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施工方法与流程

xiaoxiao3月前  38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建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绿色节能建筑即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和节材等,实现了建筑物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环保等,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
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4263372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及其施工方法,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光伏安装框,通过将光伏安装框均匀分布安装在建筑结构框架的内侧,在光伏安装框的内侧通过光伏安装板安装有光伏接收板,可起到光伏收集的作用,并在光伏安装板的另一侧安装有加强撑板和加强筋条提高支撑力,在建筑结构框架的内侧还安装内撑条并通过其安装有储电盒,即可对收集的光能进行转换存储,提供了绿色节能的效果,但是上述绿色节能建筑在工作时不能充分利用建筑雨源和建筑光源进行建筑本体的加热保温及冷却降热作业,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绿色建筑施工方法来解决现有建筑不能够充分利用建筑光源和建筑雨源进行建筑墙面的加热保温及冷却降热作业的问题。
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绿色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s001、预组装,在建筑外墙上依次拼接并串联幕墙模块;
7.ss002、布设,在建筑物的顶端架设储能机构,储能机构布设后,使储能机构与幕墙模块连接为一体,同时储能机构分别与外部冷却水供应设备、电力使用设备和供电设备连接;
8.所述储能机构包括架设于建筑物顶端的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百叶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储液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储液箱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冷却模组,所述储液箱的内部还分别固定安装有监测组件和电加热件,所述储液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布液组件;
9.所述幕墙模块包括固定于建筑外墙上的幕框,所述幕框的内壁开设有一组线性阵列分布的隔腔,每个所述隔腔的内表面之间均转动连接有旋叶组件,一组所述旋叶组件通过链条联动,所述幕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布液组件连通的分液管,一组所述旋叶组件的端部均与分液管转动连通,所述幕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角马达,所述转角马达的输出轴端与一所述旋叶组件固定连接。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通过幕墙模块、储能机构的设置,使本建筑能够利用建筑光源和外部雨源进行建筑墙体的加热保温和冷却降热作业,当需要对建筑墙体进行冷却降热作业时,光伏板朝外,真空隔热板18朝向建筑墙面,光伏板朝外后,继而进行发电作业,光伏板的发电量实时存储至蓄电池和本装置的相关用电设备中,多余的电量则输出至外部用电设备,且光伏板工作时,旋轴的内部充入冷却液,且冷却液在旋轴的内部以设定速率循环流动,继而起到对建筑墙面的散热效果,当需要对建筑墙面进行加热作业时,吸热板朝外,导热板朝向建筑墙面,且在建筑墙体需要进行加热作业时,在旋轴内部流动的液体被电加热件加热至设定温度,继而执行对建筑墙体的加热保温作业,通过上述技术效果的实现,从而使本建筑能够充分利用外部能源继而起到建筑的绿色节能效果。
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3.进一步,所述百叶机构包括与储液箱固定连接的百叶框架,所述百叶框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一组通过皮带而相互联动的百叶叶片,所述百叶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马达,所述旋转马达的输出端与一所述百叶叶片固定连接,所述百叶叶片为金属材质。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发生雨水天气时,百叶机构中的旋转马达受控开启,旋转马达工作后,继而驱动各个百叶叶片旋转设定角度,百叶叶片旋转设定角度后,从而使两两百叶叶片之间形成为最大可通过面积,当非雨水天气时,百叶叶片旋转设定角度,继而使百叶框封闭,百叶框封闭后,继而对储液箱进行密封。
