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5-7  171

一种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石化行业的发展,各种石化系统与设备被日益广泛地应用。其中,在二氧化碳干法压裂送料工作中,需要使用一套传输系统。
[0003]近年来,对于应用传输系统进行送料作业的连续作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应用传输系统进行送料作业的连续作业能力成为设计目标。
[0004]现有技术中,目前实施二氧化碳压裂送料工作的单次送料量都不是很大,宄其原因,其受限的主要原因是传输系统的结构设置,由于在传输系统中的混料装置所进行的前期准备工作时间较长,准备时间主要包括对于混料装置中的固体散料进行冷却降温的工作时间。当混料装置中的适用排放的液体二氧化碳和固体散料所组成的混合物被排料完毕后,无法通过快速在混料装置中添加固体散料和液体二氧化碳便继续开始排料工作,新添加进入混料装置中的固体散料在未通过液体二氧化碳进行逐渐降温过程的情况下,其二者的混合物不适于被排料进入后续的混料输送设备。而现有技术中,在混料装置排料完毕后,需要将管路进行拆卸,在整体系统中更换另一台已具备排料条件的混料装置,待管路从新连接完毕后,再行继续二氧化碳压裂送料工作。由此,现有技术中,虽然可以适当设计提升混料装置的容量,但其容量无法无限增加,进而导致实施二氧化碳压裂送料工作的系统的连续作业能力低。
[0005]上述现有技术中,通过传输系统实施二氧化碳压裂送料工作的连续作业能力低等方面的缺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输系统,通过本传输系统的应用,将明显提高实施二氧化碳压裂送料工作的连续作业能力。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输系统,用于对液体二氧化碳和固体散料进行压裂混合及输送,包括:汇流管汇、传输单元和化添装置,所述传输单元包括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与所述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接通的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用于盛装所述固体散料并混合的至少两台混料装置、与所述混料装置接通的混料输送设备,所述混料装置与所述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接通,所述化添装置与所述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接通,所述混料输送设备与所述汇流管汇接通。
[0008]优选地,所述传输单元中的所述混料装置的数量为两台,其中,与一台所述混料装置接通的所述混料输送设备的数量至少为两台,与另一台所述混料装置接通的所述混料输送设备的数量至少为两台。
[0009]优选地,所述传输系统,还包括:
[0010]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混料装置与所述混料输送设备接通位置;
[0011]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混料装置与所述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接通位置。
[0012]优选地,所述传输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两组,所述至少两组传输单元皆与所述汇流管汇和所述化添装置接通。
[0013]优选地,所述传输单元的数量为两组。
[0014]优选地,所述传输系统,还包括:
[0015]控制装置,与所述传输单元和所述化添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传输单元和所述化添装置运行。
[0016]优选地,所述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具体为增压泵车。
[0017]优选地,所述混料装置具体为二氧化碳混砂车。
[0018]优选地,所述混料输送设备具体为二氧化碳压裂车。
[0019]优选地,所述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具体为液体二氧化碳槽车。
[0020]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1]1、在一个关于传输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传输系统包括化添装置、传输单元和汇流管汇。传输单元中包括有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与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接通的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用于盛装固体散料并混合的至少两台混料装置和与混料装置接通的混料输送设备,混料装置与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接通,化添装置与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接通,混料输送设备与汇流管汇接通。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用于盛装液体二氧化碳,化添装置用于向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中输送化添液。通过以上结构设置,液体二氧化碳经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被输送进混料装置,进而混料装置中适宜使用的液体二氧化碳和固体散料的混合物通过混料输送设备被输入汇流管汇。而由于混料装置至少为两台,因此在汇流管汇中汇集流入的混合物是通过多台混料装置排出的混合物进而经混料输送设备被汇集的。
[0022]相比现有技术中,在实施二氧化碳压裂送料工作时使用单体混料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输系统实现了送料工作中的混合物流量的成倍增加,由此,本传输系统明显地提高了实施二氧化碳压裂送料工作的连续作业能力。
[0023]2、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以设置传输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两组。如此的设置,可以在单一传输单元中的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等各种装置和设备达到标定使用功率的情况下,进一步成倍地增加二氧化碳压裂送料工作的连续作业能力。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汇流管汇一 1、混料输送设备一2、混料装置一3、化添装置一4、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一 5、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一 6。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传输系统,通过本传输系统的应用,将明显提高二氧化碳压裂送料工作的连续作业能力。
