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冰助学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1-5-4  213

滑冰助学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滑冰辅助设施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一种滑冰助学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滑冰(skating),亦称“冰嬉”,早在宋代,我国就已经有了滑冰运动,不过,那时不叫滑冰,而称之为“冰嬉”。滑旱冰,又叫轮滑、滚轴溜冰,是脚蹬四轮特制鞋在坚实平坦的地面上滑行的运动。1863年由美国人詹姆士 ?普利普顿发明,后迅速传入欧洲和世界各地,在欧美国家开展较普遍,已发展为竞赛项目。
[0003]溜冰是香港目前流行的叫法,而国内则叫旱冰或轮滑,台湾称为溜冰,澳门则叫它做雪屐。不论叫法如何,其目的只是区别水冰地面或非水冰地面(ICE SKATING)。其特点是在溜冰鞋底装上轮子或冰刀,踏着它在地面上滑行。
[0004]滑冰或滑旱冰是一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又能锻炼身体的活动。但在初学阶段,由于平衡掌握不好,很多人会摔跤,严重时还会受伤,让一些人望而生畏,放弃这项活动。其实,只要初学者大胆向前滑,掌握好平衡,是不容易摔跤的,但心理上的恐惧又使初学者往往迈不开脚步。
[0005]为克服此类问题,滑冰助学器、滑冰防摔支撑架等滑冰辅助设施大量涌现。比如,专利CN2695064Y公开了一种轮滑助学器,具有对称设置的扶手,通过向下倾斜的支撑体与位于其下端的保护环连接成一框架体,该保护环下端设有若干移动体。该助学器可有效排除初学者的紧张、胆怯和惧怕心理,能够轻松、愉快地练习,避免摔伤。专利CN201189387Y提供了一种滑冰助学器,包括U型框架、调节支架立柱、偏心回转轴和万向角刀,U型框架包括U型上支承架扶手和U型下支承架,U型下支承架通过调节支架立柱与U型上支承框架扶手联接组成立体台式框架,U型下支承架内侧均匀设置有四个轴外套,万向角刀的回转轴插入轴外套中。专利CN201404650Y公开了一种用于双人教学滑冰车,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扶手和分别设置在每一个扶手两端的并且与所述扶手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斜立柱,所述扶手与所述斜立柱之间的夹角为125°?135°,所述扶手之间通过横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与所述斜立柱之间的夹角为110°?120°,所述斜立柱的底部设置托板,托板下方固定连接万向脚刀。该滑冰车可满足双人教与学同时滑进。
[0006]上述专利的滑冰助学及保护的辅助设施,其均利用扶手引导初学者尝试滑冰,双手未能得到解放,撇开助学器后,需要繁琐地纠正滑冰动作。此外,该类滑冰助学及保护的辅助设施的结构较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且适用过程较为繁杂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冰助学保护装置,其采用支撑结构并配合底部的滑轮,将滑冰者的身体和/或腰部采用绑带连接锁紧于支撑结构上,解放滑冰初学者的双手,可自由摆臂或学习花样滑冰、舞蹈动作,避免了先学滑冰再撇开助学器纠正动作的繁琐过程。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冰助学保护装置,包括:
[0009]两弯管;
[0010]滑轮,设置于弯管的两端;
[0011]横杆,横向连接两弯管以固定;和
[0012]绑带,用于绑缚滑冰者。
[0013]采用两弯管和横杆形成支撑结构,并通过底部的滑轮实现支撑结构可随滑冰或滑旱冰者自由滑动或做原地回转运动,并将滑冰或滑旱冰者的身体和/或腰部采用绑带连接锁紧于支撑结构上。在滑冰或滑旱冰者严重失去平衡情况即将摔倒时,可将人体挂住、不着地,防止滑冰者因本能的松手去撑地而受伤,也防止某些滑冰者由于臂力不够而无法抓紧扶手自救。
[0014]相比于传统的手扶式保护装置,该滑冰助学保护装置可以让滑冰或滑旱冰者的双手解放出来,自由摆臂或学习花样滑冰、滑旱冰舞蹈动作;避免了先学滑冰或滑旱冰,再撇开助学器纠正动作的繁琐过程。
[0015]较佳的,弯管的弯曲部设有拉紧杆。
[0016]较佳的,绑带通过吊带连接于弯管或者拉紧杆上。
[0017]拉紧杆主要用于拉紧弯管的两头,防止弯管的两端分开,形成更为稳固的支撑结构;还可以作为吊带的吊挂点,即绑带通过吊带固定于拉紧杆上。
[0018]较佳的,弯管呈抛物线型,两弯管相对称设置。
[0019]较佳的,弯管上套设有软性防撞护套,以防止滑冰者与滑冰助学保护装置脱离后被管材、器材等撞伤或划伤。
[0020]较佳的,滑轮为万向轮或者平面滑板。若为滑旱冰者定制,则采用万向轮结构;若为滑(真)冰者定制,则采用平面滑板结构。
[0021]为了尽可能地给滑冰助学保护装置减重,使其支撑结构的惯性小;弯管、横杆、拉紧杆为铝合金、钛合金等轻质金属材料,玻璃纤维、碳纤维材料管件,或塑料等复合高分子材料管件。
