述导电块的通孔。
8.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储存所述导电溶液的湿润块,所述湿润块与所述孔相连以使所述导电溶液流向所述孔中。
9.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柄靠近所述导电块的一端设置有绝缘块,所述湿润块设置于所述绝缘块与所述导电块之间,所述绝缘块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湿润块相连的开口。
10.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柄设置有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内容置有与所述导电块电连接的导电体。
11.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块包括导电硅胶。
12.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用于待检测电池的绝缘耐压检测,包括:正极检测探针、负极检测探针以及绝缘测试仪;所述正极检测探针
与所述负极检测探针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绝缘测试仪电连接;其中所述正极检测探针和/或所述负极检测探针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探针。
13.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待测电池进行限位的框架。
14.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包括托板与定位板;所述托板包括一底壁以及至少两个侧壁;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所述托板的所述底壁上,且与所述托板的两个所述侧壁及所述底壁共同围成用于对所述待测电池进行限位的限位部。
15.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检测探针和/或所述负极检测探针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16.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探针及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所述检测探针包括绝缘柄、绝缘块、湿润块以及导电块;所述湿润块设置于所述绝缘块与所述导电块之间,所述绝缘柄与所述绝缘块远离所述湿润块的一端面连接。所述绝缘块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绝缘块的开口;所述导电块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导电块的通孔;通过向所述开口内添加导电溶液,所述导电溶液通过所述湿润块传递至所述导电块,然后通过所述导电块上的所述通孔流向所述导电块与待检测面之间,将待检测面与导电块之间的间隙填充,从而使所述导电块与待检测面充分接触,一方面能够增大所述导电块自身的导电性能;另一方面,能够增大所述导电块与所述待检测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所述导电块与所述待检测面之间的接触效果,防止所述导电块与所述待检测面之间由于接触不良,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17.所述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包括正极检测探针、负极检测探针以及绝缘测试仪;所述正极检测探针和/或所述负极检测探针为所述检测探针;所述正极检测探针与所述待检测电池的壳体相连,所述负极检测探针与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绝缘膜相连,通过所述绝缘测试仪在所述正极检测探针与所述负极检测探针之间施加一定电压,以对所述待检测电池的壳体与绝缘膜进行绝缘耐压检测,并通过不断调整所述检测探针的与所述待检测电池的接触位置,以准确的确定所述待检测电池上的绝缘失效位置。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探针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2][00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6]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8]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探针100及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10,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且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029]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探针100,用于待检测面的绝缘耐压检测,所
述检测探针100包括绝缘柄110与导电块120;所述导电块120与所述绝缘柄110相连,所述导电块120设置有探测面,所述探测面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导电溶液的孔121,当所述检测探针100对所述待检测面的绝缘耐压检测时,所述孔121内的所述导电溶液能够流向所述探测面,从而将探测面与待检测面之间的间隙填充,使所述检测探针100的所述导电块120与所述待检测面之间充分接触,通过不断调整所述导电块120在所述待检测面上的位置,以对所述待检测面进行绝缘耐压检测,从而准确的确定所述待检测面上的绝缘失效位置。优选地,所述孔121为沿所述探测面贯穿所述导电块120的通孔,以便能够从所述导电块120背离所述探测面的一侧向所述导电块120添加所述导电溶液;所述孔121的形状包括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至少一种。
[0030]
具体地,所述绝缘柄110呈管状,设置有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内容置有与所述导电块120电连接的导电体111,导电体111经过中空通道与导电块120电连接,方便检测时手持绝缘柄110,而导电体111不会影响操作。优选地,所述导电体111包括导线。
[0031]
优选地,所述导电块120的材料为导电硅胶,具有导电性能的同时,还不易对所述待检测面进行刮伤。由于硅胶材质柔软,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能够产生弹性形变,在对所述待检测面进行检测时,通过外界对所述导电块120产生适当的压力,可以适应所述待检测面的形状,以实现对待测部位的包覆测试,且增大所述导电块120与所述待检测面之间接触面积,也能够防止所述导电块 120与所述待检测面之间因间隙过大而导致测试失误的问题。优选地,所述导电块120的厚度在1mm至10mm之间,例如:2mm、3mm、4mm、5mm、6mm、 7mm、8mm、9mm等,但不以此为限;所述导电块120的长宽尺寸5mm至20mm 之间,例如:6mm、7mm、8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 15mm、16mm、17mm、18mm、19mm等,但不以此为限。本实用新型所述导电块120的尺寸设计与所述待检测面的接触面积较小,通过不断调整所述导电块120在待检测面上的位置,以对所述待检测面进行绝缘耐压检测,可以准确的确定所述待检测面上的绝缘失效位置。
