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锁定件、连接器壳体组件和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月前  2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子锁定件,包括该端子锁定件的连接器壳体组件以及包括该连接器壳体组件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器通常包括壳体、端子和端子锁定件。端子插入壳体中的端子插槽中。端子锁定件插入壳体中的锁定件插槽中,用于将端子锁定在端子插槽中,以防止端子被从端子插槽中拔出。
3.在现有技术中,端子锁定件通常能够在于端子分离的预锁位置和与端子接合的终锁位置之间移动。为了能够将端子锁定件保持在预锁位置或终锁位置,还在端子锁定件上设置保持部,该保持部能够与壳体上的预锁部和终锁部接合,以将端子锁定件保持在预锁位置或终锁位置。但是,在预锁位置时的保持力是有限的,因此,当用操作工具在端子锁定件上施加较大的拨动力时,端子锁定件能够相对于壳体从预锁位置向外移动并与壳体脱离,这会给客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端子锁定件,包括:主体部,适于插入连接器壳体上的锁定件插槽中;保持结构,形成在所述本体部上,适于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对配保持结构接合,以将所述端子锁定件保持在与连接器端子分离的预锁位置或与连接器端子接合的终锁位置;和锁止结构,形成在所述本体部上,适于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对配锁止结构接合,以防止所述端子锁定件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壳体从所述预锁位置向外移动。当所述端子锁定件在操作工具的驱动下沿解锁方向移动时,所述锁止结构与所述对配锁止结构在与所述端子锁定件插入连接器壳体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互靠近,以增加两者之间产生的止退力。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锁止结构包括:锁止凸起,凸出地形成在所述本体部上;和锁止面,形成在所述锁止凸起上,用于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对配锁止面接合。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锁止面与所述端子锁定件的本体部的纵向垂直,所述端子锁定件的本体部沿其纵向插入所述锁定件插槽中。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保持结构包括:预锁凹槽,适于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接合凸起接合,用于将所述端子锁定件保持在所述预锁位置;和终锁凹槽,适于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接合凸起接合,用于将所述端子锁定件保持在所述终锁位置。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保持结构和所述锁止结构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后端的侧面、顶面或底面上。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端子锁定件的本体部的横向两侧的侧面上分别形成有所述保持结构;在所述端子锁定件的本体部的顶面上形成有所述锁止结构。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端子锁定件的本体部上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端子插槽对应的端子过孔;当所述端子锁定件被移动到所述预锁位置时,所述端子过孔与所述端子插槽对齐,以允许连接器端子插入所述端子插槽中或从所述端子插槽中拔出;当所述端子锁定件被移动到所述终锁位置时,所述端子过孔与所述端子插槽错开,以防止连接器端子从所述端子插槽中拔出或插入所述端子插槽中。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端子锁定件的本体部上形成有多个端子过孔,所述多个端子过孔被布置成多行多列。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端子锁定件还包括:定位凸起,凸出地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前端的端面上,用于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定位插孔配合。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端子锁定件沿其插入连接器壳体中的插入方向移动时,部分所述锁止结构与所述对配锁止结构相互接合,并产生第一止退力:当所述锁止结构沿所述解锁方向移动时,所述锁止结构与所述对配锁止结构相互接合,并产生第二止退力,且所述第二止退力大于所述第一止退力。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端子锁定件还包括:操作部,与所述主体部的后端相连,以允许通过插入所述操作部和所述连接器壳体之间的操作工具将所述端子锁定件从所述终锁位置拨动到所述预锁位置。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锁止结构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后端上并与所述操作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端子锁定件插入所述锁定件插槽中的插入方向垂直;所述操作工具施加在所述操作部上的操作力能够被分解成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分力和沿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二分力;当所述端子锁定件被所述操作工具拨动到所述预锁位置时,所述端子锁定件在所述第一分力的作用下朝增加所述锁止结构与所述对配锁止结构之间的干涉量的方向偏移,以增大所述锁止结构与所述对配锁止结构之间的接合力。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主体部具有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的顶面和底面,所述锁止结构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后端的顶面上,所述操作部从所述主体部的后端的底面朝下延伸。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壳体组件,包括:连接器壳体,形成有端子插槽和与所述端子插槽横向连通的锁定件插槽;和端子锁定件,插装到所述锁定件插槽中且能够在预锁位置和终锁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上形成有适于与所述端子锁定件上的保持结构和锁止结构分别接合的对配保持结构和对配锁止结构。