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辊道运输装置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1-5-8  188

一种旋转辊道运输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辊道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有些钢铁厂热轧车间由于受空间限制,加热炉和轧机等设备不能布置在同一直线上,此时钢坯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改变运行方向,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必须有一种专用设备能在线连续、快速的对钢坯进行转向。
[0003]为了实现上述过程,最早的做法是通过天车来吊,这种做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不安全,尤其对于加热炉出来的热钢坯,经常会出现生产事故。近几年,各大钢厂开始采用旋转辊道的方式使钢坯进行在线旋转。
[0004]如图1至图3所示,图1为现有旋转运输辊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俯视图,图3为图1局部放大剖视图。这种旋转运输辊道主要包括辊道架1、安装于辊道架上的驱动电机2、固定安装于地面上的环形支承轨道3、推力轴承5、旋转轴4以及旋转支座6。
[0005]其中,辊道架I座于环形支承轨道3上;旋转轴4底部固定安装于地面或一固定的支座上,轴端为阶梯轴结构;旋转支座6的底部为阶梯孔结构,顶部与辊道架I通过螺栓连接。
[0006]安装时,推力轴承5装于旋转轴4的轴端,其内圈座于轴台阶上,旋转支座6底部卡套于推力轴承5外圈,并由孔内的台阶压住推力轴承5的外圈,使其固定。工作时,辊道架I在旋转支座6的带动下,通过推力轴承5绕旋转轴4转动。
[0007]这种结构方式很好的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坯料转向问题,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0008]1、由于推力轴承本身的特性,要使其能正常工作,需要预先给它施加一个轴向力。所以工作中为满足这一条件,需要通过调整辊道架I与旋转支座6之间的调整垫片来调整其轴向压力。但是实际操作中,由于有环形支承轨道3支承辊道架1,所以调整起来非常困难。如果调整垫片过厚,则会使旋转支座6对推力轴承5产生的压力过大,甚至使环形支承轨道3与滚轮接触不上,此时辊道架的所有重力将全由推力轴承5承担,进而损坏轴承;如果调整垫片过薄,由于环形支承轨道3的支承作用,则会使辊道架I对推力轴承产生的压力不够甚至使旋转支座6与推力轴承5的外圈接触不上,也影响其正常工作。所以,工作时需要将辊道架调整到一个合适位置,使其大部分重力由环形支承轨道承担,而推力轴承只承担满足其正常工作所需的轴向力。但是这一目的实现起来非常困难,常常需要调整很长时间。
[0009]2、目前辊道多为单排布置(如图3所示),坯料转向后,需要等整根坯料全部运行出辊道架,再将辊道架转回原位,接下一根坯料。这种布置方式工作效率较低,有时难以满足节奏较快的生产,严重影响了其适用范围。
[0010]因此,如何提高输送辊道的可操作性及其适用范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辊道运输装置,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装置在坯料的在线连续、快速转向功能不足的问题,并且安装容易、操作简便,可大大提高旋转辊道的适用范围。
[0012]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辊道运输装置,包括辊道架1、安装于地面上的用以支承所述辊道架I的环形支承轨道3,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辊道架I上的旋转支座6、固定安装于地面的固定支座21以及滚子轴承22,其中所述滚子轴承22安装于所述固定支座21内部,所述旋转支座6的一端为旋转轴4,并且插入所述滚子轴承22内与其配合连接;所述滚子轴承22的外圈在轴向上由所述固定支座21固定,内圈在轴向上无固定,为自由状态。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旋转辊道运输装置,包括辊道架1、安装于地面上的用以支承所述辊道架I的环形支承轨道3,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辊道架I上的旋转支座6、固定安装于地面的固定支座21以及滚子轴承22,其中所述滚子轴承22安装于所述旋转支座6内部,所述固定支座21的一端为旋转轴4,并且插入所述滚子轴承22内与其配合连接,所述滚子轴承22的外圈在轴向上由所述旋转支座6固定,内圈在轴向上无固定,为自由状态。
[00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滚子轴承外圈被固定,内圈轴向无固定,只承受径向力,整个辊道架包括负载后的重力均由环形支承轨道来承受,所以工作时无需调整辊道架对轴承的压力大大简化了安装时的复杂程度,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两种结构形式的区别在于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端一者是与旋转支座连为一体,另一者为和固定支座连为一体,结构形式不一,其原理相同。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的辊道架I为十字形交叉布置。这种布置形式相当于有两条辊道,当坯料完全进入第一条辊道后,开始转向90°,实现其转向功能,同时另一条辊道转回坯料的出口处,开始接下一根坯料。这就改变了传统的单排辊道输送时,必须得等第一根坯料完全出辊道后,再转回原位,接下一根坯料的状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能满足节奏更快的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辊道架I,驱动电机2,环形支承轨道3,旋转轴4,推力轴承5,旋转支座6。
[0017]图2为图1俯视图。其中,辊道架1,驱动电机2,环形支承轨道3。
