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踏板支承管都是经过两次压装或多次压装成型的,这样便很有可能导致踏板支承管的尺寸不稳定、垂直度差,且生产效率低,同时还有可能导致踏板支承管表面的压痕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能使踏板支承管一次压装成型,且尺寸稳定,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该压装机构包括压头和工作平台,压装机构还包括:
[0005]油缸,油缸与压头固定连接;
[0006]支座,支座位于油缸的下方,且支座与油缸的外壳连接,支座的中部设有第一中空结构,油缸的活塞杆穿设于第一中空结构;
[0007]上模圈,上模圈位于支座的下方,且上模圈的中部设有第二中空结构,第二中空结构与第一中空结构相连通,上模圈与油缸的活塞杆连接;
[0008]上模芯,上模芯套设于第二中空结构内,且上模芯的底部外凸于第二中空结构,上模芯的中部设有第三中空结构,第三中空结构与第二中空结构和第一中空结构相连通,上模芯与活塞杆连接;
[0009]上三爪夹头,上三爪夹头位于上模芯的下方,且上三爪夹头与上模芯的底部相连;
[0010]挤压棒,挤压棒的一端穿设于上三爪夹头的中部,并与活塞杆连接;
[0011]底座,固定在工作平台上;
[0012]下模圈,下模圈位于底座的上方,且下模圈的一端通过多个弹性部件与底座相连,下模圈的中部设有第四中空结构;
[0013]下模芯,下模芯套设于第四中空结构内,且下模芯的顶部外凸于第四中空结构;
[0014]下三爪夹头,下三爪夹头位于下模芯的上方,且下三爪夹头与下模芯的顶部连接;
[0015]浮动定位块,浮动定位块位于下模圈的上方,且浮动定位块与下模圈的另一端相连,浮动定位块的中部设有一通孔;
[0016]支架,支架的一端与支座的一部分相连,另一端与底座的一端相连。
[0017]可选地,弹性部件为弹簧。
[0018]可选地,弹簧的数量为5个。
[0019]可选地,支架为L形结构。
[002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当需要压装踏板支承管时,可将踏板支承管放入下三爪夹头中,然后将踏板臂套在踏板支承管上,并平放在浮动定位块上。接着启动压装机构,使活塞杆将挤压棒挤入踏板支承管内孔,同时上模圈带动上模芯向下移动,上三爪夹头自动夹紧踏板支承管上部向下挤压,使踏板支承管上部开始变形,同时带动浮动定位块向下移动,使踏板支承管下部开始变形,完成踏板支承管的压装。这样使得踏板支承管经过一次压装便成型,且尺寸稳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的剖面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装成型后的踏板支承管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油缸;2、支座;3、上模圈;4、上模芯;5、上三爪夹头;6、挤压棒;7、底座;8、下模圈;9、下模芯;10、下三爪夹头;11、浮动定位块;12、支架;13、弹性部件;14、踏板支承管;15、踏板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8]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压装踏板支承管14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使踏板支承管14 一次压装成型,且尺寸稳定,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0029]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该压装机构包括压头和工作平台,该压装机构还包括:油缸1,油缸I与压头固定连接;支座2,支座2位于油缸I的下方,且支座2与油缸I的外壳连接,支座2的中部设有第一中空结构,油缸I的活塞杆穿设于第一中空结构;上模圈3,上模圈3位于支座2的下方,且上模圈3的中部设有第二中空结构,第二中空结构与第一中空结构相连通,上模圈3与油缸I的活塞杆连接;上模芯4,上模芯4套设于第二中空结构内,且上模芯4的底部外凸于第二中空结构,上模芯4的中部设有第三中空结构,第三中空结构与第二中空结构和第一中空结构相连通,上模芯4与活塞杆连接;上三爪夹头5,上三爪夹头5位于上模芯4的下方,且上三爪夹头5与上模芯4的底部相连;挤压棒6,挤压棒6的一端穿设于上三爪夹头5的中部,并与活塞杆连接;底座7,固定在工作平台上;下模圈8,下模圈8位于底座7的上方,且下模圈8的一端通过多个弹性部件13与底座7相连,下模圈8的中部设有第四中空结构;下模芯9,下模芯9套设于第四中空结构内,且下模芯9的顶部外凸于第四中空结构;下三爪夹头10,下三爪夹头10位于下模芯9的上方,且下三爪夹头10与下模芯9的顶部连接;浮动定位块11,浮动定位块11位于下模圈8的上方,且浮动定位块11与下模圈8的另一端相连,浮动定位块11的中部设有一通孔;支架12,支架12的一端与支座2的一部分相连,另一端与底座7的一端相连。
[0030]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支架12把支座2和底座7连接在一起,作为一个优选示例,支座2、支架12以及底座7依次连接呈C形。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支座2、支架12以及底座7依次连接后的具体形状。
[0031 ]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用上三爪夹头5、下三爪夹头10以及挤压棒6定位踏板支撑的轴向尺寸,浮动定位块11保证压装变形后的位置,从而使踏板支承管14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完成压装变形。