[0032]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探针100还包括用于储存所述导电溶液的湿润块130,所述湿润块130设置于所述绝缘柄110于所述导电块120之间,与所述孔121相连以使所述导电溶液流向所述孔121中,也就是说,所述湿润块130与所述孔121均为所述导电溶液提供流通路径,通过控制所述导电块120的弹性形变能够对所述湿润块130进行挤压,从而使所述湿润块130中储存的所述导电溶液传递至所述导电块120,并通过所述孔121流向所述导电块120与所述待检测面的接触表面,从而提高所述导电块120与所述待检测面之间的导电性能与接触性能。优选地,所述湿润块130包括硬质吸水海绵,所述湿润块130用于向所述导电块120输送所述导电溶液,同时还能够储存部分所述导电溶液,保持所述导电块120的湿润状态,从而持续提高所述导电块120 与所述待检测面之间的导电性能与接触性能。
[0033]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柄110靠近所述导电块120的一端设置有绝缘块140,具体地,所述湿润块130设置于所述绝缘块140与所述导电块120之间,所述绝缘块140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湿润块相连的开口141,所述开口141贯穿所述绝缘块140。优选地,所述开口141的形状包括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至少一种。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绝缘块140上对应所述绝缘柄110的位置也同样具有能够使所述导电体111穿过的通道。所述开口141与所述孔121需满足为导电溶液提供流通路径,通过向所述开口141内添加导电溶液,所
述导电溶液通过所述湿润块130传递至所述导电块120,然后通过所述导电块120上的所述孔121流向所述导电块120与待检测面之间,从而使所述导电块120与待检测面充分接触。所述开口141、所述湿润块130以及所述孔121均为所述导电溶液提供流通路径,所述导电溶液流向所述导电块120后,一方面能够增大所述导电块120自身的导电性能;另一方面,能够增大所述导电块120与所述待检测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所述导电块120与所述待检测面之间的接触效果,防止所述导电块120与所述待检测面之间由于接触不良,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0034]
优选地,向所述开口141内添加的所述导电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具有导电能力的同时,也不会对所述绝缘块140、所述湿润块130、所述导电块120以及所述待检测面进行腐蚀;能够理解的是,可以通过调整所述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以对所述导电块120与所述待检测面之间的导电性能进行适当调整。
[0035]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10,用于待检测电池的绝缘耐压检测,包括:正极检测探针11、负极检测探针12以及绝缘测试仪13;所述正极检测探针11与所述负极检测探针12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绝缘测试仪13电连接;其中,所述正极检测探针11和/或所述负极检测探针12 为所述检测探针100;也就是说,所述正极检测探针11和/或所述负极检测探针 12与所述检测探针100结构一致。能够理解的是,所述正极检测探针11与所述负极检测探针12中的至少一者为所述检测探针100即可,优选地,所述负极检测探针12为所述检测探针100。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检测探针11与所述待检测电池的壳体相连,所述负极检测探针12与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绝缘膜相连,通过所述绝缘测试仪13在所述正极检测探针11与所述负极检测探针12之间施加一定电压,以对所述待检测电池的壳体与绝缘膜进行绝缘耐压检测。由于所述绝缘测试仪13在所述正极检测探针11与所述负极检测探针12之间施加的电压过低会导致检测效果不佳,而电压过高易造成击穿,不利于后续分析,优选地,所述绝缘测试仪13在所述正极检测探针11与所述负极检测探针12之间施加的电压值的范围在200v至2000v之间;例如:300v、400v、500v、600v、 700v、800v、900v、1000v、1100v、1200v、1300v、1400v、1500v、1600v、 1700v、1800v、1900v等,但不以此为限。因所述正极检测探针11和所述负极检测探针12与所述待检测电池的接触时间过短容易造成检测效果不佳和误测的问题,优选地,所述正极检测探针11和所述负极检测探针12与所述待检测电池的接触时间在3s至60s之间。
[0036]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10还包括:用于对待测电池进行限位的框架14。具体地,所述框架14包括托板141与定位板142;所述托板141包括一底壁1411以及至少两个侧壁1412,两个所述侧壁1412自所述底壁1411的一表面朝同一方向突伸出;所述定位板142设置于所述托板 141的所述底壁1411突伸有所述侧壁1412的一表面,且与所述托板141的两个所述侧壁1412及所述底壁1411共同围成用于对所述待测电池进行限位的限位部,以对所述待检测电池进行位置固定。
[0037]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检测探针11或所述负极检测探针12 固定在所述框架上。也就是说,所述正极检测探针11与所述负极检测探针12 中的一者固定于所述框架14上,通过手动改变所述正极检测探针11或所述负极检测探针12中未固定于所述框架14上的一者与所述待检测电池的接触位置,以对所述待检测电池表面的不同位置进行绝缘耐压检测。
[0038]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待检测面实际上指的是所述待检测电池的表面,例如:所述待检测电池的壳体、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绝缘膜等,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
[0039]
以下提供所述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10的一种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0]
步骤s1:对无法通过绝缘测试的待检测电池进行目检,观察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绝缘膜是否存在击穿点、划痕、针孔、露白等不良情况;
[0041]
步骤s2:若目检发现异常,则对异常处进行绝缘处理,复测绝缘测试,若绝缘测试通过,则所述待检测电池的异常处为绝缘失效位置;
[0042]
若目检未发现异常或发现异常并进行绝缘处理后的所述待检测电池仍无法通过绝缘测试,则对所述待检测电池采用所述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10进行检测,确定绝缘失效具体位置;