[0018]图3为图1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中,旋转轴4,推力轴承5,旋转支座6。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辊道架1,驱动电机2,环形支承轨道3,旋转轴4,固定支座21,滚子轴承22,端盖23。
[0020]图5为图4的俯视图。其中,辊道架I,驱动电机2,环形支承轨道3。
[0021]图6为图4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其 中,旋转轴4,旋转支座6,固定支座21,滚子轴承22,端盖23。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运输装置的另一种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中,旋转轴4,旋转支座6,固定支座21,滚子轴承22,端盖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旋转辊道运输装置,该装置可以更好的实现坯料的在线连续、快速转向功能,并且安装容易、操作简便,可大大提高旋转辊道的适用范围。
[002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上部”、“下部”等方位名词是以图4所示的结构示意图为基准定义的,应当理解,本文中所采用的方位词不应当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0026]请参考图4和图6,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旋转辊道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辊道运输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7]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旋转辊道运输装置包括辊道架1、安装于所述辊道架上的驱动电机2、安装于地面上的用以支承所述辊道架I的环形支承轨道3,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辊道架上I的旋转支座6、固定安装于地面的固定支座21以及滚子轴承22,其中所述滚子轴承22安装于所述固定支座21内部,所述旋转支座6的一端为旋转轴,并且插入所述滚子轴承22内与其配合连接;所述滚子轴承22的外圈在轴向上由所述固定支座固定,内圈在轴向上无固定,为自由状态。这种结构中,固定支座21的底部固定安装于地面或者地面上的某一支座上,上部则加工成有台阶的孔型结构,并且与所述滚子轴承22外圈相匹配,滚子轴承22的外圈一端由孔台阶支承,另一端可以由端盖23压死,同时端盖23可以带密封圈,防止润滑油泄露。所述旋转支座6的一端为旋转轴,意思是说将旋转支座6的一端加工成与滚子轴承22相匹配的轴,安装使将其插入滚子轴承22内,并且保证内圈轴向上无支承。所述的辊道架I放置于环形支承轨道3上,由于滚子轴承22不承受任何轴向力,所以整个辊道架的重力完全由环形支承轨道3承受。
[0028]这种结构形式使得在工作时无需调整辊道架对轴承的压力,大大简化了安装时的复杂程度,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
[002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其结构形式如图7所示,这种结构中,固定支座21的底部固定安装于地面或者地面上的某一支座上,上部则加工成轴型结构,并且与所述滚子轴承22内孔相匹配,而旋转支座6的下部则加工成台阶孔型结构,滚子轴承22置于其内部,并且外圈一端由孔台阶支承,另一端也可以由端盖23压死,同时端盖23可以带密封圈,防止润滑油泄露。这种结构也是滚子轴承22的内圈轴向上无支承,辊道架I放置于环形支承轨道3上,由于滚子轴承22不承受任何轴向力,所以整个辊道架的重力完全由环形支承轨道3承受。这种结构形式与图6所示的结构形式原理相同,结构形式不同。
[0030]为了更好的满足生产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辊道架I为十字形交叉布置。也即在传统的单排辊道的基础上,在垂直于辊道运行方向上的中部位置增加一条辊道,如图5所示,使整个辊道架I像一个“十”字形。这中布置形式相当于有两条辊道,当坯料完全进入第一条辊道后,开始转向90°,实现其转向功能,同时与其垂直的另一条辊道正好转回坯料的出口处,开始接下一根坯料。这就改变了传统的单排辊道输送时,必须得等第一根坯料完全出辊道后,再转回原位,接下一根坯料的状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能满足节奏更快的生产要求。
[003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辊道运输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旋转辊道运输装置,包括辊道架(I)、安装于地面上的用以支承所述辊道架(I)的环形支承轨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辊道架(I)上的旋转支座(6)、固定安装于地面的固定支座(21)以及滚子轴承(22),其中所述滚子轴承(22)安装于所述固定支座(21)内部,所述旋转支座¢)的一端为旋转轴(4),并且插入所述滚子轴承(22)内与其配合连接;所述滚子轴承(22)的外圈在轴向上由所述固定支座(21)固定,内圈在轴向上无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道架(I)为十字形交叉布置。
【专利摘要】一种旋转辊道运输装置,属于轧钢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辊道架(1)、安装于地面上的用以支承所述辊道架(1)的环形支承轨道(3),还包括安装于辊道架(1)上的旋转支座(6)、固定安装于地面的固定支座(21)以及滚子轴承(22),其中滚子轴承(22)安装于固定支座(21)内部,旋转支座(6)的一端为旋转轴(4),并且插入滚子轴承(22)内与其配合连接;滚子轴承(22)的外圈在轴向上由固定支座(21)固定。优点在于,可以更好的实现坯料的在线连续、快速转向功能,并且安装容易、操作简便,可大大提高旋转辊道的适用范围。
【IPC分类】B21B39/18
【公开号】CN204700058
【申请号】CN201520295954
【发明人】赵亮, 强需青
【申请人】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5月9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