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科用肢体肌肉锻炼康复装置

xiaoxiao11月前  69


本发明涉及康复锻炼器材,具体为一种康复科用肢体肌肉锻炼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医疗康复领域,下肢的屈伸运动和踝泵运动被广泛认为是促进下肢肌肉恢复、增强关节活动度和防止肌肉萎缩的有效手段。然而,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往往依赖于物理治疗和人工辅助,这些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受限于治疗师的专业水平、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治疗时间和频率的限制,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

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康复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康复装置被设计出来,用于辅助患者进行下肢的屈伸运动和踝泵运动,例如,一些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能够根据患者的运动意愿,通过人机合作的方式完成下肢的屈伸训练;而踝泵运动则通过模拟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动作,促进小腿肌肉的收缩与放松,加强下肢的血液循环。

3、目前的下肢的屈伸锻炼机构只能对股四头肌、胫骨前肌等辅助肌群进行锻炼,无法同时对小腿肌肉群、胫骨前肌、大腿肌肉群、拇趾长伸肌、趾长伸肌、拇趾长屈肌、趾长屈肌和腓骨长短肌等肌肉进行锻炼,对下肢的康复效果不够全面。

4、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同时实现下肢屈伸运动和踝泵运动,带动下肢多种肌肉进行综合锻炼的康复装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康复科用肢体肌肉锻炼康复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康复科用肢体肌肉锻炼康复装置,包括基座与传动机构,所述基座的顶端依次铰接有大腿支板与支撑板,所述大腿支板与支撑板的顶端均铰接小腿支板,所述小腿支板的两端分别与大腿支板、支撑板进行铰接,所述小腿支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脚部支撑架,所述脚部支撑架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脚部支撑板;

3、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小腿支板与脚部支撑架的内部,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带动支撑板与小腿支板进行正反转动,对下肢进行伸屈,同时带动脚部支撑板进行正反摆动,对脚踝进行踝泵运动;

4、所述脚部支撑板、小腿支板与大腿支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绑带,用于对用户的脚部、小腿部、大腿部进行绑定定位。

5、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由脚部支撑架、脚部支撑板、齿条滑座、扇形齿轮、齿条、转盘、连杆、第一锥形齿轮、电机、丝杆、限位滑槽、滑动座与铰接杆组成;

6、所述电机与小腿支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位于小腿支板的底侧,所述小腿支板的底侧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底端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一端与支撑板相互铰接,所述丝杆与滑动座通过螺纹套设连接。

7、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小腿支板的底侧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互铰接。

8、优选的,所述转盘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脚部支撑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滑座,所述齿条滑座的顶端限位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一端与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脚部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

9、优选的,所述基座的顶端设有储存槽,所述储存槽用于储存折叠状态的大腿支板、支撑板与小腿支板。

10、优选的,所述大腿支板、小腿支板与脚部支撑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接触垫,用于贴合用户下肢,提升舒适度。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2、1.本发明通过基座与传动机构的设置,能够全面模拟下肢的伸屈运动和脚踝的踝泵运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锻炼方案,有效增强腿部和脚踝的力量、稳定性和灵活性。装置操作简便,易于存储和携带,适用于家庭、医院和康复中心等多种场景。同时,它还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通过绑带固定和接触垫贴合,确保用户在锻炼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度。这款康复装置为下肢肌肉康复锻炼提供了高效、安全、便捷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3、2.装置能够模拟下肢的伸屈运动和脚踝的踝泵运动,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下肢肌肉锻炼。这有助于增强腿部和脚踝的力量、稳定性和灵活性,对于恢复下肢功能、预防肌肉萎缩和提高运动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14、3.装置通过调整电机的旋转方向和速度,可以方便地改变支撑板和脚部支撑板的转动和摆动频率,从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锻炼方案。这种灵活性使得装置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康复阶段的需求,提高锻炼效果;

15、4.装置在脚部支撑板、小腿支板和大腿支板的一侧均设有绑带,可以确保用户在进行锻炼时肢体的稳定性,减少不必要的晃动和受伤风险。同时,接触垫的设计能够贴合用户下肢,提高锻炼时的舒适度;装置的大腿支板、支撑板和小腿支板可以折叠并放入基座的储存槽中,便于存储和携带。这种设计使得装置可以轻松地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如家庭、医院、康复中心等;

16、5.装置的操作简单易懂,用户只需通过调整电机的控制器即可实现不同的锻炼模式和强度。这种直观的操作方式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提高了使用便利性;装置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用户的安全问题。例如,绑带和接触垫的设计可以确保用户在进行锻炼时肢体的稳定性;电机的控制系统具有过载保护和自动停机功能,以防止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导致的意外伤害。



技术特征:

1.一种康复科用肢体肌肉锻炼康复装置,包括基座(1)与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端依次铰接有大腿支板(2)与支撑板(3),所述大腿支板(2)与支撑板(3)的顶端均铰接小腿支板(4),所述小腿支板(4)的两端分别与大腿支板(2)、支撑板(3)进行铰接,所述小腿支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脚部支撑架(5),所述脚部支撑架(5)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脚部支撑板(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肢体肌肉锻炼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由脚部支撑架(5)、脚部支撑板(51)、齿条滑座(52)、扇形齿轮(53)、齿条(54)、转盘(55)、连杆(56)、第一锥形齿轮(57)、电机(6)、丝杆(61)、限位滑槽(41)、滑动座(42)与铰接杆(31)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肢体肌肉锻炼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62),所述小腿支板(4)的底侧转动连接有转盘(55),所述转盘(55)的底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57),所述第一锥形齿轮(57)与第二锥形齿轮(62)相互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肢体肌肉锻炼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55)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杆(56),所述脚部支撑架(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滑座(52),所述齿条滑座(52)的顶端限位滑动连接有齿条(54),所述齿条(54)的一端与连杆(56)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脚部支撑板(5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53),所述扇形齿轮(53)与齿条(54)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肢体肌肉锻炼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端设有储存槽(11),所述储存槽(11)用于储存折叠状态的大腿支板(2)、支撑板(3)与小腿支板(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肢体肌肉锻炼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支板(2)、小腿支板(4)与脚部支撑板(5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接触垫(7),用于贴合用户下肢,提升舒适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科用肢体肌肉锻炼康复装置,包括基座与传动机构,所述基座的顶端依次铰接有大腿支板与支撑板,所述大腿支板与支撑板的顶端均铰接小腿支板,所述小腿支板的两端分别与大腿支板、支撑板进行铰接。本发明通过基座与传动机构的设置,能够全面模拟下肢的伸屈运动和脚踝的踝泵运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锻炼方案,有效增强腿部和脚踝的力量、稳定性和灵活性。装置操作简便,易于存储和携带,适用于家庭、医院和康复中心等多种场景。同时,它还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通过绑带固定和接触垫贴合,确保用户在锻炼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度。这款康复装置为下肢肌肉康复锻炼提供了高效、安全、便捷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王璐怡,王丛笑,李瑛琦,郑广昊,张婷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工人疗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