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孔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
【背景技术】
[0002]建筑施工过程中,在钢筋混凝土顶梁或顶板上进行植筋时,需先采用钻具在顶梁或顶板上的植筋位置进行钻孔。现如今,主要采用的是人工钻孔方式,且钻孔之前需搭设操作平台,施工人员站立在操作平台进行钻孔。实际操作过程中,当植筋数量大且各植筋钻孔的孔位分布分散时,需对操作平台的位置进行不断调整,并且施工人员需频繁地上下架体,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且施工人员需在高处进行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而,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投入成本低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的梁板植筋钻孔工具,钻孔前不需搭设操作平台,无需在高处进行钻孔作业,施工效率高且钻孔过程安全可
A+-.与巨O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投入成本低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钻孔前不需搭设操作平台,无需在高处进行钻孔作业,施工效率高且钻孔过程安全可靠。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顶在地面上的下支撑杆、位于下支撑杆前侧且能上下移动的上支撑杆、安装在上支撑杆上部且能随上支撑杆同步上下移动的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电钻以及连接于下支撑杆与上支撑杆之间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支架与上支撑杆呈垂直布设;所述下支撑杆和上支撑杆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布设在同一平面上,所述上连接杆位于下连接杆上方且二者呈平行布设;所述上连接杆位于下支撑杆和上支撑杆的内侧,下连接杆位于下支撑杆和上支撑杆的外侧,所述下支撑杆和上支撑杆均夹装于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所述上连接杆的前端通过第一铰接件安装在上支撑杆下部且其后端通过第二铰接件安装在下支撑杆顶端,所述下连接杆的前端通过第三铰接件安装在上支撑杆底端且其后端通过第四铰接件安装在下支撑杆上部,所述第一铰接件与第三铰接件之间的间距和第二铰接件与第四铰接件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下连接杆的后端设置有下把手,所述下把手与下连接杆固定连接且二者呈同轴布设,所述下把手位于下支撑杆后侧;所述下支撑杆顶端设置有上把手,所述上把手与下支撑杆固定连接且二者呈同轴布设,所述上把手位于上连接杆上方。
[0005]上述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特征是:所述下支撑杆和上支撑杆均呈竖直向布设,所述支架呈水平布设。
[0006]上述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特征是:所述支架为三角形支架。
[0007]上述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特征是:所述支架固定在上支撑杆的上部前侧壁上。
[0008]上述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电钻固定在支架与上支撑杆上。
[0009]上述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电钻的钻头与上支撑杆呈平行布设。
[0010]上述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特征是:所述下支撑杆、上支撑杆、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的横截面均为平行四边形。
[0011]上述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特征是:所述下支撑杆、上支撑杆、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的横截面结构和尺寸均相同。
[0012]上述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撑杆的长度不小于下支撑杆的长度,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的长度均小于下支撑杆的长度。
[0013]上述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铰接件、第三铰接件、第二铰接件和第四铰接件的结构均相同且其均包括铰接轴和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铰接轴两端的限位螺母,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支撑杆、上支撑杆、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上均开有两个分别供所述铰接轴安装的铰接孔。
[00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5]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组装简便,投入成本低。
[0016]2、使用操作简便,使用之前,只需将下支撑杆底部支撑在位于顶梁或顶板下方的地面或支撑结构上;实际使用过程中,按照平行四边形原理,施工人员站在下支撑杆后侧,一手扶住上把手稳住下支撑杆,一手通过下压或上推下把手,带动上支撑杆以及安装在上支撑杆上的支架和电钻同步向上或向下移动并相应完成钻孔过程,钻孔过程易于控制。
[0017]3、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无需在高处进行钻孔作业,并且劳动强度低、施工效率高、钻孔过程安全可靠。
[00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投入成本低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钻孔前不需搭设操作平台,无需在高处进行钻孔作业,施工效率高且钻孔过程安全可
A+-.与巨O
[001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I一下支撑杆; 2—上支撑杆;3—支架;
[0023]4—电钻; 5—上连接杆;6—下连接杆;
[0024]7—下把手; 8—上把手;9-1 一第一铰接件;
[0025]9-2一第二铰接件;9-3—第二铰接件;9-4一第四铰接件;
[0026]10—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部支顶在地面上的下支撑杆1、位于下支撑杆I前侧且能上下移动的上支撑杆2、安装在上支撑杆2上部且能随上支撑杆2同步上下移动的支架3、安装在支架3上的电钻4以及连接于下支撑杆I与上支撑杆2之间的上连接杆5和下连接杆6,所述支架3与上支撑杆2呈垂直布设。所述下支撑杆I和上支撑杆2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布设在同一平面上,所述上连接杆5位于下连接杆6上方且二者呈平行布设。所述上连接杆5位于下支撑杆I和上支撑杆2的内侧,下连接杆6位于下支撑杆I和上支撑杆2的外侧,所述下支撑杆I和上支撑杆2均夹装于上连接杆5和下连接杆6之间。所述上连接杆5的前端通过第一铰接件9-1安装在上支撑杆2下部且其后端通过第二铰接件9-2安装在下支撑杆I顶端,所述下连接杆6的前端通过第三铰接件9-3安装在上支撑杆2底端且其后端通过第四铰接件9-4安装在下支撑杆I上部,所述第一铰接件9-1与第三铰接件9-3之间的间距和第二铰接件9-2与第四铰接件9-4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下连接杆6的后端设置有下把手7,所述下把手7与下连接杆6固定连接且二者呈同轴布设,所述下把手7位于下支撑杆I后侧。所述下支撑杆I顶端设置有上把手8,所述上把手8与下支撑杆I固定连接且二者呈同轴布设,所述上把手8位于上连
