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沉降电炉粘渣层流动性的方法与流程

xiaoxiao10月前  82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镍火法冶炼,特别涉及一种增加沉降电炉粘渣层流动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冶炼厂沉降电炉主要起着高温熔体沉降分离的作用,澳炉熔炼的低冰镍和熔渣经流槽分别排入沉降电炉中,由于低冰镍和熔渣的比重不同而分成上下两层,上面为渣层,下面为镍层,电流通过电极送入炉内,电极插入渣层,在渣层内电能变成热能,电炉通过切换电压级、调整负荷控制电炉温度,使站渣镍分离效果良好。

2、在电炉沉降分离过程中,由于物料复杂、熔体温度变化、渣型变化、电极负荷控制等多种因素影响电炉粘渣层厚度,如果粘渣层长时间不进行处理,水淬渣含镍升高,粘层逐渐恶化使电炉有效容积减少,更严重会导致死炉现象,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增加沉降电炉粘渣层流动性的方法,能够高效利用沉降电炉,增加炉膛面积,降低电渣中镍的含量,提高金属回收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的增加沉降电炉粘渣层流动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一、测量生产中沉降电炉的粘渣层的厚度,若厚度大于200mm,增加澳炉燃料粉煤使用量,以提高澳炉出口渣温度;

5、步骤二、通过降低澳炉原料中镁含量、提高铁含量,以降低澳炉出口渣中氧化镁含量、提高铁含量;切换沉降电炉的电极至粘渣层位置,提高送电负荷,以升高粘渣层的温度;

6、步骤三、将熔化后的熔渣流体排出沉降电炉,测量沉降电炉内粘渣层的厚度,若厚度小于50mm,则沉降电炉恢复正常生产。

7、优选地,步骤一中,增加澳炉燃料粉煤使用量100kg~300kg,澳炉出口渣温度控制在1350℃~1400℃。

8、优选地,步骤二中,澳炉出口渣中氧化镁含量控制在6%~8%,铁含量控制在28%~31%,送电负荷控制在4200kw~4500kw。

9、本发明能够取得如下技术效果:

10、本发明提供的增加沉降电炉粘渣层流动性的方法,可以增加沉降电炉有效工作空间,使熔渣和低冰镍充分分离,降低渣中镍金属含量,减少镍金属损失,提高金属回收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加沉降电炉粘渣层流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沉降电炉粘渣层流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增加澳炉燃料粉煤使用量100kg~300kg,澳炉出口渣温度控制在1350℃~14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沉降电炉粘渣层流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澳炉出口渣中氧化镁含量控制在6%~8%,铁含量控制在28%~31%,送电负荷控制在4200kw~4500kw。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镍火法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加沉降电炉粘渣层流动性的方法,包括测量生产中沉降电炉的粘渣层的厚度,若厚度大于200mm,增加澳炉燃料粉煤使用量、提高澳炉出口渣温度;通过降低澳炉原料中镁含量、提高铁含量,以降低澳炉出口渣中氧化镁含量、提高铁含量;切换沉降电炉的电极至粘渣层位置,提高送电负荷,以升高粘渣层的温度;将熔化后的熔渣流体排出沉降电炉,测量沉降电炉内粘渣层的厚度,若厚度小于50mm,则沉降电炉恢复正常生产。上述方法可以增加沉降电炉有效工作空间,使熔渣和低冰镍充分分离,降低渣中镍金属含量,减少镍金属损失,提高金属回收率。

技术研发人员:董秋月,王润,司俊起,郭本祥,朱志明,赵云,王传强,王双,王伟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