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对配保持结构为形成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锁定件插槽的内壁上的保持凸起,所述保持凸起适于与所述保持结构上的预锁凹槽和终锁凹槽接合。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对配锁止结构包括:容纳槽,与所述锁定件插槽连通,用于容纳所述锁止结构;和对配锁止面,形成在所述容纳槽的内侧上,用于抵靠在所述锁止结构的锁止面上。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端子锁定件沿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横向插入所述锁定件插槽中,所述对配锁止面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横向垂直。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壁上形成定位凹部,所述端子锁定件上的操作部被容纳在所述定位凹部中。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上形成有定位插孔,所述定位插孔与所述端子锁定件上的定位凸起配合。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端子插槽沿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纵向延伸,所述锁定件插槽沿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横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端子插槽。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组件;和连接器端子,插装到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端子插槽中。当所述端子锁定件被移动到预锁位置时,所述端子锁定件处于与所述连接器端子不干涉的位置,以允许所述连接器端子插入所述端子插槽中。当所述端子锁定件被移动到终锁位置时,所述端子锁定件抵靠在所述连接器端子上,以防止所述连接器端子从所述端子插槽中拔出。
26.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锁止结构和对配锁止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端子锁定件相对于连接器壳体从预锁位置向外移动,因此,能够保证端子锁定件不会与连接器壳体脱离,使用非常方便。
27.此外,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一些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当用操作工具拨动端子锁定件时,能够增大锁止结构与对配锁止结构之间的干涉量和接合力,从而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端子锁定件相对于连接器壳体从预锁位置向外移动。
28.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29.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30.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31.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组件的端子锁定件的立体示意图;
32.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组件的沿竖直方向的剖视图,其中端子锁定件未插入连接器壳体中;
33.图5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组件的沿水平方向的剖视图,其中端子锁定件未插入连接器壳体中;
34.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组件的沿水平方向的剖视图,其中端子锁定件处于终锁位置;
35.图7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用操作工具拨动端子锁定件的示意图;
36.图8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用操作工具将端子锁定件拨动到预锁位置时的示意图;
37.图9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组件的沿水平方向的剖视图,其中端子锁定件处于预锁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39.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4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端子锁定件,包括:主体部,适于插入连接器壳体上的锁定件插槽中;保持结构,形成在所述本体部上,适于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对配保持结构接合,以将所述端子锁定件保持在与连接器端子分离的预锁位置或与连接器端子接合的终锁位置;和锁止结构,形成在所述本体部上,适于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对配锁止结构接合,以防止所述端子锁定件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壳体从所述预锁位置向外移动。当所述端子锁定件在操作工具的驱动下沿解锁方向移动时,所述锁止结构与所述对配锁止结构在与所述端子锁定件插入连接器壳体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互靠近,以增加两者之间产生的止退力。
4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连接器壳体组件,包括:连接器壳体,形成有端子插槽和与所述端子插槽横向连通的锁定件插槽;和端子锁定件,插装到所述锁定件插槽中且能够在预锁位置和终锁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上形成有适于与所述端子锁定件上的保持结构和锁止结构分别接合的对配保持结构和对配锁止结构。
4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组件;和连接器端子,插装到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端子插槽中。当所述端子锁定件被移动到预锁位置时,所述端子锁定件处于与所述连接器端子不干涉的位置,以允许所述连接器端子插入所述端子插槽中。当所述端子锁定件被移动到终锁位置时,所述端子锁定件抵靠在所述连接器端子上,以防止所述连接器端子从所述端子插槽中拔出。