[0028]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29]一种传输系统,用于对液体二氧化碳和固体散料进行压裂混合及输送,包括:汇流管汇、传输单元和化添装置,所述传输单元包括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与所述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接通的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用于盛装所述固体散料并混合的至少两台混料装置和与所述混料装置接通的混料输送设备,所述混料装置与所述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接通,所述化添装置与所述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接通,所述混料输送设备与所述汇流管汇接通。
[0030]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1]实施例一
[003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系统,用于对液体二氧化碳和固体散料进行压裂混合及输送,包括:汇流管汇1、传输单元和化添装置4,所述传输单元包括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6、与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6接通的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5、用于盛装固体散料并混合的至少两台混料装置3和与混料装置3接通的混料输送设备2,混料装置3与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5接通,化添装置4与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5接通,混料输送设备2与汇流管汇I接通。
[003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6接入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5,后者接入至少两台混料装置3,混料装置3自身内部存有固体散料(即本行业通称的砂料),在通过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5获取到液体二氧化碳后,处于适宜使用状态的液体二氧化碳与固体散料的混合物排出至混料输送设备2。这里所提及的适宜使用的液体二氧化碳与固体散料的混合物,是指混合物中的固体散料经过与液体二氧化碳的接触而逐渐降温至所要求的温度,此状态下的混合物方具有使用价值。适宜温度的混合物自混料装置3经混料输送设备2的传输而流入汇流管汇I。另外,通过化添装置4与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5的接通,混合物中所需的添加剂被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5输入至混料装置3中的混合物中。
[0034]在以上结构中,当至少两台混料装置3同时通过混料输送设备2将混合物汇集到汇流管汇I时,汇流管汇I便具有输出更多混合物的能力。对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的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5,其本质是具有抽送功能,所抽送的主要介质为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6中的液体二氧化碳和化添装置4中的化添剂。混料输送设备2的本质同样为抽送设备,其抽送的主要介质为液体二氧化碳与固体散料的混合物。
[0035]由于在二氧化碳压裂送料工作中,本传输系统中除混料装置3以外的各个设备与装置能够按需即时响应地实施操作并完成功能实现,而对于混料装置3,由于其内部存放的固体散料需要经液体二氧化碳进行逐渐接触冷却后方可进行正常的混合物输出,而当混料装置3中的混合物输出完毕时,无法实现即时装入固体散料,并通过输入的 液体二氧化碳而输送出符合要求的混合物。因此,接入至少两台混料装置3的结构,使得传输系统的持续进行二氧化碳压裂送料工作的送料量得以成倍的增加。
[0036]现有技术中,在传输系统中的一套混料装置对外输送混合物的工作完毕后,需要对此混料装置进行固体散料的添加,并逐渐输入液体二氧化碳,进而待混合物的使用要求得到满足时,进行再一次地送料工作,或者需要在整体传输系统中,将送料完毕的混料装置进行管路拆除,进而换装接入另一台其内部混合物已达到输送要求的混料装置。可见,都需要中断二氧化碳压裂送料工作,对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输系统通过至少两台混料装置的应用,能够明显地提高送料工作的连续作业能力。
[0037]进一步,所述传输单元中的所述混料装置3的数量为两台,其中,与一台混料装置3接通的混料输送设备2的数量至少为两台,与另一台混料装置3接通的混料输送设备2的数量至少为两台。
[0038]在以上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应一台混料装置3,接入至少两台混料输送设备2。由此,传输单元中的多台混料输送设备2同时与汇流管汇I接通。此结构设置下,能够使得混料装置3中的混合物被输送的更均匀,另外,当某台混料输送设备2因故障或混合物的阻塞等原因无法正常输送时,不会影响到送料作业的连续作业。基于上述功能需求,比较优化地设置是将两台混料输送设备2与一台混料装置3接通。
[0039]进一步,所述传输系统,还包括:
[0040]第一阀门,设置在混料装置3与混料输送设备2接通位置;
[0041]第二阀门,设置在混料装置3与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5接通位置。
[0042]在以上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在混料装置3与混料输送设备2接通位置安装第一阀门,同时在混料装置3与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5接通位置安装第二阀门。当传输系统中的某台混料装置3排料完毕,可以通过关断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而将此混料装置3自系统中隔离,进而拆卸并换装另一台具备排料能力的混料装置3。在此操作过程中,传输系统中的其它混料装置3的排料工作不受影响,则传输系统的整体送料作业不发生停止现象。这进一步提升了连续作业能力。
[0043]进一步,所述传输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两组,所述至少两组传输单元均与汇流管汇I和化添装置4接通。
[0044]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传输系统中设置上述具体实施例中的传输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两组。这对于包括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5和混料装置3等各个装置与设备同时实现了成倍地增加。化添设备4同时与至少两组传输单元接通,且至少两组传输单元皆汇入在汇流管汇I。这进一步提高了连续作业能力。这其中,比较优选的结构是设置传输单元的数量为两组。
[0045]进一步,所述的传输系统,还包括:
[0046]控制装置,与所述传输单元和化添装置4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传输单元和化添装置4运行。
[0047]在以上各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设置控制装置,将传输单元和化添装置4等一并通过控制装置进行检测与控制,这实现了送料的自动化和作业现场的无人化。自动化地工作模式更有利于保持连续作业的正常进行。
