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反应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反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碱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直以来碱反应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众所周知,碱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及气体,将会导致大量反应液溅起,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所以碱反应装置一般为密封状态,避免反应液外溅,但是碱反应装置内的温度可达到170°C,压力也可达到0.6MPa以上,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反应装置内压力,将会存在爆炸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碱反应装置,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碱反应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外罐体和设于外罐体内的内罐体组成,所述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形成导流槽,所述罐体上设有第一入液管、第二入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第一入液管连通至内罐体,所述第二入液管和出液管连通至导流槽内,所述罐体顶端设有电机和旋涡风机,所述内罐体内设有与电机转轴相连接的搅拌杆,所述内罐体内还设有顶端与旋涡风机相连接的空气管。
[0005]作为优选,所述罐体上还设有稳压管,所述稳压管一端延伸至内罐体内,所述罐体外部分稳压管上设有压力阀。通过稳压管和压力阀可很好地控制内罐体内的压力,避免内部压力过大而损害设备,或者造成严重的爆炸事故。
[0006]作为优选,所述内罐体径向外壁中间部位向外罐体倾斜。
[0007]作为优选,所述外罐体外表面设有隔热层。
[0008]作为优选,所述罐体上设有检修口。
[000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结构简单,技术合理,操作方便,碱反应效率高,并且能很好的控制反应装置内的压力,消除现有技术中碱反应装置存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碱反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12]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碱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外罐体9和设于外罐体9内的内罐体12组成,所述外罐体9和内罐体12之间形成导流槽15,所述罐体上设有第一入液管7、第二入液管8和出液管11,所述第一入液管7连通至内罐体12,所述第二入液管8和出液管11连通至导流槽内15,所述罐体顶端设有电机2和旋涡风机3,所述罐体顶端设有风雨罩1,所述电机2和旋涡风机3位于风雨罩I内,所述内罐体12内设有与电机2转轴相连接的搅拌杆14,所述内罐体12内还设有顶端与旋涡风机3相连接的空气管13。
[0013]所述罐体上还设有稳压管4,所述稳压管4 一端延伸至内罐体12内,所述罐体外部分稳压管4上设有压力阀5。
[0014]所述内罐体12径向外壁中间部位向外罐体9倾斜。
[0015]所述外罐体9外表面设有隔热层10。
[0016]所述罐体上设有检修口 6。
[0017]本具体实施碱反应时,避免反应液溅出至罐体外,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碱反应效率高,并且能很好的控制反应装置内的压力,消除现有技术中碱反应装置存在的安全隐患。
[0018]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碱反应装置,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由外罐体和设于外罐体内的内罐体组成,所述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形成导流槽,所述罐体上设有第一入液管、第二入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第一入液管连通至内罐体,所述第二入液管和出液管连通至导流槽内,所述罐体顶端设有电机和旋涡风机,所述内罐体内设有与电机转轴相连接的搅拌杆,所述内罐体内还设有顶端与旋涡风机相连接的空气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还设有稳压管,所述稳压管一端延伸至内罐体内,所述罐体外部分稳压管上设有压力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碱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体径向外壁中间部位向外罐体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碱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体外表面设有隔热层O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碱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设有检修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反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碱反应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外罐体和设于外罐体内的内罐体组成,所述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形成导流槽,所述罐体上设有第一入液管、第二入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第一入液管连通至内罐体,所述第二入液管和出液管连通至导流槽内,所述罐体顶端设有电机和旋涡风机,所述内罐体内设有与电机转轴相连接的搅拌杆,所述内罐体内还设有顶端与旋涡风机相连接的空气管。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结构简单,技术合理,操作方便,碱反应效率高,并且能很好的控制反应装置内的压力,消除现有技术中碱反应装置存在的安全隐患。
【IPC分类】B01J3/04, B01J3/03, B01J19/18
【公开号】CN204699686
【申请号】CN201420752124
【发明人】胡南江, 吕向菲, 汤伟
【申请人】陕西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