15.进一步,所述过滤机构分别包括主动辊、从动辊、传动电机、环形滤带和开设于储液箱内部的集废腔,所述从动辊的两端均与集废腔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辊的两端均与储液箱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电机的一表面与储液箱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与主动辊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周侧面均与环形滤带传动连接,所述环形滤带的表面均布有滤液微孔。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百叶框内的百叶叶片打开后,传动电机同步开启,传动电机开启后,继而驱动环形滤带以顺时针方向缓速转动,环形滤带工作后,继而对进入的雨水进行过滤作业,环形滤带所滤出的杂质进入集废腔中,通过环形滤带的设置,从而有效降低储液箱所承接雨水的含杂度。
17.进一步,所述储液箱的内部固定开设有与集废腔连通的排废口,所述集废腔的内壁且对应排废口上方的位置滑动连接有封板。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集废腔正常使用时,封板对集废腔进行密封,当需要将集废腔中过滤的废料排出时,封板由集废中抽出。
19.进一步,所述冷却模组包括冷却框,所述冷却框的内部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与储液箱贴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面朝外,所述冷却框的内部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且与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面配合的轴流散热风机。
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对进建筑物进行制冷降温作业时,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和轴流散热风机同步工作,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后,其制冷面继而执行对建筑物墙体的制冷作业,轴流散热风机则执行对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面的散热作业。
21.进一步,所述监测组件分别包括固定于储液箱表面的单片机、安装于储液箱表面的外温度传感器、内温度探头和液位传感器,所述内温度探头和液位传感器的监测端均延
伸至储液箱的内部。
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外温度传感器设置的作用在于对储液箱外部的温度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内温度探头设置的作用在于对储液箱内部液体的温度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液位传感设置的作用在于实时监测储液箱内部的液位高度,外温度传感器、内温度探头和液位传感器将监测到数据实时反馈至单片机,单片机依据上述传感器的数据反馈,以控制本装置中相关电力机构的工作状态。
23.进一步,所述旋叶组件包括旋轴,所述旋轴的两端均与对应位置的隔腔转动连接,所述旋轴的开口端与分液管转动连通,所述旋轴的封闭端固定安装有与链条传动连接的链齿,所述旋轴的周侧面设置有四个呈圆周阵列分布安装面,四个所述安装面的表面以顺时针方向分别安装有光伏板、吸热板、真空隔热板和导热板,所述吸热板和导热板的相对表面之间安装有联板,所述吸热板和导热板均为金属材质。
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对建筑墙体进行冷却降热作业时,光伏板朝外,真空隔热板朝向建筑墙面,光伏板朝外后,继而进行发电作业,光伏板的发电量实时存储至蓄电池和本装置的相关用电设备中,多余的电量则输出至外部用电设备,且光伏板工作时,旋轴的内部充入冷却液,且冷却液在旋轴的内部以设定速率循环流动,继而起到对建筑墙面的散热效果,当需要对建筑墙面进行加热作业时,吸热板朝外,导热板朝向建筑墙面,且在建筑墙体需要进行加热作业时,在旋轴内部流动的液体被电加热件加热至设定温度。
25.进一步,所述布液组件分别包括安装于分液管顶端的进水接头、安装于分液管底端且规格与进水接头适配的排水接头、安装于储液箱侧面的补液管、安装于储液箱侧面的给水泵和回水泵,所述给水泵进水口的一端与储液箱固定连通,所述给水泵出水口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的周侧面与相邻位置的进水接头固定连通,所述回水泵进水口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周侧面与相邻位置的回水接头固定连通,所述回水泵出水口的一端与储液箱连通。
2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补液管与外部供水设备连通,外部供水设备箱储液箱的内部进行液体的补充作业,当需要对旋轴的内部进行冷却或加热作业时,储液箱内的液体在旋轴的内部以设定速率和温度流动。
27.进一步,所述隔腔的横截面为圆形且所述隔腔的前后两侧均开口,所述幕框的顶面和右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拼接条,所述幕框的底面及左侧均固定安装有与第一拼接条配合的第二拼接条,所述第一拼接条和第二拼接条的表面均开设有若干定位连接孔。
2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第一拼接条和第二拼接条的设置,从而便于两两模墙模块之间的快速组装。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一种绿色建筑施工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储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发明图2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发明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发明幕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发明幕框和隔腔的结构示意图;
