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椭圆机的新型踏步结构及相关的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椭圆机的新型踏步结构及采用该踏步结构的传动结构,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流行许多款式的椭圆机,其运动轨迹都有各自的缺陷,特别是相对于前后步距来说上下步高较大,上下步高较大则后方踏板会有较大的后坐力,且前方踏板有较大的下行,对关节有一定的危害,也不太符合人体自然走步或跑步的步距步高比。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尽量克服这些弊病,经过仔细考虑,发现一种可以根据不同人需求来设定或调整步距和步高的椭圆机的新型踏步结构及采用该踏步结构的传动结构,可使椭圆机的踏步板的运动轨迹尽量接近人体走步或跑步的自然步距步高比例。
[0004]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椭圆机的新型踏步结构,该新型踏步结构作为椭圆机的一部分,可以与椭圆机的其它部件连接而形成椭圆机的传动结构,该新型踏步结构包括:转动部1、第一枢轴部2、延伸部3、第二枢轴部4、滑动基座5、滑动脚踏板部分6和传动部7,其特征在于:1.针对转动部I来说,该转动部I围绕其转动中心轴O做圆形环绕运动,转动部I形状不限,如采用杆状、圆盘状等合理的形状;2.针对第一枢轴部2来说,第一枢轴部2 —端与转动部I连接于转动部I上某处,第一枢轴部2与转动部I的转动中心轴O平行;3.针对延伸部3来说,延伸部3与第一枢轴部2另一端连接,延伸部3有从它与第一枢轴部2连接处朝向远离转动中心轴O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分,延伸部3形状不限,如采用杆状、圆盘状等合理的形状;4.针对第二枢轴部4来说,第二枢轴部4 一端与延伸部3连接于上述延伸部3的延伸部分上某点,第二枢轴部4与转动部I的转动中心轴O平行;5.针对滑动基座5来说,滑动基座5 —端有一个支撑部5A,支撑部5A枢接于第一枢轴部2上,并围绕第一枢轴部2旋转,滑动基座5上还应有一个支撑部5B,支撑部5B须要与其它部件连接从而在该新型踏步结构基础上形成椭圆机传动结构;6.针对滑动脚踏板部分6来说,滑动脚踏板部分6和滑动基座5之间有相互约束,在相互约束下,滑动脚踏板部分6在滑动基座5上沿着特定的轨迹往复滑动,滑动脚踏板部分6不能脱离滑动基座5 ;7.针对传动部7来说,传动部7的一端转接于第二枢轴部4上,传动部7的另一端转接于滑动脚踏板部分6上;8.该新型踏步结构部件的内外顺序分别是:转动部1、滑动基座5、延伸部3、传动部7,或内外顺序相反,联动时各部件相互之间不阻碍;9.该新型踏步结构为联动体系,根据联动效应,当中的任何一个部件运动的时候,其它部件也会随之联动;10.当转动部I围绕其转动中心轴O做圆形环绕运动时,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A跟随第一枢轴部2围绕转动中心轴O旋转的同时也围绕第一枢轴部2旋转,从而带动滑动基座5做曲线往复运动,传动部7的一端跟随第二枢轴部4围绕转动中心轴O旋转的同时也围绕第二枢轴部4旋转,传动部7的另一端通过转接部带动滑动脚踏板部分6在滑动基座5上沿着特定的轨迹往复滑动,从而实现转动部I的圆形环绕运动转换成滑动脚踏板部分6的曲线往复运动;反之,当滑动脚踏板部分6在滑动基座5上沿着特定的轨迹往复滑动时,滑动脚踏板部分6通过传动部7带动第二枢轴部4和第一枢轴部2围绕转动中心轴O旋转,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A跟随第一枢轴部2围绕转动中心轴O旋转的同时也围绕第一枢轴部2旋转。
[0005]该新型踏步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当滑动基座5向前运动时,滑动脚踏板部分6可以相对与滑动基座5更向前;当滑动基座5向后运动时,滑动脚踏板部分6可以相对与滑动基座5更向后。
[0006]该新型踏步结构转动部I通过第二枢轴部4和传动部7带动滑动脚踏板部分6在滑动基座5上沿着特定的轨迹往复滑动,这是前后步距产生的主要因素,当然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B的连接方式对前后步距的产生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A跟随第一枢轴部2围绕转动中心轴O的旋转是上下步高产生的主要因素,当然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B的连接方式对上下步高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0007]由此可以通过预设第一枢轴部2和第二枢轴部4不同的位置使滑动脚踏板部分6获得不同的曲线轨迹和不同的步距步高比,从而使滑动脚踏板部分6的轨迹尽量接近不同的人在走步或跑步时脚部的自然轨迹。
[0008]该新型踏步结构还可做成的可调节的,通过调节第一枢轴部2和/或第二枢轴部4相对于转动中心轴O的转动半径,从而实现滑动脚踏板部分6前后步距和上下步高的调整,以满足人体不同需要。
