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代理】【专利服务】Tel:18215660330
专利名称:一种fdy涤乱麻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料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表面具有有序点阵微孔效应的FDY涤乱麻面料,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 不断提高,人们对服饰穿着不仅要求安全舒适,还要求美观大方,结构独特,且穿着寿命长。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DTY低弹丝和ITY复合丝加捻后织造成涤乱麻面料,实践中发现由上述两种原料编织的涤乱麻面料在长期穿着后容易出现钩丝和起球,影响服装的美观度。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FDY涤乱麻面料,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FDY涤乱麻面料,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涤乱麻面料长期服用中易出现钩丝起球的问题,提供一种不易钩丝和起球的FDY涤乱麻面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FDY涤乱麻面料,其由426个花型循环单元编织而成;每一循环单元由8个线圈横列和4个线圈纵列组成;其中,所述第一线圈横列、第三线圈横列、第五线圈横列以及第七线圈横列均为成圈编织结构;第二线圈横列的第一纵列为集圈编织结构,第二至第四纵列为成圈编织结构;所述第四线圈横列的第四纵列为集圈编织结构,第一至第三纵列为成圈编织结构;所述第六线圈横列的第二纵列为集圈编织结构,第一纵列、第三纵列以及第四纵列为成圈编织结构;所述第八线圈横列的第三纵列为集圈编织结构,第一纵列、第二纵列以及第四纵列为成圈编织结构。本实用新型的FDY涤乱麻面料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单元采用50 IOOd的FDY加捻纱和20-40D的氨纶为原料,FDY加捻纱的加捻范围为1200-1500捻/米。本实用新型的FDY涤乱麻面料进一步设置为其密度为横密96列/5cm,纵密104行 /5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的FDY涤乱麻面料采用高密织造,可有效避免原有的涤乱麻面料易钩丝起球的缺陷;2.通过在面料上设置集圈组织结构,面料表面形成有序的点阵微孔效应,同时在编织时加入20-4011弹性氨纶纤维,使面料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伸缩性,穿着舒适美观。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FDY涤乱麻面料的线圈编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请参阅说明书附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FDY涤乱麻面料,由426个花型循环单元编织I而成,其编织密度为横密96列/5cm,纵密104行/5cm。每一循环单元I由4个线圈纵列2和8个线圈横列3组成。其中,所述第一线圈横列、第三线圈横列、第五线圈横列以及第七线圈横列均为成圈编织结构;第二线圈横列的第一纵列为集圈编织结构,第二至第四纵列为成圈编织结构;所述第四线圈横列的第四纵列为集圈编织结构,第一至第三纵列为成圈编织结构;所述第六线圈横列的第二纵列为集圈编织结构,第一纵列、第三纵列以及第四纵 列为成圈编织结构;所述第八线圈横列的第三纵列为集圈编织结构,第一纵列、第二纵列以及第四纵列为成圈编织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循环单元I采用50 IOOd的FDY加捻纱和20-40D的氨纶为原料,FDY加捻纱的加捻范围为1200-1500捻/米。本实用新型的FDY涤乱麻面料采用高密织造,可有效避免原有的涤乱麻面料易钩丝起球的缺陷;同时,通过在面料上设置集圈组织结构,编织时加入弹性氨纶,成品面料具有较好的伸缩性,透气性,穿着舒适美观。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
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并不局限于此,凡在本设计构思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FDY涤乱麻面料,其特征在于其由426个花型循环单元编织而成;每一循环单元由8个线圈横列和4个线圈纵列组成;其中,所述第一线圈横列、第三线圈横列、第五线圈横列以及第七线圈横列均为成圈编织结构;第二线圈横列的第一纵列为集圈编织结构,第二至第四纵列为成圈编织结构;所述第四线圈横列的第四纵列为集圈编织结构,第一至第三纵列为成圈编织结构;所述第六线圈横列的第二纵列为集圈编织结构,第一纵列、第三纵列以及第四纵列为成圈编织结构;所述第八线圈横列的第三纵列为集圈编织结构,第一纵列、第二纵列以及第四纵列为成圈编织结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FDY涤乱麻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单元采用50 IOOd的FDY加捻纱和20-4011的氨纶为原料,FDY加捻纱的捻度范围为1200-1500捻/米。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FDY涤乱麻面料,其特征在于面料编织密度为横密96列/5cm,纵密104行/5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尤其是一种FDY涤乱麻面料,其由426个花型循环单元编织而成,在布面形成有序点阵微孔效应;每一个花型循环单元由8路组成;其密度为横密96列/5cm,纵密104行/5cm。本实用新型的FDY涤乱麻面料采用50~100DFDY加捻到1200-1500捻/米,经高密织造而成,可有效避免原有的涤乱麻面料易钩丝起球的缺陷;同时,通过在面料上设置集圈组织结构,编织时加入20-40D弹性氨纶纤维,使面料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伸缩性,穿着舒适美观。
文档编号D04B1/18GK202576814SQ20122019377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日
发明者俞芳, 黄训保, 李家保, 翁星娜, 吴雅妮, 黄龙, 龚正清 申请人:浙江维格针纺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