35.图7为本发明光伏板和导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36.图8为本发明图7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8.1、幕墙模块,11、幕框,12、隔腔,13、分液管,14、转角马达,15、旋轴,16、光伏板,17、吸热板,18、真空隔热板,19、导热板,110、联板,111、第一拼接条,112、第二拼接条,2、储能机构,21、储液箱,22、百叶机构,23、蓄电池,24、电加热件,25、传动电机,26、环形滤带,27、集废腔,28、封板,29、冷却框,210、半导体制冷片,211、轴流散热风机,212、单片机,213、外温度传感器,214、内温度探头,215、液位传感器,216、补液管,217、给水泵,218、回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40.本发明提供了以下优选的实施例
41.如图1-8所示,一种绿色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2.ss001、预组装,在建筑外墙上依次拼接并串联幕墙模块1;
43.ss002、布设,在建筑物的顶端架设储能机构2,储能机构2布设后,使储能机构2与幕墙模块1连接为一体,同时储能机构2分别与外部冷却水供应设备、电力使用设备和供电设备连接;
44.储能机构2包括架设于建筑物顶端的储液箱21,储液箱21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百叶机构22和过滤机构;
45.百叶机构22包括与储液箱21固定连接的百叶框架,百叶框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一组通过皮带而相互联动的百叶叶片,百叶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马达,旋转马达的输出端与一百叶叶片固定连接,百叶叶片为金属材质。
46.当发生雨水天气时,百叶机构22中的旋转马达受控开启,旋转马达工作后,继而驱动各个百叶叶片旋转设定角度,百叶叶片旋转设定角度后,从而使两两百叶叶片之间形成为最大可通过面积,通过最大可通过面积,从而对雨水进行快速收集;
47.当非雨水天气时,百叶叶片旋转设定角度,继而使百叶框封闭,百叶框封闭后,继而对储液箱21进行密封,以降低水分的散热和流失率;
48.过滤机构分别包括主动辊、从动辊、传动电机25、环形滤带26和开设于储液箱21内部的集废腔27,储液箱21的内部固定开设有与集废腔27连通的排废口,集废腔27的内壁且对应排废口上方的位置滑动连接有封板28;
49.当集废腔27正常使用时,封板28对集废腔27进行密封,当需要将集废腔27中过滤的废料排出时,封板28由集废中抽出;
50.从动辊的两端均与集废腔27转动连接,主动辊的两端均与储液箱21转动连接,传动电机25的一表面与储液箱21固定连接,传动电机25的输出轴端与主动辊固定连接,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周侧面均与环形滤带26传动连接,环形滤带26的表面均布有滤液微孔。
51.当百叶框内的百叶叶片打开后,传动电机25同步开启,传动电机25开启后,继而驱动环形滤带26以顺时针方向缓速转动,环形滤带26工作后,继而对进入的雨水进行过滤作
业,环形滤带26所滤出的杂质进入集废腔27中,通过环形滤带26的设置,从而有效降低储液箱21所承接雨水的含杂度。
52.储液箱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23,蓄电池23设置的作用在于对带你两进行收集和储能作业,储液箱2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蓄电池23电连接的冷却模组;
53.冷却模组包括冷却框29,冷却框29的内部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半导体制冷片210,半导体制冷片210的制冷面与储液箱21贴合,半导体制冷片210的散热面朝外,冷却框29的内部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且与半导体制冷片210散热面配合的轴流散热风机211;
54.半导体制冷片210的型号为tec1-12703。
55.当需要对进建筑物进行制冷降温作业时,半导体制冷片210工作和轴流散热风机211同步工作,半导体制冷片210工作后,其制冷面继而执行对建筑物墙体的制冷作业,轴流散热风机211则执行对半导体制冷片210散热面的散热作业。
56.储液箱21的内部还分别固定安装有监测组件和电加热件24,储液箱2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布液组件;
57.监测组件分别包括固定于储液箱21表面的单片机212、安装于储液箱21表面的外温度传感器213、内温度探头214和液位传感器215,内温度探头214和液位传感器215的监测端均延伸至储液箱21的内部。
58.外温度传感器213的型号为dht11,内温度探头214的型号为ds18b20,液位传感器215的型号为dlk201,单片机212的型号为stm8s005k6t6c;
59.使用时,外温度传感器213设置的作用在于对储液箱21外部的温度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内温度探头214设置的作用在于对储液箱21内部液体的温度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液位传感设置的作用在于实时监测储液箱21内部的液位高度,外温度传感器213、内温度探头214和液位传感器215将监测到数据实时反馈至单片机212,单片机212依据上述传感器的数据反馈,以控制本装置中相关电力机构的工作状态。