[0009]所述可调节的新型踏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枢轴部2设置成可以在转动部I上调节位置,调节后仍然与转动部I连接,并且第一枢轴部2仍然与转动中心轴O平行,调节后第一枢轴部2与转动部I的连接点相对于转动中心轴O的旋转半径变大或变小,为配合上述调节后的第一枢轴部2,相应滑动基座5的长度也可设置成可调节的;并且/或者第二枢轴部4设置成可以在延伸部3上调节位置,调节后仍然与延伸部3连接,并且第二枢轴部4仍然与转动中心轴O平行,调节后第二枢轴部4与延伸部3的连接点相对于转动中心轴O的旋转半径变大或变小,为配合上述调节后的第二枢轴部4,相应传动部7的长度也可设置成可调节的。
[0010]在上述新型踏步结构的基础上,该新型踏步结构在支撑部5B与椭圆机其它部件以几种不同连接方式而形成几种不同的椭圆机传动结构。
[0011]椭圆机传动结构一:采用上述新型踏步结构,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B设置在一滑动基座8上滑动,支撑部5B和该滑动基座8之间有相互约束,在相互约束下,支撑部5B可在该滑动基座8上按照特定的轨迹做往复滑动,支撑部5B不能脱离滑动基座8 ;滑动基座8可以是滑轨、滑槽或滑面;滑动基座8可以是直线状、曲线状或直线状与曲线状的结合。
[0012]椭圆机传动结构二:采用上述新型踏步结构,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B与一摆动部件9枢接。
[0013]椭圆机传动结构三:采用上述新型踏步结构,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B与一可转动的部件10连接,支撑部5B和该部件10之间有相互约束,支撑部5B可以沿其纵向在部件10上往复滑动,并做转动,但不能横向晃动。
[0014]椭圆机传动结构四:采用上述新型踏步结构,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B与一旋转部件11枢接,支撑部5B跟随该旋转部件11围绕旋转部件11的转动中心轴旋转的同时也围绕支撑部5B与旋转部件11的枢接轴旋转,支撑部5B围绕旋转部件11的转动中心轴旋转的旋转半径要与支撑部5A围绕转动部I的转动中心轴O旋转的旋转半径一致;若遇到上述的可调节的支撑部5A,支撑部5B也要设置成旋转半径可调节的,支撑部5A与支撑部5B的旋转半径必须保持一致。
【附图说明】
[0015]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请结合以下附图于其后详细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踏步结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踏步结构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4是图3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踏步结构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6是图5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2]图7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踏步结构的可调节部分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
部立体示意图。
[0023]图8是图7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4]图9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踏步结构的可调节部分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25]图10是图9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6]图11是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支撑部5B连接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12是图1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8]图13是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支撑部5B连接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14是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支撑部5B连接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15是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支撑部5B连接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31]图16是图15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32]图17是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支撑部5B连接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0034]图1和图2为实用新型用于椭圆机的新型踏步结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0035]图1和图2中所示的新型踏步结构,包括:转动部1、第一枢轴部2、延伸部3、第二枢轴部4、滑动基座5、滑动脚踏板部分6、传动部7。
