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速箱体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差速箱体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模具的结构设计关系到产品的成型效果、模具使用的方便性、易维护性等,差速箱体是电动三轮车的配件之一,其产品的质量好坏影响到电动三轮车的整体性能,因此,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的差速箱体压力铸造模具在整个电动三轮车的生产环节中是很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差速箱体模具。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差速箱体模具,包括定模板和动模板,还包括定模型腔、动模型腔、推板和两个动模支撑板;所述定模板设有容纳定模型腔的第一凹槽,所述动模板设有容纳动模型腔的第二凹槽,所述定模型腔与所述动模型腔相互配合形成差速箱体的模具型腔;两个所述动模支撑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动模板的两端;所述推板设置于两个所述动模支撑板之间。
[0005]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动模板和所述推板之间。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差速箱体模具,差速箱体产品实现无人自动化的生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使用该模具可以使产品要求更精确组装更到位,使用时机械的摩擦损耗减小,生产出来的整机产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差速箱体模具的爆炸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模型腔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一种差速箱体模具,请参考图1和图2,包括定模板1、动模板2、定模型腔11、动模型腔21、推板3和两个动模支撑板4。
[0013]定模板I固定在压铸机床上,如图3所示,定模板I设有容纳定模型腔11的第一凹槽12,用于容纳并固定定模型腔11。如图4所示,动模板2设有容纳动模型腔21的第二凹槽22,用于容纳并固定动模型腔21。定模型腔11与动模型腔21相互配合形成差速箱体的模具型腔,该差速箱体的模具型腔根据差速箱体产品的形状设置;本实施例中,定模型腔11设有与差速箱体产品性质匹配的凹槽,动模型腔21设有与之对应的凸起。两个动模支撑板4固定在压铸机床上,并分别设置于动模板2的两端,用于支撑动模板3。推板3设置于两个动模支撑板4之间,用于保证开模时零件与模具平稳分离。
[0014]一种实现中,本实施例的差速箱体模具还包括支撑柱5,支撑柱5设置于动模板2和推板3之间,用于固定推板3。
[0015]本实施例的差速箱体模具可以用于生产电动三轮车的差速箱体,且采用压力铸造的方式生产电动三轮车的差速箱体。
[0016]采用本实施例的差速箱体模具,差速箱体产品实现无人自动化的生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使用该模具可以使产品要求更精确组装更到位,使用时机械的摩擦损耗减小,生产出来的整机产品效果更好。
[0017]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主权项】
1.一种差速箱体模具,包括定模板和动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模型腔、动模型腔、推板和两个动模支撑板;所述定模板设有容纳所述定模型腔的第一凹槽,所述动模板设有容纳所述动模型腔的第二凹槽,所述定模型腔与所述动模型腔相互配合形成差速箱体的模具型腔;两个所述动模支撑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动模板的两端;所述推板设置于两个所述动模支撑板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动模板和所述推板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速箱体模具,包括定模板、动模板、定模型腔、动模型腔、推板和两个动模支撑板;所述定模板设有容纳定模型腔的第一凹槽,所述动模板设有容纳动模型腔的第二凹槽,所述定模型腔与所述动模型腔相互配合形成差速箱体的模具型腔;两个所述动模支撑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动模板的两端;所述推板设置于两个所述动模支撑板之间。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差速箱体模具,差速箱体产品实现无人自动化的生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使用该模具可以使产品要求更精确组装更到位,使用时机械的摩擦损耗减小,生产出来的整机产品效果更好。
【IPC分类】B22D17/22
【公开号】CN204700268
【申请号】CN201520200301
【发明人】陈利
【申请人】重庆市北碚区劲旺模具厂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