60.幕墙模块1包括固定于建筑外墙上的幕框11;
61.幕框11的顶面和右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拼接条111,幕框11的底面及左侧均固定安装有与第一拼接条111配合的第二拼接条112,第一拼接条111和第二拼接条112的表面均开设有若干定位连接孔。
62.使用时,通过第一拼接条111和第二拼接条112的设置,从而便于两两模墙模块之间的快速组装;
63.幕框11的内壁开设有一组线性阵列分布的隔腔12,隔腔12的横截面为圆形且隔腔12的前后两侧均开口;
64.每个隔腔12的内表面之间均转动连接有旋叶组件,一组旋叶组件通过链条联动,幕框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布液组件连通的分液管13,一组旋叶组件的端部均与分液管13转动连通,幕框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角马达14,转角马达14的输出轴端与一旋叶组件固定连接。
65.旋叶组件包括旋轴15,旋轴15的两端均与对应位置的隔腔12转动连接,旋轴15的开口端与分液管13转动连通,旋轴15的封闭端固定安装有与链条传动连接的链齿,旋轴15的周侧面设置有四个呈圆周阵列分布安装面,四个安装面的表面以顺时针方向分别安装有
光伏板16、吸热板17、真空隔热板18和导热板19,吸热板17和导热板19的相对表面之间安装有联板110,吸热板17和导热板19均为铜材质,联板110的材质与吸热板17的材质相同。
66.当需要对建筑墙体进行冷却降热作业时,光伏板16朝外,真空隔热板18朝向建筑墙面,光伏板16朝外后,继而进行发电作业,光伏板16的发电量实时存储至蓄电池23和本装置的相关用电设备中,多余的电量则输出至外部用电设备,且光伏板16工作时,旋轴15的内部充入冷却液,且冷却液在旋轴15的内部以设定速率循环流动,继而起到对建筑墙面的散热效果,当需要对建筑墙面进行加热作业时,吸热板17朝外,导热板19朝向建筑墙面,且在建筑墙体需要进行加热作业时,在旋轴15内部流动的液体被电加热件24加热至设定温度。
67.布液组件分别包括安装于分液管13顶端的进水接头、安装于分液管13底端且规格与进水接头适配的排水接头、安装于储液箱21侧面的补液管216、安装于储液箱21侧面的给水泵217和回水泵218,给水泵217进水口的一端与储液箱21固定连通,给水泵217出水口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布水管,布水管的周侧面与相邻位置的进水接头固定连通,回水泵218进水口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回水管,回水管的周侧面与相邻位置的回水接头固定连通,回水泵218出水口的一端与储液箱21连通。
68.使用时,补液管216与外部供水设备连通,外部供水设备箱储液箱21的内部进行液体的补充作业,当需要对旋轴15的内部进行冷却或加热作业时,储液箱21内的液体在旋轴15的内部以设定速率和温度流动。
69.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
70.通过幕墙模块、储能机构的设置,使本建筑能够利用建筑光源和外部雨源进行建筑墙体的加热保温和冷却降热作业,当需要对建筑墙体进行冷却降热作业时,光伏板朝外,真空隔热板18朝向建筑墙面,光伏板朝外后,继而进行发电作业。
7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绿色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s001、预组装,在建筑外墙上依次拼接并串联幕墙模块(1);ss002、布设,在建筑物的顶端架设储能机构(2),储能机构(2)布设后,使储能机构(2)与幕墙模块(1)连接为一体,同时储能机构(2)分别与外部冷却水供应设备、电力使用设备和供电设备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机构(2)包括架设于建筑物顶端的储液箱(21),所述储液箱(21)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百叶机构(22)和过滤机构,所述储液箱(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2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蓄电池(23)电连接的冷却模组,所述储液箱(21)的内部还分别固定安装有监测组件和电加热件(24),所述储液箱(2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布液组件;所述幕墙模块(1)包括固定于建筑外墙上的幕框(11),所述幕框(11)的内壁开设有一组线性阵列分布的隔腔(12),每个所述隔腔(12)的内表面之间均转动连接有旋叶组件,一组所述旋叶组件通过链条联动,所述幕框(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布液组件连通的分液管(13),一组所述旋叶组件的端部均与分液管(13)转动连通,所述幕框(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角马达(14),所述转角马达(14)的输出轴端与一所述旋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百叶机构(22)包括与储液箱(21)固定连接的百叶框架,所述百叶框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一组通过皮带而相互联动的百叶叶片,所述百叶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