[0043]
步骤s3:确定失效位置后,对失效位置进行分析,包括使用无损分析和有损分析等方法,确认失效原因后,针对具体原因进行改善。
[0044]
由于绝缘测试只能确定所述待检测电池是否绝缘失效,并不能确定失效位置。对于无法通过绝缘测试的所述待检测电池进行目检只能识别所述待检测电池的明显外观异常,进行绝缘处理是利用绝缘膜隔离明显外观异常的位置,然后复测绝缘测试可以判断绝缘失效位置是否处于绝缘膜隔离的位置,若复测绝缘测试通过,则异常位置为绝缘膜隔离的位置,若不通过测试,则异常位置仍需进一步分析。当需要对异常位置进一步分析时,所述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 10便能发挥作用,且能够准确的找出绝缘失效的具体位置。所述无损分析包括:光学显微镜观察与渗透剂显影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检查是否存在微针孔等异常;所述有损分析包括:剥离绝缘膜进行光学检查、液氮冷冻后绝缘测试以及透气度检测中的至少一种;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判断绝缘膜的失效原因,如物理损伤、存在异物、微短路、缺胶、漏涂等,为绝缘测试工艺改善提供了方向,有效提高了单工序的优率,提升了电池安全品质。
[0045]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探针100及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10,所述检测探针100包括绝缘柄110、绝缘块140、湿润块130以及导电块120;所述湿润块130设置于所述绝缘块140与所述导电块120之间,所述绝缘柄110 与所述绝缘块140远离所述湿润块130的一端面连接。所述绝缘块140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绝缘块140的开口141;所述导电块120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导电块120的孔121;通过向所述开口141内添加导电溶液,所述导电溶液通过所述湿润块130传递至所述导电块120,然后通过所述导电块120上的所述孔121流向所述导电块120与待检测面之间,从而使所述导电块120与待检测面充分接触,一方面能够增大所述导电块120自身的导电性能;另一方面,能够增大所述导电块120与所述待检测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所述导电块120与所述待检测面之间的接触效果,防止所述导电块120与所述待检测面之间由于接触不良,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0046]
所述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10包括正极检测探针11、负极检测探针12以及绝缘测试仪13;所述正极检测探针11和/或所述负极检测探针12为所述检测探针100;所述正极检测探针11与所述待检测电池的壳体相连,所述负极检测探针12与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绝缘膜相连,通过所述绝缘测试仪13在所述正极检测探针11与所述负极检测探针12之间施加一定电压,以对所述待检测电池的壳体与绝缘膜进行绝缘耐压检测,并通过不断调整所述检测探针100的与所述待检测电池的接触位置,以准确的确定所述待检测电池上的绝缘失效位
置。
[0047]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048]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1.一种检测探针,用于待检测面的绝缘耐压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柄;导电块,与所述绝缘柄相连,所述导电块设置有探测面,所述探测面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导电溶液的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为沿所述探测面贯穿所述导电块的通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储存所述导电溶液的湿润块,所述湿润块与所述孔相连以使所述导电溶液流向所述孔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柄靠近所述导电块的一端设置有绝缘块,所述湿润块设置于所述绝缘块与所述导电块之间,所述绝缘块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湿润块相连的开口。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柄设置有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内容置有与所述导电块电连接的导电体。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块包括导电硅胶。7.一种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检测探针、负极检测探针以及绝缘测试仪;所述正极检测探针与所述负极检测探针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绝缘测试仪电连接;其中所述正极检测探针和/或所述负极检测探针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检测探针。8.如权利要求7所述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待测电池进行限位的框架。9.如权利要求8所述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托板与定位板;所述托板包括一底壁以及至少两个侧壁;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所述托板的所述底壁上,且与所述托板的两个所述侧壁及所述底壁共同围成用于对所述待测电池进行限位的限位部。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检测探针和/或所述负极检测探针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探针及电池绝缘失效检测装置,所述检测探针用于待检测面的绝缘耐压检测,包括绝缘柄与导电块,与所述绝缘柄相连,所述导电块设置有探测面,所述探测面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导电溶液的孔。当所述检测探针对所述待检测面的绝缘耐压检测时,所述孔内的所述导电溶液能够流向所述探测面,从而使所述检测探针的所述导电块与所述待检测面之间充分接触,通过不断调整所述导电块在所述待检测面上的位置,以对所述待检测面进行绝缘耐压检测,从而准确的确定所述待检测面上的绝缘失效位置。缘失效位置。缘失效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 丁佳林 贺梦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8
技术公布日:20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