43.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组件的端子锁定件2的立体示意图;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组件的沿竖直方向的剖视图,其中端子锁定件2未插入连接器壳体1中;图5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组件的沿水平方向的剖视图,其中端子锁定件2未插入连接器壳体1中。
44.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公开一种端子锁定件2。端子锁定件2包括:主体部20、保持结构21、22和锁止结构23、23a。主体部20适于插入连接器壳体1上的锁定件插槽102中。保持结构21、22形成在本体部20上,适于与连接器壳体1上的对配保持结构11接合,以将端子锁定件2保持在与连接器端子分离的预锁位置或与连接器端子接合的终锁位置。锁止结构23、23a形成在本体部20上,适于与连接器壳体1上的对配
锁止结构13、13a接合,以防止端子锁定件2相对于连接器壳体10从预锁位置向外移动。
45.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组件的沿水平方向的剖视图,其中端子锁定件2处于终锁位置;图7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用操作工具3拨动端子锁定件2的示意图;图8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用操作工具3将端子锁定件2拨动到预锁位置时的示意图;图9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组件的沿水平方向的剖视图,其中端子锁定件2处于预锁位置。
46.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锁止结构23、23a包括:锁止凸起23,凸出地形成在本体部20上;和锁止面23a,形成在锁止凸起23上,用于与连接器壳体1上的对配锁止面13a接合。
47.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端子锁定件2沿连接器壳体1的横向插入锁定件插槽102中。当端子锁定件2插入锁定件插槽102中时,锁止面23a与连接器壳体1的横向垂直。
48.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保持结构21、22包括:预锁凹槽21,适于与连接器壳体1上的接合凸起11接合,用于将端子锁定件2保持在预锁位置;和终锁凹槽22,适于与连接器壳体1上的接合凸起11接合,用于将端子锁定件2保持在终锁位置。
49.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保持结构21、22和锁止结构23、23a形成在主体部20的后端的侧面、顶面或底面上。
50.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端子锁定件2的本体部20的横向两侧的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保持结构21、22。在端子锁定件2的本体部20的顶面上形成有锁止结构23、23a。
51.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端子锁定件2的本体部20上形成有与连接器壳体1上的端子插槽101对应的端子过孔201。当端子锁定件2被移动到预锁位置时,端子过孔201与端子插槽101对齐,以允许连接器端子插入端子插槽101中或从端子插槽101中拔出。当端子锁定件2被移动到终锁位置时,端子过孔201与端子插槽101错开,以防止连接器端子从端子插槽101中拔出或插入端子插槽101中。
52.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端子锁定件2的本体部20上形成有多个端子过孔201,多个端子过孔201被布置成多行多列。
53.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端子锁定件还包括定位凸起25,定位凸起25凸出地形成在主体部20的前端的端面上,用于与连接器壳体1上的定位插孔15配合。
54.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端子锁定件还包括操作部24,操作部24与主体部20的后端相连,以允许通过插入操作部24和连接器壳体1之间的操作工具3将端子锁定件2从终锁位置拨动到预锁位置。
55.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锁止结构23、23a形成在主体部20的后端上并与操作部24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第一方向与端子锁定件2插入锁定件插槽102中的插入方向垂直。操作工具3施加在操作部24上的操作力能够被分解成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分力f1和沿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二分力f2。当端子锁定件2被操作工具3拨动到预锁位置时,端子锁定件2在第一分力f1的作用下朝增加锁止结构23、23a与对配锁止结构13、13a之间的干涉量的方向偏移,以增大锁止结构23、23a与对配锁止结构13、13a之间的接合力。
56.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端子锁定件2在操作工具3的驱动下沿解锁方向(即使用操作工具3将端子锁定件2从终锁位置撬开的方向,在本文中,解锁方向倾斜于端子锁定件2插入连接器壳体1的插入方向)移动时,锁止结构23、23a与对配锁止结构13、13a在与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互靠近,以增加两者之间产生的止退力。
57.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端子锁定件2沿其插入方向移动时,部分锁止结构23、23a与对配锁止结构13、13a相互接合,并产生第一止退力。当端子锁定件2沿解锁方向移动时,锁止结构23、23a与对配锁止结构13、13a相互接合,并产生第二止退力,且第二止退力大于第一止退力。
58.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锁止结构23、23a形成在主体部20的后端的顶面上,操作部24与主体部20的后端的底面相连并沿竖直方向朝下延伸。
59.如图1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还公开一种连接器壳体组件。该连接器壳体组件包括:连接器壳体1和端子锁定件2。连接器壳体1形成有端子插槽101和与端子插槽101横向连通的锁定件插槽102。端子锁定件2插装到锁定件插槽102中且能够在预锁位置和终锁位置之间移动。在连接器壳体1上形成有适于与端子锁定件2上的保持结构21、22和锁止结构23、23a分别接合的对配保持结构11和对配锁止结构13、13a。