[0036]针对转动部I来说,该转动部I为杆状,转动部I围绕其转动中心轴O做圆形环绕运动。
[0037]针对第一枢轴部2来说,第一枢轴部2 —端与转动部I连接于转动部I上某处,第一枢轴部2与转动部I的转动中心轴O平行。
[0038]针对延伸部3来说,该延伸部3为杆状,延伸部3与第一枢轴部2另一端连接,延伸部3有从它与第一枢轴部2连接处朝向远离转动中心轴O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分。
[0039]针对第二枢轴部4来说,第二枢轴部4 一端与延伸部3连接于上述延伸部3的延伸部分上某点,第二枢轴部4与转动部I的转动中心轴O平行。
[0040]针对滑动基座5来说,滑动基座5上设有两条弧形滑槽,滑动基座5 —端有一个支撑部5A,支撑部5A枢接于第一枢轴部2上,并围绕第一枢轴部2旋转,滑动基座5上还应有一个支撑部5B,支撑部5B须要与其它部件连接从而在该新型踏步结构基础上形成一种椭圆机传动结构。
[0041]针对滑动脚踏板部分6来说,滑动脚踏板部分6带有八个滑轮,其中四个滑轮堪入滑动基座5上所设的两条弧形凹槽中,在滑轮和弧形滑槽的相互约束下,滑动脚踏板部分6在滑动基座5上沿着弧形滑槽的轨迹往复滑动,滑动部6不能脱离滑动基座5。
[0042]针对传动部7来说,传动部7的一端枢接于第二枢轴部4上,传动部7的另一端枢接于滑动脚踏板部分6上。
[0043]该新型踏步结构部件的内外顺序分别是:转动部I (内)、滑动基座5、延伸部3、传动部7 (外),联动时各部件相互之间不阻碍。
[0044]该新型踏步结构为联动体系,根据联动效应,当中的任何一个部件运动的时候,其它部件也会随之联动。
[0045]当转动部I围绕其转动中心轴O做圆形环绕运动时,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A跟随第一枢轴部2围绕转动中心轴O旋转的同时也围绕第一枢轴部2旋转,从而带动滑动基座5做往复运动,传动部7的一端跟随第二枢轴部4围绕转动中心轴O旋转的同时也围绕第二枢轴部4旋转,传动部7的另一端通过枢接部带动滑动脚踏板部分6在滑动基座5上沿着特定弧形滑槽的轨迹往复滑动,从而实现转动部I的圆形环绕运动转换成滑动脚踏板部分6的曲线往复运动;反之,当滑动脚踏板部分6在滑动基座5上沿着特定弧形滑槽的轨迹往复滑动时,滑动脚踏板部分6通过传动部7带动第二枢轴部4和第一枢轴部2围绕转动中心轴O旋转,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A跟随第一枢轴部2围绕转动中心轴O旋转的同时也围绕第一枢轴部2旋转。
[0046]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椭圆机的新型踏步结构的第二较佳实施例。
[0047]图3与图1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转动部I采用的形状是圆盘状,其它组成相同。
[0048]图5和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椭圆机的新型踏步结构的第三较佳实施例。
[0049]图5与图1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延伸部3采用的形状是圆盘状,其它组成相同。
[0050]图7和图8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椭圆机的新型踏步结构的可调节部分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0051]图7实施例是图1实施例的改进,在图1实施例基础上,在杆状转动部I设置一凹槽12,在第一枢轴部2上设置一滑块13,滑块13与凹槽12相匹配并可在凹槽12中滑动,滑块13设有供螺杆穿过的孔洞,凹槽12设有一些等距的螺孔,可以用螺栓14把第一枢轴部2固定在杆状转动部I的凹槽12中,这样就实现在需要时通过调节滑块13的位置来调节第一枢轴部2,调节后第一枢轴部2仍然与转动中心轴O平行,第一枢轴部2与杆状转动部I的连接点相对于转动中心轴O的旋转半径变大或变小,为配合上述调节后的第一枢轴部2,相应滑动基座5的长度也可设置成可调节的。
[0052]并且在延伸部3设置一凹槽12A,在第二枢轴部4上设置一滑块13A,滑块13A与凹槽12A相匹配并可在凹槽12A中滑动,滑块13A设有供螺杆穿过的孔洞,凹槽12A设有一些等距的螺孔,可以用螺栓14A把第二枢轴部4固定在延伸部3的凹槽12A中,这样就实现在需要时通过调节滑块13A的位置来调节第二枢轴部4,调节后第二枢轴部4仍然与转动中心轴O平行,第二枢轴部4与延伸部3的连接点相对于转动中心轴O的旋转半径变大或变小,为配合上述调节后的第二枢轴部4,相应传动部7的长度也可设置成可调节的。