接杆5上方。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撑杆I和上支撑杆2均呈竖直向布设,所述支架3呈水平布设。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3为三角形支架。
[0030]实际使用时,所述支架3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架体。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3固定在上支撑杆2的上部前侧壁上。
[0032]实际安装时,所述电钻4固定在支架3与上支撑杆2上。
[0033]并且,所述电钻4的钻头与上支撑杆2呈平行布设。本实施例中,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撑杆1、上支撑杆2、上连接杆5和下连接杆6的横截面均为平行四边形。
[0035]并且,所述下支撑杆1、上支撑杆2、上连接杆5和下连接杆6的横截面结构和尺寸均相同。
[0036]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支撑杆2的长度不小于下支撑杆I的长度,所述上连接杆5和下连接杆6的长度均小于下支撑杆I的长度。
[003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件9-1、第三铰接件9-3、第二铰接件9-2和第四铰接件9-4的结构均相同且其均包括铰接轴和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铰接轴两端的限位螺母,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支撑杆1、上支撑杆2、上连接杆5和下连接杆6上均开有两个分别供所述铰接轴安装的铰接孔。
[0038]并且,所述下把手7与下支撑杆I之间以及上把手8与上连接杆5之间均垫装有垫块10。
[0039]实际使用时,所述电钻4为由下至上在顶梁或顶板上进行钻孔的钻机。实际使用之前,先将下支撑杆I底部支撑在位于所述顶梁或顶板下方的地面或支撑结构上,并将电钻4的电源插头插装在电源插座上;之后,施工人员站在下支撑杆I后侧,一手扶住上把手8稳住下支撑杆1,一手下压下把手7带动上支撑杆2以及安装在上支撑杆2上的支架3和电钻4同步向上移动,直至将电钻4移动至钻孔位置;之后,启动电钻4进行钻孔;钻孔过程中,持续下压下把手7,通过电钻4由下至上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上推下把手7带动上支撑杆2以及安装在上支撑杆2上的支架3和电钻4同步向下移动。
[00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顶在地面或支撑结构上的下支撑杆(I)、位于下支撑杆(I)前侧且能上下移动的上支撑杆(2)、安装在上支撑杆(2)上部且能随上支撑杆⑵同步上下移动的支架(3)、安装在支架⑶上的电钻⑷以及连接于下支撑杆(I)与上支撑杆(2)之间的上连接杆(5)和下连接杆¢),所述支架(3)与上支撑杆(2)呈垂直布设;所述下支撑杆(I)和上支撑杆(2)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布设在同一平面上,所述上连接杆(5)位于下连接杆(6)上方且二者呈平行布设;所述上连接杆(5)位于下支撑杆⑴和上支撑杆⑵的内侧,下连接杆(6)位于下支撑杆(I)和上支撑杆⑵的外侧,所述下支撑杆(I)和上支撑杆(2)均夹装于上连接杆(5)和下连接杆(6)之间;所述上连接杆(5)的前端通过第一铰接件(9-1)安装在上支撑杆(2)下部且其后端通过第二铰接件(9-2)安装在下支撑杆(I)顶端,所述下连接杆(6)的前端通过第三铰接件(9-3)安装在上支撑杆(2)底端且其后端通过第四铰接件(9-4)安装在下支撑杆(I)上部,所述第一铰接件(9-1)与第三铰接件(9-3)之间的间距和第二铰接件(9-2)与第四铰接件(9-4)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下连接杆(6)的后端设置有下把手(7),所述下把手(7)与下连接杆(6)固定连接且二者呈同轴布设,所述下把手(7)位于下支撑杆(I)后侧;所述下支撑杆(I)顶端设置有上把手(8),所述上把手(8)与下支撑杆(I)固定连接且二者呈同轴布设,所述上把手(8)位于上连接杆(5)上方。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杆(I)和上支撑杆(2)均呈竖直向布设,所述支架(3)呈水平布设。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为三角形支架。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固定在上支撑杆(2)的上部前侧壁上。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钻(4)固定在支架(3)与上支撑杆(2)上。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钻(4)的钻头与上支撑杆(2)呈平行布设。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杆(I)、上支撑杆(2)、上连接杆(5)和下连接杆¢)的横截面均为平行四边形。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杆(I)、上支撑杆(2)、上连接杆(5)和下连接杆(6)的横截面结构和尺寸均相同。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杆(2)的长度不小于下支撑杆(I)的长度,所述上连接杆(5)和下连接杆(6)的长度均小于下支撑杆⑴的长度。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件(9-1)、第三铰接件(9-3)、第二铰接件(9-2)和第四铰接件(9-4)的结构均相同且其均包括铰接轴和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铰接轴两端的限位螺母,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支撑杆(I)、上支撑杆(2)、上连接杆(5)和下连接杆(6)上均开有两个分别供所述铰接轴安装的铰接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梁板植筋钻孔工具,包括底部支顶在地面上的下支撑杆、位于下支撑杆前侧且能上下移动的上支撑杆、安装在上支撑杆上部的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电钻以及连接于下支撑杆与上支撑杆之间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下支撑杆和上支撑杆呈平行布设,上连接杆位于下连接杆上方且二者呈平行布设;上连接杆的前后端分别铰接在上支撑杆下部和下支撑杆顶端,下连接杆的前后端分别铰接在上支撑杆底端和下支撑杆上部;下连接杆后端设置有下把手,下支撑杆顶端设置有上把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投入成本低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钻孔前不需搭设操作平台,无需在高处进行钻孔作业,施工效率高且钻孔过程安全可靠。
【IPC分类】B23B45/14
【公开号】CN204700349
【申请号】CN201520419621
【发明人】鲁兴社, 闵彦文, 任亮, 冯知礼, 罗南刚, 石伟
【申请人】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