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0月前  75


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集成开关的电动工具。
[

背景技术:
]
[0002]
电钻、起子机等常见的电动工具多是手持式操作,现有的电动工具通常设置有一个启动开关,除此之外,电动工具所需的扭力调节钮和换向钮等分别通过机械结构或电子方案单独操作。此类设计不但增加了机械部件或电子元器件,而且不同的操作钮位于不同的位置,操作时需要先选定换向钮,然后再变换位置进行扭力调节,分开操作比较繁琐,从而影响用户的操作体验。
[0003]
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动工具,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

技术实现要素:
]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更方便地进行扭力调节和方向选择的电动工具。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工具,包括:
[0006]
壳体,形成有容纳腔;
[0007]
电机,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0008]
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用于发出正转信号的正转开关;
[0009]
触发部,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触发部设有正转触发键,所述正转触发键用于可操作地接通所述正转开关,从而启动所述电机的正转;
[0010]
其中,所述正转开关内集成有用于调节所述电机正转时的扭力的扭力调节模块,所述正转触发键在接通所述正转开关时也连通所述扭力调节模块,从而通过操作所述正转触发键进行扭力调节。
[0011]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扭力调节模块内设有扭力调节程序,所述扭力调节程序内扭力的切换与所述正转触发键的操作次数相关联。
[0012]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表面的扭力显示装置,所述扭力显示装置与所述扭力调节模块相关联。
[0013]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扭力显示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数个led灯珠,所述壳体上设有接收所述led灯珠的数个显示孔,数个所述显示孔的位置与数个所述led灯珠的位置相对应。
[0014]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扭力显示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显示孔内的透明导光罩,所述透明导光罩罩设于所述led灯珠的上方。
[0015]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扭力显示装置包括三个所述led灯珠,三个所述led灯珠呈线形、弧形、圆形或三角形排列。
[0016]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路板还设有用于发出反转信号的反转开关,所述触发部设有可操作地触发所述反转开关的反转触发键,所述反转触发键用于可操作地接通所述
反开关,从而启动所述电机的反转。
[0017]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正转触发键设有位于表面上的正转标识,所述反转触发键设有位于表面上的反转标识,所述正转触发键还设有扭力调节标识。
[0018]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壳体包括纵向延伸的执行部及与所述执行部成角度连接的手柄部,所述触发部位于所述执行部和所述手柄部的连接处。
[0019]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位于容纳腔内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电路板通过导线相连且设有启动开关。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的电动工具中,由于扭力调节模块和正转开关集成于一体,触发正转触发键即可使电机正转,并且在电机正转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再次触发正转触发键而调节扭力输出。如此,操作一个正转触发键即可在确定的转向上进行扭力调节,不但节省了一个调节钮所占据的空间位置,也方便用户用一只手在同一个位置进行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人机交互体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动工具的立体示意图;
[0023]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工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是图2所示的电动工具中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0026]
100、手持电钻
ꢀꢀꢀꢀꢀꢀꢀꢀꢀꢀꢀ
1、壳体
ꢀꢀꢀꢀꢀꢀꢀꢀꢀꢀꢀꢀꢀꢀꢀꢀꢀ
11、执行部
[0027]
13、手柄部
ꢀꢀꢀꢀꢀꢀꢀꢀꢀꢀꢀꢀꢀꢀ
2、触发部
ꢀꢀꢀꢀꢀꢀꢀꢀꢀꢀꢀꢀꢀꢀꢀ
21、正转触发键
[0028]
211、正转标识
ꢀꢀꢀꢀꢀꢀꢀꢀꢀꢀꢀ
213、扭力调节标识