[0022]较佳的,弯管、横杆、拉紧杆之间采用塑料三通接头连接。
[0023]较佳的,绑带、吊带为皮带或者帆布带。皮带、帆布带等类似软性材料固定于横杆或者弯管的锁紧位置高低可调,不同年龄、身高的人都可以用。
[00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0025]1、在滑冰或滑旱冰者严重失去平衡情况即将摔倒时,绑带可将人体挂住于支撑结构上,使人体不着地,避免撑地受伤,为滑冰或滑旱冰初学者提供安全、稳定的保护与帮助;可以让滑冰或滑旱冰者的双手解放出来,自由摆臂或学习花样滑冰、滑旱冰舞蹈动作;避免了先学滑冰或滑旱冰,再撇开助学器纠正动作的繁琐过程。
[0026]2、该滑冰助学保护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采用数根管材、四个滑轮、帆布背包带、塑料三通接头等材料即可组装完工。
[0027]3、皮带、帆布带等类似软性材料固定于横杆或者弯管的锁紧位置高低可调,不同年龄、身高的人都可以用,其适用人群广泛,产品通用性强。
[0028]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实施例1的滑冰助学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实施例2的滑冰助学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弯管,2-滑轮,3-拉紧杆,4-横杆,5-绑带,6_吊带,7_软性防撞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0033]实施例1
[0034]请结合参看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滑冰助学保护装置,包括:
[0035]两弯管1,呈左右排布设置;
[0036]滑轮2,设置于弯管I的两端,本实施例的滑轮2采用平面滑板,适用于滑真冰;
[0037]拉紧杆3,设置于弯管I的弯曲部;
[0038]两横杆4,横向连接两弯管I以固定,呈前后横向连接设置;
[0039]绑带5,用于绑缚滑冰者;和
[0040]吊带6,一端固定于弯管I或者横杆4上,另一端与绑带5相连接。
[0041]具体的,弯管I呈抛物线型,弯 管I的弯曲部设置有拉紧杆3,两弯管I相对称设置,并通过前后两根横杆4加以连接固定。
[0042]拉紧杆3主要用于拉紧弯管I的两头,防止弯管I的两端分开,形成更为稳固的支撑结构;此外,还作为吊带6的吊挂点,即绑带5通过吊带6固定于拉紧杆3上。
[0043]横杆4的高度一般设置在人体胸前,不仅起到横向连接、固定弯管I的作用,还有一个用途是:在滑冰者或滑旱冰者有可能摔倒被绑带5挂住时,通过横杆4帮助重新站立。
[0044]为了尽可能地给滑冰助学保护装置减重,使其支撑结构的惯性小;弯管1、横杆4、拉紧杆3等杆件尽可能采用轻质坚固的材料如碳纤维管、玻璃纤维管、钛合金管、铝合金管等一系列轻质材料管件或复合高分子材料管件。
[0045]弯管1、横杆4、拉紧杆3等杆件之间采用塑料三通接头连接。杆件和滑轮2之间采用塑料连接件连接。既要紧固又要确保装置总重量小,不明显影响滑冰或滑旱冰者的加速、急停和旋转。
[0046]绑带5、吊带6采用皮带或者帆布带等类似软性材料,固定于横杆4或者弯管I的锁紧位置高低可调,不同年龄、身高的人都可以用。
[0047]采用两弯管和横杆形成支撑结构,并通过底部的滑轮实现支撑结构可随滑冰或滑旱冰者自由滑动或做原地回转运动,并将滑冰或滑旱冰者的身体和/或腰部采用绑带连接锁紧于支撑结构上。在滑冰或滑旱冰者严重失去平衡情况即将摔倒时,可将人体挂住、不着地,防止滑冰者因本能的松手去撑地而受伤,也防止某些滑冰者由于臂力不够而无法抓紧扶手自救。
[0048]相比于传统的手扶式保护装置,该滑冰助学保护装置可以让滑冰或滑旱冰者的双手解放出来,自由摆臂或学习花样滑冰、滑旱冰舞蹈动作;避免了先学滑冰或滑旱冰,再撇开助学器纠正动作的繁琐过程。
[0049]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的实施方案,弯管I在拉紧杆3以下的部位套设有一段软性防撞护套7,以防止滑冰者与滑冰助学保护装置脱离后被管材、器材等撞伤或划伤。
[0050]实施例2
[0051]请结合参看附图2,本实用新型的滑冰助学保护装置,包括:
[0052]两弯管1,呈左右排布设置;
[0053]滑轮2,设置于弯管I的两端,本实施例的滑轮2采用万向轮,适用于滑旱冰;
[0054]拉紧杆3,设置于弯管I的弯曲部;
[0055]两横杆4,横向连接两弯管I以固定,呈前后横向连接设置;
[0056]绑带5,用于绑缚滑冰者;
[0057]吊带6,一端固定于弯管I或者横杆4上,另一端与绑带5相连接;以及
[0058]软性防撞护套7,设置于弯管I上,位于拉紧杆3以下的部位,以防止滑冰者与滑冰助学保护装置脱离后被管材、器材等撞伤或划伤。
[0059]具体的,弯管I呈抛物线型,弯管I的弯曲部设置有拉紧杆3,两弯管I相对称设置,并通过前后两根横杆4加以连接固定。
[0060]拉紧杆3主要用于拉紧弯管I的两头,防止弯管I的两端分开,形成更为稳固的支撑结构;此外,还作为吊带6的吊挂点,即绑带5通过吊带6固定于拉紧杆3上。
[0061]横杆4的高度一般设置在人体胸前,不仅起到横向连接、固定弯管I的作用,还有一个用途是:在滑冰者或滑旱冰者有可能摔倒被绑带5挂住时,通过横杆4帮助重新站立。