60.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对配保持结构11为形成在连接器壳体1的锁定件插槽102的内壁上的保持凸起,保持凸起适于与保持结构21、22上的预锁凹槽21和终锁凹槽22接合。
61.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对配锁止结构13、13a包括:容纳槽13,与锁定件插槽102连通,用于容纳锁止结构23、23a;和对配锁止面13a,形成在容纳槽13的内侧上,用于抵靠在锁止结构23、23a的锁止面13a上。
62.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端子锁定件2沿连接器壳体1的横向插入锁定件插槽102中,对配锁止面13a与连接器壳体1的横向垂直。
63.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连接器壳体1的外壁上形成定位凹部14,端子锁定件2上的操作部24被容纳在定位凹部14中。
64.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连接器壳体1上形成有定位插孔15,定位插孔15与端子锁定件2上的定位凸起25配合。
65.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端子插槽101沿连接器壳体1的纵向延伸,锁定件插槽102沿连接器壳体1的横向延伸并贯穿端子插槽101。
66.如图1至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连接器壳体1上形成有多个端子插槽101,多个端子插槽101被布置成多行多列。
67.如图1至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还公开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组件和连接器端子。连接器端子插装到连接器壳体1的端子插槽101中。当端子锁定件2被移动到预锁位置时,端子锁定件2处于与连接器端子不干涉的位置,以允许连接器端子插入端子插槽101中。当端子锁定件2被移动到终锁位置时,端子锁定件2抵靠在连接器端子上,以防止连接器端子从端子插槽101中拔出。
68.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这些变化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69.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70.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71.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端子锁定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适于插入连接器壳体上的锁定件插槽中;保持结构,形成在所述主体部上,适于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对配保持结构接合,以将所述端子锁定件保持在与连接器端子分离的预锁位置或与连接器端子接合的终锁位置;和锁止结构,形成在所述本体部上,适于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对配锁止结构接合,以防止所述端子锁定件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壳体从所述预锁位置向外移动,当所述端子锁定件在操作工具的驱动下沿解锁方向移动时,所述锁止结构与所述对配锁止结构在与所述端子锁定件插入连接器壳体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互靠近,以增加两者之间产生的止退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锁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结构包括:锁止凸起,凸出地形成在所述本体部上;和锁止面,形成在所述锁止凸起上,用于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对配锁止面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锁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面与所述端子锁定件的本体部的纵向垂直,所述端子锁定件的本体部沿其纵向插入所述锁定件插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锁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结构包括:预锁凹槽,适于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接合凸起接合,用于将所述端子锁定件保持在所述预锁位置;和终锁凹槽,适于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接合凸起接合,用于将所述端子锁定件保持在所述终锁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锁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结构和所述锁止结构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后端的侧面、顶面或底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锁定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子锁定件的本体部的横向两侧的侧面上分别形成有所述保持结构;在所述端子锁定件的本体部的顶面上形成有所述锁止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锁定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子锁定件的本体部上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端子插槽对应的端子过孔;当所述端子锁定件被移动到所述预锁位置时,所述端子过孔与所述端子插槽对齐,以允许连接器端子插入所述端子插槽中或从所述端子插槽中拔出;当所述端子锁定件被移动到所述终锁位置时,所述端子过孔与所述端子插槽错开,以防止连接器端子从所述端子插槽中拔出或插入所述端子插槽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锁定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子锁定件的本体部上形成有多个端子过孔,所述多个端子过孔被布置成多行多列。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锁定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凸起,凸出地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前端的端面上,用于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定