ꢀꢀꢀꢀꢀꢀꢀ
23、反转触发键
[0029]
231、反转标识
ꢀꢀꢀꢀꢀꢀꢀꢀꢀꢀꢀ
3、电路板
ꢀꢀꢀꢀꢀꢀꢀꢀꢀꢀꢀꢀꢀꢀꢀ
31、正转开关
[0030]
33、反转开关
ꢀꢀꢀꢀꢀꢀꢀꢀꢀꢀꢀꢀ
4、扭力显示装置
ꢀꢀꢀꢀꢀꢀꢀꢀꢀ
41、led灯珠
[0031]
43、透明导光罩
ꢀꢀꢀꢀꢀꢀꢀꢀꢀꢀ
5、第二电路板
ꢀꢀꢀꢀꢀꢀꢀꢀꢀꢀꢀ
51、启动开关
[0032]
=3、启动扳机
ꢀꢀꢀꢀꢀꢀꢀꢀꢀꢀꢀꢀ
6、电池包
ꢀꢀꢀꢀꢀꢀꢀꢀꢀꢀꢀꢀꢀꢀꢀ
7、电机
[0033]
8、齿轮减速机构
ꢀꢀꢀꢀꢀꢀꢀꢀꢀ
9、工作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下述的“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5]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电动工具,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该电动工具为手持电钻100,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该电动工具也可以是电动扳手或电动螺丝批。
[0036]
该手持电钻100包括壳体1,其内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能够可释放地接收电池包6,另外,容纳腔内沿纵向还依次排列有电机7、齿轮减速机构8和工作头9。其中,电机7与
电池包6电连接从而接收电池包6的电能,并通过电机7轴将旋转动力传递给齿轮减速机构8,经齿轮减速机构8减速后,旋转动力被传递至工作头9,如有附件被安装到工作头9,则附件可以旋转而进行拧螺丝、钻孔等一系列的操作。
[0037]
该手持电钻100还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电机7的启动模块、转向选择模块以及扭力调节模块。结合图3所示,控制系统包括设于容纳腔内的电路板3,电路板3上设有用于发出正转信号的正转开关31和用于发出反转信号的反转开关33。壳体1的表面设有触发部2,触发部2设有正转触发键21和反转触发键23,正转触发键21用于可操作地接通正转开关31,从而驱动电机7的正转;反转触发键23用于可操作地接通反转开关33,从而启动电机7的反转。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手持电钻100不一定设有反转开关33和反转触发键23,或者,反转开关33及反转触发键23与正转开关31及正转触发键21分别分开设置。
[0038]
在本实施方式中,扭力调节模块集成于正转开关31内,正转触发键21在接通正转开关31时也连通扭力调节模块,从而通过操作正转触发键21进行扭力调节。由于扭力调节模块和正转开关31集成于一体,触发正转触发键21即可使电机7正转,并且在电机7正转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再次触发正转触发键21而调节扭力输出。如此,操作一个正转触发键21即可在确定的转向上进行扭力调节,不但节省了一个调节钮所占据的空间位置,也方便用户用一只手在同一个位置进行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人机交互体验。
[0039]
在控制系统中,扭力调节模块内设有扭力调节程序,扭力调节程序内扭力的切换与正转触发键21的操作次数相关联。具体地,扭力调节程序中设定有数个扭力值,第一次操作正转触发键21,扭力为上次手持电钻100关断前或切换为反转前的电机7所运行的扭力值,并将该扭力值设定为初始值。如需再调节扭力,则需再次操作触发键,使扭力值由初始值向后增加一级;如需再调节,则再次操作触发键使扭力值再往后一级
……
直到到达最大值;并且到达最大值后如再调节,则扭力回到最低值,下一次操作触发键则在最低值的基础上往后增大一级,如此循环往复。
[0040]
为了方便了解当下的扭力档位,本实施方式中的手持电钻100还包括设于壳体1的表面的扭力显示装置4,该扭力显示装置4与扭力调节模块相关联。换言之,扭力值的档位可通过扭力显示装置4展现,并且扭力调节模块的调节过程也可以通过观察扭力显示装置4得以知晓。
[0041]
结合图1及图3所示,扭力显示装置4包括连接于电路板3的数个led灯珠41,壳体1上设有接收led灯珠41的数个显示孔,数个显示孔的位置与数个led灯珠41的位置相对应。led灯珠41与前述的扭力调节档位相适应,比如,如有4个档位,则对应4个led灯珠41,壳体1表面上则设有4个可供led灯的灯光射出的显示孔。当扭力调节到一档时,一个led灯珠41亮;再次操作正转触发键21,两个led灯亮
……
调节到最大扭力值时,四个led灯全亮。
[0042]
参见图2所示,所述扭力显示装置4包括固定于显示孔内的透明导光罩43,透明导光罩43罩设于led灯珠41的上方。透明导光罩43的设置一方面避免水汽、杂质等通过显示孔进入容纳腔内部,另一方面可以将led灯光变得更加柔和而不再刺眼。透明导光罩43可以与显示孔数量一致,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覆盖并固定于数个显示孔之上。
[0043]
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扭力显示装置4包括三个led灯珠41,三个led灯珠41成一条直线线性排列。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led灯珠41的个数也可以是前述的4个、5个甚至更多个,而多个led灯珠41也可以排列成斜线、弧形、三角形、柱状图形、圆形等其他形
式。
[0044]
重新参阅图1所示,手持电钻100的壳体1包括纵向延伸的执行部11及与执行部11成角度连接的手柄部13,led灯珠41呈与执行部11的延伸方向垂直的角度排列于执行部11的壳体1表面,led灯珠41排列于靠近执行部11的位置方便用户在执行扭力调节操作时直接观察扭力的档位情况,并可以即时知晓扭力调节的情况。
[0045]