[0032]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在此基于踏板支承管14的压装成型过程对上述压装机构的结构作进一步的阐述。具体地,当需要压装踏板支承管14时,可将踏板支承管14放入下三爪夹头10中,燃后将踏板臂15套入踏板支承管14上,并平放在浮动定位块11上。接着启动压装机构,使活塞杆将挤压棒6挤入踏板支承管14内孔,同时上模圈3带动上模芯4向下移动,上三爪夹头5自动夹紧踏板支承管14上部向下挤压,使踏板支承管14上部开始变形,同时带动浮动定位块11向下移动至底座7的限位处(即弹性部件13呈最大的压缩状态时的位置),使踏板支承管14下部开始变形,形成如图3所示的踏板支承管14。至此松开油缸1,使其依次返回顶部、挤压棒6抽出、上三爪夹头5自动松开,然后取出踏板臂15和踏板支承管14即可,此时,踏板支承管14已固定在踏板臂15上。
[0033]由此可知,若采用上述轻便灵巧、省时省力的压装机构的话,仅通过一次压装便可以完成踏板支承管14的压装,可大大提高踏板支承管14的生产效率。同时这样压装成的踏板支承管14尺寸稳定、顾客的满意度高。
[0034]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弹性部件13为弹簧,且该弹簧的数量为5个。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弹性部件13的具体形式,也不限定弹簧的具体数量。
[0035]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支架12为L形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支架12的具体形状。
[0036]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包括压头和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机构还包括: 油缸(I),所述油缸(I)与所述压头固定连接; 支座(2),所述支座⑵位于所述油缸⑴的下方,且所述支座(2)与所述油缸⑴的外壳连接,所述支座(2)的中部设有第一中空结构,所述油缸(I)的活塞杆穿设于所述第一中空结构; 上模圈(3),所述上模圈(3)位于所述支座(2)的下方,且所述上模圈(3)的中部设有第二中空结构,所述第二中空结构与所述第一中空结构相连通,所述上模圈(3)与所述油缸(I)的活塞杆连接; 上模芯(4),所述上模芯(4)套设于所述第二中空结构内,且所述上模芯(4)的底部外凸于所述第二中空结构,所述上模芯(4)的中部设有第三中空结构,所述第三中空结构与所述第二中空结构和第一中空结构相连通,所述上模芯(4)与所述活塞杆连接; 上三爪夹头(5),所述上三爪夹头(5)位于所述上模芯(4)的下方,且所述上三爪夹头(5)与所述上模芯(4)的底部相连; 挤压棒(6),所述挤压棒(6)的一端穿设于所述上三爪夹头(5)的中部,并与所述活塞杆连接; 底座(7),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 下模圈(8),所述下模圈(8)位于所述底座(7)的上方,且所述下模圈(8)的一端通过多个弹性部件(13)与所述底座(7)相连,所述下模圈(8)的中部设有第四中空结构;下模芯(9),所述下模芯(9)套设于所述第四中空结构内,且所述下模芯(9)的顶部外凸于所述第四中空结构; 下三爪夹头(10),所述下三爪夹头(10)位于所述下模芯(9)的上方,且所述下三爪夹头(10)与所述下模芯(9)的顶部连接; 浮动定位块(11),所述浮动定位块(11)位于所述下模圈(8)的上方,且所述浮动定位块(11)与所述下模圈(8)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浮动定位块(11)的中部设有一通孔; 支架(12),所述支架(12)的一端与所述支座(2)的一部分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底座(7)的一端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13)为弹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数量为5个。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为L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该压装机构包括:压头;工作平台;油缸,与压头固定连接;支座,位于油缸的下方;上模圈,位于支座的下方,且上模圈的中部设有第二中空结构;上模芯,套设于第二中空结构内;上三爪夹头,位于上模芯的下方;挤压棒;底座,固定在工作平台上;下模圈,位于底座的上方,且下模圈的中部设有第四中空结构;下模芯,套设于第四中空结构内;下三爪夹头,位于下模芯的上方;浮动定位块,位于下模圈的上方;支架,一端与支座的一部分相连,另一端与底座的一端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压装机构能使踏板支承管一次压装成型,且尺寸稳定,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IPC分类】B21D39/00
【公开号】CN204700174
【申请号】CN201520231277
【发明人】卫引才, 来灿军, 王成志, 王习文, 李京臣
【申请人】北京亚太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