位插孔配合。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锁定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端子锁定件沿其插入连接器壳体中的插入方向移动时,部分所述锁止结构与所述对配锁止结构相互接合,并产生第一止退力:当所述锁止结构沿所述解锁方向移动时,所述锁止结构与所述对配锁止结构相互接合,并产生第二止退力,且所述第二止退力大于所述第一止退力。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锁定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部,与所述主体部的后端相连,以允许通过插入所述操作部和所述连接器壳体之间的操作工具将所述端子锁定件从所述终锁位置拨动到所述预锁位置。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端子锁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结构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后端上并与所述操作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端子锁定件插入所述锁定件插槽中的插入方向垂直;所述操作工具施加在所述操作部上的操作力能够被分解成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分力和沿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二分力;当所述端子锁定件被所述操作工具拨动到所述预锁位置时,所述端子锁定件在所述第一分力的作用下朝增加所述锁止结构与所述对配锁止结构之间的干涉量的方向偏移,以增大所述锁止结构与所述对配锁止结构之间的接合力。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端子锁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有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的顶面和底面,所述锁止结构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后端的顶面上,所述操作部从所述主体部的后端的底面朝下延伸。14.一种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壳体,形成有端子插槽和与所述端子插槽横向连通的锁定件插槽;和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锁定件,插装到所述锁定件插槽中且能够在预锁位置和终锁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上形成有适于与所述端子锁定件上的保持结构和锁止结构分别接合的对配保持结构和对配锁止结构。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配保持结构为形成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锁定件插槽的内壁上的保持凸起,所述保持凸起适于与所述保持结构上的预锁凹槽和终锁凹槽接合。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配锁止结构包括:容纳槽,与所述锁定件插槽连通,用于容纳所述锁止结构;和对配锁止面,形成在所述容纳槽的内侧上,用于抵靠在所述锁止结构的锁止面上。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锁定件沿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横向插入所述锁定件插槽中,所述对配锁止面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横向垂直。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壁上形成定位凹部,所述端子锁定件上的操作部被容纳在所述定位凹部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上形成有定位插孔,所述定位插孔与所述端子锁定件上的定位凸起配合。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插槽沿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纵向延伸,所述锁定件插槽沿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横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端子插槽。2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20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和连接器端子,插装到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端子插槽中,当所述端子锁定件被移动到预锁位置时,所述端子锁定件处于与所述连接器端子不干涉的位置,以允许所述连接器端子插入所述端子插槽中,当所述端子锁定件被移动到终锁位置时,所述端子锁定件抵靠在所述连接器端子上,以防止所述连接器端子从所述端子插槽中拔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端子锁定件、连接器壳体组件和连接器。端子锁定件包括:主体部,适于插入连接器壳体上的锁定件插槽中;保持结构,形成在本体部上,适于与连接器壳体上的对配保持结构接合,以将端子锁定件保持在与连接器端子分离的预锁位置或与连接器端子接合的终锁位置;和锁止结构,形成在本体部上,适于与连接器壳体上的对配锁止结构接合,以防止端子锁定件相对于连接器壳体从预锁位置向外移动。当端子锁定件在操作工具的驱动下沿解锁方向移动时,锁止结构与对配锁止结构在与端子锁定件插入连接器壳体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互靠近,以增加两者之间产生的止退力。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端子锁定件相对于连接器壳体从预锁位置向外移动。置向外移动。置向外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高利敏 万峰 周昭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5
技术公布日:2023/1/6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