[0048]进一步,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5具体为增压泵车,混料装置3具体为二氧化碳混砂车,混料输送设备2具体为二氧化碳压裂车,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6具体为液体二氧化碳槽车。
[0049]对于上述各个具体实施例,其中的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5可以设置为增压泵车,混料装置3可以设置为二氧化碳混砂车,混料输送设备2可以设置为二氧化碳压裂车,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6可以设置为液体二氧化碳槽车。
[0050]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0051]1、在一个关于传输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传输系统包括化添装置、传输单元和汇流管汇。传输单元中包括有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与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接通的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用于盛装固体散料并混合的至少两台混料装置和与混料装置接通的混料输送设备,混料装置与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接通,化添装置与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接通,混料输送设备与汇流管汇接通。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用于盛装液体二氧化碳,化添装置用于向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中输送化添液。通过以上结构设置,液体二氧化碳经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被输送进混料装置,进而混料装置中适宜使用的液体二氧化碳和固体散料的混合物通过混料输送设备被输入汇流管汇。而由于混料装置至少为两台,因此在汇流管汇中汇集流入的混合物是通过多台混料装置排出的混合物进而经混料输送设备被汇集的。
[0052]相比现有技术中,在实施二氧化碳压裂送料工作时使用单体混料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输系统实现了送料工作中的混合物流量的成倍增加,由此,本传输系统明显地提高了实施二氧化碳压裂送料工作的连续作业能力。
[0053]2、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以设置传输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两组。如此的设置,可以在单一传输单元中的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等各种装置和设备达到标定使用功率的情况下,进一步成倍地增加二氧化碳压裂送料工作的连续作业能力。
[0054]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55]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传输系统,用于对液体二氧化碳和固体散料进行压裂混合及输送,其特征在于,包括:汇流管汇(I)、传输单元和化添装置(4),所述传输单元包括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6)、与所述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6)接通的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5)、用于盛装所述固体散料并混合的至少两台混料装置(3)和与所述混料装置(3)接通的混料输送设备(2),所述混料装置(3)与所述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5)接通,所述化添装置(4)与所述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5)接通,所述混料输送设备(2)与所述汇流管汇(I)接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中的所述混料装置(3)的数量为两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与一台所述混料装置(3)接通的所述混料输送设备(2)的数量至少为两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与另一台所述混料装置(3)接通的所述混料输送设备(2)的数量至少为两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混料装置(3)与所述混料输送设备(2)接通位置; 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混料装置(3)与所述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5)接通位置。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两组,所述至少两组传输单元均与所述汇流管汇(I)和所述化添装置(4)接通。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装置,与所述传输单元和所述化添装置(4)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传输单元和所述化添装置(4)运行。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5)具体为增压泵车。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装置(3)具体为二氧化碳混砂车。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输送设备(2)具体为二氧化碳压裂车,所述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6)具体为液体二氧化碳槽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传输系统。传输系统包括汇流管汇、传输单元和化添装置,传输单元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与液体二氧化碳盛装设备接通的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用于盛装固体散料并混合的至少两台混料装置、与混料装置接通的混料输送设备,混料装置与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接通,化添装置与所述传输单元中的所述液体二氧化碳输送设备接通,混料输送设备与汇流管汇接通。本实用新型中的传输系统包括了至少两台混料装置,成倍地增加了送料工作的持续能力,因此,明显提高了连续作业能力。
【IPC分类】E21B43/26, B01F3/12, B01F15/02
【公开号】CN204699600
【申请号】CN201520311434
【发明人】王峰, 刘合, 张应安, 许建国, 韩增平, 王鸿伟, 王恺, 吴宏伟, 赵晨旭, 张怀智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4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