[0053]图9和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椭圆机的新型踏步结构的可调节部分的第二较佳实施例。
[0054]图9与图7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转动部I采用的形状是圆盘状而不是杆状,其它组成相同。
[0055]图11和图12为是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支撑部5B连接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0056]图11实施例中,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B设置在一作为滑动基座的笔直滑轨8上滑动,笔直滑轨8上设有两条弧形滑槽,支撑部5B与一个带有八个滑轮的滑动组件15枢接,其中四个滑轮与滑槽相匹配,滑动组件15与笔直滑轨8之间通过滑轮与滑槽相互约束,在相互约束下,支撑部5B跟随滑动组件15在该笔直滑轨8上按照特定凹槽的轨迹做往复滑动,滑动组件15不能脱离滑轨8,图中的虚线的代表转轴。
[0057]图13是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支撑部5B连接的第二较佳实施例。
[0058]图13与图11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滑动基座的采用的是曲轨8而不是笔直滑轨,其它组成类似。
[0059]图14是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支撑部5B连接的第三较佳实施例。
[0060]图14实施例中,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B与一摆动部件9枢接,支撑部5B跟随摆动部件9摆动,图中的虚线的代表转轴。
[0061]图15和图16是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支撑部5B连接的第四佳实施例。
[0062]图15实施例中,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B上设有两条弧形滑槽,支撑部5B与一可转动的部件10连接,部件10带有外壳、转轴、上方四个滑轮和下方二个滑轮,上方四个滑轮与滑槽相匹配,六个滑轮与滑槽是支撑部5B和部件10之间的相互约束,在相互约束下,支撑部5B可以沿滑动基座5的纵向在部件10上做往复滑动,
并跟随部件10做转动,但不能横向晃动和脱离部件10,图中的虚线的代表转轴。
[0063]图17是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支撑部5B连接的第五较佳实施例。
[0064]图17实施例中,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B与一旋转部件11枢接,支撑部5B跟随该旋转部件11围绕旋转部件11的转动中心轴旋转的同时也围绕支撑部5B与旋转部件11的枢接轴旋转,支撑部5B围绕旋转部件11的转动中心轴旋转的旋转半径要与支撑部5A围绕转动部I的转动中心轴O旋转的旋转半径一致。
[0065]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椭圆机的新型踏步结构,该新型踏步结构作为椭圆机的一部分,可以与椭圆机的其它部件连接而形成椭圆机的传动结构,该新型踏步结构包括:转动部(1)、第一枢轴部(2)、延伸部(3)、第二枢轴部(4)、滑动基座(5)、滑动脚踏板部分(6)和传动部(7),其特征在于: 针对转动部(I)来说,该转动部(I)围绕其转动中心轴(O)做圆形环绕运动; 针对第一枢轴部(2)来说,第一枢轴部(2) —端与转动部(I)连接于转动部(I)上某处,第一枢轴部(2)与转动部(I)的转动中心轴(O)平行; 针对延伸部(3)来说,延伸部(3)与第一枢轴部(2)另一端连接,延伸部(3)有从它与第一枢轴部⑵连接处朝向远离转动中心轴(O)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分; 针对第二枢轴部(4)来说,第二枢轴部(4) 一端与延伸部(3)连接于上述延伸部(3)的延伸部分上某点,第二枢轴部(4)与转动部(I)的转动中心轴(O)平行; 针对滑动基座(5)来说,滑动基座(5) —端有一个支撑部(5A),支撑部(5A)枢接于第一枢轴部(2)上,并围绕第一枢轴部(2)旋转,滑动基座(5)上还应有一个支撑部(5B),支撑部(5B)须要与其它部件连接,从而在该新型踏步结构基础上形成椭圆机传动结构;针对滑动脚踏板部分(6)来说,滑动脚踏板部分(6)和滑动基座(5)之间有相互约束,在相互约束下,滑动脚踏板部分(6)在滑动基座(5)上沿着特定的轨迹往复滑动,滑动脚踏板部分(6)不能脱离滑动基座(5); 针对传动部(7)来说,传动部(7)的一端转接于第二枢轴部(4)上,传动部(7)的另一端转接于滑动脚踏板部分(6)上; 该新型踏步结构部件的内外顺序分别是:转动部(I)、滑动基座(5)、延伸部(3)、传动部(7),或内外顺序相反,联动时各部件相互之间不阻碍; 该新型踏步结构为联动体系,根据联动效应,当中的任何一个部件运动的时候,其它部件也会随之联动; 