触发部2位于执行部11和手柄部13的连接处,同时位于led灯珠41的下方,以便于操作和观察。在本实施方式中,执行部11和手柄部13的连接处设有一个平面,触发部2位于该平面上。
[0046]
在本实施方式中,触发部2包括正转触发键21和反转触发键23,两个触发键浮凸地设于执行部11和手柄部13的连接处的平面上。正转触发键21和反转触发键23为按压式触发键,正转开关31和反转开关33分别位于正转触发键21和反转触发键23的下方,且正转开关31和反转开关33是弹压式开关,按压触发键即可触发相应的开关。
[0047]
其中,正转触发键21还设有位于表面上的正转标识211,反转触发键23设有位于表面上的反转标识231,而且正转触发键21还设有扭力调节标识213。扭力调节只在正转触发键21上设置,是因为当电机7反转时,一般采用设定的扭力进行而不需要进行扭力调节。
[0048]
值得注意的是,正反转切换时,无论正转时处于何种扭力档位,按压一次反转触发键23即可使电机7以设定的扭力反转;而需要重新切换回正转时,先按压正转触发键21,则电机7默认恢复之前的扭力档位进行正转,如需调节则需要再次按压正转触发键21。
[0049]
以上,介绍了手持电钻100的扭力调节模块和转向选择模块。手持电钻100还包括电机7的启动模块,电机7的启动模块包括启动开关51和启动扳机53,手持电钻100还包括位于容纳腔内的第二电路板5,第二电路板5和电路板3通过导线相连,第二电路板5上设有启动开关51。启动开关51与启动扳机53相连,启动扳机53设于执行部11和手柄部13的夹角处。按压启动扳机53才可接通电路,使得电机7启动。
[0050]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范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还有很多的替代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工具,包括:壳体,形成有容纳腔;电机,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用于发出正转信号的正转开关;触发部,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触发部设有正转触发键,所述正转触发键用于可操作地接通所述正转开关,从而启动所述电机的正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转开关内集成有用于调节所述电机正转时的扭力的扭力调节模块,所述正转触发键在接通所述正转开关时也连通所述扭力调节模块,从而通过操作所述正转触发键进行扭力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调节模块内设有扭力调节程序,所述扭力调节程序内扭力的切换与所述正转触发键的操作次数相关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表面的扭力显示装置,所述扭力显示装置与所述扭力调节模块相关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显示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数个led灯珠,所述壳体上设有接收所述led灯珠的数个显示孔,数个所述显示孔的位置与数个所述led灯珠的位置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显示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显示孔内的透明导光罩,所述透明导光罩罩设于所述led灯珠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显示装置包括三个所述led灯珠,三个所述led灯珠呈线形、弧形、圆形或三角形排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设有用于发出反转信号的反转开关,所述触发部设有可操作地触发所述反转开关的反转触发键,所述反转触发键用于可操作地接通所述反转开关,从而启动所述电机的反转。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转触发键设有位于表面上的正转标识,所述反转触发键设有位于表面上的反转标识,所述正转触发键还设有扭力调节标识。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纵向延伸的执行部及与所述执行部成角度连接的手柄部,所述触发部位于所述执行部和所述手柄部的连接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位于容纳腔内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电路板通过导线相连且设有启动开关。

技术总结
一种电动工具,包括:壳体,形成有容纳腔;电路板,设于容纳腔内,电路板上设有用于发出正转信号的正转开关;触发部,设于壳体上,触发部设有正转触发键,正转触发键用于可操作地接通正转开关,从而启动电机的正转;其中,正转开关内集成有扭力调节模块,正转触发键在接通正转开关时也连通扭力调节模块,从而通过操作正转触发键进行扭力调节。由于扭力调节模块和正转开关集成于一体,操作一个正转触发键即可在确定的转向上进行扭力调节,不但节省了一个调节钮所占据的空间位置,也方便用户用一只手在同一个位置进行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人机交互体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钱伟 张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东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9
技术公布日:2023/1/6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