[0062]为了尽可能地给滑冰助学保护装置减重,使其支撑结构的惯性小;弯管1、横杆4、拉紧杆3等杆件尽可能采用轻质坚固的材料如碳纤维管、玻璃纤维管、钛合金管、铝合金管等一系列轻质材料管件或复合高分子材料管件。
[0063]弯管1、横杆4、拉紧杆3等杆件之间采用塑料三通接头连接。杆件和滑轮2之间采用塑料连接件连接。既要紧固又要确保装置总重量小,不明显影响滑冰或滑旱冰者的加速、急停和旋转。
[0064]绑带5、吊带6采用皮带或者帆布带等类似软性材料,固定于横杆4或者弯管I的锁紧位置高低可调,不同年龄、身高的人都可以用。
[0065]采用两弯管和横杆形成支撑结构,并通过底部的滑轮实现支撑结构可随滑冰或滑旱冰者自由滑动或做原地回转运动,并将滑冰或滑旱冰者的身体和/或腰部采用绑带连接锁紧于支撑结构上。在滑冰或滑旱冰者严重失去平衡情况即将摔倒时,可将人体挂住、不着地,防止滑冰者因本能的松手去撑地而受伤,也防止某些滑冰者由于臂力不够而无法抓紧扶手自救。
[0066]相比于传统的手扶式保护装置,该滑冰助学保护装置可以让滑冰或滑旱冰者的双手解放出来,自由摆臂或学习花样滑冰、滑旱冰舞蹈动作;避免了先学滑冰或滑旱冰,再撇开助学器纠正动作的繁琐过程。
[0067]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滑冰助学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弯管; 滑轮,设置于弯管的两端; 横杆,横向连接两弯管以固定;和 绑带,用于绑缚滑冰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冰助学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弯管的弯曲部设有拉紧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冰助学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绑带通过吊带连接于弯管或者拉紧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滑冰助学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弯管呈抛物线型,两弯管相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滑冰助学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弯管上套设有软性防撞护套。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滑冰助学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滑轮为万向轮或者平面滑板。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冰助学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弯管、横杆、拉紧杆为轻质金属材料管件或复合高分子材料管件。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冰助学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弯管、横杆、拉紧杆为玻璃纤维或者碳纤维材料管件。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滑冰助学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弯管、横杆、拉紧杆之间采用塑料三通接头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滑冰助学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绑带、吊带为皮带或者帆布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滑冰助学保护装置,采用两弯管和横杆形成支撑结构,在其底部设置滑轮以实现支撑结构可随滑冰或滑旱冰者自由滑动或做原地回转运动,并将滑冰或滑旱冰者的身体和/或腰部采用绑带连接锁紧于支撑结构上。在滑冰或滑旱冰者严重失去平衡情况即将摔倒时,绑带可将人体挂住于支撑结构上,使人体不着地,避免撑地受伤,为滑冰或滑旱冰初学者提供安全、稳定的保护与帮助;还可以让滑冰或滑旱冰者的双手解放出来,自由摆臂或学习花样滑冰、滑旱冰舞蹈动作;避免了先学滑冰或滑旱冰,再撇开助学器纠正动作的繁琐过程。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采用数根管材、四个滑轮、帆布背包带、塑料三通接头等材料即可组装完工。
【IPC分类】A63B69/00
【公开号】CN204699353
【申请号】CN201520403426
【发明人】吴佳益
【申请人】吴佳益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1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