马达,所述旋转马达的输出端与一所述百叶叶片固定连接,所述百叶叶片为金属材质;所述过滤机构分别包括主动辊、从动辊、传动电机(25)、环形滤带(26)和开设于储液箱(21)内部的集废腔(27),所述从动辊的两端均与集废腔(27)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辊的两端均与储液箱(21)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电机(25)的一表面与储液箱(21)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电机(25)的输出轴端与主动辊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周侧面均与环形滤带(26)传动连接,所述环形滤带(26)的表面均布有滤液微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21)的内部固定开设有与集废腔(27)连通的排废口,所述集废腔(27)的内壁且对应排废口上方的位置滑动连接有封板(28)。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组包括冷却框(29),所述冷却框(29)的内部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半导体制冷片(210),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10)的制冷面与储液箱(21)贴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10)的散热面朝外,所述冷却框(29)的内部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且与半导体制冷片(210)散热面配合的轴流散热风机(21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分别包括固定于储液箱(21)表面的单片机(212)、安装于储液箱(21)表面的外温度传感器(213)、内温度探头(214)和液位传感器(215),所述内温度探头(214)和液位传感器(215)的监测端均延伸至储液箱(21)的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叶组件包括旋轴(15),所述旋轴(15)的两端均与对应位置的隔腔(12)转动连接,所述旋轴(15)的开口端与
分液管(13)转动连通,所述旋轴(15)的封闭端固定安装有与链条传动连接的链齿,所述旋轴(15)的周侧面设置有四个呈圆周阵列分布安装面,四个所述安装面的表面以顺时针方向分别安装有光伏板(16)、吸热板(17)、真空隔热板(18)和导热板(19),所述吸热板(17)和导热板(19)的相对表面之间安装有联板(110);所述布液组件分别包括安装于分液管(13)顶端的进水接头、安装于分液管(13)底端且规格与进水接头适配的排水接头、安装于储液箱(21)侧面的补液管(216)、安装于储液箱(21)侧面的给水泵(217)和回水泵(218),所述给水泵(217)进水口的一端与储液箱(21)固定连通,所述给水泵(217)出水口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的周侧面与相邻位置的进水接头固定连通,所述回水泵(218)进水口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周侧面与相邻位置的回水接头固定连通,所述回水泵(218)出水口的一端与储液箱(21)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17)和导热板(19)均为金属材质。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腔(12)的横截面为圆形且所述隔腔(12)的前后两侧均开口,所述幕框(11)的顶面和右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拼接条(111),所述幕框(11)的底面及左侧均固定安装有与第一拼接条(111)配合的第二拼接条(112),所述第一拼接条(111)和第二拼接条(112)的表面均开设有若干定位连接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建筑施工方法。一种绿色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S001、预组装,在建筑外墙上依次拼接并串联幕墙模块,SS002、布设,在建筑物的顶端架设储能机构,储能机构布设后,使储能机构与幕墙模块连接为一体,同时储能机构分别与外部冷却水供应设备、电力使用设备和供电设备连接,储能机构包括架设于建筑物顶端的储液箱,储液箱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百叶机构和过滤机构,储液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储液箱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冷却模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幕墙模块、储能机构的设置,使本建筑能够利用建筑光源和外部雨源进行建筑墙体的加热保温和冷却降热作业。降热作业。降热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锋 周宗峰 赵金龙 张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顾曙光
技术研发日:2022.10.24
技术公布日:2023/1/6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