当转动部(I)围绕其转动中心轴(O)做圆形环绕运动时,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A)跟随第一枢轴部(2)围绕转动中心轴(O)旋转的同时也围绕第一枢轴部(2)旋转,从而带动滑动基座(5)做往复运动,传动部(7)的一端跟随第二枢轴部(4)围绕转动中心轴(O)旋转的同时也围绕第二枢轴部(4)旋转,传动部(7)的另一端通过转接部带动滑动脚踏板部分(6)在滑动基座(5)上沿着特定的轨迹往复滑动,从而实现转动部(I)的圆形环绕运动转换成滑动脚踏板部分(6)的曲线往复运动;反之,当滑动脚踏板部分(6)在滑动基座(5)上沿着特定的轨迹往复滑动时,滑动脚踏板部分(6)通过传动部(7)带动第二枢轴部(4)和第一枢轴部(2)围绕转动中心轴(O)旋转,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A)跟随第一枢轴部(2)围绕转动中心轴(O)旋转的同时也围绕第一枢轴部(2)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椭圆机的新型踏步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枢轴部(2)设置成可以在转动部(I)上调节位置,调节后仍然与转动部(I)连接,并且第一枢轴部(2)仍然与转动中心轴(O)平行,调节后第一枢轴部(2)与转动部(I)的连接点相对于转动中心轴(O)的旋转半径变大或变小,为配合调节后的第一枢轴部(2),相应滑动基座(5)的长度也可设置成可调节的; 并且/或者第二枢轴部(4)设置成可以在延伸部(3)上调节位置,调节后仍然与延伸部(3)连接,并且第二枢轴部(4)仍然与转动中心轴(O)平行,调节后第二枢轴部(4)与延伸部(3)的连接点相对于转动中心轴(O)的旋转半径变大或变小,为配合调节后的第二枢轴部(4),相应传动部(7)的长度也可设置成可调节的。3.一种用于椭圆机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新型踏步结构; 该传动结构由新型踏步结构在支撑部(5B)与椭圆机的其它部件连接而形成的,其连接方式为: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B)设置在一滑动基座(8)上滑动,支撑部(5B)和该滑动基座(8)之间有相互约束,在相互约束下,支撑部(5B)可在该滑动基座(8)上按照特定的轨迹做往复滑动,支撑部(5B)不能脱离滑动基座(8)。4.一种用于椭圆机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新型踏步结构; 该传动结构由新型踏步结构在支撑部(5B)与椭圆机的其它部件连接而形成的,其连接方式为: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B)与一摆动部件(9)枢接。5.一种用于椭圆机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新型踏步结构; 该传动结构由新型踏步结构在支撑部(5B)与椭圆机的其它部件连接而形成的,其连接方式为: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B)与一可转动的部件(10)连接,支撑部(5B)和该部件(10)之间有相互约束,支撑部(5B)可以沿其纵向在部件(10)上往复滑动,并做转动,但不能横向晃动。6.一种用于椭圆机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新型踏步结构; 该传动结构由新型踏步结构在支撑部(5B)与椭圆机的其它部件连接而形成的,其连接方式为:滑动基座(5)的支撑部(5B)与一旋转部件(11)枢接,支撑部(5B)跟随该旋转部件(11)围绕旋转部件(11)的转动中心轴旋转的同时也围绕支撑部(5B)与旋转部件(11)的枢接轴旋转,支撑部(5B)围绕旋转部件(11)的转动中心轴旋转的旋转半径要与支撑部(5A)围绕转动部(I)的转动中心轴(O)旋转的旋转半径一致;若遇到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的支撑部(5A),支撑部(5B)也要设置成旋转半径可调节的,支撑部(5A)与支撑部(5B)的旋转半径必须保持一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椭圆机的新型踏步结构及相关的传动结构,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该新型踏步结构包括转动部、第一枢轴部、延伸部、第二枢轴部、滑动基座、滑动脚踏板部分和传动部,转动部通过第一枢轴部与滑动基座产生联动,并通过延伸部、第二枢轴部,传动部与滑动基座上的滑动脚踏板产生联动,滑动脚踏板又可在滑动基座上滑动,以实现转动部的圆形环绕运动与滑动脚踏板的曲线往复运动的相互转换。该新型结构还可做成是第一枢轴部和/或第二枢轴部位置可调节的,以改变滑动脚踏板曲线往复运动轨迹,使踏步板的运动轨迹尽量接近人体走步或跑步的自然步距步高比例。该新型踏步结构还可以与椭圆机的其它部件连接成不同的椭圆机传动结构。
【IPC分类】A63B22/04
【公开号】CN204699308
【申请号】CN201520286934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余建桥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5月6日